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一
1960年代以來,國語(普通話)拜教育普及與廣播電視科技之賜,基本上解決華人社會語言難以溝通的問題,但是卻以各地方的母語為犧牲,許多弱勢母語已進入瀕危的狀態,需要加以保護搶救。如何拯救方言、兼顧國家通行語言的既有功能與適度發展方言已成為當代華人最具挑戰性的社會工程之一。
各地方言因為一百多年來羅馬拚音與方言用字殊異難以統一、教學困難,無法成為華人的共同標準,也就侷限了方言的普及與向外發展。【通用注音字】是種方塊形音素拚音字,採漢字筆法與結構,筆畫少、字形優美,與廣為人知的注音符號相容,能讓十幾億華人在國家通行語言的共同基礎上,輕鬆學會各種方言的發音與特殊用字,也因此可以移除方言教學的障礙,成為華人使用方言讀寫的新標準。以【通用注音字】搭配漢字,用來表達方言的文書、歌曲與創作,全體華人就能明其義,也知其音,方言不僅得以保存,還能從地方向外發展到十幾億華人的龐大市場。
如何兼顧國家通行語言的既有功能與適度發展方言?本書《通用注音字問世篇:方言的解放》便針對這個問題,提出這個社會工程的基礎、藍圖與願景。
本書分兩部分,前五章為第一部。第一章為【通用注音字】的簡介,第二章起以國、台、客、粵語的發音符號與語文應用為核心,循序漸進,並且以普為人知的羅馬拼音方案、IPA國際音標與漢字的例字提供讀者對照學習。各種羅馬拼音方案有趣的歷史沿革、爭議、起落等內容,本書只點到為止,讀者可以上網到維基百科自行衍伸閱讀。
國語(普通話)是華人的共同語言,【通用注音字】的基本符號由國語(普通話)注音符號發展起來,其中有60%與國語的發音有關。學會用【通用注音字】表達國語文字的發音,等於學會60%的【通用注音字】符號。所以本書先由第二章國語學習「通用注音字四大基礎」,並且經由注音字的「國語漢字識讀」學習如何以左右半形字組成注音字。
第三章講述台語(台灣閩南語)的【通用注音字】方案,因為閩南語、客語、粵語的聲調與入聲具有許多共通的特性,將這三種方言的聲調與入聲集中在第三章說明,可以省去後面的重複。學習了聲調與入聲之後,接著學習台語的聲母、韻母等幾個新增的符號,對照學習【通用注音字】的台語拼音方案的內容。所有台語的發音例字,放在附錄一的第二節,讀者可以進一步研究所有的台語發音如何以注音字表達,也可進一步思考如何用注音字代替難以理解的借用或新創漢字。
【通用注音字】在生活與藝術上可以與漢字完美的搭配運用,讓所有人的母語文化都能綿延不絕,這是筆者發明這套文字集的最大心願。為展現【通用注音字】的優美,也為避免在閱讀的過程太過於單調,便在介紹台、客、粵語的【通用注音字】方案時,穿插一些有趣的注音字活用實例。
第三章的活用部份有童謠、俗諺,以及【淡水暮色】、【祖母的話】兩首好聽的台語歌歌詞,還有【懷念阿母】、【鹿角薰吹】、【頂山腳庄頭記】、【白菜博士】等非常值得欣賞的幾篇散文,最後有全羅文、全漢文、通用注音字並列的一篇【打拳頭賣膏藥】,及漢羅並用、通用注音字並列的一篇【桌數怎麼算?】,提供讀者從中比較這四種文體的優缺點。
第四章講述客語的【通用注音字】方案,一樣先從「通用注音字」與客語拼音方案對照學習。活用的部份有加注台語及客語注音字的春聯、唐詩、客語俗諺,示範如何與書法教育結合;另有【客家本色】、【紅蜻蜓】、【天公落水】三首好聽的客語歌歌詞,然後,有10課學童的簡單課文,改編成台語、客語的雙語教材,希望能引發鄉土語言教師的興趣。
第五章講述粵語(廣東話)的【通用注音字】方案,在對照學習【通用注音字】與拼音方案的時候,有幾個粵語獨特的發音特別以國際音標的母音定義解釋,這是為將來學習吳語的發音打基礎。活用的部份有六課廣東話的基本會話,示範將注音字用於一般社為人士的語言教材;另有曾經紅遍台灣大街小巷的【小李飛刀】、【楚留香】、【上海灘】、【滄海一聲笑】、【倩女幽魂】這五首廣東歌的歌詞與注音字發音。
本書第六、七、八章為第二部分,呈現「解放方言」的各個具體可行的思想。第六章【通用注音字前景隨想錄】,提到【通用注音字】的字型、輸入法、字碼標準、如何在媒體推廣等資訊科技問題,以及地方文創題材、方言電影的興起、寫作文體等趨勢;國小與大學方言教育的因應,以及客家庄的客家話觀光教學的想法。在此也可以看到現代華人解放方言的基礎工程,看到漢字新文明的具體景象,讓人充滿想像與期待。
第七章是【方言政策狂想曲】,探討方言的困境、如何兼顧國語既有功能與適度發展方言的法律,也提到建立包含英語在內的多語環境對方言解放的幫助。
第八章【結論:方言的解放】總結前面幾章內容,吹響解除方言禁錮的號角,並以後續為了推廣【通用注音字】最重要的三件事作為本問世篇的結論,也就是建立組織、資訊企業的合作、以及學術教育界的研究合作。
