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貴難得的圖片資料
★與時俱進的學界研究
★多面深入掌握創作精髓
★德中對照呈現劇本原味
這是一本十分難得的,研究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好書,自 2003 年問世,即深受學界及愛樂者喜愛。出版至今,已逾十年,此次修訂再版,作者們增補了許多新的研究結果,希望讀者的閱讀能伴隨學界的研究,與時俱進。
書中羅列諸多歷年演出的劇照、舞台設計及手稿,都是幾經協商、耗費許多心血,與歐洲多家劇院及多位相關收藏人士接洽,終獲授權的第一手資料,其中多幀圖片更是世界首次授權印行,充分展現今日台灣尊重版權的風貌。經由這些圖片與資料,也重現了《崔斯坦與伊索德》的演出史。
本書除了劇本全文中譯,並以德中對照方式呈現外,更選譯了華格納談該作品的文章以及在創作期間寫給最親近的人士的信件與日記,並於全書最後附上華格納創作該劇之年表,讓讀者對於作曲家在這段時間內的生命與事業上的顛沛流離,感情上的波濤洶湧有所認知,更能突顯其始終執著於自我創作、並力求自我突破的藝術家精神。
同時分別以六篇文章來觀察了解華格納,其作者皆為今日世界級的華格納研究學者。其中三篇以不同的觀察方向,介紹劇本的中世紀文學來源,並比較華格納的作品與中世紀文學的差異,經由這三篇文章,可以理解華格納在劇本裡所反映的許多騎士世界的情愛觀與禮教觀。
另外的三篇文章,則由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音樂,並打破談華格納音樂,就只能談「主導動機」的迷思,提醒讀者,聽華格納,就要全面的聽歌聲、文字與樂團,才能得其精髓。
作者簡介:
羅基敏
德國海德堡大學音樂學博士,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所教授。研究領域為歐洲音樂史、歌劇研究、音樂美學、文學與音樂、音樂與文化等,經常應邀於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重要中文著作有《當代台灣音樂文化反思》(台北:揚智,1998) 、《浦契尼的〈杜蘭朵〉:童話.戲劇.歌劇》(台北:高談,1998)、《文話/文化音樂:音樂與文學之文化場域》(台北:高談,1999)、等專書及數十篇學術文章。
梅樂亙
瑞士伯恩大學音樂學博士,柏林自由大學音樂學研究所教授及「浦契尼研究中心」主持人,並曾作曲及導演歌劇。其學術足跡遍及歐、美、亞洲,除有數百篇學術論文外,並經常接受委託專案籌組學術會議,更經常受邀為歐洲各大劇院、音樂節以及各大唱片公司撰寫介紹文章,對歌劇研究及推廣貢獻良多。
章節試閱
《崔斯坦與伊索德》
劇情大意
…………………………………………………………………………………………
故事背景:中古(約十世紀)。
第一幕:崔斯坦船上的甲板。船航行在海上,由愛爾蘭向空瓦爾駛去。
第二幕:空瓦爾,馬可王的城堡。
第三幕:崔斯坦在布列塔尼的城堡。
首演:1865年六月十日,慕尼黑。
…………………………………………………………………………………………
第一幕
崔斯坦(Tristan)駕著船,載著愛爾蘭公主伊索德(Isolde)向著空瓦爾 (Cornwall)駛去,伊索德將在那兒與馬可王(König Marke)成親。空瓦爾已經在望,伊索德卻心情惡劣地希望來場暴風雨,人船俱亡。她的侍女布蘭甘妮(Brangäne)試著安慰她,伊索德命她請崔斯坦下船艙來,卻被崔斯坦婉拒,他的侍從庫威那(Kurwenal)更語出不遜。伊索德羞惱之餘,向布蘭甘妮道出她們曾經救了崔斯坦一事:崔斯坦殺了伊索德的未婚夫莫若(Morold),但亦被莫若所傷。崔斯坦化名坦崔斯(Tantris)至伊索德處求救,伊索德雖知這是仇家,但在和他的眼光相遇時,即愛上了他,不但沒有殺他,反而醫好了他。誰知崔斯坦再來愛爾蘭時,竟是為馬可王向伊索德求親。再見崔斯坦時,伊索德立刻認出他是「坦崔斯」,為他的求親之舉甚為反感,但依舊隨著他去。
船離岸愈近,伊索德對於自己日後要和這一位不懂愛情、只看功名的人士長期相處,感到萬分痛苦。布蘭甘妮只見伊索德的苦,卻未明白原因,誤以為伊索德擔心未來的婚姻生活,因此提醒她,離家之時,母親曾給伊索德一堆靈藥,以備不時之需,很可以用愛情藥酒來保證和馬可王的感情。布蘭甘妮的提醒給了伊索德新的想法,她要用死亡藥酒解決這份痛苦;布蘭甘妮則未解其意。
