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遊憩是台灣民眾休閒參與轉型的重要指標之一,隨著參與人口持續增加及休閒服務提供從量到質的轉變,深度旅遊、認真休閒、遊憩專門化成為戶外遊憩行為的特點,隨之而來的議題,便是遊憩提供者要如何提供專業化的管理,以滿足民眾各方面的需求並提升遊憩體驗的滿意度。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
1.導論:介紹戶外遊憩管理的基本概念、體驗模式。
2.戶外遊憩資源:說明國內外戶外遊憩資源的分類與系統,以及台灣七大國家公園,並且探討與戶外遊憩管理相關的承載量議題。
3.戶外遊憩行為:主要在探究戶外遊憩中的遊客行為,包含遊憩專門化、調適策略、遊憩衝突以及環境態度與行為等,並且介紹戶外遊憩管理思維的演變。
4.戶外遊憩管理策略:首先介紹使用者分析法與國內外正大力推動的無痕山林概念,接著探討戶外遊憩的管理策略以及其未來的改變與趨勢。
作者簡介:
吳崇旗、王偉琴
章節試閱
第2章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多數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會有戶外遊憩體驗的機會,就像上述小吳一家的台東之旅一樣。然而,是否每次戶外遊憩體驗都會依循相似的過程或階段呢?另一方面,為什麼遊憩者會選擇走出戶外進行遊憩?又選擇到哪裡?與誰一起去?然後從事什麼活動呢?最後,在戶外遊憩體驗過後,遊憩者能夠獲得哪些效益?
為了回答上述的問題,在本章中,將先進行戶外遊憩體驗階段的介紹,而後探討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最後,提供戶外遊憩所能帶來的效益,協助讀者了解戶外遊憩者的行為模式。
第一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階段
為了解戶外遊憩者的行為模式,首先,可以從「時間」順序的角度切入,來檢視整個戶外遊憩體驗的階段,根據Clausen及Knetsch(1966)提出的觀點:在戶外遊憩體驗中,包括以下五個階段:
一. 期望(Anticipation)
戶外遊憩體驗開始於期望,在此階段的主要體驗內容是「規劃」與「準備」。在期望階段,會因為從事戶外遊憩體驗的活動性質不同,而造成可長可短的耗時現象。舉例來說,週休二日的國內旅遊和春節連假的國外旅遊,兩者在規劃與準備上所需付出的心力與時間便會有所差異。
一般而言,國外旅遊的前置準備作業,包含:規劃行程、旅行社的選擇、訂機票、簽證與食宿安排、兌換外幣等,均會較國內旅遊來得繁雜與耗時。此外,如果一次的戶外遊憩體驗最終無法成行,則期望階段便會是整個體驗的全部。
二. 旅行(Travel To)
當前置作業完成後,戶外遊憩體驗便進入旅行階段,此一階段的體驗內容主要是從家中或工作場所出發,而後到達目的地。在旅行階段,會因所選擇的交通工具或旅途距離,而有不同的時間長短。舉例來說,同樣是國內環島行程,選擇「搭高鐵加台鐵」、「自行開車」或是「自行車」等交通方式,在金錢與時間耗費上也大不相同。比較而言,搭高鐵加台鐵的旅行方式,耗時最短,但相對的金錢成本卻是最高;騎自行車環島的旅行方式,相對耗時較久,但所需花費的金錢卻可能是最低。
三. 當下體驗(On-Site Experience)
戶外遊憩體驗的第三個階段是當下的活動參與體驗;當下的戶外遊憩的參與體驗常是複雜多元的,並且是整個階段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例如:在小吳的台東之旅中,到台東市區吃小吃、參觀牧場、三仙台、泡溫泉等活動所帶來的當下體驗,即是整段遊憩過程的重心。
四. 賦歸(Travel Back)
在戶外遊憩當下體驗結束後,下一個階段則是賦歸,這個階段最主要的體驗內容是回到出發點。一般而言,賦歸的行程常是旅行的回程,但是有時在心情、情緒,甚至交通工具的選擇上,會和第二階段的旅行有所不同。然而,在旅行與此一階段,無論選擇任何形式的交通工具,搭乘交通工具過程都將是這兩個階段的主角。
五. 回憶(Recollection)
戶外遊憩體驗的最後階段就是回憶,這個階段主要的體驗內容是對整個遊憩體驗行程的記憶、沿途拍攝的照片或是攜回的紀念品與伴手禮。
