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引爆五大革命
──無法迴避,及早因應新未來
文‧編輯部
雲端強調使用者端的「輕」架構,把笨重的軟硬設備統統從電腦桌面推向雲層,看起來似乎只是天地間簡單的一線之隔,但是雲端背後蘊藏著巨大的能量,而且其架構仍持續在演進中,預計影響層面將從軟體、網路乃至於終端硬體,逐漸擴散開來,未來的可能演變將超乎現在的想像之外,這一場熱鬧的科技革命正在快速開展出來。
◎ 網路軟體躍升成為新勢力。
在PC時代,由於英特爾掌控了電腦核心的中央處理器,而微軟幾乎獨霸桌面軟體的作業系統,使得全球資訊產業的發展多圍繞在以英特爾及微軟為核心的硬體、零組件及週邊設備等產品及技術的推進,並帶動相關產業版圖的變化。因此,PC時代可說是以發展硬實力為主,但是進入雲端運算時代之後,在強調軟體即服務(SaaS)的架構下,預料軟體族群將躍升成為帶動產業發展的新勢力。
值得注意的是,雲端軟實力的發展,不會是由微軟、甲骨文等傳統的軟體大廠獨占好處,相對的,由於網際網路是進入雲端的門戶,因此,網際網路入口網站將占有地利優勢,而現在在雲端提供各種應用軟體服務的大廠如Google、亞馬遜等,都可望成為未來的產業要角,而小型的軟體廠商(ISV)只要能利用Google、亞馬遜等大廠所提供的PaaS及IaaS開放式平台,以Web為基礎開發出利基型產品,都有機會晉升成為SaaS一員,無國界地行銷其軟體服務,例如國內的無名小站、地圖日記等就是一例。
◎ 雲端與桌端的軟體戰爭一觸即發。
雲算架構的日益普及,讓原本馳騁在雲上的軟體廠商,如Google、Salesforces.com、亞馬遜、Adobe等,企圖將其影響力延伸至桌面上的作業系統領域,降低使用者對傳統作業系統的依賴度,如此對軟體產業的既有勢力,包括微軟、甲骨文、SAP等形成不小的潛在威脅。例如提供企業軟體服務的Salesforces.com,向來就是把自已定位成雲端上的甲骨文與SAP,並成功地擄獲不少中小企業的青睞,而Salesforces.com的平台開發能力甚至優於Google,令甲骨文、SAP等傳統商用軟體大廠不敢輕敵。
此外,Google甫推出的Chrome OS,是以瀏覽器為基礎的作業系統,可以在路上收發mail、即時通訊、做文書處理與試算表、瀏覽各種網頁,打電玩等,讓微軟在桌面上所能執行的功能,統統可以在雲端達成;Google就是把Chrome OS推進到小筆電產品,要挑戰微軟在個人電腦作業系統的龍頭地位,而隨著雲端概念的持續發酵,不難想像,雲端與桌端間的軟體戰爭將會越來越激烈。
◎ 付費軟體版權商業模式的挑戰。
有鑑於雲端軟體業者的近逼,傳統付費型嵌入式軟體(如微軟)或商用軟體廠商(如甲骨文)的商業模式也可能發生改變,他們也紛紛推出各種因應之道。例如原先不看好雲端服務市場的甲骨文,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推出了融合雲端與傳統軟體模式的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架構、投向雲端懷抱。此外,微軟的雲端運算架構Windows Azure平台,也在2010年1月間正式上線,讓使用者可以在此專注開發各種網路服務軟體。
值得注意的是,傳統軟體廠商要轉變其商業模式,並非只是從善如流地推出雲端服務這般單純,由於雲端強調使用者可以免費、或廉價付費,去享受各種應用軟體服務,但以微軟來說,如果未來決定要努力耕耘雲端市場,甚至進一步把Office搬上雲端,那麼首當其衝的一大問題將是要如何說服絕大多數的Microsoft Office使用者,讓他們願意進一步花錢去更新軟體,這對於目前的商用軟體版權市場的傳統營運模式將是一大挑戰。
◎ 網路商業獲利模式的翻新,降低網路創業門檻。