庫威那下船艙來,要她們梳妝打扮,準備上岸。伊索德則要求庫威那再度向崔斯坦傳話,在後者未向伊索德賠罪和解以前,她絕不上岸。另一方面,她要布蘭甘妮準備死亡藥酒,打算和崔斯坦同歸於盡。
崔斯坦終於下來船艙,在明白伊索德的積怨後,決定接受伊索德的要求,飲酒和解。驚惶失措的布蘭甘妮以愛情藥酒代替死亡藥酒,讓他們飲下,原本以為飲酒後即將死亡的兩人,在轉瞬間迸發了胸中積壓已久的愛情,承認相屬對方。正在此時,船已靠岸,布蘭甘妮和庫威那都催促兩人準備上岸,在兩人不知所措,眾人歡呼迎接馬可王的聲音中,布幔落下。
第二幕
一個夜晚,伊索德滿懷企盼,等待著崔斯坦前來約會。號角聲響起,馬可王和眾人出外打獵的聲音漸去漸遠。儘管布蘭甘妮警告她,梅洛(Melot)似乎心懷鬼胎,伊索德卻迫不急待地依著和崔斯坦的約定,將火把熄滅,布蘭甘妮只好登塔守候。崔斯坦依約前來,兩人見面,恍如隔世,互訴別後,只願永夜不晝。布蘭甘妮一次次地提醒天將亮的聲音,亦無法將兩人喚回現實。在庫威那跑來警告崔斯坦保護自己之時,馬可王、梅洛和眾人亦跟著進來。馬可王在既震驚又失望的情形下,不解地向崔斯坦提出一連串的「為什麼?」。崔斯坦無法、不能也不願辯解,只問伊索德,是否願意跟隨他回他的地方,伊索德答應了。在親吻過伊索德之後,崔斯坦拔劍和梅洛決鬥,卻故意傷在梅洛的劍下。
第三幕
庫威那將垂死的崔斯坦帶回他生長的地方卡瑞歐(Kareol),並派人去接伊索德。庫威那命一位牧羊人前去瞭望,若看到有船靠近,就吹一隻輕快的曲子傳訊。昏睡中的崔斯坦終於醒來,由庫威那口中知道他受傷後的一切,為庫威那對自己的絕對忠心,深受感動。清醒後的崔斯坦更急於看到伊索德,在一陣激動後,崔斯坦又陷入昏迷狀態。當崔斯坦再度甦醒時,只問伊索德的船到了否,庫威那正難以回答之時,傳來了牧羊人輕快的笛聲。崔斯坦催著庫威那到岸邊去接伊索德,雖然不放心崔斯坦,庫威那只得聽命離開。崔斯坦無法靜躺,亢奮地掙扎起身,欲迎向思念已久的愛人。伊索德呼喊著崔斯坦的名字進來,崔斯坦在喚出一聲「伊索德」後,溘然長逝於伊索德的臂彎中,伊索德喚不回他,亦暈厥過去。
庫威那不知如何是好之際,傳來第二條船靠岸的消息,是馬可王帶著梅洛和布蘭甘妮,尾隨伊索德到來。憤怒的庫威那殺死梅洛,自己亦傷於馬可王侍從手中,掙扎著逝於崔斯坦腳邊。馬可王看到崔斯坦的屍體,悲慟地道出他已由布蘭甘妮口中知道一切,隨伊索德而來,係願見有情人終成眷屬,孰知一切卻已太晚。
伊索德再度醒來,對著崔斯坦的屍體唱出〈愛之死〉(“Liebestod”)之後,亦追隨崔斯坦而去。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一:
〈前奏曲〉與〈前奏與終曲〉
Richard Wagner著
…………………………………………………………………………………………
除了為自己的歌劇作品創作劇本外,華格納尚有為數甚多的文字著作,其中甚多係談論其本身作品。早在全劇完成前,《崔斯坦與伊索德》之前奏曲(Vorspiel)以及〈愛之死〉就已以音樂會形式被演出,至今依舊是音樂會的常演曲目。閱讀作曲家本人談論這兩段音樂的文字,可一窺華格納本人對此題材的音樂詮釋觀。
…………………………………………………………………………………………
〈前奏曲〉
一個古老卻又歷久彌新的原初愛情詩歌,它可以被任意重新形塑,在所有中古歐洲語言裡,一再被重新改寫,這正是《崔斯坦與伊索德》。一位忠實的臣子為他的國王迎親,迎娶伊索德,他自己所心儀的女子,面對這份愛情,他卻不願承認。伊索德跟著他走,去做他主人的妻子,因為她自己情不自禁地要跟著他去。權利被壓抑的愛情女神報復了:囿於當時的習俗,這一段婚姻只因政治因素才結下,設想週到的新娘母親為新郎準備了愛情藥酒。愛情女神卻設計了一個很天才的失誤,讓這對年輕人飲下愛情藥酒。享用了藥酒之後,愛情的火苗立刻竄起,兩人必須承認,彼此只相屬對方。從那時起,愛情的渴望、企求、喜悅與災難就永無休止。世界、權力、名譽、榮耀、騎士精神、忠誠、友誼,一切的一切都化成虛無的夢,只有一樣還存在:慾求、慾求,無法止息、永遠一再新生的企求、飢渴與憔悴。唯一的解脫是:死去、亡故、毀滅、永遠不再醒來!
