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更多民眾受惠、保障醫療權益
要有好的牙科醫療品質,還需求好的病人來配合,這是我二十年前有感於整體牙醫醫療環境不佳,病人健康教育不足,社會對於口腔健康的認知,充滿了似是而非的概念,受過完整訓練的牙醫師們面對不良的牙醫醫療環境,充滿了無力感,而有「好病人難求」的感嘆。
但隨著社會的進步,健保的實施,加上牙醫師團體在口腔衛生教育的努力,整體社會對口腔健康的重視與時俱增,而民眾的口腔健康也日益進步,這是政府、民眾與牙醫界共同努力的成果,身為牙醫師的我們更因此與有榮焉。
牙醫醫療的進步,使民眾的生活品質也相對提昇,但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病人也面對更多不同治療計劃,病人如何選擇對自己最適合的治療計劃,除了尊重牙醫師的專業判斷外,病人的參與也非常重要,但由於資訊取得不易,且多半難以了解,病人也很難參與治療計劃的討論,而本身的醫療權益也較難確保。王本華醫師取得牙醫師資格後赴美深造,受到專業先進的牙醫訓練,並在美、台二地執業數十年,王醫師站在病人的立場,深入淺出的將牙醫醫療的各個層面完整的描述,而民眾也可以從本書對牙醫醫療更加了解,進而更能參與治療計劃的討論,使自己的醫療權益更受保障。
期待本書的發行,使更多的民眾受惠,也期待透過本書的教育,而有更多求好的病人,使牙醫的醫療更進步。
陳時中
本文作者為前衛生署副署長。
推薦序2
牙疼就診的錦囊妙書
卅九年前,我和王本華醫師,一起度過在北醫的牙醫學生歲月。
在那個退出聯合國,接著又「中」美斷交隨時可能成真的風雨飄搖時刻裡,我們這些民智已開,卻處在等候民主破曉的黑夜裡的牙醫教育營養不良大學生,課後常常約醫學系同學們打打棒、壘球排遣時間,實是頗為快意的樂事。
我和本華均為班上棒、壘球隊的隊員,從他打球時專注、認真的神態,旁觀者輕易就能看出,風格上和我愛玩、好玩只求爽到就好,實在非常不同。至於面對功課的態度上,我們彼此仍然一貫不同,畢業之後當然走了不同的路。
他很異類地申請美國的牙醫學系就讀,捨棄大多數人直攻研究所課程的慣例,卻在學成後,沒有選擇成為留美執業的牙醫師,直接回台貢獻所學。先在母校北醫的附設醫院牙科,指導後輩領受美式牙醫診療的紮實精神,服務兩年後轉為在台北市開業。行有餘力的他,更熱心地推動了「G. P.專業進修會」的成立,讓當時求知若渴的牙醫師們,能夠在陸續從美、日、歐等深造回台的牙醫同輩身上,學習並提昇自我的診療能力與水準。而對於牙醫環境建構上被忽略的牙醫助理養成教育,他又很篤定地夥同我們班上、留日更兼任牙科醫護助理學校校長的黃世英同學,替本土的開業牙醫師們訓練出許多得力的助理。這種從不獨善己身的作為,讓我這個一直感覺被挾持在另一軌道,忙著協助推動牙醫事務的同學,都能感受到他所輻射出的熱量。
儘管十年前,他暫停台北的診療工作,赴美陪長大中的兒女求學,直至他們有獨立的能力後,才又返台重新執業。沒想到他在美執業期間,對台灣牙醫診療環境仍然心有所繫,居然提筆重新大大改寫了民國八十五年在《聯合報》刊載的一系列牙科診療的相關文章。這種熱心、執著與特有的毅力,在實踐理想的成果中,愈來愈讓我在牙醫界玩不出什麼名堂的諸多劣蹟,簡直要相形見絀了。
我才剛知道有出版社要將這一系列文章結集成書,但還得等一些他認為應該再增加的內容寫妥才行,卻在短短不到幾個月的時間,就讓我的好奇得到滿足。沒想到本華敘理暢明的文筆,使得這本書的閱讀輕鬆順利。我利用傍晚和夜間停診以後的時間,很難能可貴地便先睹為快了。
這一本《別讓壞牙打敗你的健康:從0歲到100歲的牙齒預防與保健》的書,看來除了常見的牙科診療須知的介紹說明之外,還提及目前已是熱門焦點的植牙與牙齒美白。最可貴的是作者用了相當篇幅,來論及應該愈來愈被重視的老人牙科醫療問題,更觸及了一直以來被忽略,而近幾年在牙醫師團體發願實踐後,終獲政府有關當局開始重視的特殊患者的口腔治療。
