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13 項符合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15週年紀念版)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9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15年前購入這此書的初版,最近...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2/27
15年前購入這此書的初版,最近又開始重新翻閱。 比較驚訝的是內容現在看也沒過時的感覺, 現在好像也有書裡描述一樣的現象, 書中歸納整理很多樣態, 也許一般人不見得就是書中例子中極端的樣態, 但覺得或多或少有類似情形,只是程度差別。 15年前覺得書的內容不如預期,但是再...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作者:肯尼斯.克利斯汀 / 譯者:連映程 
出版社:早安財經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10-20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圖書名稱:這輩子,只能這樣嗎?你是自己最大的敵人 (15週年紀念版)

內容簡介

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 (極限潛能計畫) 創辦人 Kenneth Christian 博士臨床經典
改寫無數生命故事! 暢銷15週年繁體中文紀念版
孩子有翅膀,你也是! 找回你曾經擁有的潛能!
王浩威、吳靜吉、黑幼龍、臧聲遠、光禹……眾聲齊推!
  
  那時候的你,聰明、幽默、人緣又好,才華洋溢、鋒芒畢露,是公認最有潛力的明日之星。
  
  明日復明日,星星沒有出現,早慧反成魔咒。你一事無成,變得退縮失落、麻木疏離,生活毫無目標,對自己產生懷疑,墜入漫長的自我折磨過程……
  
  沒有重大挫折打擊你,世界也沒有遺棄你,但是你,到底怎麼了?
  
  本書作者克利斯汀博士投入畢生精力研究「低成就的高潛質族群」,他發現,很多原本表現優異的孩子,往往上學之後不久,就出現了學習停滯、自我放棄的傾向,讓家長們十分擔憂與苦惱。於是他根據多年臨床實證研究成果,創辦了「極限潛能計畫」,幫助孩子與家長們突破障礙,共同探索發揮孩子極限潛能的方法。
  
  自從這項極限潛能計畫推出後,備受教育界肯定,不但成功協助許多孩子,更震撼了許多父母。他們發現,其實不只是孩子,成年後的自己正是克利斯汀博士口中所描述的那種「小時了了,大卻不佳」的人──總是習於自我設限,導致天賦及潛力無法充分發揮,過著某種「刪節版」的人生。有人面臨機會故意不盡力,也有人不想長大、拒絕承諾,反而自豪於拖延;更有些叛逆者以「反抗一切要求」為己任,藉此拒絕探索自己能力的機會;還有人因為害怕失敗會破壞完美形象,寧可將夢想拉高到不容許自己去追求。
  
  「真正的敵人,正是你自己。」克利斯汀博士說。為了協助成年人面對自己的成長歷程,找回原本所具有的潛能,他寫下這本書。不妨問問自己,你是否有以下傾向──
  
  每回接近成功的時候,就萌生放棄的念頭?
  總是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定?
  渾渾噩噩過日子,卻不知道怎樣改變現狀?
  常讓自己陷入左右為難,因為這樣就有理由可以不行動?
  只做低於自己真正能力的工作,不想全力以赴?
  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決定不嘗試?
  已經盡了力,卻往往在完成的前一刻抽身走掉?
  總覺得自己是虛有其表,而且即將被拆穿?
  永遠都在「訂」計畫、「談」計畫,就是無法「執行」計畫?
  做事拖拖拉拉,老是趕不及最後期限?
  避免做出重大承諾,因為想要有更多選擇?
  老是覺得快沒時間了,自己卻還沒開始?
  
  覺得這些狀況很熟悉嗎?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的。你可以將本書當作一張心理學地圖、一套計畫,或是一組工具,照著這15個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自己、孩子與家人突破障礙,找回自己的極限潛能!
  
  謹以此書,獻給那些長了翅膀、卻飛不起來的人〜〜

名人推薦

  「發揮自己潛力, 不只是人生的任務,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驚險刺激的探索旅程。」──克利斯汀

  「這是一本將改變你一生、拯救你一生的書,是我20年來讀過最好的心靈成長指南!」──維吉尼亞國家公共廣播網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Kenneth W. Christian 肯尼斯.克利斯汀


  享譽國際的心理醫師和企業諮詢顧問。1990年成立「極限潛能計畫」(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發願幫助那些自我設限、無法發揮潛力、慣性墮落、想改變卻不得其門的人,「我想要看著他們從槁木死灰,變得活力十足,全心投入生活。」多年來協助過無數人突破低成就的心理障礙,將潛力發揮到極致,順利在事業與生涯上成功起飛。