選擇這個題材導入他的愛情戲劇的音樂家,由於他在這裡完全感受到音樂獨有的、不受限制的元素,他只能想到,要如何為自己劃出界限,因為這個題材是那麼地無窮無盡。所以,他只將這份永遠無法滿足的企求完全展現一次,但是是很長的一段。由羞赧的承認、最溫柔的吸引開始,經過惶恐的嘆息、希望與顫慄、悲嘆與許願、喜悅與痛苦,一直到最強大的擠壓、最暴力的努力,終於找到出口,為無盡渴求的心,打開了通往無休止愛情喜悅的海洋之路。一切卻都枉然!心無力地退縮,以求在慾求中憔悴,在慾求中不追求什麼,因為每一個追求,都只是再一個新的渴望,直到在最後的衰竭中,追求到最高喜悅的認知,為黯淡的目光帶來了曙光:是死亡的、不再存在的、在那美妙的國度之最後解脫的喜悅。若我們嚐試以最宏大的力量,想闖入那個國度,是只會遠遠地兜著圈子的。這個國度,我們稱它做死亡嗎?還是那其實是夜晚的美妙世界?傳說告訴我們,由那個世界,曾經長出一株長春藤與一株葡萄蔓,在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墓上,它們親密地纏在一起。
〈前奏與終曲〉
一、前奏曲(愛之死)
做為迎親人,崔斯坦引著伊索德去他的國王、也是他的舅舅那兒。兩人互相愛慕著。由無法止息之企求帶來的最羞澀之嘆息,由最溫柔的顫慄到對沒有希望的愛情之承認的可怕爆發,感官對抗著內在的炙熱,遍歷所有無法戰勝之戰爭的各個階段,直到炙熱無力地消沈,好似在死亡裡消逝。
二、結束樂句(昇華)
然而,被命運在生命中所分開的,現在在死亡裡昇華,繼續生存;結合的大門打開了。在崔斯坦的屍身上,垂危的伊索德感覺到炙熱渴望最完美的滿足,在無盡空間裡的永恆結合,無邊無際、無拘無束、不再分離!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二:
選自華格納的信件
與
《給瑪蒂德的日記》
(Tagebuch für Mathilde Wesendonck)
羅基敏 集、譯
…………………………………………………………………………………………
在沒有電話、沒有電子郵件的時代,分處兩地人們間的來往,靠得是信件。除了音樂創作與文字著述外,華格納亦勤於寫信、日記、手札等,這些文字資料成為今日研究華格納的重要史料。華格納談論到《崔斯坦與伊索德》的資料甚多,本身即可集結成書(例如Richard Wagner über »Tristan und Isolde«, aus seinen Briefen und Schriften zusammengestellt und mit erläuternden Anmerkungen versehen von Dr. Edwin Lindner, Leipzig (Breitkopf & Härtel) 1912),故於此僅自其創作期間的資料選取,並僅節錄與《崔斯坦與伊索德》直接相關之內容,以管窺華格納這段情期的感情面及其創作之心路歷程。為填補擷取信件造成的資訊漏失,在必要處以【】加上相關資訊,便於瞭解。
1858年,在經過閔娜與魏森董克家的多次衝突後,華格納決定離開避難居,懷著極其複雜的心境,獨自赴威尼斯,以完成《崔斯坦與伊索德》音樂部份的寫作。在這段期間,華格納以手札方式寫了《給瑪蒂德的日記》。對於這段明知不會、也不能有結果的感情,華格納與瑪蒂德自始至終都以理智克制、卻又難以不任其發展。《給瑪蒂德的日記》在字裡行間不時流露出這份不捨、卻不得不捨的情意。
…………………………………………………………………………………………
選自華格納的信件
1854年12月16日(蘇黎世),致李斯特(Franz Liszt):
在我的生命中從未享有過愛情的幸福,因此,我想為這個最美的夢立一個紀念碑,在這裡面,由開始至結束都滿溢著愛情:我在腦中構思了一個《崔斯坦與伊索德》。這是一個最簡單,卻充滿著血肉的音樂構思。我好想以全劇結束時飄動著的黑旗蓋著我自己,並且就這樣的死去。
1856年12月16日(蘇黎世),致李斯特:
如果你的努力也告失敗,那我只有最後一條路,就是放棄《指環》,另寫一部簡單的作品,例如《崔斯坦》。寫它的好處是,它應該很快就可以在劇院上演,而能為我帶來收入。
1857年10月1日(蘇黎世),致奧圖.魏森董克(Otto Wesendonk):
親愛的朋友,這是第一筆租金利息。我希望,隨著時間過去,我真地能付清欠您的租金,或許已為時不遠了,到那時候,您可以說:
嗨!我們的英雄崔斯坦,
看他怎麼進貢的!
