01 成為什麼樣的人比得到什麼更重要
許多人在職場中,常常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嘆,怨天尤人,憤世不公,自己一身的好武藝,帥才韓信,卻只做了個馬夫。
其實天下伯樂極少,千里馬也極少。韓信不遇蕭何,只有做馬夫;劉備找不到孔明,也只得無可奈何。據說世界上被埋沒的天才超過被發現的天才的數千倍。可見懷才又遇伯樂的事情,真是少之又少,你也不必大驚小怪的。
事實上,在大多數情況下,「才」無非是人們謀生的一種技能。只要能滿足自己的生存狀態,就不會有懷才不遇的感嘆。所以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你把自己定位得太高,脫離了實際。在一個組織裏只有一個CEO和一部分高層領導人,而具備這種能力的人很多,難道大家都要去怨天尤人,抱怨懷才不遇嗎?有人打了個比喻,說一個人學成了一種技能,恰似完成了一種產品,而社會的運轉對各種技能的需求就是市場,產品與市場的關係是供與需的關係。懷才之人與社會需求的關係其實很簡單,也就是供與需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學成的技能剛好為社會所急需的,何愁不遇伯樂?所以在美國拿綠卡,大廚優先於科學家就毫不奇怪,因為在美國此時缺乏的就是會做中國菜的大廚,而不缺博士,即使你是科學家,也只有乾瞪眼的份。這個比喻再恰當不過了,事實就是如此。
可能你會抱怨我們的社會制度有問題,或者伯樂太少。事實上,懷才不遇與社會制度的性質和有沒有伯樂的關係不大,而和市場的供需平衡休戚相關。市場這個無形之手對天才和常人一律平等。
懷才而遇,無非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事物:高薪、權力,說得好聽一點,就是施展抱負,貢獻社會。但若想真正成為一個有用之人,而不是要得到太多,只要是個人才,無論在什麼工作職位上,都會成為有價值的人。有多少人在平凡的職位上盡顯才能,做出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業,他們哪一個人曾經抱怨過?
聰明的人,面對多變的市場需求,不會在感嘆懷才不遇而浪費時間,而是充分利用一切機會多學知識和技能,以應付社會之需。很多聰明的人,身懷幾種學歷證照求職,需要哪個就掏哪個。國外也如此,不少人讀幾個學位,以應付市場變化之需。即使各行各業的菁英們,也無時無刻不在充電,何況是一般人?
如同賣水果,豐收了,供大於求,價格自然就降下來;欠豐收,求大於供,價格也就漲了上去。年年收成不同,價格自然不同,而且不同地區也還有相當程度的差別,所謂此一時彼一時。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天資其實並沒有多大的差別,是沒有什麼資格抱怨懷才不遇的。無論大才小才,若為維持生存,遇不遇到要看市場上的需求和你的機遇,而非自己可以掌控,所以抱怨又有何用?時勢造英雄。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正是需要人才的時代,只要是你真的是個人才,這個社會是不會虧待你的,總會有機會讓你施展抱負。
關鍵還是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想做點事情,機會總是有的,但如果你想得到權力、財富,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時的不遇就不平,怨天尤人,那只能是自尋煩惱了。
02 只要有自信就能創造奇蹟
「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入錯行的人好比踏上一條職場歧路,不回頭,前面的路越來越渺茫;想回頭,太多的東西需要放棄,而且什麼都需要從頭再來。
其實,所謂的職場歧路,不過是指職場人士沒有找到真正適合自己個性和能力的工作,這跟工作者的理想、興趣和經濟狀況有關,也與你當初的選擇不慎有關,更多的時候是因為環境地位的變化而產生。
俗話中把這樣兩件事相提並論,不僅僅是說入錯行跟嫁錯人一樣痛苦,而是說兩種錯誤一旦犯下,都可能是一輩子也挽回不了的。由於「三從四德」的規束,古代女子嫁了人以後很難改嫁,即使丈夫死了,也要從一而終,守一輩子活寡。而男人一旦入錯了行,想抽身換行業所付出的代價甚至會是更多。一個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如果回頭重新換行業,那麼等於白白浪費了這些青春,再換行業可能就沒有更多精力去奮鬥和打拚了。即使換了,也未必比原來的要好。不管是不是在職場上走了歧路,工作中,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累積,比如職位的升遷,福利待遇的提高,在行業內的人際關係以及經驗、技能等等。如果離開了這個行業,那麼這一切都必須從頭開始,而前面的一切全部廢掉,不能說前功盡棄,起碼也是一筆巨大的浪費,這是個很殘酷的現實。誰也沒有辦法保證自己換了工作能比現在過得更好,弄不好最後……。
入錯了行,回頭還是不回頭?
