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推薦序1
超音波具有簡單、便利、對病患無游離輻射之傷害等優點,使其成為在許多醫學專科領域中,受到醫師的青睞而成為第一線診療工具之一。即便超音波是如此受到歡迎的一項診療工具,但是相對於其他影像診療工具而言,超音波影像的判讀與影像診斷,卻需要許多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才能夠進行正確的診斷並提供臨床醫師可靠的資訊。探究其原因之後,我們發現其主要的原因應為超音波的操作非常靈活,可從身體上任何位置以任何角度對人體進行掃描,因此所產生的人體橫切面影像,就有無數種的可能性,對初學者而言,無疑增加了學習的困難程度,使得許多有心從事超音波診療工作的人望而卻步。
本書網羅國內各大醫學中心之放射診斷科中從事超音波診療工作多年的主治醫師群,依照人體部位為章節區分依據,對經常使用超音波進行診療的組織或器官有詳細的敘述與說明;此外,本書中另以豐富而清楚的圖片、文字以及插圖等,相互輔助進行深入淺出的說明,使作者群於文章中所要的意涵,能更精確的傳達給讀者知悉。本書適合作為初學者的學習教材使用,可以搭配實際的臨床操作來加強學習的效果,讓學習者的學習歷程大為縮短,進而讓之前對超音波診療望而怯步的人,能擺脫從前學習的陰影,對超音波重拾信心,使用超音波診療技術,讓更多的病患因而受惠。
于俊 前陽明大學醫學院院長
推薦序2
自1895年德國物理學家侖琴博士發現X光的產生方法,並應用在醫學領域,穿透體表以偵測人體結構和疾病以來,許多新科技與技術被應用在臨床診療,提供醫師人體內部動態與靜態影像。其中超音波的臨床應用,則是源起於軍事用途的聲納,將之轉為民生用途的最佳典範,利用聲波在人體內傳導阻抗的差異,從反射波中所攜帶的資訊,建立人體局部的深層結構影像,協助後續的診療工作。
超音波影像學可以說是一門複雜的學問,想要精確熟練的使用超音波,需要對超音波的硬體、原理、人體解剖構造、臨床病理等知識,有全面且深入的認識與了解。本書中網羅了全台灣在臨床超音波醫學範疇中的專家學者,以他們多年的經驗與知識為基礎,從超音波的硬體與原理開始介紹;接著以人體不同解剖部位區,深入淺出的引導讀者進入臨床超音波的領域,各個章節配有臨床實例與影像作為教材,將掃描技巧與診斷原理完整的呈現,讓讀者可以清楚的掌握各個部位的超音波診察精髓,並輔以必要之生理、病理背景知識,使超音波的診斷結果與基礎醫學串聯起來,成為條理清楚的整合性知識庫。尤其重要的是,本書中所有的超音波影像,均來自各大醫學中心的實際病例影像,除了能呈現最高的影像品質外,同時附有圖例解說,兩相對照之下,可使讀者更容易了解影像的內容與特質。
醫用超音波易學難精,本書彙集國內各個超音波領域中的菁英翹楚在臨床上多年的經驗,期使本書成為未來醫用超音波的教學範本,並能兼有拋磚引玉之效,使我國的醫用超音波更加蓬勃發展。
吳德朗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最高顧問.長庚大學教授.台灣醫院協會理事長.國際醫院聯盟理事.前長庚大學校長.前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
推薦序3
近30年來由於科技進步,超音波掃描也有長足發展。除了一般的超音波機之外,尚有彩色杜卜勒超音波影像、能量杜卜勒超音波影像、內視鏡超音波掃描,及超音波對比劑檢查。超音波掃描可以各種角度及各種切面取得影像,故對病變之診斷更確實。
超音波掃描儀器輕便、操作方便、實時呈現影像、掃描時間短、無輻射游離性,孕婦及兒童亦可以檢查,故現已成為各醫院的最普遍影像檢查儀器。使用超音波儀器之前必須熟識人體各部位之超音波解剖學及生理學,了解超音波掃描儀器之性能、操作技術、適當探頭之選擇,檢查前必須查閱病歷、生化檢查結果,而後才能正確地偵測病灶,獲得準確診斷。
這本書係介紹診斷超音波掃描在臨床的應用,內容包括基本儀器物理、安全性、各部位器官之解剖學及病灶之超音波影像;由各大醫院經驗豐富的醫師,親自介紹他們寶貴資料,做為優質的超音波診斷學教材。在此以十分欣慰和敬佩的心境作此序,並推薦這是目前國內最理想的超音波掃描教科書。
徐劍耀 前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放射線部教授
推薦序4
超音波診斷學從1960年代末期開始臨床應用至今四十多年,已有非常驚人的發展。記得當初很粗劣的手掃式B型圖像,只有黑白兩階,有時連人體內器官的輪廓都不易認知,例如正常的胰臟是絕對看不到的。器官內之病灶,除了水囊和大腫瘤之外,大多無法診斷。操作成像需要耐心和很好的技術,否則假像百出,難有診斷價值的圖像。在做手掃式的Compound Scanning時,雖然可以做成整體或全腹部的橫切面圖,但如果不小心做,圖像會變成粗糙不堪。有時腹內一團腸氣會被掃成一個大腫瘤。對沒有經驗或對假影認知不夠的人常會錯誤百出。因此當時很多臨床醫師都不太相信超音波檢查報告。