1857年12月(蘇黎世),致瑪蒂德.魏森董克(Mathilde Wesendonk):
崔斯坦與伊索德盛大的情感爆發的二重唱已美妙地突破各方極限。
我因之有著很大的喜悅。
1857年12月31日(蘇黎世),致瑪蒂德:
Hochbeglückt,
Schmerzentrückt,
Frei und rein
Ewig Dein —
Was sie sich klagten
Und versagten,
Tristan und Isolde,
In keuscher Töne Golde,
Ihr Weinen und ihr Küssen
Leg’ ich zu Deinen Füßen,
Daß sie den Engel loben,
Der mich so hoch erhoben! 至高的喜悅,
不再有苦痛,
自由純潔
永屬於妳—
他們的悲嘆
他們的無力,
崔斯坦與伊索德,
純潔清白如金,
他們的淚和吻
我敬獻在妳腳前,
他們稱頌那位,
將我提升到高處的天使!
1858年1月1日(蘇黎世),致李斯特:
我要告訴你,昨天我終於完成了《崔斯坦》第一幕……
我現在要很努力地寫《崔斯坦》,下一個冬季演出季開始時,我要能將它演出,無論在那裡。
1858年8月20日(日內瓦),致其姐妹克拉拉(Klara Wolfram):
自從我們認識的那一刻起,她【指瑪蒂德】就耐心地、細膩地關心著我、照顧著我,任何一切可以減輕我生活負擔的事,她都勇敢地請她先生幫忙……
這一份情感一直隱藏在我倆內心裡,秘而不宣,但總是要被揭露。一年前,我寫好《崔斯坦》的劇本,交給她。第一次看到她是那麼地虛脫無力,她對我說,她只能死去……
一旦我再有心情繼續寫作《崔斯坦》,我就覺得我獲救了。真的,我必須要找出路。我只期待世界能夠讓我安靜地工作……
1858年9月1日(威尼斯),致閔娜(Minna Wagner):
我現在要找的是我自己的內心世界,才能完成我的作品。我已不再有名聲,也懷疑我的作品演出會成功。我什麼都沒有,只剩下工作,只有創作能夠讓我活下去……
我現在身處一個全然陌生的世界!身邊只有我的草稿,它們告訴我,我還有多少工作,也告訴我,我還有多少苦痛!
