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靜不下來的小孩,很可能是患有ADHD方面的疾病。」
您經常可在電視或報紙上看到這樣的報導吧!
當孩子總是動個不停,經常與人打架,真令人擔憂他是否患了ADHD。
此時,該怎麼做才好呢?
狀況1: 我的孩子有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
1.我們是一個四口之家,除了先生和我,還有一個讀小學的兒子和一個上幼稚園的女兒。哥哥十分調皮搗蛋,妹妹則乖巧有禮,個性完全不同。
2.兒子動不動就和人打架,真令人煩憂。我想或許男孩子就是這樣,有點無奈,但還是希望他能多忍耐。
3.每次兒子跟同學打了架, 我都要帶著他登門道歉。因為每週都會發生這樣的事,我幾乎無顏面對同學的家長了。
4.我告訴孩子不可以和別人打架,他聽進去了,也知道自己錯了,但就是沒法改正。
5.已經一講再講,還是動不動就把文具、玩具弄壞。不知道是不是我們對他太寬容了,難道這樣的教養方式是不對的?天啊!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6.我不禁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最近經常聽到什麼ADHD啦,自閉症啦……。
事實與迷思:
您多多少少聽過,孩子總是靜不下來可能是有心理方面的疾病。但是,一定非上醫院不可嗎?
ADHD是一種發展障礙
心理上的疾病有許多種,例如,「心理疾病」、「發展障礙」、「身心障礙」等。在還沒有通盤了解之前,光聽到這些名詞就會令人感到不安。以下提出相關解說,供您參考。
不是「心理疾病」是「發展障礙」
每個小孩多少有一點好動的傾向,但是如果怎麼也無法集中注意力,而且不停地給周圍的人製造麻煩,那麼就要懷疑他是否有ADHD了。
ADHD是腦功能不全所引起的發展障礙之一。中文稱作「注意力缺失過動症」,這種疾病並不是家人的關愛不足或環境使然,它有三個主要表徵:缺乏注意力、過動、衝動症狀因人而異,較常見的是注意力不集中和明顯的過動傾向。
被廣為所知是最近的事
ADHD這個名詞漸漸為大眾所知,是因為有報導指出「容易分心」已成為孩子學習上的一大困擾。可能是因為相關的報導屢見於媒體,所以「動個不停、靜不下來」而被父母帶來看診的孩子一年比一年多。
障礙的3個特徵
◎衝動
對任何事總是還沒想清楚就展開行動。無法耐心等待或依照順序做某些事情。一看到新奇的東西就立刻伸手去抓。
◎注意力不足
對細小的事完全缺乏注意力,也無法持續集中力。不喜歡按部就班、依照順序學習,只熱中於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過動
在規定一定要安靜的場合,還是會不停地扭動身體,自言自語;坐不住,喜歡走來走去。
孩子非得上醫院不可嗎? 不可不知
「馬上就醫!」是有的父母會立刻採取的行動,但請稍安勿躁。
首先,請冷靜地分析孩子的狀態。
不見得非上醫院不可
如果可以很明顯地看出孩子就是靜不下來、行為也十分衝動,那麼尋找專業的醫師諮詢是有必要的。家有ADHD孩子的父母最好不要暗自煩惱,這樣並沒有幫助。事實上,這種發展障礙並不是什麼十萬火急的病,千萬不要陷入緊張不安。請您先冷靜地分析孩子所面臨的困境,嘗試改變互動方式和生活環境。ADHD的症狀會依人際關係和生活環境的不同,而變得更為嚴重或是漸漸減輕。
有案例顯示,即使不立刻接受醫學治療,只是試著改變互動方式和生活環境,孩子的症狀也有機會漸漸減輕。
當老師建議孩子看醫生時
對父母來說,因孩子在幼稚園或學校裡常常惹麻煩,而被指責「你到底是怎麼教孩子的?」是最難以承受的。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大發雷霆怒罵孩子,或是與幼稚園、學校採取對立的態度都是十分不明智的。
這時最好的做法是,先冷靜下來分析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方面的問題,然後努力與幼稚園、學校共同協助改善。如果在與老師交換意見的過程中,對方建議您帶孩子去看醫生,不妨先詢問有關醫療機構的訊息。
如果困擾一直持續,最好前去就診
如果孩子躁動不安的狀況完全沒有停止的跡象,在幼稚園或學校裡經常惹麻煩,那麼首先要做的便是改變他所處的環境。如果半年內還是無法改善,就需要找專業醫師診治了。
許多案例顯示,當父母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準備帶孩子求診時,就會開始猶豫不決擔心一旦孩子被診斷出有ADHD,潛藏在心裡的那種「到底該從哪裡治療起?」的不安就會湧上心頭。甚至會想要退縮確定孩子到底是不是ADHD是接受診斷的意義所在。如果答案是「有」,接下來最重要的就是認識ADHD,並為孩子營造出可以幫助他健全成長的環境。
用心觀察孩子發出的訊號
即使孩子在課堂上走來走去,任性地什麼都不聽,替大家帶來極大的困擾,也不可以不分青紅皂白地責罵孩子。事實上,孩子並非故意如此,他們本身也十分苦惱。請家長及師長耐心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吧!
訊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