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會把消費記在紙上
晚飯後,老公決定立即執行我們討論的結果。老公在收拾完碗筷之後,讓兒子幫忙擦一下桌子,還不忘鼓勵他:「我知道兒子最乖了,可以做爸爸的好幫手!」兒子很爽快地答應了,迅速地去廚房拿抹布來擦桌子。但是因為他的身高還搆不到桌面,所以得站在椅子上,才能用他稚嫩的雙手緊緊抓著桌布擦來擦去,不消一會兒功夫就累得滿頭大汗,我在一邊看著,心裡著實有些捨不得。但是在整個過程中,兒子一直都沒有抱怨也沒有喊累,讓我非常欣慰。
在他擦完桌子之後,「我先是幫他擦掉額頭上的汗水,然後高興地摸了摸他的頭:「我們的兒子長大了,是小男子漢了,可以幫爸爸幹活了,媽媽真為你感到驕傲。為了表揚你今天晚上的表現,媽媽決定給你一個獎勵!」兒子一聽有獎勵,兩個小眼睛馬上恢復神采:「什麼獎勵?什麼獎勵?媽媽快給我!」
老公在一旁覺得有點莫名其妙:「剛剛不是說了,這些能力所能及的小事,不能用物質獎勵的嗎?你怎麼一開始就破例了?」
「你先別著急,等會兒你就知道了!」,我先安頓老公,然後從房裡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筆記本,在筆記本的第一頁上寫下:「給我最棒的兒子!」然後把本子遞給老公,讓他送給兒子。
兒子這時還認不全上面的幾個字,在接過本子時,不禁好奇地問:「媽媽在上面寫的是什麼呀?」我答道:「這句話是媽媽幫爸爸寫上去的,爸爸說我們的兒子是最棒的!以後,你可以把這個本子拿給老師、爺爺奶奶和叔叔阿姨們看一看,他們就會知道你很棒了!不過,媽媽今天給你的這個獎勵,可是有額外要求的喔,只要你堅持按媽媽的要求去做,你就一定配得上『最棒』的稱號!」
「那我一定會按照媽媽的要求去做﹃最棒﹄的小孩!」兒子筆直地站立著回答我。
我說道:「媽媽的要求很簡單。每當媽媽給你零用錢的時候,你要告訴媽媽,你打算怎麼花掉這些零用錢?這樣媽媽就可以幫你記在這個本子上,然後你每花一次錢,你都要在這個本子上做一個記錄。另外,爸爸、媽媽每次讓你幫忙做家務的時間和工作內容,你也要記在這個本子上。你說好不好?」兒子有點為難:「媽媽,可是有些字我還不會寫,那該怎麼記呢?」
「這個很簡單嘛,你用注音或用圖畫的方式把它畫下來,只要爸爸媽媽看得懂就好!」
「那媽媽能不能告訴我,記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呢?」兒子還是有些不解地問我。
「用處很大呀。像是媽媽每次給你零用錢時,你告訴媽媽你會拿來做什麼用?如果有些你很想要買的東西是零用錢不夠支付的,那媽媽便可以根據你的需要,看看是否有需要再額外給你一些錢去買,這樣也可讓你的願望早點實現嘛!另外,你把自己每天花掉的錢都記錄在這裡,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每天花了多少錢,我們也可以知道你的零用錢是怎麼花掉的。這樣一來,我們也可以評估是否有必要增加你的零用錢。並且,你的這些記錄若是非常清楚,每一筆零用錢也都花得很有道理,那麼爸爸、媽媽每個月還會給你額外的獎勵。你覺得這樣,用處大不大呢?」我的這個舉動可算是典型的誘導了。
果然,兒子聽完我的一番話很高興地答應了:「我一定把每一筆錢都記得清清楚楚,媽媽可是要說話算話喔!」
「那當然了,只要你能做到,媽媽答應你的事情就一定能夠做到!」我爽快地答應他,然後伸出自己的小拇指和兒子鄭重地打勾勾。然後,我給兒子講解了一些他在記帳過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項。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養成保留發票的習慣。這樣,什麼時候買的東西,購買貨物的數量和價格都記得清清楚楚的,待要記帳時也就會更清楚明瞭了。但是如果沒有拿到發票,那可千萬要及時地將金額記在帳本上,以免時間一長就忘記了。雖然我們把兒子從制訂「消費計畫」到記帳的成長過程稍微提前了一點,步伐是稍微邁得大步了一點,但是這樣做,一來可讓他儘早養成節儉好習慣,學會安排自己的生活;二來也可養成他細心的習慣,逐步培養理財能力。我和老公事後都認為,這是一次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而在剩下的時間裡,我和老公所要注意的就是定期查看兒子的帳本,提醒他要堅持記帳,並且根據他的表現,及時地兌現獎勵的承諾,或者適當地給予處罰,儘量將記帳行為成為兒子的一種生活習慣。
「信用」是一輩子的財富
在消費的問題上,大家還提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小孩子之間互相借貸的問題。年紀小一點的孩子還好,畢竟手裡的錢不多,加上膽子比較小,多半也就是同學之間相互借個一元、兩元的小事。但是遇上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有的就在學校附近的商店設有自己專用的帳單,跟商家之間建立了簽單的權力。一個學期下來,累積上千元簽單也不算太稀奇。這裡面除了商家必須責任之外,忘了要培養孩子的「信用」教育,也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別對孩子的借錢需求,簡單地說「不」!