1859年1月19日(威尼斯),致瑪蒂德:
謝謝妳美麗的童話,好朋友!無庸置疑地,所有由妳那兒來的東西,對我來說,都有象徵性的意義。就在昨天,在那時那刻,妳的問候好似老天有意安排。我坐在鋼琴旁,那支老的金筆將它最後的汁液舖在《崔斯坦》第二幕上,正停停走走地畫著我那對親愛戀人的首度重逢。就像譜寫配器時那樣,當我以最後的安靜心情享受著我自己的創作時,我經常同時沈浸在無邊際的思考中,它們帶著我不由自主地看到詩人、藝術家的天性,而這是一般世界永遠無法理解的。一般的人生觀,總是以自己的經驗處理、拼湊,我看到的奇妙東西則不同於此,詩人的看法遠在各種經驗之前,完全出自最自身的能量,正是它將所有的經驗賦予意義。
……我的詩人理念永遠跑在個人經驗之前許多許多,我自己的道德成長幾乎都是由這些理念所決定、所引導。《飛行的荷蘭人》、《唐懷瑟》、《羅安格林》、《指環》、《佛丹》(Wodan),這些都早就在我的腦袋裡,比我的經驗要早許多。而我目前與《崔斯坦》的美妙關係,妳是很容易感受到的。……
1859年1月25日(威尼斯),致閔娜:
……首先得完成我的工作!我今天將手稿寄給B&H。希望在二月底前能看到第三幕。啊!如果好心的上帝能憐憫我,讓我維持相當的健康狀況,不要有突如其來的太大困擾,還有,特別是由妳那裡一直有好消息!讓我很清楚……我可以好好地、順利地在三個月裡完成整個第三幕。
1859年2月22日(威尼斯),致瑪蒂德:
對於未來,除了要完成《崔斯坦》外,我什麼都還沒決定。……要看看我是否能在這裡構思完第三幕。之後,我打算在瑞士寫配器,很可能離妳不遠,在琉森,去年夏天我在那裡過得很好。……我還是有我小小的壞習慣,要住得舒服、喜歡地毯和漂亮的傢俱、在家和工作時,喜歡穿著絲綢,還有 — 為這些我得寫幾封信!—
現在,只希望《崔斯坦》還能過得好,他總會過得好,總比以前好!—
1859年2月27日(威尼斯),致閔娜:
我現在只掛心一件事:要完成《崔斯坦》。我需要這部新歌劇,之後,我就可以有一段時間去做別的事,那對我來說,一定是好事。我還沒開始第三幕,我要想辦法,一旦我開始寫作時,不會被任何外務干擾。我不可能,也不想在威尼斯待那麼久,所以我準備大約月底時,離開這裡。……我會帶走鋼琴和那美麗的地毯。我想,在三個月內應可以完成,然後我會儘快去巴黎一趟,看看狀況如何,然後再到卡斯魯來接妳。
1859年3月2日(威尼斯),致瑪蒂德:
第二幕的成功帶給我好心情。……和這一幕相比,以前我所有的作品,都顯得貧乏,都得退避三舍。所以嘍,我和自己作對,將我以前的孩子們一次都殺死了。—
……在快完成《崔斯坦》之際,這次我已經感覺到體內有一種很宿命的反感,但是這還是不能讓我很匆忙地完成它。相反地,我經營著它,就好像我這一輩子再也不會有其他工作似的。因之,它也會比我以往的作品都來得美,就算是最短小的句子,我也將它當做是一整幕那麼重要,小小心心地舖陳著。說到《崔斯坦》,我要告訴你,我很高興及時收到了第一批新印的劇本,會很快寄給你。—
1859年3月10日(威尼斯),致瑪蒂德:
昨天我終於以從未有過的方式解決了第二幕裡所有大的、要好好思考的(音樂上的)問題。這是我到目前為止的藝術尖峰。我大約還需要一星期來完成它……
1859年4月9日(琉森),致閔娜:
無聊 — 天曉得 — 我從未有過,而是太忙太忙了,以致於我根本無法閱讀什麼東西。整個早上到下午四點是我的工作時間;我從昨天才又開始寫作。之後我做一個長長的散步到七點,休息一下,大約八點鐘喝杯茶、讀讀報紙、寫寫信,大約十點左右,我已經很睏了,那有可能再讀什麼一般的書。我不願說,我一輩子都會如此生活,但是在寫作《崔斯坦》的這段時間,這種生活方式非常適合。之後,我會好好休息一陣子,去和大家交往。……
1859年4月10日(琉森),致瑪蒂德:
第三幕開工了。在寫作的過程中,我清楚地意識到,我再也不會想到什麼更新的東西了:那一段旺盛的開花期在我體內滿滿地蘊育了芽苞,我現在只是一直在舊有的寶藏中拿東西出來,稍加呵護,種出美麗的花。 — 並且,這看來充滿痛苦的一幕對我來說,並沒有像想像中一般,有那麼強的攫取力。第二幕一直還深深地攫取著我。在其中,生命最高的火花以難以言諭的熱度燃燒著,幾乎直接焚燒、撕裂了我。愈接近這一幕結束的段落,帶出死亡昇華的溫柔光亮,我就愈安靜。當妳來這裡時,我會彈這一段給妳聽。……
孩子!這《崔斯坦》會是個可怕的東西!