第二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
戶外遊憩體驗的行為模式,除了上述從時間角度切入的「期望、旅行、當下體驗、賦歸、回憶」五階段模式外,另一個了解戶外遊憩者體驗模式的方法,是從「投入—產出(input-output)」的觀點,來幫助解釋戶外遊憩者的體驗模式。以下將就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應用及其對管理者所帶來之意義進行介紹。
一.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與應用
Moore及Driver(2005)認為要了解戶外遊憩行為最好是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也就是根據「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假設人們選擇展現特定的行為是期望透過行為的展現來滿足特定需求。因此,人們參與戶外遊憩活動,主要是因為人們相信透過戶外遊憩體驗,能夠帶來特定的成效,以滿足人們的特定需求。
在此前提假設下,戶外遊憩管理者可以透過4 W──who, what, where and why,來了解戶外遊憩者的行為模式(Manning, 1999),來解答「為何人們選擇與什麼人在何處從事什麼活動」的問題,藉以提供有效的遊憩資源管理。
在上述之戶外遊憩者體驗的模式中,可藉由探討遊憩者的動機偏好、遊憩選擇與期望結果三個概念間的關係,來幫助解釋戶外遊憩者的體驗模式。戶外遊憩者因為特定的動機與偏好(註:關於戶外遊憩者的「動機與需求」在本書第六章中,將有更詳細的說明),而選擇參與戶外遊憩活動,同時在進行遊憩選擇時,會考慮活動、場所與同伴的因素,最後期望從中獲得需求的滿足。
在此戶外遊憩體驗模式的應用中,小吳台東之旅的「動機」來自於好友阿吉的邀約與10年後的舊地重遊,遊憩選擇的「活動」包括:訪友、小吃品嚐、牧場巡禮、洗溫泉、欣賞風景……等、到訪的「場所」包括:台東市、知本、初鹿、三仙台、同行的「同伴」包括:好友阿吉、家人,最後在戶外遊憩體驗結束後帶來遊憩體驗的「效益」。
二. 管理者眼中的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藉由上述戶外遊憩體驗模式與應用的介紹,相信讀者對如何從社會心理學角度來探討戶外遊憩者的行為模式,能夠有所了解。在此一模式中,有幾個重要的元素,包括:動機/偏好、活動、場所、同伴、效益。然而,讀者必須注意的是:隨著每個人的戶外遊憩體驗動機/偏好不同,即使遊憩選擇(活動、場所、同伴)相同,但是最終的遊憩體驗效益卻有可能大不相同。
但是對於一個戶外遊憩管理者而言,在了解戶外遊憩體驗模式後,能夠在管理上帶來什麼樣的啟示呢?根據Moore及Driver(2005)的看法:在管理者眼中,需將遊憩使用者的動機與偏好視為是顧客的需求,然後嘗試透過各項管理策略,提供各式的戶外遊憩機會,包括:安全多元的遊憩活動項目、高品質的遊憩場景與專業的導覽或指導人員,藉以滿足戶外遊憩者的需求,獲得預期的效益。
綜合上述,可發現無論是在遊憩者或管理者眼中的戶外遊憩體驗模式,遊憩體驗後的預期效益皆是相當重要的元素。然而,在戶外遊憩體驗後,能夠帶給遊憩者哪些預期的效益呢?下一節將針對戶外遊憩效益進行更深入的探討。
第2章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多數人從小到大或多或少會有戶外遊憩體驗的機會,就像上述小吳一家的台東之旅一樣。然而,是否每次戶外遊憩體驗都會依循相似的過程或階段呢?另一方面,為什麼遊憩者會選擇走出戶外進行遊憩?又選擇到哪裡?與誰一起去?然後從事什麼活動呢?最後,在戶外遊憩體驗過後,遊憩者能夠獲得哪些效益?
為了回答上述的問題,在本章中,將先進行戶外遊憩體驗階段的介紹,而後探討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最後,提供戶外遊憩所能帶來的效益,協助讀者了解戶外遊憩者的行為模式。
第一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階段
...
