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尋找真正的幸福 /傅林統
若從兒童的立場提問:我們真正的幸福在哪裡?相信很多父母會回答:就在童年由衷感到興趣的閱讀和遊戲,就在大人滿懷關愛當中接受適性的教育。
心理學家發現,每個人隨時都在潛意識中使用自己最擅長的智能學習各種事物;如果能夠找到孩子智能的傾向,給予適性的教育和引導,將會讓他們發展得更順遂。
自從哈佛大學迦納(Howard Gardner)教授在一九八三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論」後,適性與個別化教學的理念立即瀰漫全球校園,也縈繞家長們的心中,大家皆以為在兒童教育上找到了著力點!其實,孔子早在兩千多年前就主張「有教無類」,「一枝草一點露」、「行行岀狀元」等俗諺也表達出了同樣的理念。
教育部目前推行的「八大智能教育」,就是回應這種理論的策略。人類的智慧既然是多元的,教育的任務就是設計種種情境誘導兒童發揮他們包括心理的、生理的潛能;在這過程中,一方面發現智能傾向,一方面輔導適性的發展。
稱職的父母要怎樣配合「多元智能教育」的施行呢?首先要瞭解學者專家所分析、統整、歸納的「八大智能」為何──
語文智能:利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並藉此瞭解他人;口語、閱讀、書寫是最常用的學習方式。
邏輯與數學智能:運用數字和推理的能力,包括計算、分類、分等、概括、推論、假設、檢定、因果的思考能力。
空間智能:對三度空間、視覺空間、內在空間的思考能力,包括色彩、線條、形狀、圖形的肉眼和心眼的觀察。
肢體動覺智能:肢體語言、體能活動、做中學等能力,多用競爭性和合作性的遊戲學習。
音樂智能:指對於音調、節奏、旋律、音質的敏感度,包括歌唱、演奏、作曲、音樂創作、以及韻文的欣賞能力。
人際關係智能:察言觀色、辨別暗示、善解人意、團隊合作、社交禮儀等智能,可在人際互動時做出適當的反應和溝通。
內省智能:有自知之明,也就是認識自己的情緒、動機、興趣、願望,進而適應環境、規畫人生,建立自尊、自省、自主的品格。
自然觀察者智能:對動、植、礦物的瞭解,以及對自然景物及現象的敏銳注意力,;喜愛接觸大自然,並且認識它、喜歡它、欣賞它。
八大智能的啟發和輔導,應從兒童的生活出發;尤其是從自然觀察者切入,是很適合兒童的心理的方式。親近動物、觀察動物、藉由兒童對動物的好奇與疼愛,引導他們探索、追尋、感動,學習效果自然提升。
本書就是秉著這樣的教育理念,在閱讀和學習活動中,觀察兒童的反應,瞭解他們的性向,同時給予適性的輔導。
除了智能的啟發外,本書也在述說暗示人類與動物間之「愛的交流」;我們以科學、美學的觀點瞭解動物之餘,更要以慈悲心看待動物。
我們藉著擬人化的故事,以動物的生態及性格,寓以道德的、倫理的、情操的、處世的道理;換言之,是著眼於「八大智能」的多元教育,把動物們的可愛融入故事裡,讓兒童感到親切與驚喜;在增添知識之外,無形中也淨化他們的心靈。
但願父母和老師們能善加運用,讓孩子快樂地閱讀、仔細地思考,達到全面學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