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5 項符合

律師的貪婪之路

的圖書
律師的貪婪之路 律師的貪婪之路

作者:德博拉‧羅德 / 譯者:張群溫珍奎丁見明 
出版社:博雅
出版日期:2009-12-23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博客來   評分:
圖書名稱:律師的貪婪之路

內容簡介

  在這本視角深刻的新著作裡,作者超越了對於律師的一般性批判,第一次對法律職業面臨的結構性問題進行了系統性研究。作者為大部分美國人,特別是為律師們自己,提供了一個內行人對法律是如何發揮作用,或者是如何失效的迷宮般複雜的認識。該書文筆優美,內容豐富,見解深刻,對辛普森案、斯塔爾調查等重大案例均有論列,揭示了美國法律體系的基本缺陷,提出了全面的改革方案。

作者簡介

德博拉.羅德 Deborah L. Rhode

  美國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法律倫理和法律職業Keck中心的教授、主任,美國法學院聯合會的前主席,國會彈劾柯林頓司法委員會的高級顧問,出版著作有:《法律倫理、職業責任、規則和實踐中的倫理:律師的角色、責任和規則》。

譯者簡介

張群

  現職: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圖書館副館長、助理研究院、法學博士

溫珍奎

  現職: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研究室副主任、法學博士

丁見民

  現職:南開大學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學博士

 

目錄

推薦序
校訂序
致謝

第一章 律師業和公共利益
公眾眼中的問題
律師眼中的問題
問題和對策

第二章 律師及其不滿
抱怨的動因
律師實務工作的結構
利益優先
精英的迷失
替代性機制

第三章 律師在對抗式訴訟制度中的角色
辯護律師角色的演進
忠誠的前提
職業利益與忠於當事人原則的實踐
忠於當事人原則的代價
律師角色的重新定位
疑難案件

第四章 美國司法公正的「競技理論」
司法程序的「病理」及「處方」
與證人的關係
保密

第五章 太多法律/太少正義:說太多,改革太少
律師過多
訟案如山
法律過多
嚇人的費用
修辭過多
選擇過少:替代性糾紛解決機制
律師之外別無選擇

第六章 律師業的管制
管制的理論基礎
廣告和推銷
律師資格
法律進修教育
執業能力和懲戒
執業過失行為
收費

第七章 法學教育
法學教育結構
多樣性
教育方法和重點
職業責任
職業價值與義務機會

第八章 職業改革

 

推薦序
律師不該只捍衛有錢人的正義
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 李家慶

  身為一位執業多年的律師,看到本書的中譯書名:「律師的貪婪之路」,再對照書中引述杜思妥也夫斯基對律師的定義——良知的聘用,必須承認心情有些複雜,儘管自己過去在一些演講的場合,為了吸引聽眾對於演講內容的注意,也經常會舉一些網路上貶抑或挖苦律師的笑話;然而,在看到本書中對於律師的一些直接批判,或是對於律師制度以及律師倫理規範所作之深刻檢討與分析,覺得國內似乎比較少對於律師制度建置作完整體系之論述,當然,也就相對缺乏類似本書中對於律師甚或律師倫理之全面檢討與批判。因此,有關本書中對於律師身分地位以及角色所作之深刻剖析,乃至對於律師應參與公共事務的一些善意提醒,確實可讓國內的律師界作更深入地檢討與反思。

  其實,在本書中所提到的律師道德品格問題,諸如貪婪、傲慢及冷淡等,在現今的台灣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類似的批評,對於這些批評,律師界恐無法再以律師的笑話,自我解嘲,而必須以更務實以及更坦誠的態度去面對,尤其目前法務部正著手修正律師法,律師界實應重新審視或檢討現有律師制度,以建立律師的執業理想,並提升律師的形象。

  本書一再強調律師不僅要提升及維護職業的操守與尊嚴,更要增加參與公共事務服務的機會,且提醒律師協會應支持此一政策,要求所有律師投入一定數量的時間或相當於此數量的資金用於公共服務,甚者,本書並建議律師事務所對於律師參與義務法律扶助之活動,應該予以肯定,並記入收費工時,這些想法或建議,吾人均深表贊同。

  事實上,台灣之律師界過去在這些方面也作了一些努力,不僅參考國外之立法與經驗,制定了律師倫理規範,並在二○○九年大幅度地進行律師倫理規範之修正,務求律師能更重視律師的執業操守,當然,我們也欣見國內大學之法學院也開始重視此一問題,並開設相關之課程;另外,未來司法考試亦已決定將法律倫理列為考試之科目,這些努力相信對於律師品格或執業操守之提升,均有一定程度之助益。