對投入大筆資金建設資料庫中心或各種雲端平台的業者來說,必須採取開放架構並提供各種資源應用,包括提供複雜的計算功能、儲存空間等,才易於回收成本,這也促使新的營運模式應運而生,例如眾多的ISV業者可以在特定雲端廠商的PaaS平台上,開發出各種迎合市場需求的軟體產品,成為該雲端業者的應用服務市集,好比蘋果公司App Store上的各種軟體,包括遊戲、拍賣、社交功能等,讓iPhone用戶可以付費下載,而蘋果公司可以在費用中保留三成比重做為經營該網站的基本營運支出,剩下的七成費用就屬於ISV業者的營收。
對ISV業者來說,建置網站無須額外花錢購買機器設備,不必花時間自行開發API(應用程式介面),反而可以免費或以較低的成本就從網路大廠手中取得,因此只要有想法、有創意,就可以在網路上落實嘗試,大幅降低自行創業的門檻。
◎ 虛擬化+精簡化,硬體廠商變身內容或服務公司
雲端運算快速興起的一大關鍵,是虛擬化軟體技術的成熟與普及,讓伺服器、主機等可以一台抵多台用,達到高速運算、高容量、可擴充性的狀態。至於在終端產品方面,雲端的訴求則是,性能不高但具網路功能導向的精簡型裝置(thin client)──即不需要硬碟、不需要安裝作業程式,主要是透過瀏覽器使用各種應用服務,就像是近年熱門的小筆電、Eee PC、精簡型電腦等產品。而結合虛擬化與精簡化,已有廠商直指下一波的雲端明星將是桌面虛擬化產品。
簡單的說,桌面虛擬化架構(Virtual Desktop Infrastructure)是上述精簡型電腦的概念延伸,由於大多數的數據資料、作業系統及各種應用軟都已經放在雲端,剩下的終端裝置也可以利用虛擬化技術去設計一個上網媒介,而透過這個虛擬的桌面接口,即可連網使用,就像使用公用電力的「即插即用」那般簡便,那麼這個最終上網媒介,不僅會完全取代桌上型電腦,甚至可能形體不拘,超乎你我的想像之外。
然而,如果PC不再是PC,那麼許多科技大廠勢必得轉型,部分專家認為未來PC廠商(製造或品牌)將走向服務導向,提供各種雲端相關的創新服務,或協助使用者解決問題,提升為資訊服務大廠;另外則是跨足數位內容領域,提供包括線上遊戲、電視、電影、音樂的網路服務內容,滿足雲端時代對數位內容的龐大需求。若從近期國內科技廠商如華碩、廣達、宏碁、鴻海等對內容產業紛紛表達高度興趣來看,大家似乎都已經開始在為未來的雲端商機做布局。
小筆電、手機、電子書引爆終端革命
──台股雲端商機探索3
文.蔡紀翔
【......微軟執行長鮑默爾(Steve Ballmer)提出「三螢一雲」的概念,其中「三螢」指的是PC、手機、電視/其他上網裝置,代表微軟希望透過無遠弗屆的雲端網路服務,配合多元化發展的終端裝置,讓微軟的作業系統及軟體產品能同時在伺服器及客戶端各擁一片天。】
雲端概念逐漸風行,當多數人多把目光焦點放在雲上需要配置多少伺服器、需要有多少光纖線路連接網路時,殊不知雲端架構其實正悄悄在終端產品引爆一場大變革,過去在網路不普遍的年代,終端產品的焦點多集中在具有強大運算能力的PC身上,並不強調產品的連網通訊能力,然而一旦雲端架構普及後,未來的運算功能可以丟回給伺服器端處理,終端產品只要仰賴通訊或連網就可達到高密集運算的效果,因此終端產品的設計可以更為輕巧,甚至PC也不是唯一可以連網的工具,包含智慧型手機、小筆電、電子書、遊戲機、電子錢包、電視、AIO(一體成形電腦)、MID(行動網路裝置)等,都可以成為連接網路擷取資訊的平台,終端產品的樣貌更趨多元、也更有生命力,這從Google不斷勾勒的雲端架構示意圖中便可窺知端倪。
【雲端作業平臺不再由PC業者壟斷】
Google從搜尋引擎入口網站業者變身成為雲端網路服務的提供商,除了帶進大筆的網路廣告業務外,仍持續開發或購併其他網路服務內容,例如YouTube、Google Maps、Gmail等,甚至開發自己的Android作業系統與Chrome瀏覽器,期望越來越多的終端產品可以搭載其作業系統及瀏覽器,享受Google所提供的網路服務。近期Google更宣稱將在2009年推出自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並交由宏達電代工,換言之,未來這些終端產品的品牌將不再侷限於傳統硬體廠商的品牌,網路服務業者也有屬於自己的硬體品牌,如此一來,台灣系統產品的代工客戶將更趨於多元。