  本書是他的重要著作,書中提出15個克服慣性障礙的步驟,是他累積多年研究的心血結晶,出版後,引起廣大熱烈的回響。美國維州國家公共廣播網(Virginia NPR)譽為「近二十年來最棒的自我成長工具書」。

  他是電視和廣播節目的常客,目前往返於巴黎和紐約兩地。

譯者簡介

連映程


  畢業於輔仁大學廣告傳播系。曾擔任春暉電影台企畫文案,目前任職於衛視電影台。譯有《Coaching:主管通訓練指導篇》。
 
 

目錄

前言:你,到底怎麼了?

Ⅰ 這是你要的自己嗎?
第1章 幹嘛刪掉你的人生
第2章 孕育平庸的搖籃
第3章 你的魔法怎麼不見了

Ⅱ 你變了!
第4章 誰說本性難移
第5章 改變,就是這麼簡單
第6章 你準備好了嗎?
第7章 六千次!你敢不敢!

Ⅲ 成長的驚異之旅
第8章 高山症,及其他鳥事
第9章 生命,就是一所學校
 
 

前言

你,到底怎麼了?


  我正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週末剛參加完朋友小馬的婚禮,在他們家待了整晚敘舊。我大一時就認識小馬了,這些年來大家的感情日漸深厚。

  那個下午,大家滿心祝賀小馬和他的新娘蘇珊,但我卻老想著小馬的小弟彼特退縮的模樣。認識彼特時他才六年級,但大家都認定他將來會成就非凡。他聰明伶俐,全身散發著個人魅力,熱情洋溢,好動活潑,有種天生對生命的熱情投注,讓家人和朋友深深著迷。他天資聰穎,跳級就讀,一年到頭在籃球場上廝殺比賽。

  自從他們家搬到東岸之後,我和彼特漸漸失去了聯絡。雖然如此,我還是從小馬那裡得知彼特不如意的生活──以低空飛過的成績從高中畢業,之後又從大學休學,只因他掙扎著想「追尋自我」。這場婚禮,是多年後我第一次再見到他,原本還期望見到一絲之前的活力朝氣,也很希望再度和他取得聯繫,但我壓根沒想到,見到的會是這樣一個彼特──那道光芒已經消失了。

  在排演婚禮晚宴時,彼特始終保持距離。我試著找他說話,他卻以時差為由躲進房間休息。隔天他出席了無法避免的結婚典禮,在接待時他義務性的應酬交際,卻一直避開我的視線。以往總能在眾人間施展個人魅力的他,現在看起來卻是既僵硬又了無生趣。他還是說著該說的話,但當他跟親朋好友談到未來的計畫和自己的近況時,卻給人一種過度開朗的感覺。

  我心裡知道,他並沒有長大。隨著時間飛逝,他的光芒已經消失了。他還是假裝世界就在他的腳下,但我從他身上看到一種「心死」的狀態,或許是因為我意識到,這個世界已經遺棄他了。那個野心勃勃、極富想像力、總是令人驚豔的小孩,那個在夏日夜晚陪我到湖邊散步、一起去吃冰淇淋、在我還沒拿到學位就開始叫我「博士」的小孩,已經不見了。

  婚禮隔天,我把彼特叫到一旁,想知道為什麼。一開始他閃躲我的問題,但當我把對話轉移到這幾年的生活時,他緊咬著唇,低頭強忍著淚水,終於開始說話了。

  「我知道自己完蛋了,好嗎?沒想到我會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彼特支支吾吾的道出了他的故事。他們搬家的前一年,他決定不再做個「完美的學生」。他深信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在中學時回歸正常。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我老是告訴自己,明年再來好好唸書,但總是做不到。」他說:「明年來到時,又覺得拿來唸書很不值得。一段時間後我告訴自己,我根本不在乎。」

  彼特不明白的是,當一個人放棄某件事之後,想要回頭並不那麼容易。當他決定不想再當個乖學生,他便開始往不同的方向去了,把某部分的自己遺忘在一旁,過沒多久就再也不記得自己曾經是誰了。「籃球」是他唯一還在乎和拿手的事,但他再也無法靠天賦從比賽中脫穎而出。他還是加入球隊練習,但在夏季聯盟賽中卻不怎麼努力。高三時,和他一樣優秀、卻比他更努力的對手出現了。儘管如此,當年他還是郡內得分排名第三的主力球員。