面對這個問題,相信很多的人都在猶豫、在痛苦,並且左右為難,為難中職場歧路越是走得不能自拔。想想一眼看不到盡頭的職場歧路,想想折回正途所付出的驚人代價和迷茫前景,不能不令人心驚膽跳。
一般情況下,誤入職場歧路有以下幾種特徵。
對這份工作沒有興趣。在很投入的工作了較長一段時間之後,突然失去了對工作的熱情,調整之後仍然無法從工作中獲得樂趣,即使你的工作完成的不錯。
專業特長難有發揮。你從事的工作很難將你學到的專業知識或特長發揮出來,總是感覺有力沒處使。很多人認為這是無關緊要的,也有很多人習慣了專業不對口。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有誤入歧途的感覺。
個性與工作要求難以兼容。比如你的職業要求你細緻入微,但你天生就粗心大意,這就使你常常在工作中,因為一些很細小的問題而影響全局,而且常常是因小失大。再比如你個性很強,但你的工作要求你耐心平和、八面玲瓏,這使你做起來常常矛盾重重。
想法總是和老闆衝突。很多人肯定常常想要透過自己的努力來說服老闆,以此證明自己,而一旦說服不了,就認為自己是誤入歧途。問題其實是在你的身上,因為忘記了自己的角色。作為部屬,你無法融入到老闆所主導的一種文化中去。
被同事孤立。由於處事不講究策略、不注重溝通,一個人很容易被排擠到團隊之外。現在的工作都非常講究合作,無法做好人際關係,就不可能在工作上有所作為。
付出與收穫不平衡。一個人如果總是成績多,回報少,那他一定會感覺是在一個錯誤的職業工作上。
回頭還是不回頭?這是走在職場路上的人必須回答的問題。
無論你最後的選擇是什麼,每一個職場人士都應該牢記:應該必須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把希望寄託在任何人身上都是不可靠的。如果你選擇重新開始,那麼就不要再留戀你的過去,不管過去有多麼風光;如果你選擇了不回頭,你就應該學會忘掉所謂的正途,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情。總之,要往前看,不要往後看。
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分辨自己真正是走在了正途上還是歧路上。今天你或許感到工作的輕鬆愉快,這個工作很適合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或許又會發現今天的自己也僅僅是在職場歧路上而已,你更適合的是另一條路。或者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職場正途、歧路之分,一切取決於你是如何面對─積極看,都是正途;消極看,都是歧路。
選擇的確是痛苦的,但不做出選擇更加痛苦。有些人一直在歧路上輾轉走不出去,等到轉出去了,人都老了。但是只要有自信,就能創造奇蹟,不管你選擇退出還是繼續。
03 做好蛋糕後別忘了裱花
老實的你從不張揚,總是默默地做事,希望老闆有一天能看待你的成績,給予你所要的。然而,令你苦惱的是,老闆總是沒有發現你這個千里馬,你得不到好評,也得不到晉升的機會。尤其令你無法忍受的是,老闆多次把本該屬於你的功勞算到了別人頭上。
不聲不響的埋頭苦幹,是老實人的特徵,老實人就像一頭水牛,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因為你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到應有的報答,因為每一位員工老闆都會看在眼裏,老闆是不會虧待勤奮的人。遺憾的是,這種想法太理想化了。儘管老闆也不想虧待你,但事實上,老闆最容易患「近視」,雖然你拚命的工作,他卻視而不見。嚴格說來這不能算是老闆的錯,起碼不完全是。老闆的注意力通常會放在比較重要的人事上面,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和默默無聞地做事的人,反而容易被忽視。
因為傳統思想一向以謙遜為美德,直接的宣揚自己被看成是不謙虛,對爭強好勝之心,人們也存有非議,這使得老實人因害怕別人說自己喜歡邀功而不敢表白。
人生的發展其實包含著兩個方面:一個是建構自己,它是指人對本身的設計、塑造和培養;另一個是表現自己,也就是把人的自我價值顯現化,不斷實現並獲得他人的認可。現代觀念認為,表現自我絕對稱不上什麼錯誤。沒有表現,恐怕也就沒有天才和蠢才的區分了。不過,人在職場不僅要表現,還需要善於表現。對此,台灣作家黃明堅有一個很好的比喻:「做完蛋糕要記得裱花。有很多做好的蛋糕,因為看起來不夠漂亮,所以賣不出去。但是在上面涂滿奶油,裱上美麗的花朵,人們自然就會喜歡來買。」除非你打算一輩子默默無聞,自甘孤影自憐;否則,每當做完一項自認為圓滿的工作時,要記得向老闆報告,讓他知道這是你的成績。別怕老闆會有什麼想法,因為老闆難道不希望自己的員工成績非凡嗎?