Google在作業系統平台的壯大,已經讓個人電腦作業系統霸主微軟感受到威脅,不過微軟認為雲端市場的蓬勃發展,並非如外界預期將侵蝕微軟目前的軟體業務市占率,相反地,微軟也企圖掌握在雲端的影響力,並具體擘畫出一系列的雲端布局,未來在伺服器、客戶端將有不同的作業系統,而且為了讓作業系統更人性化,微軟還不斷更新使用者介面,例如這次推出的Windows 7就強調觸控技術,而微軟在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的滲透率也持續提升。此外,日前來台參訪的微軟執行長鮑默爾(Steve Ballmer)提出「三螢一雲」的概念,其中「三螢」指的是PC、手機、電視/其他上網裝置,代表微軟希望透過無遠弗屆的雲端網路服務,配合多元化發展的終端裝置,讓微軟的作業系統及軟體產品能同時在伺服器及客戶端各擁一片天。
事實上,未來在雲端架構下將衍生出三大熱門終端產品,分別是小筆電、電子書和智慧型手機。
自2008年下半年金融風暴拖累全球經濟以來,強調輕薄價廉的小筆電(Netbook)即異軍突起,2009年前三季的累計出貨量超過2,000萬台,較2008年同期倍增,市調機構Gartner預估全年可達2,900萬台,而2010年仍可成長逾四成,達4,100萬台。
分析小筆電暴紅的原因,正是受惠於雲端運算架構普及的影響,因為只要透過小筆電的直接連網,就能分享所有在雲上的各式應用服務或資料運算,未來隨著雲端技術更趨成熟、應用更加便捷,PC強大快速的運算處理能力、複雜且少用的功能都可以被拋棄,一切都可以轉交給雲端處理,此時結合雲端運算與無線通訊能力的終端產品,就可以更加地輕盈。
【小筆電突破PC舊勢力,掀起軟體革命】
小筆電可說顛覆了一般人對電腦傳統的思維與印象,原本在PC領域緊密結合的Wintel聯盟,在小筆電市場將面臨挑戰,特別是小筆電強調輕巧省電,不注重運算能力,採用的CPU將不限於英特爾的X86平台架構,使得原來盤據在手機領域、屬於精簡型RISC架構的處理器業者(如英國ARM廠商)、手機晶片大廠、手機品牌業者、甚至是電信與網路業者,都開始覬覦這塊市場大餅。
例如全球3G晶片龍頭大廠高通,將以自家開發的Snapdragon平台為核心,推出8吋至12吋螢募大小,且有完整鍵盤輸入的新型行動裝置智慧小筆電(Smartbook),其外觀與目前的小筆電產品相似,同時兼具智慧型手機永遠連網、全日電池續航力等特色,以及涵蓋行動定址服務、微網誌、網路社群等應用服務。而Google也積極想將自家的作業系統Android從智慧型手機推向小筆電,甚至正計畫專為小筆電產品推出新一代Chrome OS作業系統。此外,國內電信大廠也將其數據服務導入這股小筆電連網風潮,包括中華電信、遠傳、台灣大等陸續包裹3G/3.5G網卡行動專案,搭配自家電信服務推出的軟硬體整合套餐服務,甚至還推出自有品牌的小筆電產品。
目前小筆電市場看起來仍是以Wintel聯盟的CULV(消費性超低電壓)處理器暫居領先,但在各大業者競相跨足下,未來的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且在基期墊高下,2010年的成長動能將趨於和緩,但不爭的事實是,小筆電是率先馳騁雲端的終端產品,大家對它的期待仍高,因此非Wintel聯盟在2009年間雖然還未攻下多少座山頭,卻不代表來年沒有機會,這場雲端下的小筆電大戰,肯定是熱鬧非凡。
【電子書開創雲端成功商業模式】
繼小筆電之後,2009年雲端應用服務的最新終端產品代表,則非電子書(或稱電子閱讀器)莫屬。電子書是透過特殊的閱讀軟體,於網路上下載並儲存大量數位閱讀資料的載具,這種平台早自2000年起就陸續有廠商進行研發並推動,但遲至2007年亞馬遜的電子書產品Kindle上市,成功地開創了完整的商業運作模式,再加上電子書易於攜帶、「無紙化」等特性,且符合綠色環保趨勢,大舉引發跟風潮,才帶動整個產業正式起飛,並進入快速發展期。