  但是後來,他竟然眼睜睜讓一件毀滅性的事情發生。高中的球隊晉級州冠軍賽,但彼特這位主力前鋒卻因為成績不佳,政治課瀕臨被當。他的老師破例給他一次機會,只要他寫出兩頁任何和憲法有關的文章,就讓他過關。

  他沒有寫。

  「最讓我痛苦的是,我並沒有決定不寫,我就是讓期限過去了,之後自己也無法解釋為什麼。球隊找人替代我,但在第一輪就被刷了下來。我讓每個人失望──球隊、家人,還有我自己。」 籃球失利之後,彼特變得畏懼退縮,也沒有試圖振作自己。

  他第一次直視我的眼睛。

  「告訴我,醫生,什麼樣的人會做出這種事?」

  我回答不出來。只能深呼吸,繼續聆聽。

  整段談話中彼特始終顯得相當困擾。我開始建議他接受治療──雖然這是制式的回應,我還是感到很不自在。身為一個心理醫生,我了解這樣的情況,我不認為治療會有什麼幫助。現在,連我也感受到那種痛楚了,是他的絕望感染了我,還是,有什麼是我沒有發現到的?

  在你空虛枯竭之前……

  在開車回家的路上,我了解到像彼特這樣的案例,其實大有人在。我想到前年來接受治療的文斯。他的故事和彼特的不盡相同。又或者,其實是相同的?我看到了什麼?我沒看到什麼?

  文斯不是眾所矚目的明星,他不像彼特擁有天生的魅力。雖然聰明伶俐,他看起來卻有點迷惘,跟彼特一樣垮著張臉。此外,他身上似乎還有些什麼東西,是我無法觸及的部分。我記得他溫順的陷在躺椅中,注視著地毯,年紀還輕,看起來卻非常老。他訴說著破碎的夢想和不順遂──他做的事,沒一件成功的。他錯失了許多機會和捷徑,一切變成了迂迴的徒勞無功。

  我還想到了愛麗絲。她原本生活一路平順,但進入法學院的第一年,她認為一切都沒有繼續的價值,因為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放棄學業之後,她以為花點時間旅行,可以幫助她理出一點頭緒。但後來她發現,根本沒有自己能做的事,也沒有她想做的事。很快的,愛麗絲感到生活毫無目標,對自己產生懷疑,她開始相信,自己已經過了人生的高峰,正在走下坡了。

  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回到公司開始翻閱舊檔案。一個個像彼特、文斯和愛麗絲這樣的人,來找我時都是一樣的失神憔悴。為了找出這些人的關聯性,我開始尋找他們童年生活的相似度,然後,我想到了克蕾莉莎。她是我女兒的幼稚園同學,對學校生活充滿熱情,雖然講話有點結巴,但她很聰明,並沒有任何學習上的障礙。身為復健中心的諮詢顧問,我見過很多有嚴重學習障礙的案例,克蕾莉莎沒有這樣的情況,我也找不出任何事會影響她的熱情和專注。但就像彼特、文斯和愛麗絲一樣,她就是退縮了,也不想做任何努力。

  我瀏覽了一堆案例,包括小孩以及他們的父母,了解到我所看到的並不是一個單一的現象。我的對象是由大人、夫妻和家人組成的。百分之八十的父母將他們十來歲的小孩帶來,大都是擔心他們在學校裡的表現。他們有些就像彼特,潛力十足卻漸漸消耗殆盡。我成功幫助了一些兒童,但有些結果我並不滿意。他們到底有什麼不同?他們需要什麼?我不知道,我想別人也無從知道。 闔上檔案時已經很晚了,我並沒有找到彼特的答案。除了對彼特以及其他人的感情和關心之外,他們的掙扎觸動了我心中的某部分。我決定要為他們做點什麼。然而,我知道從表面著手,大都徒勞無功,於是我想要和這些人──這些和我檔案裡的案例一樣臉孔的人──接觸,在他們變成像彼特、文斯那樣空虛枯竭之前。但是,該從何處著手呢?

