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歷史的推進,日本開始藉由參與國際活動重返國際社會,以期達成「普通國家」的目標。這些活動中尤其是以武裝力量為工具的PKO、災難救助等活動,受到周邊國家高度的矚目與憂心。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從國家戰略的途徑探討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近十幾年來所扮演的角色,究竟其是軍國主義復甦的象徵,亦或是追求普通國家的一種工具?
作者簡介
趙翊達
東吳大學企管系畢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喜好三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以及J-pop。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5 項符合
日本海上自衛隊:國家戰略下之角色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240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8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軍事 |
$ 288 |
博客來 |
軍事戰略 |
$ 288 |
三民網路書店 |
社會人文 |
$ 288 |
誠品網路書店 |
政治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隨著歷史的推進,日本開始藉由參與國際活動重返國際社會,以期達成「普通國家」的目標。這些活動中尤其是以武裝力量為工具的PKO、災難救助等活動,受到周邊國家高度的矚目與憂心。本書的目的就是要從國家戰略的途徑探討日本海上自衛隊在近十幾年來所扮演的角色,究竟其是軍國主義復甦的象徵,亦或是追求普通國家的一種工具?
作者簡介
趙翊達
東吳大學企管系畢業,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喜好三國時代、日本戰國時代、二次世界大戰戰史以及J-pop。
推薦序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途徑、方法與架構
一、研究途徑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範圍
一、研究限制
二、研究範圍
第一章 從戰略到國家戰略
第一節 戰略之定義
一、戰略(Strategy)之起源
二、約米尼(Jomini)之定義
三、克勞賽維茨(Clausewitz)之定義
四、李德哈特(Liddel-Hart)之定義
五、中文「戰略」一詞之由來
第二節 從戰略到大戰略
一、大戰略(Grand Strategy)
第三節 總體戰略與國家戰略
一、薄富爾的生平
二、總體戰略
1、薄富爾對戰略的定義
2、戰略之目的
3、戰略的工具
4、戰略之計畫
5、戰略之原則
三、政治診斷
四、國家戰略
第二章 海上自衛隊的歷史
第一節 草創期:1948~1954
一、掃雷任務
二、野村機關
三、從Y委員會到海上警備隊
四、從警備隊到海上自衛隊
第二節 蟄伏期:1955~1976
一、第一次防衛力整備計畫
二、第二次防衛力整備計畫
三、第三次防衛力整備計畫
四、第四次防衛力整備計畫
第三節 起飛期:1976~1990
一、防衛大綱與日美防衛合作指針
二、後四次防時期
1、P-3C的導入
2、汰舊換新
3、加強反艦與防空飛彈
三、53、56中期業務預測(1980~1985)
1、積極參加RIMPAC演習
2、持續增強反艦能力
3、造艦多用途化
4、政冷軍熱
四、61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
第三章 日本的國家戰略目標
第一節 普通國家的起源與本質
一、日本為何不普通?
二、普通國家的起源
三、普通國家的內涵
第二節 和平憲法的起源與限制
一、憲法九條的制訂原因
二、憲法九條的爭議
三、憲法的限制
第四章 海自與國土防衛
第一節 飛彈防禦
一、彈道飛彈防禦之起源
二、海自在飛彈防禦的角色
三、飛彈防禦與軍國主義
第二節 周邊事態
一、北朝鮮的威脅
二、二次防衛大綱與新指針
三、海自與周邊事態
1、運輸:
2、補給:
四、周邊事態與軍國主義
第三節 領海防衛
一、不審船事件
1、能登半島海峽不審船事件
2、九州南西海域不審船事件
二、不審船與海自
1、修改自衛隊法
2、成立特別警備隊
3、加強飛彈快艇
4、修正海上警備行動
三、領海防禦與軍國主義
第五章 海自與國際貢獻
第一節 起步十年
一、波斯灣掃雷
二、柬埔寨PKO
三、土耳其地震災害救助
第二節 反恐與人道復興
一、印度洋派遣任務
1、三項新任務
2、放寬武器使用限制
二、伊拉克人道復興
第三節 國際災害救助
一、南亞大海嘯
二、俄羅斯潛艇救難任務
第六章 未來與過去
第一節 有利之因素
一、防衛省升格
二、PKO需求未減
三、有事法制之完成
第二節 不利之因素
一、憲法改正問題
二、國際貢獻的限制
1、法律與民意
2、自衛隊之能力
第三節 新海自與舊海軍
一、軍人參政的差異
二、軍令與軍政之構造差異
三、人員與預算差異
結 論
參考資料
圖目次
圖0-1 薄富爾金字塔戰略層面
圖0-2 薄富爾之總體戰略思考架構
圖0-3 本論文使用之戰略金字塔
圖0-4 研究範圍
圖0-5 研究架構圖
圖1-1 薄富爾的戰略思想
圖2-1 P-2J與P-3C反潛能力比較
圖3-1 狹義與廣義的普通國家化
圖3-2 第九條的解釋比較
圖5-1 國際和平合作業務中自衛隊所執行的任務
圖6-1 有事法制成立後自衛隊活動的改變
圖6-2 「補破網」的概念
圖6-3 軍政與軍令概念圖
圖6-4 內局與各幕僚會議關係概念圖
圖6-5 修正後的內局與統合幕僚監部關係概念圖
圖6-6 海上自衛隊人數變化圖(1995~2006)
圖6-7 帝國海軍兵力的變遷
圖6-8 自衛隊防衛預算佔總預算比例
圖6-9 帝國陸海軍時代軍事預算比例
表目次
表4-1 周邊發生事態時進行合作之功能、領域及合作項目
表6-1 自衛隊的定額與現役人數
表6-2 軍人首相內閣一覽
表6-3 軍人官僚數的年次變化
表7-1 海自與海軍差異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