但善於表現不是過於表現。過分表現,會讓人覺得你企圖心太強,認為你沒什麼本事,反而輕視了你;還會認為你在弄虛作假,覺得你這種人不可交、不可信。就像一段相聲裏諷刺得那樣:在名片上印了一個「副處長」,又在「副處長」之後,還加了一個括號,寫著「本處沒有正處長」,結果就起了相反的效果,讓人一下子就發現你權利慾望太強了。
要看緊屬於自己的功勞
比如你熬了幾個晚上,費盡心思的完成了一個企劃後,你想請你的要好同事提一些意見,希望能修改後更加完美,然後再交給你的上司。但沒想到,還沒等你交給上司,上司就把你給找來了,並且說:「我本來很欣賞你的才華和敬業精神,沒有新點子也沒什麼,做個樸實的人也很好,但你不該剽竊他人的創意。」然後遞給你一份企劃書,竟然和你那份驚人的相似,而署名竟是看過你企劃書的要好同事。你能說什麼呢?什麼也不能說,因為你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你的清白。所以,不管你和辦公室的同事誰關係有多好,千萬不要把自己還沒有呈交給上司的東西給他看或說給他聽;否則,你就要吞下功勞被搶的苦果,這是老實人常犯的一個錯誤。如果對方想向你要,想學習一下,你可以策略的處理。比如你可以再做一份不同的企劃書拿出來,但暗地裏早已把你的企劃書交給了主管,或者乾脆說你已經呈報給了主管,可以讓他去主管那裏拿。
不露痕跡的表示自己的功勞
有了成績,必須要讓老闆知道,放在角落裏和沒有是一樣的,除非你什麼都不想要。找對機會,可以用一種間接、自然的方式表示自己的功勞。不習慣自我推銷也不用怕,可以請別人助你一臂之力。你會發覺,不露痕跡的讓人注意到你的才華及成就,比自誇效果更好。
但如果你挖空心思想出一個好方法,或者你勤奮工作為公司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時,卻有人試圖把這份功勞歸為己有,你就該理直氣壯地奪回屬於自己的功勞。
正確的方法是─開門見山,直接把結果告訴你的老闆。如果時間允許,老闆想知道細節,再進一步詳細說明。但應盡可能做到簡明扼要,並且記得先感謝別人,再提自己的功勞。不要評說是非曲直,只要讓老闆知道事情的真相就可以了,因為老闆自己會思考;否則,老闆可能會覺得你這個人太急功好利。
讓同事一起分享你成功的喜悅
當你完成了一份企劃,別忘了,除了報告你的老闆,最好也同時把好消息說給你的同事聽,讓他們一起來分享,而且要讓全辦公室的人都知道。一方面,一件事的成功,往往必須靠很多人一起共同參與,這裏面有大家的功勞。有些人之所以在公司裏人緣不好,原因很可能是眼睛只朝上不朝下。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是,當有人搶了你的功勞時,有大家可以為你作證。
翻開史冊,戰國時期的毛遂,三國時的黃忠,還有許多的改革家,這些人無不懷有遠大抱負,但更讓我們佩服的是他們勇於自我推薦、善於表現的自信,他們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由於自我推薦,他們才沒有被埋沒。
一個有才華的人能不能得到重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能否在適當場合以適當的方式表現自己,讓他人認識到。如果缺乏當眾表現自己的勇氣,遇事緊張膽怯,每每退避三舍,或不喜歡在大庭廣眾之下表現自己,僅滿足於埋頭苦幹,默默做個老實人,他人就無法瞭解,到頭來也只能空懷壯志,懷才不遇了。這樣一來,不但失去了很多機會,而且給人留下了平庸無能、無所作為的印象。以積極的心態看待自己,把當眾表現當成樂趣和機會,主動的尋找表現的場合,甚至於敢面對強手而公開競爭。想辦法做個「有聲音的人」,才能引起老闆的注意。
04 不想自己苦幹,就應該融入到團體
孤獨的可怕,任誰都能想像出來。有一種懲罰就是把人隔離於世,在極端而長期的封閉中,這個人最終會變得瘋狂,原因就是孤獨。人人都有獨處的時候,為什麼有的人會感到孤獨,而有的人則不然呢?