  接下來的數週,我試圖從科學研究調查裡尋找答案。以前我曾做過關於自我價值的研究,這些研究集中於人們所重視的東西,還有他們用來衡量自己的標準、對自己的信仰,以及世界對這些目標和行動的影響。我相信這些議題都是層層相關的。

  然而,我發現之前關於「低成就」(underachievement)的研究,大都集中於外在行為或學業成績的表現,而不是個人內在的體驗。大家對這類主題的興趣,於一九七○年代曾經達到一個高峰。理論上的概念和方法交互影響,日趨成形,心理治療的標準模式也因應而出。但是因為沒有確實可信的結論,只撐了兩年多。「團體治療」感覺比較有展望,但是關於家庭群體治療,並沒有系統的方法可以驗證。

  我將搜尋範圍擴大到其他領域,最後找到社會心理學上的「自我挫敗行為」(self-defeating behavior):有些人會有種莫名的傾向,面臨機會時故意放棄努力而招致失敗。終於,我找到了一絲線索。

  潛能無法發揮是相互影響的議題。只要父母親、老師、治療師,還有其他亟需新方向的人,大家一起努力,就可以找出希望和解決之道。我從「自我挫敗行為」研究開始延伸,發展出一套關於低成就的全觀視點,可以提供全新的方向。總結最好的方法,就是以深入而多元的方式面對問題,反轉這些導致低成就的誘因。為了完成這項實驗,我們同時把小孩放到心理研究機構的同儕團體中,父母親則到父母教育團體中,全面展開家庭治療,並在四個半月當中,和學校當局以及老師密切聯繫。以此方法,我在一九九○年提出了「極限潛能計畫」(Maximum Potential Project)。用這個獨特的技巧,我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果。孩子們改變了對生活和學校的基本認知,他們變得活力十足,也能夠全心投入。

  想改變,但不知該怎麼做 一九九三年,我在舊金山國家公共廣播網KQED電台接受專訪,談論這個「極限潛能計畫」。我本來以為關切這個議題的是家長,但聽眾的發言卻漸漸變成「你剛才描述的人就是我,我就是那種不交作業、喜歡跟學校作對的學生,直到現在還是渾渾噩噩。我想要改變現狀,但不知道要怎麼做」。

  那天晚上打進來的聽眾,有一半以上並非求救的父母,而是想要改變自己的成人。接下來幾天,我和同事開始研究如何幫助彼特、文斯、愛麗絲,以及其他像他們一樣無法發揮潛力的成人。我想要看著他們從槁木死灰,變得活力十足,全心投入生活。

  我當然知道很多成就低的人,是甘於平凡庸碌的。但更多的人就跟彼特、文斯和愛麗絲一樣,墜入漫長而自我折磨的過程,深深感到失望、痛楚和後悔。詳查他們面臨的問題之後,我得到一個重要結論:我在這些人身上看到的模式,幾乎是世界上大多數人的通病。

  我發現人們總是對自己的生活設限。事實上,人們似乎覺得擁有夢想是很尷尬的一件事;他們比較傾向搗毀夢想,而不是追求夢想。對於個人不足的地方,他們勇於承認,但卻不敢面對內心真正的想望。明明心裡想做得更多,但還是消極以對。而且,越來越多人訂好計畫後,很快又以各種形式退縮,這顯然也是一種「低成就」的現象。總之,成人低成就的情況,是日常生活中「慣性墮落」的延伸,例如看不完一本書、老是拖延減肥計畫、無法按時回信等等。

  更糟的是,大眾文化很能接受這種狀況,這個世界並不怎麼重視在逆境中力爭上游,或是堅持個人理想、長遠奮鬥這類的價值觀。我們喜歡有趣、快速和容易的事情。我們對天才和奇人比較有興趣,而不是一步步朝向目標邁進的人。像保羅.班揚(Paul Bunyan,傳說中美國拓荒時期的伐木巨人)這位民族英雄,他之所以成為傳奇,是因為他的天賦異稟,而不是過人的努力。現代的超級英雄也都是靠時髦科技或超能力取勝,從不用吃苦耐勞。

  為了避免辛勤耕耘的勞苦,於是我們降低標準。從公司機構到公共政策,甚至細微到日常生活,我們任由這樣的低標準滲入其中。廣告商老是告訴我們,要年輕並跟得上時代,就不要去管什麼歷史文學或世界大事,而且要提防所有對這些知識有興趣的傢伙。二○○○年美國參議院大選時,一位畢業於長春藤盟校的參選人說他從沒聽過懷特(E. B. White,美國二十世紀著名的散文家、詩人和評論家),用這招來凸顯自己的「平民」特質,避免洩漏出自己優秀的才識。