最後是附錄,列出國、台、客、粵語的所有發音的注音字例字,可以用來研究這些方言發音的特色,也是作者【通用注音字集】的具體內容。【通用注音字集】在2012年的版本雖然也能支援大部份吳語(包含老上海、松江片),但為了減少讀者與學習者的負擔,也為了審慎的發展【通用注音字集】,預計還需要幾年才會將吳語放到新的版本,暫定的字形將會先與外界溝通討論,徵求意見。
原本A4大小的版本(2012/12)有一章專門講【通用注音字集】的電腦輸入方法,介紹在Win XP作業系統環境的37鍵、五字根的輸入法,還有一章專門講英語的發音支援,後來在B5的新版本因篇幅的關係將這兩章移走;A4的版本還有一個附錄是方塊拼音字的規格比較,附上【通用注音字集】的基本符號與簡化符號組合總表,並大略介紹日本假名、韓國諺文、陳松溪的台灣字、河洛角台語字、新台語字等方塊拼音字,這個附錄部份因同樣的理由被移走,等以後有機會另外介紹。
【通用注音字問世篇:方言的解放】作者 唐瓊德
2013年2/27日 於台灣新竹
作者自序二
許多人好奇,為甚麼一個學習理工專業的碩士會對創造一套方言的拼音文字投入這麼長的時間,並且得到一個能承先啟後、兼顧傳統與現代需求的良好成果呢?其實他們也想了解為甚麼不是台灣的語文學家去完成,反而是一個看似無關的人完成了呢?就且聽我娓娓道來。
我是在1961年出生於台灣高雄縣路竹鄉,就讀於當地的國小國中,講流利的閩南語。自幼徜徉於鄉間野地,自然美景,敦厚人情,卻也興趣廣汎,好學不倦。高中考上台南一中,大學念台南成功大學電機系,後於新竹交通大學光電研究所拿到碩士。畢業後參加國防役,就職於竹東工業技術研究院十年。個人的專業是電腦軟硬體、週邊設備、通訊產業、產業研究,離開工研院後去科學園區半導體業、桃園電子業擔任市場行銷與研發等職。
時光飛逝,離開家鄉後,在新竹就業、結婚、生子,相當喜歡此地的學區環境與設施,尤其是族群的自然融和、不知不覺就住了三十年,兩個小孩的心目中都已經以新竹人自居了。
2002年因為子女學習鄉土語言課程,看到許多拼音方案與方言寫作的借字與創字的問題,因緣際會,便開始了閩南語注音字的研究。2004年間,偶然得到方塊拼音字構形的靈感。2008年時我離開電子與半導體業界,終於可以全時投入。幾年來藉由許多觀念的突破及觸類旁通,開始將字型拓展到客家話、廣東話與上海話,經過難計次數、絞盡腦汁的字形修改,不知多少個版本,至今【通用注音字】不僅可以支援國、台、客、粵、滬等主要漢語方言,也可以支援日語、韓語、英語發音,而且,基本的電腦向量字形與輸入法也都開發完成。整體發展狀況,已經到達可以對外展現其優、其美、其好的階段,同時,也到了需要尋求外界資源協助的時候。
許多人會質疑,為甚麼不是由台灣某些個知名的語文學家去完成,反而是一個看似無關、不務正業的人完成了呢?這樣子去推廣是否很難得到學術界與教育界的肯定?大哉斯問!!由以上的發展過程來看,【通用注音字】的開發是多種專業的整合,需要對各種方言的同音字資料進行匯整研究;需要方言聲韻母、聲調、入聲的發音知識等等一些漢語方言學家的專業;還需要一些毛筆書寫、漢字結構、字形美感等書法家的基本訓練。此外,電腦繪圖、影像解析度、電腦字碼、電腦向量字形、輸入法等資訊業的知識也不可或缺。
1950年代中國的文字改革起初希望是民族形式的拼音字母而不可得,1990年代台灣的洪惟仁教授提出理想的台語文書形式是朝鮮諺文式的方塊拼音字,但歷20多年仍不可得,許多人的創作都因以上三種知識的整合不夠理想而歸於失敗。筆者重溫這些歷史,深知創作的艱難,尤其是【通用注音字】的現代結構與能支援的發音組合已遠遠勝過六百年前發明的韓國諺文,其中包含了許多的新意,這些創意有理工發明訓練的人是比較容易蘊釀的。再說,世界上很難有一個專業的語文學家願意像筆者一樣做這麼長期的投入吧?況且,語文學家們已經有現成的拉丁字母可以在電腦方便地使用,何必再去想其它與他們專業無關的事呢?我這麼地猜測。
在進一步推廣【通用注音字】之前,出版一本完整且經得起外界檢驗的書籍是必要的。書的架構經過長久的思考與一再的修改,在本書第一部分,我將國、台、客、粵的拼音方案與注音字方案並列比較,輔以國際音標,加上各種方言的活用實例,希望能打造一把使【通用注音字】進入學術界與教育界的鑰匙;另外,兼顧國家通行語言的既有功能與適度發展方言是當代華人最具挑戰性的社會工程之一,【通用注音字】可以成為最重要的基礎,本書第二部分也為此設計一幅可行的藍圖,方言的解放已不是遙不可及,各界讀者一起努力,方言的發展一定指日可待;在附錄中,為了完整的保護這套文字創作的智慧財產權,我還列出國、台、客、粵語所有發音組合的注音字字例,佐以漢字對照,以讓外界有所參考與遵循。
等本書出版後,我希望有機會多與方言語文的學術界與教育界多作交流,筆者半路出家、才疏學淺,一定誠心受教不斷改進,才能提供更好的字形與輸入法給各界使用。
【通用注音字】發明人 唐瓊德
2013/2/28於台灣 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