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28:做管理時間的精靈
在學習中,時間總顯得非常神秘,許多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有時它會變得很長,有時會轉瞬即逝。並且在同樣的時間內,我們的付出也不一定會與我們的收穫成正比,下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揭開這個謎底。
善用零散時間
在上中學的時候,趙強是一個學習成績比較優秀的學生。但是很多同學對他的一些習慣覺得古怪,比如,爲什麽這麽會讀書的他,到了下課時間,就一定會打瞌睡呢?不信,你看,他很悠哉地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好像四周的吵鬧聲,對他毫無影響似的。
或許是趙強昨晚太努力用功甚至熬夜的緣故吧?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天,終於有一個同學悄悄走到閉著眼睛的他的面前。
趙強突然張開了雙眼。
「哈哈,你沒有在睡覺嗎?那你剛才在做什麽啊?是不是在做白日夢啊?」
「哪裡有睡什麽覺,在這麽寶貴的時間裡……」
趙強笑了一下,又閉上眼睛。
「真是的,趙強,那你到底在做什麽?說出來讓大家聽聽啊!」
「好,那你也靜靜地坐在你的座位上,像我一樣閉著眼睛,聚精會神,腦中就會慢慢浮現剛才老師的講課內容。我們的記憶如果沒有反複練習的話,很快就會遺忘,所以最好是在剛上完課時趁熱打鐵,立即複習功課。」
「哦,那你一直以來,都是在利用下課短短的幾分鐘時間來複習嗎?」
「是的!」趙強說完又閉上眼睛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沒有關係了。
圍觀的同學們若有所思,難道這就是他的學習秘訣——充分利用每一次零碎的時間,做及時的複習?
後來,趙強在大家的一致請求下,終於對他的零碎時間原則做了一番詳細介紹。
趙強說:「大家想想,其實在一天當中,有很多時間被我們忽視,很可惜地被浪費掉了。比如,早上醒了又不想起床,只好在被窩裡翻來覆去;等車的時候,只發呆地站著……」
「那麽,在十分鐘的時間裡,又能做什麽呢?」有一個同學問道。
趙強笑了笑,繼續說:「想知道到底如何在十分鐘的休息時間之內,做好許多事情嗎?首先,靜靜的閉著眼睛,頭腦裡稍微復習一下上堂課所學過的重點,大概五分鐘就足夠了,另外剩下的五分鐘,就翻閱下一堂課將要學的主題,只要預習一下大標題、小標題,還有圖案和表格就可以了。如果能有效地培養出這種習慣,就會省下很多在家裡預習和複習的時間。
除此之外,在入睡前,稍微背一下,就能有效預防看完電視或玩完後,忘掉曾做過的功課內容。當然,要培養這種習慣並不容易,但這畢竟是與自己約定的事。一個能遵守與自己的約定的人,必定具有超強的意志力,也絕對不會輕易浪費零碎時間。」
關於時間,著名作家伏爾泰在他的小說《查弟格》中有一段經典的話:「最長的莫過於時間,因爲它無窮無盡;最短的也莫過於時間,因爲他們所有的計劃都來不及完成;在等待的人看來,時間是最慢的;在玩樂的人看來,時間是最快的;它可以無窮地擴展,也可以無限地分割;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都表示惋惜;沒有它,什麽事都做不成;不值得後世紀念的,它就令人忘懷;偉大的,它就使他們永垂不朽。」
時間如此寶貴,又如此易逝,所以,我們既要珍惜時間,也要學會合理地去安排時間,兩者都不可輕視,才可能事半功倍。凡是事業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利用時間的能手。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有許多零碎時間往往不被人珍惜而流逝、浪費。比如,電影開幕前的幾分鐘、等電梯的時候、排隊等候公交車的時候、坐車回家的路上……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零碎時間,如果把它們累積起來好好利用的話,肯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古往今來,一切有成就的學問家都是善於利用零碎時間的。東漢學者董遇,幼時雙親去世,他好學不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學習。他曾經說:「我是利用『三餘』來學習的。」「三餘」,即「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晴之餘。」也就是說在冬閑、晚上、陰雨天不能外出工作的時候,他都用來學習,這樣日積月累,終有所成。