孤獨感是一種封閉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絕或受到外界排斥所產生出來的孤獨苦悶的情感。當你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或計畫行事,和親人分離或經歷親人死亡的打擊,被他人嘲笑或羞辱,處處和他人意見不和,害怕會被人嘲笑,受人排擠等,孤獨感就會悄然而降臨到你的身上。
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或多或少的體驗到孤獨感。但是這種心理如果得不到恰當的疏導或解脫而發展成習慣,人就會變得性情孤僻古怪,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會形成精神分裂症。
任何工作都不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完成的,尤其當你有升職或更高的目標要實現,那麼獲得支持就非常有必要。所以,不想自己苦幹,就應該把自己融入到團體裏面去。
坦率的與任何人交流
遠離孤獨,就必須要與人相處,而大家相互接納,相互幫助,彼此就都能帶來快樂。要贏得別人的接納,很重要的一點是先要讓別人相信你,這樣人們才會覺得你是可以信賴,才能以一種真心交流的態度與你相處。所以,你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對別人隱瞞,應該以開放而坦率的態度去和大家交流,只有這樣才會贏得別人對自己坦然,這是一種互動交流。
只要謙虛那麼一點,你就比別人高許多
有人認為,現代社會需要的是表現,不需要謙虛了,事實並不是如此。謙虛的人在什麼時候都受人歡迎,也會受益。許多人往往會把自己的優勢作為向別人炫耀的資本,無論事大事小,總喜歡和別人比較,以期達到宣揚自己的目的。這種過分張揚的行為很容易引起別人對你的反感。這樣你就會被眾人所棄,更不要說能得到別人對你的支持了。
遇事多替別人想一想
無論與誰交往,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傷害到別人。如果你對別人有什麼看法或者意見,說話時應該三思而後語,且語氣應該委婉,不可以咄咄逼人,含沙射影。不顧及別人之感受,肯定會招致別人的反感,使人遠離你。說話之前,應該善於換位思考:對方願意不願意聽自己所說的話呢?如果願意就說,不願意還是免開尊口。
分拆痛苦,分享快樂
有人曾說過:「把歡樂與他人分享,就會有兩個歡樂。」人在困境時,總想找一個知心夥伴來傾訴自己心中的煩惱和苦悶,這樣痛苦就可以減輕一些;在遇到快樂的時候,把歡樂向自己的朋友訴說,就可以獲得更大的歡樂。真心朋友是傾訴隱情的絕好對象,你把痛苦向朋友訴說可能會獲得意外的解脫;把成功和喜悅告訴朋友時也能增加自身的價值。相互分享歡樂,彼此承擔痛苦,關係就自然能融洽。
尊重就要尊重他的所有一切
被尊重是人人需要的。尊重一個人不僅在人格上、事情上,更要在細節上體現。比如,當別人告訴你什麼時,你要不時用語言、眼神回應對方以示尊重。遺憾的是許多人在這方面做得很不夠,或者是根本就心不在焉。他們要麼是在別人說話時左顧右盼,要麼只顧自己說話,這最容易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尊重一個人就應該尊重他的一切,甚至要包容他的錯誤。
退一步海闊天空
牙齒和舌頭沒有不打架的時候,與別人相處,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如何面對這些小摩擦,讓關係變得更好就成為交往中很重要的一個課題。
善於交往的人往往表現出一種豁達的態度,懂得謙讓對方,這樣對方很容易會對你產生好感和信賴,因此自動和你修好。
同時你要用自己的態度來證明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朋友,相信別人也會用真心對待你的。斤斤計較,不肯讓步,不會有知心的朋友。
友好的對待你周圍所有的人
告訴你一個不變的真理:就是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麼對待你。誰都不可能不會遇到困難的,獲得幫助是任何人都需要的。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離你越近的人對你幫助就越大,儘管他只是一個小人物。正所謂:「遠親不如近鄰」、「遠水解不了近渴」。友好的對待周圍每一個人,在你困難的時候,大家都會因此伸出援助之手。
不要打探別人的隱私
很多職場人往往對什麼事都感興趣,總喜歡對別人的事打破沙鍋問到底。不分場合、對象、環境和談話內容,毫無選擇、毫無顧忌的追問,這是很不理智的行為,同時也會造成別人的反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空間,人與人都是不相同的,對於每個個體而言,都有一些屬於自己內心而不願公開的事,人們稱之為隱私。西方諺語則說:「一個人的家就是他的城堡」。隱私是人格尊嚴的防線,隱私權體現了人們對私生活自由的渴望,體現了個人對自身的支配權及與外界溝通的自主權。尊重他人隱私,是一個職場人最起碼的道德準則。
05 承擔適當責任,但是絕不揹黑鍋
工作中,如果老闆指名要你替他揹黑鍋,那你揹還是不揹?這個問題確實很難回答─揹,自己冤枉;不揹,得罪老闆。
揹黑鍋是一種學問,不是適不適合揹,或者揹黑鍋好不好,而是要看自己在什麼職位和層級。
作為一般員工,非必要的話,盡量避免挺身而出承擔責任。同樣,如果被迫揹黑鍋,也只有啞巴吃黄蓮了。