  一個「放水」的文化

  最後一個可以看出縱容低成就的地方,就是學術界。我們的高等教育體制,這八十年來在學院通識教育上逐漸衰微,幾乎所有知名大學對於學士學位的標準都有「放水」的傾向。很多大學的英文系不再需要研讀莎士比亞或喬叟。更荒謬的像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規定大一英文系的新生每週寫一篇散文,主題有兩種選擇,除了指定文學之外,就是他們「最愛的電視節目」。學校公開譴責學位氾濫的問題,但是爾灣分校的教授們被告知,不管學生表現如何,盡量讓他們通過英文主科,不然他們可能會進不了研究所──你應該猜得到為什麼,因為,其他大學也在放水。

  我們公立學校的入學標準不只落後其他國家,也不如以往。著名的「明尼蘇達多相個性測量表」(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通常被醫院用作嚴重心理疾病的診斷標準,在一九九八年測量表更新之後,引發心理學家關注。一九四八年舊版的測量表,要求病人具備六年級的閱讀能力;新版則要求八年級的程度。隨之而來的爭議不斷,後來有關單位才宣布,這並不是提高標準,兩個版本要求的閱讀能力其實是一樣的,只是在一九四八年,這是六年級的水準,但到了一九九八年,卻已經變成八年級的能力。

  在低標準的環境中,我們理所當然的降低對生活的期待和情感上的想望,降低對人際關係、自我認知、學識教養,以及個人成就的期待和需求,幾乎無人不受影響。

  大眾文化崇尚即時和時髦科技,凡事給你省時省力的承諾,遠大的理想變得不值錢,連英雄也開始追求流行。當我仔細檢視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有時也會拖延一些曾經很重要的事,把它們延到「未知的將來」,壓抑自己的夢想。

  於是我了解到,不論人們最後多麼成就非凡,在某種程度上,幾乎所有人在成功的過程中,都會遭遇到猶豫怠惰或是其他障礙。事實上,成功者和失敗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們選擇面對困難的態度。無法突破個人障礙或社會氛圍的人,漸漸變得麻木疏離,安於較低的品質,習慣於「有就好」的妥協。就像是柏拉圖所提到的無知群眾,滿足於和內心認知相似的曖昧陰影。

  很不幸的,有潛力創造成就的人,通常會遭到低成就人群的非議批評,結果不只是個人傷害,更是整個社會的損失。低成就現象可能導致吸毒、暴力舉動或是其他重大問題,但它潛在的影響才是我們最大的損失,遠勝於表面所見的亂象。我們流失了多少哲學家、藝術家和發明家?有多少多才多藝的人因而放棄了自己?

  誰來評斷你的「成就」? 有人會問:「何謂『成就』?由誰來評判?是誰說每個人都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成就?評判一個人『低成就』的標準又是什麼?還有,是誰說『低成就』就是個問題?」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提供了幾種方法,讓大家思考潛力無法發揮所可能引發的問題。我承認這個過程是主觀的,因為成就的高低多少牽涉到等級問題,而且需要一段時間的觀察。

  掌握這些要素之後,我和同事將一些低成就者組成一個焦點團體(focus group),方式包括上課、實用技巧傳授、團體成員交流,以及自我探索。結合上述這些方法,由我同時擔任指導員和心理治療師的角色,就如同一家擁有數百名員工的工廠,由我來引導他們提升產能。這整個過程,就是本書的基礎。

  如果上述提到的行為,對你來說似曾相識,或是你在兄弟姊妹、父母、子女……任何人身上看過的話,我強烈建議你繼續看下去。你選擇了這本書,表示你想要改變,或是希望你親近的人能有所改變。改變是可能的,然而光是「想要」改變是不夠的,你至少需要表明決心,並且承諾會持續努力一段時間。

  很不巧,會自我限制成就的人,通常會習慣性的避免這種承諾。為了發揮最大潛能,你一定要摒除積習,學習新的技巧。當你明確的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依計畫循序漸進,就一定會成功。否則,就像一直撞上玻璃的蒼蠅一樣,永遠都會遭遇無形的障礙。

  本書是一張地圖、一套計畫,也是一整組的工具。它是「極限潛能計畫」所有技巧的精華呈現,包括了研究成果,以及超過二十年的臨床經驗。它提供了實用、有效率的方法,讓你可以突破障礙,了解自己的極限潛能。