這最後一幕!!!——
我擔心這部歌劇會被禁演 — 如果壞的演出不能展現全部—;只有普通的演出能夠救我!完全好的演出會讓人們瘋掉 — 我現在想不到別的了……
孩子!孩子!在譜寫這一段庫威那的話語時,我淚如雨下:
自己的柳樹與喜悅,
在往日陽光裡,
死亡與傷口都會消失
你將完全恢復健康。
這會很感人 — 尤其是對崔斯坦都 — 不起一點作用,而像空空的聲音飄過。
是可怕的悲劇!掌控了一切!
1859年5月30日(琉森),致瑪蒂德:
我現在忙於將這一幕的前半寫出來。遇到痛苦的段落,我總需要很多的時間,狀況好的話,每次也只能寫完一點點。輕快、生動、熱情洋溢的部份則進行地很快。……這最後一幕可真是忽冷忽熱 — 最深的、未曾聽過的痛苦與憔悴,之後直接是未曾聽過的狂喜與歡呼。天曉得,還從未有人如此認真地面對這樣的狀況……這些讓我最近又覺得不應寫《帕西法爾》,這一定又會是個不好的工作。仔細想想,安弗塔斯(Anfortas)是其中的主要角色。……妳想想,天曉得,那是怎麼回事!我突然之間搞清楚了:那是我第三幕的崔斯坦,但是不可思議地發展著。
《崔斯坦與伊索德》
劇情大意
…………………………………………………………………………………………
故事背景:中古(約十世紀)。
第一幕:崔斯坦船上的甲板。船航行在海上,由愛爾蘭向空瓦爾駛去。
第二幕:空瓦爾,馬可王的城堡。
第三幕:崔斯坦在布列塔尼的城堡。
首演:1865年六月十日,慕尼黑。
…………………………………………………………………………………………
第一幕
崔斯坦(Tristan)駕著船,載著愛爾蘭公主伊索德(Isolde)向著空瓦爾 (Cornwall)駛去,伊索德將在那兒與馬可王(König Marke)成親。空瓦...
作者序
【修訂二版前言】
2003年,華格納誕生一百九十週年之際,我們選擇了出版一本介紹他的《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專書。在作曲家眾多作品裡,這部歌劇可稱是其一生音樂戲劇成就的高峰,原因不在於它與作曲家親身的愛情故事有某種關係,而在於其中發展完成的個別音樂戲劇語法。要將這麼一部對於資深愛樂者而言,都不容易理解的歌劇,介紹給國內讀者,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出書後的各方反應,遠比期待中來得「熱」,初版絕版數年,高談文化早已催促再版。由於個人工作繁雜,一直未能著手進行相關工作。2013年,華格納誕生兩百週年,再不進行,會對不起作曲家,無論如何,都得將它完成。
在這一版裡,修正了許多初版裡的各種錯誤,亦增加不少相關說明,更新了研究資料,加上譯名對照表。有鑒於十年前,歌劇DVD尚未普及,對於未至現場觀賞過歌劇的讀者而言,探討歌劇製作有如隔靴搔癢,因之,書中僅附若干精選製作的圖片,未有進一步說明。十年後,歌劇DVD不僅劇目數量增加,垂手可得,演出版本亦如雨後春筍,令人目不暇給,應是可以討論歌劇製作的時刻。本書增加了羅基敏的〈「你在黑暗處,我在光亮裡」:談彭內爾的拜魯特《崔斯坦與伊索德》製作〉一文,其中亦交待了選取製作圖片的考量,期能傳達,華格納歌劇創作在歌劇史上的地位,不僅僅是作品本身的份量,透過他手創的拜魯特音樂節,這些作品帶動了廿世紀歌劇演出的大突破,展現歌劇係由音樂推動戲劇的精髓。
十年過去,曾經對華格納研究與演出有所貢獻的人士,逐漸凋零逝去,令人不勝唏噓。2013年裡,Lynn Snook與Patrice Chéreau先後於七月及十月撒手人寰,是我們在做這本書時,心頭一直有的傷痛與想念。
由於電腦科技的快速發展,十年前的檔案與今日的軟體不甚相容。本書雖為再版,排版、校對的功夫實與出版一本新書無異。張皓閔的細心校對,填補了作者們經常視而不見的缺失,在此表達深深的謝意。在讀書風氣日益消減的今日,高談文化一本初衷,不惜成本,投下心力,將全書重新排版製作,維持一貫的典雅出書品質,是我們一直衷心感激與欣賞的!