知道零碎時間的寶貴之後,我們可以把自己每天的活動時間都記錄下來,並從中發現,哪些是被你浪費掉的零碎時間。
從現在開始,一定要積極地利用那些零碎時間。如果你每天都要坐30分鐘左右的公車去上學,就可以堅持在路上聽英語,日積月累,你的英語聽力肯定會大有長進。
或者,你走在上學或放學的路上,每次只需記住兩三個英語單詞、一首小詩或一個公式定理,一個學期下來,回首往事,你會爲自己所取得的收穫而驚訝。
另外,你在利用這些零碎時間的時候,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不要想「只有五分鐘了,什麽也做不成」,而是要想「還有五分鐘,要充分利用它」。
發明家愛迪生在79歲的時候,曾經對朋友說他已經是135歲的老人,因爲他經常一天做兩天的工作。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要將一切的餘暇時間都用來學習,休息、娛樂也應該成爲充分利用時間的一部分。
該學習的時候就專心學習,該娛樂的時候就盡情地玩,像撿破爛一樣抓住一切可利用的零碎時間,積少成多,有意義地度過每一分鐘,是提高學習效率的秘訣之一。
抓準個人學習的最佳時間點
有的人白天精神好,晚上回到家馬上變成洩了氣的皮球,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爬上床大睡一覺再說。有的人習慣三更半夜不睡覺,躲在被窩裡聽音樂,有人在中學時就有這樣的習慣,這類人是名副其實的夜貓子,愈晚愈精神振奮,白天的時候反倒像隻病貓,這種生理時鐘與一般人相反的情形十分常見。其實大部分人的生活習慣都是相似的,一般是晚上十一、二點就寢,白天六、七點起床。
然而一天之中,一定也有精神特別好與精神特別差的時段,同樣用功一小時,如果精神足,效果就很好;如果精神萎靡,效率就會大減。經常保持充滿幹勁的精神狀態,讀起書來當然令人稱心如意;但問題就在於誰都有「精神狀態的好壞」。一天當中,最有精神的時間,因人而不同,有時差別之大,猶如事情的兩個極端。這大多與個人的生理時鐘有很大的關係,我們必須依照該生理時鐘安排最適合自己、效率最高的時段來進行閱讀。
有的人一天的休息一般是晚上六、七點鍾左右,如果你長久以來都是在吃飯完、洗完澡後再開始學習記憶,但卻一直覺得這段時間的吸收效果不好,建議你不妨回家後先睡覺(做些體操、跳躍運動、仰臥起坐可以幫助你入睡),到半夜十二點或一點再開始閱讀,此時夜深人靜,沸沸揚揚的城市喧鬧聲、以及家中干擾你念書的電視聲都已經陷入沈寂。
但這個方案對某些人來說並不適用,如會懶床、只睡四五個小時很難恢復清醒的人,或者是半夜一個人閱讀會害怕的人,建議你不妨再將時間延後,試試淩晨起床念書,如早上三點醒來念到六、七點鍾,這段時間也是閱讀的較佳時間段。
總之,根據個人的生理特點找出可以讓自己達到最高效率的讀書生理時間,這樣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所以儘量做多方面的嘗試吧!所謂多方面的嘗試,是說你可以將不同的時段混合運用,如晚飯後把今天閱讀過的內容趁印象還清楚的時候回憶一遍,然後在八、九點左右上床睡覺,早上三、四點再起床讀一些學習資料等內容的書(就寢和起床的時間亦可依個人需要而調整)。
如果你發現自己在半夜的精神最好,可以選擇在晚上回到家後馬上睡覺覺,半夜十二點到凌晨三點再趁著四周寂靜的環境學習,之後再小睡二個鐘頭後提前起床,把當天學習閱讀的內容準備一遍以加深印象。
混合時段的運用也是因人而異,不必強迫自己,應找出一個最自然、最能符合生理時鐘的時間。
另外,學習效率高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都懂得合理地分配與利用時間,勞逸結合,不迷信長時間的學習,也不把大量的學習時間浪費在娛樂上。對學習的時間管理上,我們應該懂得統籌運用,使時間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從而得到較高的學習效率。
一個人一天究竟學習多長時間效率最高,這就是我們要掌握的學習時間的最佳點。這個最佳點,實質上就是時間、效果與疲勞之間的轉捩點。它是一個變數,因人而異,因學習內容、類型的不同而有別。在學習過程中,當你感到疲勞的時候一般說就是從「最佳點」開始轉折的時候,這種信號將告訴你應當立即變換花樣去做另外的一件事,使腦子得到休息,使時間不至於「低耗」。