  至於有關如何推動或促使律師增加參與公共事務一事,其實,國內不少律師過去即曾投身參與國家之政治改革或經濟改革,對制度之興革提出許多寶貴建言,並且提出不少立法或修法之建議,而十年前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更是由律師界與其他民間團體在走上街頭後,主動聯名發起促使政府而召開,律師界並在該次司改會議中提出許多司改之藍圖方針建議。除此之外,國內不少律師也積極參與民間司法改革活動、法律扶助,乃至平民法律服務之工作。本人在二○○九年底甫當選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有鑒於社會各界對於律師參與公共事務或公益活動之殷盼與期許,已在台北律師公會下成立律師公益事務委員會,希望能夠加強律師同道在參與公益事務的意識,並積極鼓勵律師參與公益活動,以提升律師之形象地位。

  五南文化事業機構,在二○○八年三月出版了法律倫理的50堂課——美國律師職業行為規範與實踐,如今又再出版本書,其持續關注律師倫理之議題,值得尊敬,於茲併予致謝。

推薦序
別讓律師成為只追求最大利潤的職業
前台北律師公會理事長 劉志鵬律師

  繼「走鋼索的律師」之後,美國法律倫理領域的大師——德博拉.羅德博士這本《律師的貪婪之路》又帶給台灣的法律人和讀者一次震撼教育。羅德博士透過她對美國律師和職業環境多年的觀察,提出鞭辟入裡而全面性的批評與,更進一步提出建言,點出律師業改革的方向。

  本書作者一開始就挑明了律師業在美國社會大眾眼裡地位「低落」的問題,引述雜誌插畫及笑話,生動地描述律師業不顧社會正義的形象。拜「魔鬼代言人」、「王牌大騙子」等好萊塢影片之賜,美國律師在法庭上將白的說成黑的,雄辯滔滔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這樣的觀察似乎不特別令人意外。

  然而,羅德博士更提出社會大眾對律師懲戒制度的具體批判,深入地省思律師業的管制議題。根據作者的說法,美國社會對律師懲戒制度的看法是:「過於緩慢、過多秘密、過於軟弱和過多自律監管。」美國律師懲戒制度以律師自律自治為核心,然而公眾詬病律師懲戒制度的運作實效不彰,似乎也是源自於自律自治。由於台灣律師界這二十年來努力改革律師懲戒制度,也是朝著實踐律師自治自律的方向,上述省思無疑值得我們審慎思考。

  這本書是美國法律倫理領域的經典著作,羅德博士以社會學的觀點,廣泛卻又深入地描繪美國律師業和法律制度的問題。書中檢討的許多議題固然可能反映專屬於美國社會(例如對抗式訴訟制度),卻有許多問題可能放諸四海皆準,尤其是與律師保密義務或利益衝突禁止等核心職業責任所伴隨的問題,值得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勉之」。最難能可貴的是,作者的文筆流暢,論理清晰易懂,讓這本學術著作顯得親民許多,值得成為您案頭的藏書。

  在筆者的觀察中,近年因大量企業外移,連帶影響國內法律市場,加上律師錄取名額每年以五百名左右急速增加,僧多粥少已是律師圈內朗朗上口的共識。現狀是,新進律師空有一身法學新知,卻因執業經驗等限制,不易爭取客戶;他方面,資深會員則礙於新修法令及新式訴訟制度的變革,而有力不從心之感。有鑑於律師執業環境的變化,台北律師公會在二○○九年十月間公布首次進行之台北律師的生態調查結果,近六成會員表示執業環境改變,認為執業環境改變的會員中,有百分之九十七點八認為競爭更激烈。激烈的執業競爭,固然可以促使律師提高服務品質,但令人感到憂心的是,過度競爭將造成律師執業商業化,商業化的結果,將使律師以追求利潤最為執業最大目標,卻忘記了律師執業應有的公益、倫理本質。若從這個角度來閱讀這本書,羅德博士所提供之美國律師的經驗,無疑地給台灣律師帶來深刻的啟示,這也是我樂意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推薦序
必須不斷反思的法律路
前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古嘉諄律師

  這本書,令人印象深刻。作者從律師業和公共利益的關係、律師在對抗式訴訟制度中的角色、美國司法公正的競技理論、實證法律太多而實質正義太少、律師業的管制、法學教育,乃至於整體職業改革等面向,全盤性地深入檢討美國律師業的問題。筆者對於以下的章節特別有所感觸。

