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與奇門遁甲
司馬遷的《史記》書寫中國的歷史,起於黃帝太初元年終於漢武帝元封元年,是中國第一本紀傳體通史,開場以「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素描黃帝的人格與他奇異的體質。
黃帝所處的時代,正是神農嚐百草時代的結束,但看這個時代背景,可以明白,這是一個神話時代結束前的神人混和時代。當時的諸侯混亂,肝腦塗地,百姓民不聊生,神農氏無力處理,軒轅氏——也就是後來的黃帝——於是用武力客服了這群混亂的諸侯,暫時平定了天下。然而,並非所有的諸侯都都能聽任黃帝的安排,尤其以身高七尺、鐵頭銅身刀槍不入的蚩尤更是狂妄至極,絲毫不為所動,依舊到處作亂。黃帝因此興兵大戰蚩尤在涿鹿附近的地方,蚩尤在涿鹿作法,大霧瀰漫三日,黃帝的軍隊感到相當迷惑,苦戰中的黃帝相當苦惱,就在某一天睡夢裡,黃帝「偶夢天神授符訣(夢見九天玄女授予天干地支)」,於是登壇致祭謹虔修,打造指南車,最後打敗了蚩尤,後來,黃帝命令風后將九天玄女垂降的天干地支,組合排列為4300餘局的奇門遁甲,用於行軍作戰和軍事演練上。
諸葛亮與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草船借箭
傳說諸葛亮是奇門遁甲的創始人,在《三國演義》裡,好幾次諸葛亮都以奇門遁甲化解了危機,而其中最知名的橋段,就在斥壁之戰爆發前,周瑜智激諸葛亮時的「草船借箭」的橋段。
卻說當時孫吳和蜀漢連結,要一起對抗號稱南下軍事演練的曹魏軍隊,曹魏和吳蜀兩大陣營,對峙於斥壁之上。周瑜刻意詢問諸葛亮:「曹軍不久之後就要水路並進前來攻擊,先生以為我方應該用哪種兵器來禦敵?」諸葛亮順勢回答周瑜:「既然在大江之上,當然以箭器最好。」
周瑜便趁此抓到機會,出了個難題給諸葛亮,便向諸葛亮提議:「如今軍中缺少箭矢,能否請先生監造十萬支箭應敵?」諸葛亮竟回答周瑜:「只要三天之內,就可以把箭矢送到都督的身邊。」原本期盼可以看到諸葛亮難為臉色的周瑜,沒想到諸葛亮竟會如此爽快答應,自己也大吃一驚,況且諸葛亮離開前還向周瑜保證如果三天後沒將箭矢送到,甘願受重罰,這種自信更是令周瑜無法理解。原來諸葛亮以奇門遁甲術,洞見了氣象變化,三天後的深夜五更,將上霧氣瀰漫,伸手不見五指,諸葛亮遂率軍接近曹操的水寨,曹操的弓箭手以為敵軍來營,命令三千弓箭手,以弓箭射擊在江面接近的諸葛亮草人軍隊,諸葛亮輕鬆地獲得了十萬支箭。當時在身邊魯肅在欽佩中不忘詢問諸葛亮如何辦到,諸葛亮回覆:「身為大將而不通天文,不識地理,不曉得天氣的變化,不明白布陣、地勢、人情的,就是庸才。我在三天之前就算定今天有大霧,所以敢在周瑜面前誇下海口,以三天為限,用計取得這十萬支箭啊!」
奇門遁甲借東風
斥壁之戰爆發當夜,周瑜、黃蓋、諸葛亮一致認為利用火攻必能打敗位在北方的曹兵,但當時正值隆冬,東北風大作,周瑜非常擔心風向反而會傷了自己的軍隊,產生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的慨嘆,諸葛亮前去拜訪周瑜,告訴周瑜:「我雖然無才,但曾經得到異人的指點,對天象頗有瞭解,請都督在南屏山建台,,我為都督借三日三夜的東風如何?」於是,諸葛亮便在周長二十四丈高九尺的七星壇上仰天禱告,在七星壇的下段,立有象徵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旗子:東面旗色為青色,象徵東方七星;西面的旗色為白色,象徵西方七星;南面旗色為紅色,象徵南方七星;北面旗色為黑色,象徵北方七星。諸葛亮就是在這個祭壇上,招來東風,幫助吳蜀陣營大破曹軍。
劉伯溫與奇門遁甲
劉伯溫與燒餅歌
原名劉基的劉伯溫,是明朝的開國謀臣,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重用,被稱為明朝的諸葛亮,也是傳說裡奇門遁甲奇強的人之一。劉伯溫二十二歲的時候,為官因為太過廉直清明,所以受到排擠,元朝末年世局正亂,朱元璋起兵,聽說劉伯溫精通政治、天文、地理、兵法並且料事如神,因此請他出來幫忙,最後援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業。
有一日,朱元璋在內殿裡頭吃燒餅,忽然劉伯溫晉見,朱元璋得到通報後,命人將燒餅先覆蓋起來,待劉伯溫進入之後,便問劉伯溫:你可知道我碗裡面放的是什麼東西?你既然深明事理、料事如神,讓你猜猜看!
劉伯溫掐指一算,回答明太祖朱元璋:碗裡面的東西是食物,一半像太陽一半像月亮,而且曾經被金龍(皇帝)咬過了一口!
朱元璋一聽,更加感到劉伯溫料事如神的精準度有多可怕,所以緊接著問他:那樣,你倒是來幫我算算看,我們朱家天下大明王朝是不是能夠永垂不朽?!
劉伯溫在這個時候便寫了一首《燒餅歌》送給朱元璋,內容描述了往後明朝一路發展的興衰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