羅基敏/梅樂亙
2013年十二月於台北
【初版前言】
1998年,與高談文化合作出了《浦契尼的〈杜蘭朵〉—童話、戲劇、歌劇》一書,獲得許多迴響,期待能再接再厲,出版類似的歌劇專書。由於諸多因素,一直沒能完成大家的期待。五年後,終於能以這一本談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崔斯坦與伊索德》(Tristan und Isolde)的專書,繼續這個理想。
不同於浦契尼的貼近人心,對愛樂者而言,華格納似乎遠在天邊、高不可攀。再加上他一直被與納粹連線,更為這位早在納粹八字還沒一撇前,就已撒手人寰的作曲家,添上許多異樣的色彩。事實上,華格納的許多音樂被用在電影、電視節目裡,更是眾多廣告音樂一用再用的音樂源頭。換言之,在我們的生活裡,華格納的音樂早就無所不在。
華格納不僅是作曲家,亦是詩人,一生熱愛文學與戲劇。要理解他的歌劇創作,不能不理解他親筆寫作的劇本,更不能不理解他所熱愛的文學。因之,書中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劇本譯為中文,並以德中對照方式,呈現於讀者眼前。為了保留華格納文字作品原味,並基於其他考量(請參照劇本中譯之前言部份),決定採取華格納在譜曲前即已印行出版的劇本版本,故而內容與坊間CD手冊略有出入,特別是第二幕。讀者不妨自行比較作曲時的更動,以體會「詩人」與「作曲家」對文字之不同感覺;德文亦保留「古意」,識者當可看出。華格納的人生遭遇與《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關係,是接觸此作品的人均感興趣的。在諸多資料中,本書檢選華格納本人於創作期間談及本作品之相關文字,經由一手資料,讀者可自行想像當年華格納的心境。書末以表列方式列出作品創作過程大事,讀者不妨參照閱讀,當可拼湊出事件與作品關係的大致樣貌。
有關華格納這部作品之相關資料汗牛充棟,經過諸多考量,決定選取三篇與文學相關之文章,原作者寫作它們時,分別在不同的時空、應不同的需要、有不同之訴求,以呈現歌劇與文學之多元關係。《崔斯坦與伊索德》的音樂被一致認為係華格納音樂創作的重要里程碑,各種角度之分析與討論,一百多年來,無計其數。在達爾豪斯(Carl Dahlhaus)諸多文章中,選取此篇,係因其言簡意賅,回歸華格納個人對語言與音樂之認知,對照作品之音樂與文字文本,剖析二者辨證關係,一方面揭示華格納認知之誤,也同時展現華格納音樂語言的多面向與高度成就,是音樂分析與理論架構的精品。達爾豪斯為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音樂學界重要的音樂學學者,對音樂學之快速發展,有著莫大的貢獻;本文應是其著作首次全文直接由德文中譯的文章。梅樂亙(Jürgen Maehder)的兩篇文章,一篇以音樂的第四要素「音色」為中心,指出《崔斯坦與伊索德》承先啟後之地位,另一篇則對已形成專領域之「華格納研究」方向之轉向,做出簡介,期能帶給本地讀者跳出舊有古老窠臼,超前趕上的角度與思維。
為便於讀者閱讀,「華格納」之「《崔斯坦與伊索德》」出現時,作者名與作品名均不再附原文,其他人名、地名等重要辭彙首次出現時,則在中譯名之後,於()中標示原文,並視必要,列出與前後文相關之重要資訊。各篇文章裡,出自劇本的引言均以「楷書」標示,並順應一般習慣,將歌劇名稱《崔斯坦與伊索德》經常縮寫成《崔斯坦》;總譜之使用則以Dover 1973年版為主。各文章中,除出自作者的註釋外,為提供讀者更多資訊或便於瞭解,各位譯者加入的註釋,均以【譯註】標示。為節省篇幅及便利閱讀,部份之研究資料以縮寫方式處理,並於各文中註明。
由首演至今,《崔斯坦與伊索德》的舞台演出製作亦形成其特殊之演出史。經由多部製作演出劇照,希能讓讀者一窺歌劇演出風格與美感之轉變。其中多幅設計圖或劇照不僅在中文世界,亦在全球係首次出版。
完成如此一本書,要感謝許許多多的個人和機構。首先要感謝Lynn Snook (Berlin), Prof. Dr. Volker Mertens (Berlin), Prof. Dr. Arthur Groos (Ithaca/NY) 慨然提供文章,Ursula Müller-Speiser同意中譯Mertens教授之文章。更要感謝達爾豪斯教授之遺孀Annemarie Dahlhaus授權中譯其先夫之文章。在圖片方面,要感謝的有:
Bayreuther Festspiele, Bayreuth (拜魯特音樂節)
Wolfgang Wagner, Bayreuth
Akademie der Künste, Stiftung Archiv, Berlin (柏林藝術研究院檔案室)
Deutsche Oper Berlin, Archiv (柏林德意志歌劇院檔案室)
Staatsoper Unter den Linden, Archiv, Berlin (柏林國家劇院檔案室)
Schweizerische Theatersammlung, Bern (伯恩瑞士劇場收藏中心)
Österreichische Nationalbibliothek, Wien (維也納國家圖書館)
更要特別感謝歌劇導演彭內爾(Jean-Pierre Ponnelle)之遺孀Margit Saad-Ponnelle同意提供其先夫之第一部歌劇導演製作《崔斯坦與伊索德》之舞台設計圖,與其1981至1987年間著名的拜魯特製作相較,可見其製作理念之一貫性與細節之改變。
書中其他圖片出自以下書籍:
Bayreuther Festspiele, Jahreshefte 1952-2002.