  首先,作者德博拉.羅德博士提到美國社會大眾對於法律服務業普遍感到不滿。她說:「接受民意調查的美國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認為,律師已經不再追求正義,而是賣弄專業,為犯罪嫌疑人開脫罪責」、「令美國人民感到憤恨的是,法律的服務愈好,收費愈高,法律已經淪為有錢人的工具」。將美國人民對法律業之失望,直接道明。

  除了美國社會大眾對律師業的觀感外,本書也檢討了美國法律服務業對自身的不滿。業績競爭、工時過長及壓力過大,讓美國律師成為濫用藥物和酗酒的高風險族群;社會也低估了性別和種族等因素對美國律師生涯發展的限制。「儘管職業結構並非造成律師不滿的唯一原因,然而,它們卻是解決問題不可少的因素」,羅德博士如是說,筆者深有同感。相較國內,我們對法律工作者如何看待執業生涯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書反映出這個問題的同時,也讓我們重新省思對法律人的生涯發展應有如何的關懷。

  此外,本書亦探討了法學教育在律師業改革的定位。正如羅德博士所說:「任何致力於完善法律實務運作和重大舉措都必須始於法學院。法律文化的根基存在於此,如果我們不改變剛入行律師對執業角色和責任的觀念,那麼重大變革將無從談起。」法律人養成教育的改革必須適當反映這個社會對法律人的期許。因此,愈來愈多的法學院在課程安排上加強了實務知識與職業倫理的元素,聘請執業律師講授課程,讓法律系學生及早瞭解專業知識與社會責任應如何互動,使他們能深刻地認知執業的角色與責任。

  經由這本書,讀者得以一窺律師業在美國這樣一個「律師的國度」(A Nation Under Lawyers)所須面對的執業環境和挑戰。從律師業對本身的不滿、律師資格到律師業的管制與法學教育,從內而外地全面檢討師業的問題和改革的方向等。這樣的省思不僅反映了羅德博士的精闢觀察,更彰顯作者身為法律人的道德勇氣。雖然羅德博士所檢視的對象是美國的律師業,但是這本書所呈現的問題卻不是美國法律職業和社會所獨有,透過流暢的中文翻譯,這本書無疑提供了讀者深度思考的題材,是值得閱讀的好書,誠摯向您推薦。

  「現在對律師不滿的最大根源在於,人們認為他們沒有為推動社會正義做出貢獻」,德博拉.羅德博士在這本書的最末段,指出了律師業改革反思最原始的出發點。筆者不禁回顧台灣律師業自一九九○年代以降的民主化和改革努力,是否真切地回應了社會對律師業的批評與期許。近二十年來台灣律師同道積極參與社會與司法改革,力促人權保障法制的健全,目標就在推動台灣社會、經濟和民主的持續發展,以實現更高的社會公義。唯有像本書作者德博拉.羅德博士那樣時時刻刻反思,法律人才能在改革的路上堅定地踏出每一步。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614552
  • 叢書系列: 法律屋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贊助商廣告
 
城邦讀書花園 - 今日66折
1001塔羅牌陣完全圖解指南:萬事皆可問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期:2024-01-31
66折: $ 792 
博客來 - 今日66折
小狗錢錢(1+2套書):全球暢銷500萬冊!德國版《富爸爸,窮爸爸》
作者:博多‧薛弗 (Bodo Schäfer)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3-03-29
66折: $ 462 
TAAZE 讀冊生活 - 今日66折
商業洞察力:9大基模 × 3大思維 × 3套實踐方法,透視商業本質,擁有開掛人生!
作者:劉潤
出版社:寶鼎出版
出版日期:2021-10-05
66折: $ 23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作者:劉潤
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2-03-29
$ 316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排球少年!!最終導讀手冊 排球極! 全
作者:古舘春一
出版社:東立
出版日期:2022-10-03
$ 187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作者:巴奈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4-04-30
$ 379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霓虹街的蜘蛛與蝶 特典版三冊合購
作者:滝端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05-29
$ 427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可以生氣,但不要動不動就發脾氣:養成讓人生好轉的不生氣習慣
作者:種市勝覺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4-05-29
$ 292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臺灣路上:蔡英文的非典型力量
作者:阿諾.沃勒函
出版社:堡壘文化
出版日期:2024-05-22
$ 28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賣故事的人
作者:吳子雲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01
$ 276 
金石堂 - 新書排行榜
搭地鐵玩遍曼谷(全新第七版)
$ 332 
 

©2024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