透過Kindle,亞馬遜可以即時掌握客戶的消費閱讀行為,再根據這些資訊持續推出各種迎合客戶需求的促銷方案,如此一來便能有效地提高客戶對產品服務的黏著度,這些都是傳統書局或出版商無法即時反應、達到互動的商業模式。由於戰略奏效,亞馬遜也搖身變成網路服務業者。第一代的Kindle產品,透過無線傳輸功能下載熱門雜誌或報紙內容(公司甚至特地投標一個無線頻段專供電子書的下載),成功創造一個迥異於傳統出版的商業模式。2009年間再接再厲推出升級版的Kindle 2,擁有較佳的顯示螢幕(可達16灰階),具4小時的長效電池功能,且能支援較多的圖文顯示格式,並搭載較大的顯示螢幕(9.7吋的Kindle DX),持續受到市場好評,甚至成為當年度全美聖誕節排行榜上的熱賣商品。
全球第一大網路書店成功地開創出電子書的運作模式後,吸引原本冷眼旁觀的競爭者紛紛搶進,包括荷蘭iRex公司在歐洲推出電子書、法國Bookeen亦於法國推出電子書等。根據iSuppli的預測顯示,2009年全球電子閱讀器出貨量約360萬台,較2008年足足擴增三倍,預估到了2011年將可突破1,000萬台大關,產值可逾26億美元。此外,電子書的熱賣將使得相關零組件如電子墨水、晶片設計、高密度連接基板、組裝代工業等供應鏈上的大小族群跟著受惠。
【智慧型手機結合雲端橫掃市場】
至於智慧型手機則是借重雲端架構的普及,將網路服務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終端平台。全球手機出貨量在2006年突破10億支大關後,整個產業似乎進入了成長停滯的高原期,甚至有衰退跡象,品牌廠商為了尋求突破,導入開放式平台架構,推出結合行動上網、導航、行動即時郵件(Push email)、下載音樂與遊戲等影音多媒體服務的智慧型手機,近二年來持續受到商務人士的青睞,頻創銷售佳績,成為全球手機產業的一大新亮點。
根據Gartner的預估,2009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將達到1.8億支,年成長逾二成,不僅表現遠較整體手機出貨量衰退約0.67%優越許多,更正式超越筆記型電腦的市場規模,由於後續市場成長空間仍大,儼然已成為所有資通訊廠商爭相競逐的一大市場。Gartner並預測智慧型手機站所有手機的比重將由2009年的14.8%,提升至2013年達38%,而在市場競爭轉趨激烈下,智慧型手機的價格也將越趨平民化。
一旦智慧型手機不再昂貴,價格走向平民化之後,將會侵蝕原本高毛利的手機硬體裝置,品牌大廠無法再單純藉由內建功能強大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來吸引消費者,反而應該妥善運用雲端架構,整合軟體與其他應用服務,為消費者打造一個全新的使用體驗,重新博取消費者的喜好,預料此舉也將成為推動智慧型手機市場新一波成長的關鍵力量。例如Google推出的Android作業系統手機,沒有預載過多的功能,只要連網就能運用各家軟體商店所提供的服務,至於在運算資源方面則有Google的龐大雲端資料中心做後盾,Google強調智慧型手機使用情境的豐富與多元,並希望藉此進一步提升消費者的好感與接受度,這就是善用雲端架構的一例明證。
【電信營運商動見觀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全球有近七成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通路掌控在電信營運商手上,無論是手機的軟體或硬體廠商都得看電信營運商臉色,並配合其需求,開發出客製化的手機產品,或者自由化的應用軟體開發平台,讓相關業者共同分享遊戲、音樂、影片下載與服務的利潤。至於品牌廠商如諾基亞、蘋果公司等也將更積極經營自己的軟體商店,並與軟體開發商合作研發新的軟體與應用,然後透過網路供消費者下載使用,而消費者便依據下載的數據封包量付費,這一來一往間無形中將會加大電信服務業者的數據服務量。換言之,當智慧型手機愈趨向雲端,電信營運商的角色將愈顯重要。