專家分析:被指派揹黑鍋通常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老闆處於無奈必須尋找一個人來代為受罰,他把你當成心腹,只要你承擔下來,他往後將會很器重你,並且會尋找機會來報答你。這種情況代表你已獲得老闆的信任,你可以放心大膽去揹就是了,不必擔心會有不測,即使有,關鍵時刻他也會替你解決。另一種情形則剛好相反,你不是他的人,卻被指派揹黑鍋,表示老闆要犧牲你來成全他自己。這時,你可能很危險,一定要多跟老闆溝通。溝通之後,如果老闆還是堅持要你揹黑鍋,那你就應該徹底覺悟了,原來是你們的關係出了問題。老闆再三的要求你揹黑鍋,如果一有問題就是要你來擔,那說明你和老闆之間的矛盾太深,如果真的無法溝通,最好考慮要換一下工作了。
若是偶爾發生,那就不必驚慌,沉著應對,最好還是盡量按主管的想法去做;不然,往後你是不會得到重用,也不會得到晉升的機會。
不僅是你,即使高階主管也是常得揹黑鍋。例如裁員,受傷的總是那些下令裁員的主管─當董事會不願出面時,高階主管就得揹黑鍋。這是工作上的需要,這樣做可能使矛盾集中在沒有決定權的中層,而減少高層的壓力。
短期而言,揹黑鍋是職場生涯的阻力,但對長期來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你由此增加了承擔重責的能力,見識更廣,為你的晉升也準備了基礎。你不可能總是遇到很合適的老闆,如果換個地方,由於你有了承受一切的底子,一開始你就可以表現得成熟老練,成長自然就會很快。
揹黑鍋只是一時,自己是不是他人願意共同合作、有被利用價值的人,才是工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事。
工作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份責任,遺憾的是很多人不能清醒地認識到自己責任的範圍。要麼是不負責任,要麼就是責任心過重,這兩個極端都不利於自己的發展。在工作中應倡導承擔適當的責任,而不是承擔過量的責任。
在工作中承擔責任,首先要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是你承擔這個責任而不是別人?能承擔責任是說明你有能力,承擔的責任越大,說明你的能力越強,你今後在公司的機會越多。既然老闆給了你這個機會,就要抓住不要推辭,錯了也沒有關係。如果不敢承擔責任,那麼機會是不會主動的找上你,成功也不會屬於你。
但也不要承擔過量的責任。如果過分表現自己,去承擔過量的責任,你的上司和同事會認為你是別有用心,想出人頭地。在公司每一個人的職責都十分明確,如果你承擔了別人的責任,出了問題,誰來負責呢?
所以應該只承擔適當的責任,而不要超越,萬事萬物都有個尺度,超越了這個尺度,事情就會朝相反的方向發展。比如考慮戰略的問題是老闆的事,老闆要做的事你都做了,那麼要老闆做什麼呢?所以在工作中承擔責任,要把握好分寸,不要讓自己的責任超過自己的上司,否則你一定會被淘汰。
千萬要記住,你是一個員工,不是老闆,所以你可以用老闆的思維去思考,但是在行動上,還是要「守本分」,按照自己的職責去做事情,充分估計自己的能量,承擔適當的責任。
06 做屬下的戴著腳鐐也能舞出個性
想想看:在一群人裏,你能不能隨心所欲?職場不是自己的家,上司不是你的親人,你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不只是你,個性誰都有,但公司可以提供你展示才華的舞台,卻不能給你任性的機會。在公司裏,誰都要戴著鏈條跳舞,想跳出自己的風格是需要技巧的。
一般而言,做別人的屬下是一個人進入職業生涯的第一步,這一步走不好,以後的道路可能就會更艱難。所以,要想將來出類拔萃,就必須在平時注意把握平衡,做到工作勤奮,辦事圓通,關係和順。
一、準確領會,確實執行。一切工作都是從接受上司指示和命令開始的,當上司要委派工作給你,你應立即開始記錄,其間切勿打斷上司的話,應該邊聽邊總結要點,充分理解指示的內容,明確完成工作的期限、人員、重點和順序。對上司做出的正確決策、委派的任務應及時、切實的執行,切勿拖拖拉拉。如果上司做出的決策確實與你的想法不一致,那也不必大驚小怪,條條大路通羅馬,解決問題不只有一種方法,上司選擇了這種方法,自有他的道理,你所要做的就是執行。即使有意見,也要在私底下找上司來溝通,提出你的看法。無條件的執行並不表示不能沒有個人的看法,但是即使再有任何想法,上司再有錯,你也不要做出徹底否定上司決策的事情。
二、原則堅持,小事包容。由於每個人的性格、經歷、工作方法以及認定事物的觀念不同,對問題的看法難免會產生一些分歧,但要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是自己的問題,要敢於面對,不固執己見,更不要把責任推到上司或別的同事那裏去。是上司或同事的問題,也不要咄咄逼人,得理不饒人,心胸開闊一點給別人一個台階下,以免傷害友誼、感情和工作。但如果上司要你做一些違背公司制度或有損顧客利益的事情,一定要堅決不做。
三、虛心接受,立即改正。受到上司的批評應該虛心,切忌把批評當耳邊風,我行我素,這可能會比當面頂撞上司來的更糟。因為,這種態度表明你眼裏根本就沒有上司,批評有批評的道理,即使錯誤的批評也有其可接受的地方,聰明的屬下應該學會「利用」批評。錯誤的批評,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原則去對待。如果你不服氣,發牢騷,那將會讓你和上司的關係惡化,以後你想緩和或要上司幫你就不可能了。當面頂撞也是最不明智的做法,那會讓上司記恨你,因為你讓他丟了面子,上司怎能下得了台呢?