從黑白兩階進入灰階(gray scale)超音波,可謂一大突破。器官內的細膩構造以及小病灶始得以明確呈現,以後更有線形實時掃描(real time scanning),後有錐形(phase array)實時掃描;此刻超音波可說是大幅度的改進。然而在此同時,電腦斷層掃描(CT)也有長足的進步,這使超音波醫學界一度產生相當大的恐慌。很多學者都討論是否超音波將會被CT所取代。
再經過幾年的發展,兩者的優劣更加明顯。醫學界終於認同超音波雖然較CT有些不及之處,但也有相當多的優勢,因而斷定超音波診斷學不會被淘汰。隨後超音波,CT和新進的磁振造影(MRI)日新月異,不斷的創新改進。雖然超音波無法突破CT和MRI的一些絕對優勢,諸如無法穿透骨骼、腸氣、肺氣、必須做接觸掃描(contact scanning),因此不能像CT、MRI做自動全面橫向掃描。但是超音波掃描的解析度增加,尤其經陰道掃描和高頻率線形掃描,更有都卜勒效應的應用,不用造影劑即可作實時血管造影,加上harmonic scanning、compound scanning(非過去手掃型compound scanning)使病灶界面更加清晰。近來更有三維立體、四維實時立體影像以及超音波造影劑,使超音波檢查成為極有用的診斷工具。
如今超音波診斷學不但沒有被淘汰的顧慮,而且一路發展,甚至遠比CT和MRI更加普遍。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它除了眾所皆知的安全、無游離性輻射、小型、輕便與便宜之外,可以不必影像重組即可隨時取得多方向性之影像,包括複雜的側臥或半側臥、向上、向下或斜向等無限的掃描。因此,小動脈瘤、膽管囊腫以及剖腹產傷口裂開等CT和MRI容易疏失的病灶皆可由超音波偵查。
小部位或表淺構造之高頻率超音波掃描,其解析度遠優於CT、MRI,所以甲狀腺節結,頸部和鼠蹊部的淋巴腺、唾液腺、周邊肌肉、肌腱、神經等之細微構造都可以超音波細膩的予以呈現。超音波也很容易偵測Hashimoto氏甲狀腺炎之微小結節、甲狀腺乳突細胞癌和淋巴腺裡的微小鈣化等。這些重要的細微構造CT和MRI常常不能清晰呈現。
腎臟常有的小囊腫鈣乳(milk of calcium),超音波掃描可以很明顯的顯示fluid-calcium level,而CT大都只看到小鈣化病灶,看不到囊腫的部分,而誤為腎結石。這在治療上的影響很大。
對於組織特性分析,有些方面超音波掃描是遠優於CT和MRI。例如小胰臟癌病灶,超音波可以很明顯的呈現低回音結節,而在小於3公分的胰臟癌,約13%到30%的病人CT和MRI即使注射顯影劑也可能完全無法呈現。超音波可清楚顯示皮下脂肪內的脂肪瘤,而CT可能完全看不到。超音波看到的輕度脂肪肝,CT可能完全不能呈現。超音波掃描的實時性功能遠比CT佳,因此超音波可以很輕易的看到各種器官及病灶是否隨呼吸移動。當腫瘤介於右葉肝、腎上腺和腎之間而不知腫瘤源自何器官時,利用呼吸時不同構造之間的相對移動可以知道腫瘤是屬於那一個器官。用實時性能也可以看到腫瘤的可壓性、可變性以診斷脂肪瘤。以此原理開發的先進技術Elastography或類似的新發展將來可能有很大的用途,尤其在腫瘤和肝硬化方面。
在經陰道檢查時,以探頭推動可以測知兩個相連構造是否相屬,也可以知道某一構造的柔軟度來判別腸子和實質性病灶。實時掃描可掌握患者呼吸的狀況,故有利於超音波導引之介入性檢查,尤其該檢查有多方向性,有利於肝頂部腫塊之介入性診療。和CT比較,高解析度之超音波掃描,有利於頸動脈旁小病灶(甲狀腺或淋巴腺)之細針抽吸取術或粗針組織切片。總之,超音波較價廉、無輻射性、攜帶輕便、有實時性能和多方向性,故可做為臨床多方面的診斷工具。其他許多優點也可以用以解決諸多CT和MRI的瓶頸。
本書匯集國內超音波學界的精英,完成產科以外幾乎所有器官系統的超音波學之臨床應用。此一教科書,不但使讀者能夠知道超音波在人體各部位的用途,而且從基本物理去瞭解機器的操作方法。每一章節皆有系統的描述各器官之構造病變以及超音波影像之表徵。對初學者、受訓者和超音波專家的複習及查證會有很大的助益。這是第一本國內出版最完整的超音波學教學課本。我很高興能看到國內有這樣高水準的超音波教科書出版。也很誠懇的推薦本書給超音波學界。深信本書必然會大大增進並提昇我國超音波醫學的發展和水準。
葉思仲 美國紐約西奈山醫學中心.放射診斷部超音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