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文1
為所應為的電影與生命
──電影監製\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電影學院正教授∕焦雄屏
有一年,我到德國看剪接進度,導演和瑞士籍剪接師安排我們去戲院看完整版。那是一家古舊的老戲院,上一場放映還有人在用,大廳的桌上、椅上都散著小冊子,我拿起來看,那是教育單位提供給各層教師的電影教育手冊,裡面每部電影提示,該給幾歲的學生看,可提供的思考方向和討論方向等等,盡是經典電影。
不一會兒,場上的觀眾出來了,一班穿著花花綠綠的七、八歲小孩譁然而出,笑著、叫著,蹦蹦跳跳,老師帶著他們來看電影。多快樂的一件事!這事給我震動很大,我們一直注重專業電影教育,但是電影對我們成長生命中,點點滴滴發揮了多少影響力,在正統教育中卻都忽略了。
我曾在一九九三年中華民國電影年的活動中,辦理教師種子營,教中學老師如何運用經典電影做輔助教材,可惜杯水車薪,沒人繼續。從德國回來後,我也給各種政府高層建議過,包括新聞局和總統府,結果都是聽聽罷了,沒有結果。
倒是看到建榮主編的這本書《五『心』級親子電影院》,和我想推動卻做不到的不謀而合,這本書太值得推薦了。或許,哪個孩子就在電影的某個點上影響了他的一生呢!
推薦文2
優質電影引領正面磁場能量
──知名電影導演與編劇、雷公電影公司負責人∕李崗
人的心裡並存著善與惡,善大則惡小善小則惡大,會隨著他所處的社會磁場長,我們現在社會的腳步越來越快,再加上網路化,政治和媒體以及商業的操作,思考會越來越簡化,越來越沒有時間去獨立思考。
想想看,我們從前寫一封信的來回,要花多少時間,可是在這個「漫長」的過程裡,我們可以完整的消化與有層次去思考,現在的每一天,無論是從網路或媒體裡我們要接收多少的資訊,速度與量是我們從前的多少倍,這些訊息來的快,去的也快,個人和整個社會都沒有時間去消化與思考,這個現象有好有不好,好的是腳步加快了,但不好的是過程被簡化之後,善與惡也被簡化了,為了生存與競爭和操控,惡就更容易滋生。
「電影」其實是個假相,也就是佛家講的皮相、色相,因為它是個夢所以它迷人,它不見得是一個教化人心的工具,對於大部份的人來說,它是個娛樂,不是功課,但它如果能感動到你,讓你真正的注意到和完整思考到某一個問題,提升了某些人的品質和素質進而影響了整個社會,往善大惡小的方向行進,它還是功德無量的,當然往另外一個方向去操作,磁場就會就往另一個方向走。
感謝這個社會還有像建榮這樣的人,努力的去挑選一些須要停下腳步與靜下心來思考的好電影給這個社會,這本「五『心』級親子電影院」用一個相對「有效」與「有趣」的工具和方式,讓這個社會的人們一直不停的思考與提升。
推薦文3
電影,課堂中的真實人生
──輔仁大學醫學院臨床心理學系助理教授∕李錦虹
在課室中,知識好教,生命的感動與歷練卻很難傳遞。然而,學生對這方面的渴求,卻是老師們都有的經驗。如果老師談到課本外的故事,課堂下低著的頭會抬起來,幾十對眼睛盯著你,教室變得安靜,專注聆聽的神情正在說-我想知道更多。當學生逐漸長大成熟,碰到的歷練越來越多,有關生命的探索與學習,卻默默的隱身在以知識學習為主的教育中。
有心成為「人師」者,會用心的將這些生命的學習融滲於專業課程中,學校也會透過必修的通識課程來達到全人的教育。在這些人文教育的教材中,電影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在網路時代的今天,不夠生動的教材很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就老師而言,一小段剪輯良好的影片,可以迅速將學生帶離日常情境,進入老師所欲探討的主題氛圍之中。此時,熟悉的情緒被喚起,不同價值觀的挑戰與衝突躍到眼前,很多有利於學習的條件都到位,正是老師發揮影響力的好時機。從文獻回顧中,我們了解到電影媒材的應用,有時候只需3至5分鐘,便可發揮很大的功效。
然而,對老師而言,挑選並播放電影容易,帶領觀賞後的深度討論並不容易,尤其是對大班級而言。我們從網站上的介紹,認識了在這方面創意無限,經驗豐富的陳建榮老師。感動於他把電影教學設計得如此生動有趣,提問方式有系統且發人深省;延伸活動讓學習與生活緊緊相扣,從教室內的啟發,走入家庭,走入社會。課程的結構,有時讓電影與主題產生巧妙的融合;有時則反過來,讓電影串連所有的學科知識,引導學生瞭解真實生活與學校所學都有關聯。我們因此在輔大舉辦了兩場電影教學工作坊,充滿熱情活力,靈感豐沛的建榮老師讓參加的學員們收穫豐盛,意猶未盡。
這次,建榮老師號召在電影教學上別具創意的20位老師,將其巧思設計的活動編輯成冊出版,這些活動不只適用於中小學,用在大學課堂,一樣受到學生歡迎。建榮老師對電影的熱情使他經常洋溢著青春的光彩,讓我不禁想到,如果能夠回到兒時,坐在這位傑出教師的班上,那將是多麼溫馨快樂的童年啊!