四、選對時機,慎重建議。向上司表達不同看法或提出建議時,一定要選對時機,切忌在他心情很壞的時候或用不妥的方法提出。大多數上司會很忙碌,開會、計畫一天或一週的工作、考慮人際關係等,不像一般員工做完工作就沒事了。忙亂的時候可能心情會煩躁,如果這時你提出建議,他一肚子怨氣正無處發洩,那就正好撞在槍口上了,他會因此而記恨你,甚至找機會找你麻煩,所以,時機很重要。如果建議對公司有益,最好在開會時提出。你想提出與上司不同的意見,可以在私底下、他心情好的時候單獨進行。
五、大力支持,任勞任怨。支持上司是必要的,也是員工的職責。上司不是神,對問題的見解有時未必全面或正確,在做決策時,肯定需要屬下的積極建議。這是你表現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即使不一定被採用,也能給上司提供一個新的參考。其次,任勞任怨,做同事所不願或無力做的事。有些事情上司和同事都感到棘手,無能為力,而你剛好有這方面的專長,能把問題解決,大家一定會對你刮目相看。公司裏肯定有許多不起眼的小事被大家所忽略,如果你能想到及做到,這些小事也許能讓你獲得好印象,時間久了,你任勞任怨、工作確實的態度,自然會提升自己在公司的形象,你就會有獲得重用的機會。
07 先接受自己,才能追求更好
公司裏同時來了兩個女孩,成績都不錯,全公司都在傳說兩個人都要升職。她們也都做好了準備,連下一年度的工作計畫都提早做好了。可是,晉升職位只有一個,只能是一個上去、一個不動,如果你就是那個不動的,你會怎麼辦?
也許你還會遇到更糟糕的:你工作努力,成績不錯,全公司都承認你是個敬業的人,但是你發現,比你來得晚的人,卻比你「爬」得快、升得高;再糟糕一點,他居然成了你的上司。你當然心裏會很不舒服,但是又能如何?這樣的事,不只是你,很多人都經歷過,有人一氣之下辭職不做了,還有的看不過去甚至栽贓陷害,當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表現得如此。
同事成了你的上司,確實很彆扭,嫉妒也是常情。但嫉妒什麼也是改變不了,與其讓嫉妒充斥,不如接受事實。許多事情都不是嚴格按照先來後到、優上劣下的規則來的,此情此景,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追求更好,否則你就是自己和自己過不去。也許事情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糟糕,比如老闆正在考慮你更適合做另外一個職位,而那個位置暫時還沒有空出來,但因為你的嫉妒,反而讓老闆覺得你太沒度量,連這點事都擺不平,怎麼可以擔當重任?你在老闆眼裏一下子就矮了很多。你完全可以這樣想:做不上主管,做一個核心員工,其價值可能並不比做一個主管小。
想開了,才能被別人理解和看重。不管是誰做了你的上司,他身上總有你所不及的長處。當你心裏全是那種不服的感覺時,可能你就看不到他的長處。冷靜下來,找出他的長處,不僅能調適你心中的不平,更能讓你有所收穫。我們是與人的智慧一起工作,而不是與人的年齡一起工作。
這時你可以壓住心中的妒火,送他一束鮮花祝賀並讚美他,同時還要積極支持新上司的工作,盡你所能的去配合他,他吩咐的工作你一定要做好,給別人的印象是你們部門很團結,也給自己創造一個好氣氛。
你還可以採取像小莉一樣的做法。
和小莉一起來公司的一個女孩升職後成了她的上司,小莉對她沒有任何成見,確切地說,她們還是好朋友,但她只是覺得,如果換成她升到那個職位一樣能做得好。既然基礎差不多,為什麼在有機會時就不能是自己上去呢?她照例辛勤工作,業務越來越突出,業務方面甚至超越了上司。到了下一年度晉升的時候,業務部正好缺一名副手。她認為自己最適合這個職位,於是直接去找老闆談自己的想法,告訴老闆除了大家都看到的以外,她還有哪些優點、哪些長處沒有發揮出來。老闆格外欣賞她這種作風和處理方法。結果,小莉升職了。
既然你有這個想法,那就去做,壯大了自己之後,很容易就能得到你想要的。
機會不只有一次,你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投入,不怕別人看不到。
08 找到打開天堂之門的鑰匙
你可能會問:為什麼同樣的工作環境,同樣的辛苦努力卻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呢?
