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一片懸崖
約翰剛到澳大利亞留學的時候,為了尋找一份能夠糊口的工作,他騎著一輛老舊的自行車,沿著環澳公路走了數日,替人放羊、割草、收莊稼、洗碗………,只要給他一口飯吃,他就會暫且停下疲憊的腳步。
一天,在唐人街一家餐館打工的約翰,看見報紙上刊出了澳洲電訊公司的招聘啟事。約翰擔心自己的英語不流利,專業知識不足,他就選擇了線路監控員的職位去應聘。過五關斬六將,眼看他就要得到那個職位了,沒想到招聘主管卻出人意料地問他:「你有車嗎?你會開車嗎?這份工作須時常外出,沒有車寸步難行。」
澳大利亞公民普遍擁有私家車,無車者寥若星辰,可是約翰初來乍到還屬無車族。為了爭取這個極具誘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會!」
「四天後,開著你的車來上班。」主管說。
四天之內要買車、學車談何容易,但為了生存,約翰豁出去了。他從朋友那裏借了錢,從中古車市場買了一輛外表醜陋的「金龜車」。第一天,他向朋友學習簡單的駕駛技術;第二天,在朋友屋後的那塊大草坪上模擬練習;第三天,歪歪斜斜地開著車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駕車去公司報到了。時至今日,約翰已是澳洲電訊的業務主管了。
大哲理:當人斬斷了自己的退路,讓自己置身於命運的懸崖絕壁之上時,才會集中精力奮勇向前,從生活中爭得屬於自己的位置。給自己一片沒有退路的懸崖,從某種意義上說,是給自己一個向生命高地衝鋒的機會。
扶樹與扶人
漢森做生意失敗了,但是他仍然極力維持原有的排場,惟恐別人看出他的失意。宴會時,他租用轎車去迎接賓客,並請了兩位臨時女傭,佳餚一道道地端上,他以嚴厲的眼光制止自己已久不知肉味的孩子搶菜。雖然前一瓶酒尚未喝完,但他已打開櫃中最後一瓶XO。但是當那些心裏有數的客人酒足飯飽,告辭離去時,每一個人都熱烈地致謝,並露出同情的眼光,卻沒有一個人主動提出幫助。
漢森徹底失望了,他百思不解,一個人行走街頭,突然看見許多工人在扶正那被颱風吹倒的行道樹,工人總是先把樹的枝葉鋸掉,使得重量減輕,再將樹推正。漢森頓然領悟了,他放棄舊有的排場和死要面子的毛病,重新自小本生意做起,並以低姿態去拜望以前商界的老友;每個人知道他在做小生意時,都儘量給予方便,購買他的東西,並推介給其他的公司。沒有幾年,他又在商場上站立了起來。他始終記得鋸樹工人的一句話:「倒了的樹,如果繼續想維持原有的枝葉,怎麼可能扶得動?」
大哲理:放低姿態,才能得到幫助。要想別人幫忙拉一把,也得讓別人幫得起。失敗並不可怕,最可悲的是不願意承認失敗。
失敗了,從頭來起,明天又是一個豔陽天。
迎向風雨
有幾個大學生登山迷途喪生了,有人因此訪問登山專家。其中一個問題是:「如果我們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應該怎麼辦?」
登山專家說:「你應該向山頂走。」
「為什麼不往山下跑?山頂風雨不是更大嗎?」人們懷疑地問。
「往山頂走,固然風雨可能更大,卻不足以威脅你的生命。至於向山下跑,看來風雨小些,似乎比較安全,但卻可能遇到暴發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專家嚴肅地說;「對於風雨,逃避它,你只有被捲入洪流;迎向它,你卻能獲得生存!」
大哲理: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戰場上,不也是如此嗎?黎明的第一線陽光如果也躲避黑暗,那麼將永遠不會有光明。
鋼玻璃杯的故事 有一個農民,國中只讀了兩年,家裏就沒錢繼續供他上學了。他輟學回家,幫父親耕種三畝薄田。在他十九歲時,父親去世了,家庭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顧身體不好的母親,還有一位癱瘓在床的祖母。
八○年代,農田承包到戶。他把一塊水窪挖成池塘,想養魚。但鄉里的人告訴他,水田不能養魚,只能種莊稼,他只好有把水塘填平。這件事成了一個笑話,在別人的眼裏,他是一個想發財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聽說養雞能賺錢,他向親戚借了五百元,養起了雞。但是一場洪水後,雞得了雞瘟,幾天內全部死光。五百元對別人來說可能不算什麼,但對一個只靠三畝薄田生活的家庭而言,就如同天文數字。他的母親受不了這個刺激,竟然憂鬱而死。他後來甚至釀過酒、捕過魚…….,可都沒有賺到錢。
三十五歲的時候,他還沒有娶到老婆。即使是離異的有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為他只有一間土屋,隨時有可能在一場大雨後倒塌。娶不到老婆的男人,在農村裏是沒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還想搏一搏,就四處借錢買一輛手扶拖拉機。不料,上路不到半個月,這輛拖拉機就載著他衝入一條河裏。他斷了一條腿,成了瘸子。而那輛拖拉機被人撈起來時,已經支離破碎,他只能拆開它,當作廢鐵賣。
幾乎所有的人都說他這輩子完了。但是後來他卻成了我所在的這個城市裏的一家公司的老總,手中有兩億元的資產。現在,許多人都知道他苦難的過去,和富有傳奇色彩的創業經歷。許多媒體採訪過他,許多報導文學描述過他。但我只記得這樣一個情節,記者問他:「在苦難的日子裏,你憑什麼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縮?」他坐在寬大豪華的座椅上,喝完了手裏的一杯水。然後,他把玻璃杯握在手裏,反問記者:「如果我鬆手,這只杯子會怎樣?」
記者說:「摔在地上,碎了。」
「那我們試試看。他說。」
他手一鬆,杯子掉到地上,發出清脆的聲音,但並沒有破碎,而是完好無損。他說:「即使有十個人在場,他們都會認為這只杯子必碎無疑。但是,這只杯子不是普通的玻璃杯,而是用玻璃鋼製作的。」
於是,我記住了這段經典絕妙的對話。這樣的人,即使只有一口氣,他也會努力去拉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蒼剝奪了他的生命……
大哲理:人生並非一帆風順。真正的成功是那些在跌倒後能一次一次爬起來,在苦難中毫不退縮、不言放棄的人。就像玻璃鋼杯,哪怕摔得再多,它還是能一次一次以自己的完好證明著自己的韌性。
不倒翁並非不倒,只是它在倒了之後會重新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