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成語」的運用向來是語文學習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成語是最言簡意賅的文字,也是我國詞語的精華,它傳達了豐富的意涵,如果能夠了解它的真正意思,正確的使用,不但可以美化文章,還可以避免冗長的贅述,達到言盡意無窮,以及畫龍點睛的效果,並增加表達的深度與廣度。我們很難想像,一篇好的文章裡面,完全沒有成語的存在。但是,也不能成語連篇,否則就會流於掉書袋,或是賣弄文字了。
當代的著名詩人余光中先生認為:「在折舊率愈來愈高的時代,最貴的東西反而是古董,最流行的話反而是成語。古董雖貴,價高未必有市。成語,也就是古人之言,卻出於眾口,入於眾耳,簡直『不可一日無此君』。」
「成語」也是我們老祖先歷經千百年的智慧結晶,蘊含著人生的精闢見解,在寥寥的幾字中,深刻的描繪出生活情操。這些成語有些是約定俗成的,有些是名人的語言,有些是名著的詞語,還有許多是有典故的,所以,學習成語不僅能夠使我們更擅於運用文字的技巧,還可以欣賞許多雋永有趣的故事,例如,「守株待兔」、「鷸蚌相爭」、「東施效顰」……,看了以後,你必然會不期然發出會心的微笑。
我們經常所看到的成語大多是四字成語,例如:「三番兩次」、「喜出望外」,其實還有三字成語,例如:「破天荒」、「一窩蜂」;五字成語,例如:「小巫見大巫」、「家和萬事興」;六字、七字……,以至最長的十二字成語,例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等等,多達一萬多條,由此可見,我國成語的豐富與多彩,因此,不管有沒有唸過書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都會用上幾句成語,只是自己不自覺而已。
如此豐富的成語,要完全記起來,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且有些也因為太聱牙,或不常使用,而成為「死成語」,至於經常用到的成語大約在四、五千條左右。為了方便讀者記憶,本社特別把這些成語分門別類,整理出一本容易查詢的《成語典》,希望能夠讓讀者可以從這些成語的屬性來查閱。
在市面上,舉凡《成語詞典》、《成語故事》比比皆是,為什麼《分類成語》卻少之又少呢?這是因為很多的成語屬性不只一種,例如:「一日千里」,可以表示交通工具的快速,也可以表示成績的突飛猛進,因此比較難歸類。當然在編輯這本《成語典》時,編者也碰到相同的難題,所以,編者首先考慮的是此成語的原始意思,再考慮它的轉化,以及現在所慣用的意思,也有兩個意思並列的。同時為了方便查詢,除了有分類的目錄外,還有按照筆畫順序的目錄。兩者合用,就能夠快速而正確的找到讀者所需要的成語了。
在《成語典》的【出處】方面,由於有些出處各有不同,而古文的用字也和現在的有局部差異,因此,請不要以為那是「錯別字」。另外,本成語詞典工程浩大,若有錯字,敬請各位先進指教、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