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推薦:
郝譽翔(作家.北教大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
陳光興(交通大學社文所教授)
趙剛(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
閻連科(作家)
強力推薦!(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出梁庄記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二手書 |
$ 100 |
![]() |
二手中文書 |
二手書 |
$ 167 |
![]() |
Others |
二手書 |
$ 210 |
![]() |
Others |
$ 216 |
![]() |
小說/文學 |
$ 356 |
![]() |
中國歷史 |
$ 405 |
![]() |
文學 |
$ 405 |
![]() |
中國歷史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那些進城的「梁庄農民」,猶如吉普賽人,在中國大地上遷移、流轉,匍匐在灰塵中,飄蕩在城市陰影中。──梁鴻
梁鴻於2010年推出《中國在梁庄》之後,深感只描述「梁庄」本身是不夠的,必須把散落在中國各處打工的「梁庄人」都包括進去,才是真正的「梁庄」故事。因此,他歷時兩年,走訪十餘個省市(西安、南陽、內蒙、北京、鄭州、南方、青島等等),再度以田野調查的方式訪問了340餘人,最後以22萬字的圖文資料,描繪出這些出梁庄的人們──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農民工」,當代中國的特色農民──的生活與精神狀態。
《出梁庄記》主要人物有51位,年紀最長的53歲,最小的9歲。外出打工時間長達20年的有26位,十年以上的有15人,平均外出打工的時間是16.7年。打工時間最長的超過30年,最短的才剛剛踏上飄泊之路。他們是當代中國的特色農民,他們遠離土地已久,長期寄居城市,他們對故鄉已然陌生,對城市卻也未曾熟悉。不管在哪裡,他們都是一群永恆的「異鄉人」。他們是當代中國近2.5億農民工大軍中的一小支,從梁庄與梁庄人的遷徙與命運、生存與苦鬥,我們可以看到當代中國的細節與經驗的美麗與哀愁、傲慢與偏見。看梁庄人出走的路,也就是看中國農民從農村─土地出走的過程,看得見的「梁庄」故事編織出一幅幅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中國。
然而,梁庄故事不只發生在梁庄,也不只發生在當代中國,其實也發生在當前的台灣。台灣的移工、外派中國大陸的員工的故事和當代中國的農民工故事異曲同工,在世界的大資本之下,該如何在思考和討論底層人們的苦楚辛酸呢?《出梁庄記》是一種開啟,亦提供了我們一種連結的思考。在全球化的語境下,《出梁庄記》是「小寫的人」的縮影,而我們則都是在這個脈絡底下的「小寫的人」。
作者簡介:
梁鴻
女,1973年出生,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文學博士,人民大學博士後,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訪問學者。致力於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鄉土文學與鄉土中國關係研究。
著作有隨筆集《歷史與我的瞬間》;非虛構文學作品《出梁庄記》、《中國在梁庄》;學術著作《黃花苔與皂角樹──中原五作家論》、《新啟蒙話語建構:《受活》與1990年代的文學與社會》、《外省筆記:20世紀河南文學》、《靈光的消逝:當代文學敘事美學的嬗變》;學術對話《巫婆的紅筷子——閻連科、梁鴻對談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