我先是和大家分享,為了讓兒子培養儲蓄意識,我主動讓兒子跟我貸款的經驗,這個舉動得到大家一致的認可,想不到借錢還可讓孩子因此有另一種收穫,所以大家都打算回去之後好好地推行一番。
至於大家說到,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與同學、朋友相互借錢的問題,我倒是講了一個發生在我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天,我們帶著兒子去動物園,我們事先給了他二塊錢,告訴他這是允許由他自行支配的錢,可以去買喜歡吃的雪糕或零食。在公園門口,兒子就被小攤前的棉花糖吸引了,兒子一開始是希望我去幫他買,但是因為我們平時不太讓他吃過多甜食,所以我沒有答應他的請求。但兒子當時並不死心,改而提出用他自己的錢去買,這下子我們沒有理由反對了。兒子心裡很得意,很高興地上前去問棉花糖的價錢,結果一個棉花糖要賣三塊錢,而他只有二塊錢,根本不夠。
兒子在小攤前用求助的眼神看著我們,我跟老公都沒有心軟,最後兒子只能悶悶不樂地走回我們身邊,然後突然像是想到什麼事情了一般,對我說道:「媽媽,你借我一元錢,回家後我還給你!」
這是兒子第一次在我面前主動表現出借錢的意識,所以我打算好好利用這個機會,趁機考察他的「信用意識」,並給他上一堂隨機的消費課。
「媽媽可以借錢給你,但是媽媽有幾個要求:第一,一回到家你就要馬上還我;第二,你今天的零用錢就算花完了,除非爸爸媽媽主動給你買零食,否則你不能再要求去買其他的零食;第三,棉花糖不光是買來玩和看的,最後還要把它吃完……。」兒子當時自然是很爽快地答應我的要求,還主動跟我打勾勾,於是我借給他一塊錢,兒子也順利得到他想要的棉花糖。之後,兒子一直沒有主動找我們要零食,我們看在他表現良好的分上,還是給他買了他愛吃的雪糕和零食,作為他信守承諾的獎勵。
回家的路上,我提醒兒子回家後要及時還我錢,這個時候兒子有些猶豫了:「媽媽,我可不可以今年拿到壓歲錢的時候再還給你呢?」看來他絲毫不想動用存錢筒裡面的錢。於是我說:「你可以晚一點還錢,甚至不還我都沒關係。但是從此你在我這裡信用等級降為零,以後我也不會再借你錢了,等你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也不會相信你所提出的保證。正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兒子一路上沒再說什麼,但是也沒像以往那麼地胡鬧。剛一進家門,就從自己的存錢筒裡面拿出一塊錢還我,然後小心翼翼地問我:「媽媽,那你下次還會願意借我錢嗎?」「如果你每次都能說話算數,就能建立良好的信用,我當然願意再借你錢,我相信其他人都會樂於幫助你的。」我很欣慰地回應他。
也許,要父母親單純地對借錢的孩子說要守信,絕非易事,但那無疑是錯失一個在孩子接受能力很強的時候,放棄傳授他們信用觀念的大好機會。
不要過度輕率地拒絕孩子借錢或預支的請求,釐清孩子的消費需求,適時、適當地對他進行信用的啟蒙教育,在讓孩子權衡清楚利弊得失的情況之下,甚至還可引導孩子主動地貸款。只要我們平時多注意一些細節,教育孩子一點都不難。
家庭晚餐-理財教育的最佳講堂
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家庭晚餐在多數國家的文化中,都具有相當根深蒂固的傳統在,因此,當專家們說起家庭晚餐的價值時,他們可能根本不會把反對意見考慮在內。
事實上,各地研究未成年人成長的專家們,越來越重視家庭晚餐的價值。