一旦抓準個人學習的最佳時間點,那麽經過長期合理地使用便可以形成習慣節奏和規律。比如,一日之中幾點鐘做什麽,接下來又做什麽,有條不紊。時間長了便自成一種用時規律。在時間規律中,頭腦最清醒的時間無疑要用來背誦、記憶、創造;其他時間可用來閱讀、瀏覽、整理資料、觀察、實驗。合理地安排時間,將會提高你的學習效率。
考前時間的安排技巧
二○○二年五月,哈佛大學進行了一次針對中學生的「民意」測驗,結果出乎人們的意料,百分之六十八的學生在考試之前沒有充足的睡眠,一般只有六小時。而真正能保持平和的心態,睡足八小時的也不足百分之三十,甚至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學生在考前感覺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來。
關於上述這個測驗,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對它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探討,很明顯的,考前時間安排不合理是普遍存在的事實。所以,無可爭議,我們要從這裡著眼,使我們的作息步入正軌,這點很重要。還有,自我調節非常必要,好的成績等於高效的學習加上高效的時間運用。
當然,對於許多每一根神經都繃得緊緊的考生而言,要想做到學習與休息兩不誤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我們也相信這不是一個絕對的「真理」,因爲,你完全可以創造自己的神話,你可以這樣安排時間:
——早晨
每天堅持六點準時起床,當然,在你七點到學校的這段時間裡,你可以充分放鬆一下自己的身心,儘量想些愉快的事情,並保持一個好心情。如果你已經在學校了,那麽你還可以到操場上去散散步,或是聽一些課文錄音,這點在美國中學是很流行的。
不過要記住:上課的時候就要把這些心思迅速丟開,專心學習,直到你津津有味地上完上午所有的課程爲止。
——中午
許多同學喜歡利用中午的時間來學習,說實在的,這不值得提倡。要知道休息是相當重要的一件事,午餐後可以與同學們聊聊天,天熱時,還可以稍稍睡一會兒覺。就算是快要考試了,縱使它多多少少會影響我們進行這些活動,但是你仍然可以嘗試在課桌上閉目30分鐘,並排除一切雜念與壓力,緊接著,再精神百倍地投入到下午的學習當中。
——晚上
考試前的一段時間,你可以在剛剛放學回家後趕快沖個熱水澡,雖然有時你並不是很情願,但你要知道,這是能放鬆自己最好的辦法了,因爲這樣可以消除你一天的緊張與疲勞。而吃過飯後,你也不應該馬上投入到學習當中,通常你可以先看一會兒報紙或電視,直到你吃過的東西已經消化,再去做一些難度適宜的作業。
世上並沒有一成不變的時間定律,而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想使這些學習與時間能夠融合爲一種最佳的組合,尤其是在考試前,這樣做是很必要的。另外要記住以下三點,而這也正是這種考前時間安排得當的科學性之所在。
首先,充足的睡眠必不可少。
根據研究顯示:若想要合理地利用好自己的大腦,那麽每天至少應有八小時的睡眠,如有必要,也可以在中午休息半小時,這樣我們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到下午的學習中去。
其次,給大腦補充足夠的營養。
平時,學習的時間不宜太長,而學習的強度也不宜太大,我們應注意時時給自己補充一些大腦需要的養分。因爲在考試前,學習時間和強度明顯偏大,類似這樣的營養補充更是不可缺少。例如:此時大腦對蛋白質、葡萄糖等的需求量會特別大,我們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些養分都是保證大腦正常運轉的必備『燃料』。」
最後,人體生理時鐘的特點使我們有必要保持這樣的一種習慣。
眾所皆知,清晨五點左右,我們的大腦處於最活躍的狀態,這時學習效率很高,最適宜晨讀,或是記誦一些知識要點。
到了上午十點左右,我們身體的各個器官處於最佳的狀態,此時學習不容易感到疲勞,所以這段時間便是前面所提到的效率最佳的學習時間。或許此說法會因人而異,但相信大多數人是這麽認爲的。同樣的,下午五點鍾左右,也具有這一階段的特點。
中午一點左右是我們智力與體力最不支的時候,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要特別注意休息與飲食。
而晚上八點到十點,我們的記憶力與邏輯思維能力最強,因此可以做一些記憶性或推理性的學習。
如果你平日已腳踏實地地學習了,但仍不能取得佳績,那麽就請照著這個方案來行動吧!總之,不要沒有規劃,尤其是考前的規劃,更是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