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保肝固胃,健康滿分
─別出蹊徑,就是要你重視消化系健康
前言:消化系為健康、元氣的關鍵
第一章 惱人的消化道症狀
一、口乾舌燥:唾液分泌量少於每天一千五百西西
可以大致區分為八大原因 陰津不足用「益胃湯加減」
陰虛火旺用「六味地黃湯合增液湯加減」 日常飲食:常喝水、吃半固體食物
二、口腔異味,社交活動的大敵
口腔乾燥或全身性因素 中醫辨證與治療
三、口腔潰瘍,說不出口的痛
免疫功能下降就易嘴破 中西醫治療各有所長
四、為何口水流不止
口水不自覺外流的幾種原因 中藥用理中湯等加減
五、牙齒痠軟,食在無奈
脾腎氣虛最常見 常嚼食核桃仁可保固腸胃與牙齒
六、打嗝不止,疾病警訊
打嗝與噯氣不同 慢性打嗝可能是疾病警訊
中醫分胃寒胃火治療 找出原因並分四型治療
七、食慾不振,試試中藥
找出原因並分四型治療
八、消化功能障礙,滿腹怨氣
九、胃腸神經官能症
十、腹脹難消,大腹便便
十一、放屁連連,處境難堪
腸氣主要是吞進去的 分為濕熱、虛寒等五種證型施治
十二、便秘:硬是嗯不出來
飲食與生活習慣為關鍵 多運動、注意飲食有助於改善
十三、腹瀉:拉到腿軟
依照不同病因施治
十四、肛門搔癢 想抓也難
分風濕夾熱及血虛生風施治
十五、慢性肝炎與肝區疼痛
第二章 腸胃系統疾病
一、牙周病:後患無窮
從清胃瀉火、調養氣血著手
二、胃食道逆流:一股酸味湧上心頭
三、幽門螺旋桿菌:有那麼嚴重嗎?
中西醫各有治療妙招
四、消化性潰瘍:現代文明病
冬季、容易緊張者較容易發生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不盡相同
中醫依症狀及痛法辨證施治 遵守飲食宜忌並放鬆心情
五、慢性胃炎:現代人的宿命?
飲食與藥物為最主要原因
六、胃下垂:纖瘦美人的哀愁
從氣虛下陷、飲邪內停等四方向診治
七、胃癌:早期發現有治癒希望
可能與營養失衡有關 通常以胃痛為主要症狀
治療以手術後中醫調養為上策
八、大腸激躁症:嗯不出 拉不停
其實就是大腸過度敏感 體重減輕者不是單純腸躁症
九、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演變成大腸癌
腹瀉、腹痛為主要症狀 注意類固純與中醫苦寒藥
十、腸粘黏:手術後長期腹痛就要小心
多為婦科、腸道手術後遺症 再動手術可能使情況更糟
十一、大腸直腸癌:早期治療預後較佳
愛吃肉又有家族史者為高危險群 多管齊下的效果較佳
十二、痔瘡:難言之隱
便秘可能是主要原因 中西醫治療方式有很大不同
主要是飲食、行為不當引發 積極防治可免後顧之憂
第三章 肝膽系統疾病
一、當心脂肪肝:肥胖不是福
肥胖為脂肪肝主因 從三個大方向治療
二、B型肝炎:台灣的國病
e抗原陽性者較易罹肝癌 中醫治療肝病有妙招
三、C型肝炎:紋身刺青客特別小心
中醫藥可解干擾素副作用
四、當B肝患者遇上C肝
治療C肝時B肝可能乘機而起
五、中醫怎樣治療慢性肝炎
肝炎很不容易治療
六、肝硬化:幾乎是肝癌前身
癥結在於正虛與邪實
七、肝癌:十大癌症死因之首
肝癌有五種常見症狀 中醫認為正氣虛為肝癌主因 分四型辨證論治、全面調理
八、好膽嘜走:膽結石要開刀嗎?
膽結石的成份、症狀 中醫以「膽道排石湯加減」治療 患者要特別留意飲食宜忌
第四章 保肝固胃有撇步
一、胃寒要暖胃
寒邪犯胃,良附丸是良方
二、腸胃也會受風寒而感冒嗎?
腸胃型感冒是通俗講法
三、精神緊繃,腸胃也會鬧情緒
氣滯、胃氣逆為主要原因
四、濫用止痛藥會讓人「牽腸刮肚」
五、GOT、GPT居高不降怎麼辦?
六、中醫依個別體質開方治肝病
還可配合西醫概念處方用藥
七、保肝中藥傷腎?
八、煩躁易怒小心傷肝
可用四逆散或柴胡疏肝散治療
九、夏日護肝四大原則
十、寒冬保肝備忘錄
十一、慢性肝炎患者 怎麼吃才正確
十二、喝酒傷肝,人生變黑白
肝病與喝進體內的酒精量有關 中醫解酒有妙方 酗酒也有藥可以治療
十三、長肝斑不一定肝不好
治療要從肝脾腎著手
十四、從古今觀點論膽、識膽
膽識、大膽與膽確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