很多人以為,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收成,其實不然,努力是必須的,但僅有努力並不能成就事業。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根本不知道天堂的門朝哪邊開;有些人看到別人做什麼事就能成功,於是也去做同樣的事,誰知卻走進了地獄;對有些人來說,通往天堂的路只有一條,卻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天堂的鑰匙。
如同一場賽跑,表面上看,大家是一樣的,都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其實不然,當你決定參加比賽的時候,你已經輸了。因為別人能跑到終點拿到獎品,而你卻不能。因為別人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鑰匙。
其實,你手裏也有一把鑰匙,也可以打開天堂之門,這把鑰匙就是上帝放在你身上的─你特有的長處。
發現你的長處
長處自然就是你最大的優勢和賣點所在。每個人的優勢包括先天形成與後天鑄成的兩個部分,目前的測驗技術幫你找到的往往是先天形成的部分。
像美國的布里格斯性格類型指標,就是從「外向、內向」、「感覺、直覺」、「思維、情感」、「判斷、知覺」四種為出發,總結出了十六種性格類型,每一種性格類型對應之間都意味著個人的偏好是什麼。比如一個人的注意力和能量多專注於外面的世界,即是外向型;看中想像力和信賴自己的靈感,即是直覺型;注重透過分析和衡量證據來做決定,即是思維型;喜歡以一種自由寬鬆的方式生活,即是知覺型。
當然,有關性格類型的分類還有很多種。無論怎麼劃分,它為我們揭示的真諦只有一個,那就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長。你不必介意短處給你帶來的煩惱,只要經營好你的長處,你的願望就會實現。
至於後天形成的優勢則包括了你在成長當中所累積的知識、技能、經驗,甚至是你的人際關係等等,這些優勢也會被經營成為你的長處,同樣發揮作用。
揚長還須避短
雖然對長處的發現可以為你帶來更大的增值效應,充分利用就可以事半功倍,收效更好,但短處往往會使你功虧一匱。有一個著名的「木桶理論」恰好說明了這一點。木桶能盛多少水不取決於木桶有多高,而是取決於木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的高度,所以揚長也要避短。瞭解自己短處的目的在於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在努力創造優勢效應的同時,規避短處可能為你帶來的負面影響。
尋找機遇規避風險
經營長處和規避短處實際上就是尋求機遇與避免威脅的過程,它要求人們要更加關注外部環境可能帶來的影響,畢竟一切都離不開市場,只有找到你的優勢與市場潛在機遇之間的契合點,規避可能會對你的發展產生不利的潛在的風險,所以你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機遇和風險不一定是宏觀層面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很具體的細節。比如說你目前在一家小公司做財務工作,你就可以發現小公司的財務工作由於人員少,分工不細所以你可以各方面都涉及到,並且得到更全面的訓練,這正是很多剛入社會的人首先選擇進小公司的原因。
經由這樣的分析,你可能會對自己及自身的工作狀況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這對你做出下一步該怎樣發展的決策會起到很好的推助作用。
長處,就是你比別人高明的地方。瞭解到自己的長處,就成功了一半;知道自己擅長做什麼,不擅長做什麼,就可以揚長避短。用同樣的努力,可能別人事倍功半,你卻事半功倍。
這就是你手裏的打開天堂之門的鑰匙。
09 認清自己,世界就握在你手裏
有這樣一個傳說:古時候,一位老富翁在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時,擔心自己辛苦累積下的巨額財富,不但不能夠給兒子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會害了兒子。於是他向兒子說明了自己白手起家的創業經歷,希望兒子不要躺在自己留下的財富上享清福或肆意浪費,能夠靠自己的奮鬥,努力創造出比自己更了不起的事業。因此他讓兒子進山去尋找一種叫「沉香」的寶物。
兒子內心非常感動,決定一個人進山去尋寶。他跋山涉水,歷盡艱辛,最後在一片森林中發現了一種能散發出濃郁香氣的樹。這種樹放在水裏能沉到水底,不像其他的樹那樣浮在水面上。他認定自己找到了父親所說的寶物,於是興致盎然,把砍下的樹木運到市場上去賣,但是卻無人問津。他深感苦惱,抱怨世人沒有眼光,不識寶物。可是當他看到鄰近攤位上的木炭總是很快就能賣完時,他改變了自己的初衷,決定將這種樹木也燒成木炭來賣,結果他的木炭也和其他的木炭一樣很快的被一搶而空,他十分高興自己賺到了一筆錢,迫不及待的回家告訴父親。父親聽了事情的經過,竟然老淚縱橫。他告訴兒子,沉香木並不是普通的木材,普通的木材是不能與其相比的。它的作用不能等同於木炭,只要切下一塊磨成粉末,就遠遠超過了一整車木炭的價值。
職場中這種因盲目的比較而喪失自己價值的現象並不少見。誰不想得到一個理想的職位,同時獲得豐厚的報酬?如果把握的好些,恰當的比較也許是不斷向前的動力。然而如果不加以選擇、不分情況或心態失衡,結果就得不償失了。其實,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無論生活上的婚姻或交友,還是工作上的就業或擇業,都會受到知識、技能等條件的影響,也會因興趣、性格、機遇等因素而呈現出不同。比如工作,即使兩個人基本條件差不多,但其中一個人善於推銷自己,把握機會的能力較強,最終的職業取向,乃至職位、薪資、福利等就會迥然不同。如果原本自身條件就相差甚遠,只適合做一般的員工,卻一廂情願的和別人比職位、比薪資,那就不切合實際了。人貴於有自知之明,自己一頓能吃下幾片麵包,自己應該比誰都清楚。