羅格斯•新紐澤西州立大學(Rutgers,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的人類學家羅賓•福克斯(Robin Fox)說,家庭晚餐通過一種奇妙的方式來塑造一個人的內心世界,「透過一頓飯的時間讓孩子接受教育,教他們成為我們這個文化世界裡的新成員。﹂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此時正是他累積知識的最佳時機,這種每天通過晚餐時間來做親子談話的「投資」方式,必然能夠獲得最大的收益。
美國著名的財務顧問瑞克•艾德曼(Rick Adelman)曾對經濟富裕的五千名客戶進行調查,很快就找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這些人都很願意在餐桌上和子女討論與金錢有關的問題。
《富爸爸,窮爸爸》(Rich Dad, Poor Dad)的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T. Kiyosaki)曾經說過:「父母如果不願意與孩子在晚餐時談論金錢話題,那麼孩子長大後也絕對不會明白自己應該如何管理金錢。」
因為中國文化因素的緣故,許多家長都不願意和子女直接談起與錢有關的話題。但是,請大家不要誤以為與金錢有關的話題比較敏感所以索性不提,又或是你認為孩子年紀還小,不懂金錢的意義何在,這些其實都只是父母親單方面的錯覺。
隨著傳播技術的日益發達與蓬勃,不管您是否已在對孩子進行金錢教育,孩子都會以他們自己熟悉的方式來聽說甚至學會「金錢」的知識。你是願意與孩子一起探討與錢有關的話題呢,還是讓他自己道聽塗說,胡亂摸索呢?
所以,父母每天都應該在飯桌上花一點時間,和孩子坦然地聊聊與金錢有關的話題。這些點點滴滴的累積,都將在日後讓您的孩子得以獲得美好生活和穩健財務基礎。為了避免孩子因為日後突然接觸到金錢而感到手足無措。因此,先從零用錢開始,適當地學習金錢的管理。孰不知,零用錢正是「孩子開始學習消費的第一筆學費」,畢竟花錢看似簡單,其實並不容易,孩子要從彙整資訊、選擇商家、比較價格、考量該項物品對自己的必需性等方面下手,甚至為了交易去投入較長的時間和心力,透過如此審慎的決策過程,方才能夠實現孩子明智消費、節約開支、隨時儲蓄的財商教育。
我們先前所提到的「股份制」小孩,其實便是源於「股份制」家庭而來,「股份制」家庭是一種新生的家庭企業式經營模式,是將家庭的資產總額轉化成為一定份量的股份,而由家庭成員各自持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實行「股份制」管理制度的家庭,通常會讓孩子擁有少量的股份,藉以作為孩子財商教育的激勵機制,促使其進行自我約束、自我管理。
生於「股份制」家庭的孩子,其生活方式絕對不同於一般的孩子,他們在生活和學習上若表現良好,家長就會適度增加其所持有的家庭股份藉以作為獎勵,至於股份可以用來換取零用錢和玩具;但若是犯了錯,家長也會減少股份以示懲戒。長此以往,孩子不僅能夠學著去做到自我規範,也能因此增強學習和勞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能在「股份制」家庭中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地接觸並且學會如何運用財富,亦即所謂完成孩子的財商培養計畫。
但是即便如此,「股份制」管理依舊只是一種手段,培養智商、情商和財商三「商」俱高的孩子,才是「股份制」家庭所要追求的終極目標。建立正確的金錢觀、消費理財的概念,正確地對待財富,這是家長們必須去做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