Gabriel Bise (ed.), Tristan und Isolde gemäß der Handschrift des »Tristanromans« aus dem 15. Jahrhundert, Fribourg/Genève (Éditions Minerva) 1978.
Max W. Busch (ed.), Jean-Pierre Ponnelle 1932-1988, Berlin (Henschel-Verlag) 2002.
Martin Geck, Die Bildnisse Richard Wagners, München (Prestel) 1970.
Michael Petzet/Ditta Petzet, Die Richard Wagner-Bühne König Ludwigs II., München (Prestel) 1970.
Walter Erich Schäfer, Wieland Wagner. Persönlichkeit und Leistung, Tübingen (Rainer Wunderlich) 1970.
Hermann Schreiber/Guido Mangold, Werkstatt Bayreuth, München/Ham¬burg (Albrecht Knaus) 1986.
而高談文化多年來,不計成本地出版小眾又小眾的書,更是我們一直衷心感謝的!
羅基敏/梅樂亙
2003年六月於台北/柏林
【修訂二版前言】
2003年,華格納誕生一百九十週年之際,我們選擇了出版一本介紹他的《崔斯坦與伊索德》的專書。在作曲家眾多作品裡,這部歌劇可稱是其一生音樂戲劇成就的高峰,原因不在於它與作曲家親身的愛情故事有某種關係,而在於其中發展完成的個別音樂戲劇語法。要將這麼一部對於資深愛樂者而言,都不容易理解的歌劇,介紹給國內讀者,本身就是一個挑戰。出書後的各方反應,遠比期待中來得「熱」,初版絕版數年,高談文化早已催促再版。由於個人工作繁雜,一直未能著手進行相關工作。2013年,華格納誕生兩百週年,再不進行,會對不...
目錄
修訂二版前言
初版前言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情大意
羅基敏 整理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本德中對照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敏 譯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一:〈前奏曲〉與〈前奏與終曲〉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敏 集、譯
〈前奏曲〉
〈前奏與終曲〉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手稿:〈前奏曲〉與〈愛之死〉
〈前奏曲〉
〈愛之死〉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二:選自華格納的信件與《給瑪蒂德的日記》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敏 集、譯
選自華格納的信件
選自華格納《給瑪蒂德的日記》
•為華格納的《崔斯坦》預習:談樂劇的原初與前身
斯奴克(Lynn Snook)著 陳淑純 譯
•華格納與中世紀
梅爾登思(Volker Mertens)著 陳淑純 譯
•記憶與慾望之間:華格納的劇本與浪漫主體性
葛洛斯(Arthur Groos)著 洪力行 譯
•華格納的「過程的藝術」:《崔斯坦與伊索德》中之對唱
達爾豪斯(Carl Dahlhaus)著 羅基敏 譯
•夜晚的聲響衣裝 —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之音響色澤結構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著 羅基敏 譯
•神話、敘事結構、音響色澤結構:談華格納研究的樣式轉換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著 羅基敏 譯
•「你在黑暗處,我在光亮裡」:談彭內爾的拜魯特《崔斯坦與伊索德》製作
羅基敏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創作至首演過程一覽表
羅基敏 整理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研究資料選粹
梅樂亙(Jürgen Maehder)輯
•本書重要譯名對照表
張皓閔 整理
修訂二版前言
初版前言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情大意
羅基敏 整理
•《崔斯坦與伊索德》劇本德中對照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敏 譯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一:〈前奏曲〉與〈前奏與終曲〉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敏 集、譯
〈前奏曲〉
〈前奏與終曲〉
•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手稿:〈前奏曲〉與〈愛之死〉
〈前奏曲〉
〈愛之死〉
•華格納談《崔斯坦與伊索德》之二:選自華格納的信件與《給瑪蒂德的日記》
華格納(Richard Wagner)著 羅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