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本書的原意是希望這個產出,對這個社會能有所貢獻,在這過程中我回顧了領導經驗、挑戰自我思考邏輯及反思傳統理論。寫書的過程最痛苦的問題是我一直在挑戰我自己一個問題「別人說是關鍵的因子,你為什麼不放進書裡?」例如,有些理論認為領導者之所以為領導者是因為領導者有領導別人的欲望,我覺得不是,而是面對共同情境時領導者比追隨者更提早將自己滿足欲望的方法先說了出來,這好比大家肚子都很餓,我先說了要如何去找麵包,重點在自己之事的解決而同時引起了大家的共鳴。所以領導人的欲望不是形成領導的充要條件,而是次要助益因子。會發生歸納出這個因子的原因,我可以想像是因為這些研究者把個人成就取向(Achievement orientation)與滿足大眾需求(Needs satisfaction)兩件事混在一起看了。
高成就導向的人通常個人能力很強,也喜歡指揮別人(或許這是某些專家所謂的自我驅力及領導欲望),但不代表群眾會接受他的方法或領導。又有如武則天堪稱中國史上是最有野心的女人了,她有領導欲望否?有,最後也如她意成為中國第一個女皇帝了,但為何上台數十年後,卻仍然被強迫還政於唐?這其中一定有地方是不被追隨者認同的。例如她親手殺掉了她剛出生的女兒、親生兒子李弘、孫子李重潤、孫女永泰,以及女婿薛紹。以上對各影響因子的檢視,是一直在我心中不斷衝擊及回盪。
老實說,我是個很挑領導者的追隨者。也因為我很挑,也期許自己能成為好的領導人,我自己也在這個領域多所充實自己,看看外面還有沒有
高於自己體認的知識。事實是,說的人很多,但多著墨於企業經營領導(這不是我認定的領導,雖然領導與管理在某些情境是重疊的,例如管理者及領導者都是跟一群人一起工作),是屬於管理範疇。而且論述多為破碎、沒有次第的架構,也就是說他們條列了這麼多的「重點」,從一個讀者角度來看,我一直很想問這些作者你們到底要我從何下手啊!?美國有一本談到領導的工具書甚至竟然要一個領導人做好二十幾件事。我的天啊!是期待每個人都成為完人嗎?
(完美的人)我也可以學他們這麼做,反正要大家做愈多總是不會錯的,但在我眼中看來這不負責任、不精確且有點為了賦新詞強說愁,寫一本書怕字數不夠吧。我也發現有些作者可能沒有經驗,所以提不出精髓,可能寫了快二十萬字了,陳述了他挑出的偉人的一生,可能是境界太高,我看不出作者要我們從他提出的例子中學什麼,甚至寫序的人都這麼寫了:「……不怕讀者見笑,我自忖尚未能充分領會書中的真意……」。
如果像寫序的人這類社會精英份子都看不懂了,那誰還看得懂?我有自己實務的體認,期許自己透過古今中外的實例為大家解析領導本質,就有如探究佛法的如來藏本義,而非眼見八萬四千修行法門而無所適從,且沒有學習的次第。有別於其他類似出版品為賦新詞、混充頁數的情況,希望以精簡的字數來闡述本人的完整想法,能夠讓讀者理解及記憶為第一要務,就像波羅密多心經一樣言簡意賅,當然也希望對於「用真心」領導他人的管理者能起到提點的效果,使大家能向領導者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