另一方面,當網路應用越趨熱門、普及率越高,未來在網路上的社群服務「分享」概念將是一大重要趨勢,其中,相片與音樂是最成熟且具潛力的個性化分享主體,而智慧型手機因為兼具照相、音樂播放的雙重功能,預料將會提升消費者對其的依賴程度,意即人們將會仰賴智慧型手機執行更多的功能,把同一份服務與內容藉由手機傳輸給更多的親朋好友分享,達到倍數散播與廣告的效果,連帶創造網路服務的更多可能性,由此看來,Google在智慧型手機上提供諸多的免費加值服務,可說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圖的是背後龐大的廣告收入,而一旦營運模式成功,已經有人大膽預言,未來Google將可能不會收取通話費。
綜合來看,雲端架構下的終端主流平台絕對不只侷限於小筆電、電子書、智慧型手機,只要任何能上網接收訊息的載體,都有機會成為最佳女主角,可以說是一載體、一商機,而受惠任一種終端產品出貨量的增長,都能讓產業的上、中、下游供應鏈雨露均霑(詳附表)。
●未來在雲端架構的三大熱門終端產品,分別是小筆電、電子書和智慧型手機。
●原本在PC領域緊密結合的Wintel聯盟,在小筆電市場將面臨挑戰。
●亞馬遜電子書Kindle上市,開創完整的商業模式,帶動電子書產業正式起飛。
●智慧型手機是將網路服務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終端平台。
●當智慧型手機愈趨向雲端,電信營運商的角色將愈顯重要。
BOX (放在小筆電段落結束前後)
Wintel聯盟
由於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與英特爾(Intel)的CPU主宰了個人電腦產業的主流發展,因此一般以Wintel聯盟來描述個人電腦領域的規格制定及產業發展方向。
BBOX
電子紙技術有三種
電子閱讀器的靈魂核心是電子紙(E-paper),它兼具傳統纖維紙與電子顯示器的雙重特性,是軟性薄膜電晶體(TFT)與電子墨水(E ink)兩大技術的綜合體。目前主要有電泳顯示器(簡稱EPD)、膽固醇液晶顯示器(Ch-LCD)、電子粉流體顯示器(QR-LPD)等三大電子紙顯示技術,其中,較多數廠商採用、也具量產優勢的則是電泳顯示技術,代表廠商為元太科技旗下的E Ink、友達投資的鑼?科技。而元太在收購E Ink後,已是全球最大的電子紙供應商。至於國內台達電推出的電子紙應用產品,則採用日本普利司通廠商研發的電子粉流體技術。
BBOX
智慧型手機作業系統知多少?
智慧型手機之所以具有「智慧」,而不同於傳統語音通訊手機的關鍵,在於擁有開放式的作業平台(Operation System,簡稱OS),而且這個平台不像PC或NB幾乎被微軟的Windows作業系統所壟斷,可以讓各大廠商在此發揮多元的應用服務魅力,看誰能更博取消費者的青睞。
而在目前超過一億支功能多元、機種不同的智慧型手機中,常見的作業系統不脫下列幾種架構:Symbian(如諾基亞、索尼易利信)、Windows Mobile(如宏達電、華碩、三星)、iPhone OS(即蘋果的iPhone)、Linux(如摩托羅拉、DoCoMo)、Palm(即Plam公司)、Android(是Google基於Linux核心架構所開發出的新興OS,除Google手機採用外,三星、索尼易利信、宏達電等也陸續採用),以及BlackBerry OS(即RIM公司的黑莓機)。根據Gartner在2009年第三季所做的統計顯示,Symbian的市占率達44.6%、BlackBerry為20.8%、iPhone有17%、Windows為7.9%、Android為3.9%、Palm僅1.1%,至於Linux等其他作業系統合計為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