小琳與小露曾經是同窗好友,畢業後,先後都找到了工作,可是沒過多久,小琳就有些心灰意冷了。原因是小露是公務人員,工作相對穩定,薪資也比較高,頗有發展前途。而小琳雖然進入的是一家大公司,但卻只是一個普通的職員,工作辛苦不說,薪資比同學還低了不少。小琳感覺自己學歷、能力等條件和小露相比應該是高於她的,但自己怎麼就做了個一般職員呢?這樣一比之後,小琳的心態開始失衡了。她不甘心居於同學之下,心想一定要超過她,於是她選擇了跳槽,要找一個屬於自己理想的工作。但奔波了幾個月,不僅沒有能如願以償,甚至連生活也陷入了困境。
保持理智,正確認識自己,對一個人的職業定位、道路選擇是十分重要的。自己適合做什麼,能做出多少成績,離開了實事求是的自我定位,很容易陷入盲目比較的境界,既妨礙眼前的就業與擇業,也會對你的長遠發展留下後患,實在是得不償失。如果你對自己的處境不滿意,認為自己可以做更好的職位,那也要腳踏實地的去工作,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一位大師曾經說過:「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能去欣賞而不能去比較。」而世人常犯的錯誤就像那個富翁的兒子,盲目和別人比較,放棄自己最有價值的沉香,隨波逐流。
每一個人,都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沉香」,即自己的優勢。但世人往往不懂得它的珍貴,反而對別人手中的木炭羨慕不已,豈不愚蠢透頂嗎?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世俗的塵埃蒙蔽了自己智慧的雙眼。趕上一個充滿競爭機遇的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只要認清自己,世界就握在你的手裏。
10 換個角度你就是贏家
若能換一種角度想問題,不但能讓自己快樂,也能改變自己的命運。
評價一份工作的好壞,在工作崗位上愉快與否是相當重要的一項指標。沒有好的心情,很難談得上工作的效率與成績,整天的煩惱就夠讓你受不了了。
現實中總有這麼一種人,不管佔多大的便宜都不會臉紅,而吃一點虧就無法忍受。這種人的快樂是不會長久的,因為他總是為了得不到便宜而苦惱,況且陽光怎麼會總是照在他一個人身上呢?而且,這種人快樂了,別人就不會快樂,為什麼?因為大家都對這樣的人反感。日出日落,潮漲潮退,快樂和不快樂也是可以相互轉換的。真正的快樂是以開闊的胸襟為前提的,當你的心胸開闊到能容得下天地山川的時候,你還會有不快樂嗎?
「勿道人之短,勿說己之長。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如果在與人交往、工作、生活中都能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平靜的心態,快樂便不會離開你的。快樂不是靠別人施捨的,是自己給自己的,關鍵是看你怎樣去看待現實。
在現實的生活中,你常自認為做到怎樣才是最好、最恰當,但卻常常事與願違,使你手足無措,因為你所謂的標準未必是社會和大眾的標準。你必須明白─目前你所擁有的,都是最好的安排,無論順境還是逆境,這不是宿命觀而是現實。什麼事情都沒有十全十美的,馬斯洛曾說:「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如果你能擁有一顆平常人的心,經常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跳出世俗的圈子來面對問題,那些不快、苦難就能給你帶來意外的生存發展的機會,並且帶你進入一個新天地。
相傳,一頭驢不小心掉進路邊的一個枯井,主人想方設法來拯救驢子,但卻沒有成功,無奈的主人只好放棄了。不過主人不忍心看到驢子痛苦的樣子,於是便請人來幫忙,一起將井中的驢子給埋了,以免除牠的痛苦。
當人們開始往枯井中填倒泥土時,這頭驢似乎意識到自己的悲慘處境,不斷地哀嚎。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這頭驢就一點聲音都沒有了。主人以為牠死了,因此探頭往井底一看,眼前的情景令他十分驚訝不已─當落在井裏的泥土撒向驢子的背部時,驢子卻將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後站到落下的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將人們倒在牠身上的泥土抖落在井底,然後再站上去。
很快,這頭驢便隨著泥土的增高而上升到井口,並且在眾目睽睽之下快步的跑開了。
在工作和生活中,有時候我們難免會像那頭驢一樣莫名其妙地陷入一個枯井裏,也會有各式各樣的泥沙傾壓在身上。要想走出「枯井」,最好的辦法就是像那頭驢一樣,將所有泥沙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
在工作中你所遭遇的種種困難、挫折、遭人誤解、升職無望、做錯事情等,如果你換個角度看,它們也是一塊塊足以支持你不斷上升的墊腳石。只要你不氣餒,並將它們抖落掉,然後站到上面去,那麼即使是掉落在深谷山澗裏,你也能安然地脫險,這正是人類改變命運的關鍵。在職業生涯中,如果你能以積極、沉穩的態度面對困境,奇蹟往往就潛藏在困境中。一切都決定於你自己的態度和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