推薦文4
邀您與忠孝一起「哈」電影
──臺北市忠孝國民小學 校長∕林芳如
二十多年前,剛擔任教職後不久,曾在課堂上和孩子們討論「假如我的教室是電影院」議題。當時,孩子們對這個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景象充滿想像,言談間盡是期待與憧憬;沒想到這十足放肆的發想,早在十年前就已真真實實出現在臺北市忠孝國小校園中。
為因應「快速、變異、多元與創新」的全球化思維與教育變革,自民國九十一年起,臺北市忠孝國小的教學團隊即逐步透過學校特色課程──『忠孝「哈」電影』的發展、設計、實施與反饋,帶領孩子開展「看電影、知文化、了世界」的探索與學習,希望透過結構性的課程與教學,帶領孩子進行跨國想像,培養獨特的創造性經驗。之所以選擇「電影」為媒介,主要是因為我們認為許多經驗的產生,不必全然來自親身體驗,它可以經由對不同文化的深刻了解、接納與認同而形成;而透過電影情節鋪陳後所發展出來的認同,是一種深入脈絡的理解,是源自於學習者的自我詮釋與建構,絕非單純的表象模仿或抄襲。
更重要的是,對孩子來說,電影是一種最沒有壓力、最貼近生活經驗、最容易產生共鳴的學習媒材,孩子們可透過影像及情節順利進行經驗移轉、連結與反思,進而引發行動。為貫徹上述的堅持與理念,近十年來學校陸續購置近百部公播版影片作為教材,並動員全校教師集體備課,依序完成約四十部影片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施,同時出版了《開心成長必看的三十部電影》及《繪聲匯影會品德》兩本專書。現今,為更深化及擴大影響力,特跳脫工具書思維,以《五『心』級親子電影院》為名,邀請最敬愛的教育合夥人──家長和我們共享「看電影、知文化、了世界」的探索樂趣。
與家長齊力培養孩子豐富的人文涵養、創新多元的全球化思維、具包容性及彈性的問題解決能力,以及有意義和價值的社會行動。這就是『忠孝「哈」電影』課程的願景,期待這份最真摯的邀請與分享,能化為一把神奇鎖鑰,觸發您與孩子開展更深層的心靈互動!
推薦文5
電影學習 魅力無窮
──臺北市金華國小校長∕ 瞿德淵
電影也有如一塊魔法石,自然的能將觀眾的目光聚焦在那片銀幕上。所以如果能把教室當作是電影院,如果能把上課當作是看電影,如果學生可以經常變身為教室電影院裡的觀眾,那麼學生一定會喜歡天天到學校上課,教室裡的氣氛,也一定會經常隨著電影的情節,而縈繞在悲歡喜樂的豐富情感中。如果情景真如此,那麼老師的角色又會是什麼?
「電影融入教學」的方式,老師有如觀眾,需要在現場陪同學生一起欣賞影
片,一起感受影片內容所帶來的張力;老師有如片商,需要課前精心的設計,根據教學的內容選擇適當的電影媒材;老師有如編劇,需要緊扣教學目標,將電影中能與教材接軌的部分選取出來;老師有如導演,需要讓教學活動進行得緊湊精彩,更要讓學生有感觸與感動;老師也有如影評人,需要在課程當中引導學生整理歸納,讓學生內化建構出有價值性的知識體系與經驗。所以電影融入教學不但是讓課程活動更有多元性,學生學習更具趣味性,其實教師教學也更須具有專業性。
《五『心』級親子電影院》發揮「磁石效應」,邀集一批志同道合的教育夥伴共組專業社群,二十位專業的老師如同旅行團的導遊一般,引領大家深入探討精選的十六部電影,而現今社會廣泛關切的「霸凌」、「家暴」、「防災」等新興議題內容,也同步蒐羅在這些影片當中。因此這本電影創意魔法書,不但是提供教師在課程教學、家長在親職教育上的法寶利器,更是一本能跟得上時代脈動,充分掌握社會趨勢的好書。
如果老師覺得上起課來感到乏味無趣,或是想擺脫對學生教條式的教誨;如果家長覺得不懂孩子的心,或是想要培養更良好的家庭氣氛,相信在看了這本書、再看完這些電影之後,您一定會有豐收的感受!
