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信「草阿枝會擱倒人」祖訓
小時候常在河堤或池糖邊、屋前屋後的果樹旁、海岸附近,甚至家門前、地界四周,看到一整排高大、密集的「刺仔」樹;那些樹木多刺,樹身又直、少分枝,很難爬,實在不好玩。每年五月過後會結果,果實為青綠色,吃起來澀澀的,並不可口;但等果實成熟、曬乾後,則成為馬甲子實、鐵籬笆果,據說具有某些效用。
後來才知道,因為「刺仔」多刺,不但難爬,動物不願靠近,連鳥都不敢在樹上棲息,所以客家話稱為「鳥不站刺」。人們於是利用其生長密集、不易靠近的特點,成為標示地界、防範宵小入侵的最佳屏障,早年多種植成排,號稱「鐵籬笆」,用以抵禦日本兵侵擾。例如苗栗縣苑裡鎮由錦山往大埔方向的路中間,就種了一整排,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那裡稱為「刺仔腳」。也因為「刺仔」的刺既多又長、直而硬,像「牛港(年輕公牛)」那麼兇,因此閩南話就叫做「牛港刺」。
當時牛港刺除了作為「鐵籬笆」之外,最大的用處就是砍下來之後可以當柴火燒。由於樹材結實,非常耐燒,不管煮飯、做菜、燒開水都很好用,尤其曬乾以後,一段柴往往就可以煮一頓飯。不過刺仔樹一定要在剛砍下時就分段儲存,否則一旦曬乾就堅硬如鐵,即使拿柴刀也砍不斷。當時以為刺仔樹的作用不過是當鐵籬笆與煮飯的薪柴。
沒想到機緣湊巧,家父因為深受三大「症頭」困擾:頭生爛瘡、屁股有久年痔瘡,加上長年筋骨痠痛,頗有「痛不欲生」之苦。後來聽一位國術館拳頭師的建議,設法找到幾乎已經被砍光的「馬甲子」。煎煮之後當茶飲用,果然改善了困擾多年的頭瘡、痔瘡毛病;後來又用煎好後的馬甲子湯燉「獅尾冬骨」,連筋骨痠痛宿疾也很少再發作。消息傳開之後,鄰居與親朋好有紛紛前來索取,老一輩的人則想起刺仔樹的客家話又叫馬甲頭,閩南話叫牛港刺,從此一傳十、十傳百,馬甲子一下子成為人人叫好的偏方,我按時去隔壁鄉鎮砍伐、用車子載回處理、曬乾的馬甲子根本供不應求。不得已只好投入自己栽種的行列,經過多年摸索,總算做出一些成績,馬甲子的材料來源已經不虞潰乏,我也嘗試應需要者的要求,提供馬甲子藥頭切片(煎湯)、磨粉(做成茶包)等材料,還頗受歡迎。
剛開始只是提供馬甲子切片或粉末讓人煎湯,當青草茶飲用。很多人反應口感很好,味道淡淡的,沒有坊間青草茶的怪味,四季都可以飲用,喝多了也不會因為太涼而拉肚子(市面上賣的青草茶多偏寒性,只適合夏天冰涼飲用,但有些女性喝了容易腹瀉)。有些朋友還說,他們冬天吃完麻辣火鍋之後覺得太燥、火氣大,喝了馬甲子茶之後覺得很舒服,不再口乾舌燥。還有人將其加入養生麵、養生飯、養生湯、藥燉排骨中,作為湯底,食物也會變得比較溫順可口。後來我乾脆與國內的GMP藥廠合作,我提供原料、工廠提供機器,生產不加糖的馬甲子茶包,方便消費者沖泡飲用。開發完成後提供給安親班試飲,發現多數小朋友都喝得一乾二淨。但小朋友反應味道太淡,因此後來也開發了加糖、有甜味的茶飲,但一般人還是喜歡原味。
馬甲子大受歡迎之後,有一陣子我也感到很好奇,為什麼這種連鳥也不願靠近的刺仔樹,煎煮之後飲用會對身體有好處呢?於是將樣品自行送檢驗,發現其中含有豐富的三萜類(類似樟芝的成份)、兒茶素與礦物質,但兒茶素中又不含咖啡因,因此無興奮作用,可以說老少咸宜。
後來又有中醫師告訴我,如能在茶飲中加入牛奶樹、六角英與黃花蜜菜,保健效果應該更好。牛奶樹就是民間俗稱的「牛奶埔」,燉雞或瘦肉有滋補作用,藥膳中應用得相當普遍;鄰居中有人有人腳部無力,在醫院躺了二十年,也有人深受痛風之苦,聽說服食加了牛奶樹的藥膳之後,都獲得改善;而且牛奶樹藥性溫和,對人體有益無害,因而決定加入其中。六角英與黃花蜜菜則有消炎退火作用,可以相輔相成。有趣的是,我住的地方原本很少看到六角英(竹篁),自從開始自己栽種馬甲子之後,六角英就如影隨行,不管種在哪,那附近一定會自然長出六角英,可見兩者跟密不可分,萬物之奇妙真是讓人驚嘆,這也是我堅持馬甲子搭配六角英製成茶飲的主因。
最近還有青草藥專家告訴我,馬甲子也可以製成藥酒。我則將心願放在推廣「馬甲子是傳家寶」的觀念,希望大家一起來種牛港刺,既能當圍籬與景觀植物(已經有人做成盆栽),還可以留給後代子孫,作為萬用青草藥使用,有益無害。我更期待有心人一起來推廣、愛用馬甲子,讓它成為我們的日常養生茶飲。
近幾年來,我從自己的經驗出發,努力推廣,包括參加在台北世貿大樓舉辦的生技展、在保健雜誌上發表使用心得,更進一步與元氣齋出版社合作,出版專書。由於個人才疏學淺,承元氣齋編輯鼎力相助,也謝謝中國藥用植物協會前理事長徐順裕撥冗審閱並賜序。更感謝眾多愛用者提供他們的體驗,本書才能順利完成。他們的飲用心得讓我深信老祖宗常說的「草阿枝會擱倒人」這句名言;看似無用的青草藥,只要會使用,確能發揮養生保健的效用,有時甚至好到讓人嚇一跳(驚訝得跌倒在地)。
由這麼多體驗者的心聲可知,多數人還是對「牛港刺」比「馬甲子」熟悉,因此本書即以牛港刺為主,馬甲子為輔,方便讀者查找、使用。美中不足的是,為了趕在世貿生技展之前出版,匆忙中可能有疏漏之處,還請專家指教,以便於再版時更正。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