  不想發揮自己的潛力,只讓它維持在最低限度,這是一種退縮,也等於是放棄了自己的最大權益。相對的,「成就自我」不只是人生的主要任務,它也可能是你一生中最驚險刺激的探索旅程。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13913
  • 叢書系列: 生涯新智慧
  •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圖書評論 -   評分:
 15年前購入這此書的初版,最近...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24/02/27
15年前購入這此書的初版,最近又開始重新翻閱。
比較驚訝的是內容現在看也沒過時的感覺,
現在好像也有書裡描述一樣的現象,
書中歸納整理很多樣態,
也許一般人不見得就是書中例子中極端的樣態,
但覺得或多或少有類似情形,只是程度差別。
15年前覺得書的內容不如預期,但是再次重看卻反而覺得比較有感。
 書的一開始説: 獻給那些長了...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1/09/02
書的一開始説:
獻給那些長了翅膀、卻飛不起來的人
說的就是我們每一位傳奇~🌞

其實每個人都有他發光的特點和潛能
但我們經常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感到迷惘害怕
不想為自己帶來責任與辜負別人的期盼
因此自我設限仰制自己的潛能🙁

改變,無疑是痛苦與漫長的過程
因此我們大多數選擇逃避而「享受當下」
甘於平凡的人生🥲

而好與壞的習慣都需要時間去形成與取代
因此改變並不能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
需要的是時間與耐心
那怕是每天小小的改變
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產生巨大的變化
但我們大多數所說的改變只是三分鐘熱度的盡力後宣告投降
因此明顯的轉變終究不會「幸運」地發生在我們身上
書中有很多很好的例子和方法去建議我們怎樣行動起來🩰

作者書中說‌:
如果改變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這本書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如果改變是不可能的事
我也沒必要寫這本書
而你就是自己生命的守門人
每一天,你都可以自己決定要怎麼活!🎭

改變是困難的
但它也只是困難而已
一起加油吧~🏆
 這本書是適合渴望改變現況的人去...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1/03/26
這本書是適合渴望改變現況的人去實踐的行動手冊。也許只想當心靈雞湯的人看看並不會有太驚喜的語言,但我個人覺得作者已經盡可能把他遇過的種種個案釐清問題,並且給予實踐改變的方法,沒有太多花招,卻都是可行的實作。
還蠻感謝網紅嗚喵的推薦,不要只是當做勵志書來看,而是遇到生命瓶頸時可以好好檢視自己的人生,並且按照步驟與建立正確心態去執行改變的行動。
 真的不是很好看 不建議買來看...
轉載自博客來  很差  2020/07/19
真的不是很好看
不建議買來看
如同阿德勒的雞湯一般
但味道又不如阿德勒
好似仿冒的雞湯 去又是學得四不像
總而言之 這本看完不會有多大的收穫
只會有一種喔~~就這樣的感覺
 我看過一些類似的書籍,覺得這本...
轉載自博客來  尚可  2020/05/28
我看過一些類似的書籍,覺得這本書較少著墨如何具體實踐改變方法的例子,有種一知半解的感覺,反而比較想參加作者的課程!有點可惜.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20/04/16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是什麼讓你看到機會卻又止步不前?答案是:恐懼!你不願意承受可能會失敗所帶來的打擊,所以你選擇什麼都不做,「只要不開始,就不會失敗。」這就是作者所謂的「低成就的高潛質族群」。

那要如何才能克服恐懼,跨出這一步呢?「認清」自己心中的恐懼,了解凡事都是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別妄想靠著天賦或是運氣就能一步登天,過程中的挫折是百分之百會遇到,坦然面對,從錯誤中學習。而如果你選擇了逃避,你將永遠沈淪在悔恨的惡性循環之中。

「Failure is not the opposite of success, Inaction is.」-Rob Liano
「成功的反面不是失敗,而是無作為。」

----
我愛看書,我是書呆子
讀的是知識也是品味
----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Y...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20/02/16
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Your Own Worst Ememy
肯尼斯.克利斯汀

總是猶豫不決,無法做出決定?
害怕失敗,所以決定不嘗試?
總覺得自己虛有其表,活在別人的期待下,而且即裝被拆穿?
永遠在訂計畫、談計畫、就是無法執行計畫?
做事拖拖拉拉,老是趕不及最後期限?
老覺得快沒時間了,自己卻還沒開始?
覺得自己沒有自我,空虛渡日?