推薦文6
電影讓隱喻的生命綻放光芒
──全興國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柯吉村
從電影隱喻的內涵,來建立正確的生命態度,以電影為媒介,從其間建立理論與價值體系,更透過實作,實際演練活動,讓讀者與孩子,將所建立的正確人生價值觀,於實際演練中親自去體會,內心由衷去肯定而接受。
本書在諸位教師的用心編撰下,內容非常豐富,除了可以讓閱讀者領受電影藝術之美,又從每部電影的啟發中導入「生命哲學」的教育課程,幫助讀者與閱讀的孩子建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細心去體驗生命的美好與人性的價值。此書為人父母當讀、年輕學子當讀,目前正從事教育工作者更應深入閱讀應用,而所有社會大眾也當閱讀,都能從中領略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所在,是出版界多年以來不可多得的一部兼具娛樂與教育價值的書籍。
從《五『心』級親子電影院》書名就知其用心之處,要為全天下的父母、子
女,透過本書十六部的電影導覽中,建立五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恆心、信心、齊心、創心、感心。如能依作者群的導讀,按圖索驥、思惟演練,就能建立此五心正確的人生觀,可謂物超所值,受益良多,是一本難得一見、不可多得的親子教育書籍,值得全天下為人父母、子女與教育工作者,細細品嘗體會。
序文之末,要隨喜讚嘆所有參與此書撰稿的諸位教師們,由於有這些熱情、無私的基層教師,將多年教育的體驗與心得,透過本書讓全國所有父母、子女、教育工作者,共同分享此成果。期願此書的付梓印行,能令我們的社會更和諧,國家更安定,人民更富足。
自序
電影也許停格 生命依舊放映
──總策劃∕陳建榮
成長是不得拒絕、不能複製、不斷考驗的蛻變歷程,好比電影的膠卷,每一格都有極其細微的變化,累積一格一格的流動,才會綻放精采的光影人生。現在的孩子普遍早熟,體內的青春激素,與社會環境加速衝撞。在這段磨合期,許多家長認為孩子越來越叛逆、難以溝通,不知如何是好?可見,親子教養的溝通與互動日益重要。
當老師最大的喜悅,在於將生命的感動感染給孩子!為人師十餘年的時間,深深發現「電影」是難以取代的人際觸媒,優質的電影在精心的教學設計下,能夠穿越時空傳遞、連結世代交替,增進人際互動與情意溝通。電影與教學的巧妙結合更能激發孩子的創意,「有創意的90分,更勝於100分的標準答案。」因為人生沒有標準答案,期許孩子展現創意,在電影中一同歡笑、思考、啟發。
《五『心』級親子電影院》進一步統整出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五心特質」──恆心(有始有終)、信心(胸有成竹)、齊心(聚沙城塔)、創心(推陳出新)、感心(飲水思源)。匯集16部世界各國的優質電影,可說部部是經典、片片有內涵,歷經多年教學現場的實驗與修正,獲得學生與家長的共鳴。期待孩子具備《馬拉松小子》的堅毅、《鯨騎士》的自信、《放牛班的春天》的合作、《心中的小星星》的想像力、《和你在一起》的感恩,再加上《三個傻瓜》的傻瓜哲學,堅持到底、勇敢追夢,舞動自己的璀璨人生!
《五『心』級親子電影院》起源於臺北市忠孝國小的特色課程「忠孝哈電影
SMILE」,感謝全校教師的努力、校長的支持,還有孩子的付出。這次更網羅將近20位的第一線教師共同參與創作,內容包含許多新興議題「霸凌」、「防災」、「家暴」等。特別增加多元化的「電影遊樂場」提供給家長、教師參考;具體化的「電影會客室」讓欣賞層次更加深入。
因為有家人的無限關懷、好友的相互扶持、教育夥伴的共襄盛舉、電影前輩的殷勤教導,《五『心』級親子電影院》歷經多重艱辛過程,終能順利出版。雖然電影終會停格,情感的流動,便讓剎那化為永恆,彼此的生命依舊精彩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