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譯者:蕭美華
《幼兒社會教材教法》是給職前與在職教師參考的一本教科書,發行以來深受使用者肯定。我們很高興能接下這本書的改版工作,好讓Carol Seefeld博士這本優質的教科書能夠持續更新,呈現給大家。第八版內容在介紹當今幼兒教育和幼兒社會領域課程變革的同時,仍然保持幼兒社會領域課程完整的一致性與連貫性。
孩子的成長、發展與學習
第八版仍是以孩子所需的知識為基礎而編寫,雖然世界在改變,但孩子仍舊是孩子,他們的成長、發展與學習總是以孩子們慣有的方式進行著。第八版的《幼兒社會教材教法》以孩子的成長、發展、學習等相關理論和研究為基礎。本書每一章也將成長、發展與學習的相關研究或理論與社會領域研究的各種議題做緊密的連結。
文化、多元性和融合教育
第八版最大的特色是注重「文化」、「多元性」與「融合教育」的議題。本書專章闡述值得讚揚的「多元」和「差異」的概念,培養職前與在職教師對於此議題之課程設計和教學實務有一完整的知識基礎,這些來自新進的理論與研究的知識基礎,將會促使教師教學時進一步教導幼兒學習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在本書其他章節也都可見讚揚多元文化的概念與實務,這些概念與實務可應用於教導所有學習社會領域的孩子們,不論這些孩子是否具有特殊的需求或個別差異。
透過活動來學習的概念
我們認為所有的孩子都應該在一個豐富的、愉悅的環境中接受教育,如此方能促進和提昇孩子的各種學習能力,諸如遊戲、心智、生理和社會互動。研究清楚指出:人們最佳的學習方式是透過「活動」來習得。當人們若有其事的把弄著物品或和他人玩遊戲而獲得某些想法,這種「主動」的活動與遊戲是學習最重要的元素。遊戲扮演統整社會領域課程的重要角色,且被認為是孩子學習的基本模式。本書中,每一章節皆會提及一些遊戲與活動,但也安排獨立的一章專門介紹孩子學習的各種資源與活動,作為教師安排課程時參考,以協助孩子能從活動中學習。
統整的取向
社會領域課程的學習是一種完整的經驗。在本書中不僅相信孩子學習的完整性,也認為認知和社會成長、生理、情緒發展密切關連。
社會領域課程的進行被認為是一種統整的經驗,其中涉入學校、家長與社區等概念。社會領域課程也呈現出一種連續性的經驗,這經驗的建立不僅從孩子還在襁褓時或在學前學校時便已開始,更延續到就讀幼稚園、小學時。
即使本書是以「章節」方式描述社會領域的課程,但都是以「學習是一種連續且統整的活動」為理論基礎。因此,社會領域課程兼容其他課程領域,從第八版的《幼兒社會教材教法》內容中可見統整了視覺藝術、音樂、動作、科學、健康和語言等課程。
社會領域內容的變化
自從第一版的《幼兒社會教材教法》出版以來,世界已有了戲劇性的轉變,但孩子及其學習方式卻少有改變。和前幾年比較起來,我們所生存的世界越來越缺乏安全感,經濟生活也越來越沒有保障,我們撰寫這篇前言時,正是在美國新任總統歐巴馬就職典禮後不久,這是一個改寫歷史且影響深遠的事件。
科技與技術的擴張也造成全球性的改變,電子郵件的使用拉近距離遙遠的彼此,科技使我們更加靠近資訊和知識。孩子擁有的科技相關知識與經驗比以前更多,使用科技的年齡也愈趨下降,鑑於此,第八版也提供教師們開始使用電子科技設備的概念,如使用數位相機、到網際網路蒐集資料等。
幼兒教育領域的最新成長與轉變也成為本書的重要基礎。幼兒教育邁向未來的同時,已展現了專業化的思維且建立最新的專業標準。全美幼兒教育協會(NAEYC)已經建立一套維持出生至八歲教育品質的最新標準,如課程標準、教師專業養成標準。因此,孩子都應被專業的、高學術能力的合格教師所教導的基本假定仍繼續出現在第八版中。教師必須以孩子的觀點思考教師的角色、了解孩子與其學習的節奏。本書提供大量有關社會領域課程的教學實例、建議和指引,但社會領域教材教法最重要的元素是:一位具有反省思考能力與高度可教育性的教師,由這位教師來進行課程設計、教學,並落實本書所提及有關社會領域課程的觀念、技巧、態度與學習經驗。
國家標準
世界急遽改變,教育當局自從了解有必要讓我們的孩子事先準備以在未來能成為一位全方位且具有效率的公民後,便要求社會領域的教學內容與方式必須有所改變。由美國教育部研究與改進局所發展出的歷史、地理、經濟、和公民教育的標準中標示出社會領域課程的新方向。本書已將美國社會學科學會(National Coucil for Social Studies, 1994)所列的十個課程主題標準包含其中。
這些標準造成學校裡的社會領域學習內容對孩子而言顯得遙不可及,無法與孩子緊密相連的結果漸被忽視。本書修正這部分的缺失,本書以態度、價值觀和民主社會公民所需的技能,以多元的觀點建構出社會領域的學習內容。這些內容將會培養孩子歷史、地理、經濟與其他社會學科的知識,並且養成良好的技能和態度,以在未來的民主社會中成為一位全方位的公民。
本書特點
本書為利於教師使用,每一章皆有:
◆課前問題方便事先組織內容與了解目標。
◆文後皆附有摘要。
◆提供建議與延伸閱讀,以使學生更進一步獲得相關知識、態度與技巧。
◆提供更多的參考資訊和教學資源方便授課教師使用。
◆本書每一章節均可見兒童文學作品,如兒童圖書或詩畫。
◆對融合教育、重視文化與多元性,提出豐富的例子和觀點。
◆利用完整的例子和觀點,詮釋社會領域課程的理論和研究如何落實於實務中。
本書架構
本書共分三部份,第一部份為社會領域教材教法的意涵、教學前的計劃與評量、教學資源。
第二部分討論思考與概念形成,包括社會技巧、文化、多元性與價值觀。這些章節將討論這些過程如何開展、教師如何透過社會領域課程學習與促進這些能力。
第三部份則進入社會領域的學科內容,包括歷史、地理、經濟和公民意識。另也開闢一章討論全球化的連結。第三部份也反應出最近由官方所頒佈的學習標準與相關法令的內容。
誌謝
我們非常感恩已故的Carol Seefledt博士對這本著作的付出,也十分感激她對兒童與教師所做的努力,她到現在一直都還是我們心中尊敬的領導者,也是鼓舞我們向上的激勵者。
其次,我們也感謝Joan Isenberg,是她鼓勵我們承接這份改版工作,我們非常感激Joan對我們的信任。
而Julie Peters,我們的編輯,也要給予大大的感謝,感謝她在改版期間的支持與耐心。同時,也要感謝一起進行改版工作的每一位夥伴。
另外,我們也要對Warren Buckleitner表達謝意,感謝他在科技電腦這方面的協助。
再來對於在改版過程中,提供思考周詳的觀點和建議的智囊團,更要致上最高敬意:明尼蘇達大學的JoAnne Buggey、Bowling Green州立大學的Alden Craddock、紐澤西學院的Blythe Hinitz、海岸卡羅萊納大學的Barbie Norvell、丹佛州立Metropolitan學院的Mary Jo Pollman。
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我們要感謝我們的另一半,Dana Pless和 Allan Falconer,他們在各方面都展現了愛與支持。
Sharon Castle
Renee C. Falconer
in George Mason Un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