以上根本就是我的寫照,無紀律,無自信,非常害怕別人對自己有不好的評價,一個決定要猶豫半天,不敢自己做決定,無法專注,冷靜,效率差。。。。。

這本書可以自我檢測是否為[ 自我設限] 的高潛質族群(Self-Limiting High Potential Prersons簡稱SLHPPs), 裡面有許多心理醫生的診斷個案及測驗題目,看書時最好準備一本筆記本隨時自我問題。

【十大金句】

1.生命就是一所學校

想要充分掌握人生,就要「敞開心胸」,接受所有的課程並全力學習,把成長當做目標,那麼你的人生將會因此改觀。

2.「專注」是「秩序」的基礎

要求自律,先求秩序,要求秩序,先練專注。
 專注才能掌握「自己的時間」,也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也才主導心志。
 從最日常的睡覺、起床做起,睡覺、起床時間固定,睡眠品質也會比較好。
 專注就是一種責任感,也會影響健康。
 練習坐著、躺著放空什麼都不想試試看。

3.再來練習「 全神貫注」任何事

能夠掌握時間,就能掌握人生,否則會失去人生的主導權。
 時間有限並非無窮,專注當下,無論任何事,時間是無可取代的無價之寶,運用時間的方式,決定存在的價值,全神貫注,無聊的事也會變有趣。

例如以閱讀來練習如何專注,可以寫下想法、疑問、想重讀的頁數,並將故事與自身經驗結合。

4.害怕失敗就會拖延逃避,拖延逃避無形中就養成壞習慣,最後潛意識就會不想完成(真害)。
 開始的timing很重要,很多事現在不做,以後也不會做了。

5.五分鐘定律
 倘若有急事打斷了秩序,也要監持下去,哪怕只有五分鐘,也好。

6.享樂也要規劃,否則假期只是日復一日過著相同的生活罷了。(說的真是太準,我就是這樣注費美好的時光

7.遵守承諾可以提升自信,心中自然自己是可靠的人。

8.真摯的感情就是能將自己的缺點暴露在另一人眼前,以此抵銷彼此間潛在的傷害。(只敢在家人面前放鬆)

9.隨和的人容易得到協助,只要一個迷人的微笑。
 (終於知道我為何總是孤軍奮鬥)
自我認知才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不了解自己,如何去了解他人,如何以適當態度回應他人。(臭臉姊姊不可以再變成臭臉阿姨了)不知道怎麼回應時,先用謙遜、幽默的態度出發。

10.床這種東西,就留給睡眠與做愛吧。
 不要在床上工作,會影響工作效率及睡眠品質。把你的聖地書桌「清」乾淨,工作才會有好心情。
 如果確實照著每一個步驟做,會有...
轉載自TAAZE 讀冊生活  極力推薦  2020/02/14
如果確實照著每一個步驟做,會有很大的心境改變及收穫
 這本書很推薦對自己沒信心但想改...
轉載自博客來  推薦  2018/03/04
這本書很推薦對自己沒信心但想改變的人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葛瑞的囧日記13-16集套書
作者:傑夫.肯尼
出版社:未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01-03
66折: $ 1003 
金石堂 - 今日66折
克蘇魯神話 I:呼喚(精裝)
66折: $ 329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抄寫英語的奇蹟:1天10分鐘,英語和人生都起飛
作者:林熙 Brett Lindsay
出版社:如何
出版日期:2024-03-01
$ 300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的不快樂,是花了太多時間在乎,不在乎你的人和事(粉紅湖書封版)
作者:Peter Su
出版社:是日創意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12-21
$ 33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魔女與貓(全)
作者:黑井よだか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8
$ 111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全知讀者視角(1+2)【特裝版】
作者:Sleepy-C(3B2S STUDIO)
出版社:台灣角川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9
$ 1150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我要打敗一塌糊塗
作者:諾依慕.菲法赫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12-17
$ 252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失控的焦慮世代:手機餵養的世代,如何面對心理疾病的瘟疫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24-11-29
$ 379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達克比辦案15:孤島時光機:島嶼生態學與臺灣島的形成
出版日期:2024-11-28
$ 30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勇敢與真實:Liv創辦人杜綉珍的顛覆與創造
作者:林靜宜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4-12-20
$ 434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