我很想說這一本書的書寫角度,正如一位視病猶親又備受患者信賴的牙醫師,在溝通中娓娓道來,撥去患者對口腔診療的重重迷霧,看見口腔問題的困難得以乍現曙光的安慰與喜悅。對於一般的民眾,是十分切合需要之牙疼就診的錦囊妙書。
而不瞞您說,我也要在自家的診所擺上幾本,讓患者得以先溫習待會兒將就診的功課……。
蕭棟銓
本文作者為群嚮牙醫診所院長。
寫書緣起
民國八十五年筆者在台北醫學大學協助母校辦理第一屆牙醫助理推廣教育,為了使這項新的推廣教育得以普及,並被了解接受和參與報名,承蒙當時《聯合報》家庭婦女版主編林靜靜小姐協助,為此我寫了兩、三篇小篇幅文章投刊到《聯合報》家庭婦女版,訴說牙醫助理的專業與必要。也許林靜靜小姐覺得當時有關醫學的生活常識牙科方面並不多,鼓勵我在其主編的家庭婦女版開闊一小方塊,「歡樂牙科」及「美牙小百科」,專門描述有關牙醫治療各項生活常識,為此搭起牙醫與民眾之間的一些橋樑。如此在開業的同時,二、三年間陸陸續續發表了六十篇小文章刊在《聯合報》上,就在這段時期九歌出版社的社長蔡文甫先生正在我診所接受治療,他注意到我的文章,每次來看診時他就會和我討論一些文章的內容,可能是他本身承受了不少看牙的辛苦,深深覺得民眾有必要多了解牙醫方面專業知識進而增加常識,在我寫了近五十篇時他就鼓勵我寫書,那時我看了筆下那些小文章零零散散,對牙醫專業內容而言,只能算是點到止,難登大雅之堂。於是把此事放在心上,告訴他等我有空整理好再說,而就此擱著。
民國九十年另一次機緣開啟,筆者在從美國留學回台執業十七年後,放下診所忙碌的營業,啟用了不曾用過的美國牙醫執照,回到美國開始一段新的執業歷程和生活,內心知道我勢必會再返台,因此沒開業而選擇到診所去工作,在每天八小時、一週工作五天的安定生活中,我觀察美國牙醫工作環境,也體會了先進國家民眾對口腔牙齒的重視與牙醫專業常識的了解,重新點燃起了那放在心上的念頭。離開了忙碌的牙醫開業生涯和熙熙攘攘的台北,少了社交與應酬,而在美國紐澤西南部一個安靜小城市過日子,每週末早上面對寬闊的庭園、靜謐的環境,我再次提筆把二十多年來所學和經歷的牙醫知識,以淺顯用語完整地描述牙科疾病的每一種治療方式和注意事項與預防,讓大部份人能增加對牙醫治療的了解,學習到正確的知識進而更重視自己的口腔與牙齒的健康,從蛀牙、牙周病談到牙顎關節症候群,兒童延伸至老人甚至身心障礙者,根管治療、拔牙、植牙還敘述美白牙齒,最後把牙醫治療環境,各種牙醫專業也同時概括而完成。
十五個篇幅用了十五年才完成,在這本書即將出版的此刻,內心不免激動,我由衷感謝幫助我完成這本書的眾多人,沒有他們我不認為我有能力去完成。眼前不免浮起養育我長大的父親慈祥的臉,在我決定學醫的那一刻,同為醫生的他就要求我一定要出國學習,即使在艱難經濟困境中仍不遺餘力的全心支持,而他卻在我學成返國的一個半月前因中風,腦溢血病逝於台灣,那是我心中永遠的痛,每每憶及忍不住盈眶不能自己,這本書很多的內容都是在國外習得良好基礎而延展出來的,沒有他的堅持也不可能會有今日這本書。此外我還要感謝引導我學佛的母親,在美國幫助我的大哥,在台灣一路支持我的二哥和妹妹,介紹我認識林靜靜小姐的陳建良先生,《聯合報》家庭婦女版主編林靜靜小姐,九歌出版社社長蔡文甫先生,為我寫序的同學蕭棟銓醫師及前衛生署副署長陳時中醫師協助,我辦牙醫助理教育的留日北醫同學黃世英醫師,他提供我日本牙醫助理教育資訊,指導我牙顎關節治療的周孫隆醫師,為我審閱有關身心障礙者口腔醫療照護稿件的醫療貢獻獎得主林鴻津醫師,他們在有形無形中都為此書投入不少心力。最後最要感謝的是我一生最鍾愛的妻子林柳鶯女士,沒有她為我安頓溫馨的家園,照顧我的生活起居,無論在國內國外全心力投入教養兩位小孩,我不可能放心執業、辦教育活動及利用閒暇寫書,那就絕不可能有這本書的產生。三十年後這本書也許會在舊書攤的角落不再有人去翻閱,但是只要曾經看過的每一位讀者,都能因此更重視他的口腔及牙齒,因了解認識增進其口腔健康、功能及美觀,再由此普及他的親友群,那所有人曾經投注下的心力都是值得的。
王本華 民國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