目錄
第一篇 導 論
第1章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第一節 休閒、遊憩與戶外遊憩的定義
遊憩的意涵
戶外遊憩的定義
第二節 戶外遊憩的相關概念與學科
戶外遊憩相關概念
戶外遊憩的相關學科
第三節 戶外遊憩管理的重要性
戶外遊憩管理的定義
戶外遊憩管理的重要
第2章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第一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階段
期望
旅行
當下體驗
賦歸
回憶
第二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與應用
管理者眼中的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第三節 戶外遊憩的效益
個人效益
社會文化效益
環境與教育效益
經濟效益
第二篇 戶外遊憩資源
第3章 戶外遊憩資源系統
第一節 遊憩資源的分類
遊憩資源的定義
遊憩資源的類型
第二節 美國戶外遊憩系統
美國森林服務處
國家公園服務處
土地管理局
魚類及野生動物服務處
美國軍隊工程處
開拓局
第三節 國內休閒遊憩系統之架構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及風景特定區
國家森林遊樂區
公營休閒農場
野生動物保護區及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自然保留區
自然保護區
第4章 國家公園
第一節 國家公園概述
台灣國家公園的選定標準
國家公園的功能與目標
管理單位
第二節 台灣七大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
玉山國家公園
陽明山國家公園
太魯閣國家公園
雪霸國家公園
金門國家公園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第三節 經營管理與相關研究趨勢
常見問題與管理策略
相關研究趨勢
第5章 遊憩承載量評估及管理
第一節 遊憩承載量
生態承載量
社會承載量
設施承載量
第二節 遊憩機會序列
定義
界定因素
分類
第三節 評估的標準與架構
可接受改變限度
遊客衝擊管理
遊客體驗與資源保護
遊客活動管理流程
第三篇 戶外遊憩行為
第6章 需求、動機、參與及管理思維的轉變
第一節 戶外遊憩的需求
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
戶外遊憩需求層級
第二節 戶外遊憩的動機與參與
從事戶外遊憩的動機
參與戶外遊憩活動
第三節 戶外遊憩管理思維的轉變
以活動以基礎的管理
以體驗為基礎的管理
以效益為基礎的管理
第7章 遊憩專門化
第一節 過去使用經驗
過去使用經驗的分類
過去使用經驗的概念
第二節 遊憩專門化的要素
行為層面
認知層面
情感(心理)層面
第三節 遊憩專門化相關概念與研究
認真休閒
場所依戀與環境偏好
第8章 擁擠與調適策略
第一節 遊客數量、擁擠與滿意度
遊客數量、擁擠與滿意度之關係
擁擠的測量與研究方式
第二節 影響擁擠知覺的因素
個人特質
所遇其他遊客的特質
情境因素
第三節 調適策略
遊憩替代
合理化
產品轉移
第9章 遊憩衝突
第一節 理論模式
目標干擾理論
擴充的遊憩衝突模型
第二節 外群體與內群體遊憩衝突
外群體遊憩衝突
內群體遊憩衝突
第三節 遊憩衝突管理策略
分區使用策略
教育課程
第10章 環境態度與行為
第一節 環境態度
環境
態度
環境態度
環境態度的兩個典範
第二節 環境行為
環境行為的分類
戶外遊憩與環境行為
第三節 戶外遊憩經驗的影響
環境態度與行為的影響因素
戶外遊憩經驗對於環境態度與行為的影響
第四篇 戶外遊憩管理策略
第11章 使用者分析法
第一節 戶外遊憩常見的問題
戶外遊憩區常見的問題
戶外遊憩活動的負面衝擊
第二節 使用者分析法
使用者分析技術
使用者分析法的步驟
第三節 使用者分析法的管理應用
第12章 無痕山林
第一節 無痕山林的發展與概念
無痕山林的緣起
國內外發展的現況
為何要推行無痕山林
第二節 無痕山林七大準則
事前充分的規劃與準備
在可承受地點行走或露營
適當處理垃圾維護環境
保持環境原有的風貌
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尊重野生動植物
考量其他的使用者
第三節 無痕山林教學案例
課程設計理念
詳細課程內容
教學建議
第13章 戶外遊憩管理策略
第一節 管理策略的分類
以本質區分
以實行方式區分
第二節 間接式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之優缺點
間接式管理的社會心理理論
管理策略的常用措施
第三節 直接式管理策略
管理策略之優缺點
直接式管理的社會心理理論
管理策略的常用措施
第14章 戶外遊憩的未來改變與趨勢
第一節 戶外遊憩在社會面上的改變
第二節 戶外遊憩在科技面上的改變
第三節 戶外遊憩在經濟面上的改變
第四節 戶外遊憩在環境面上的改變
第五節 戶外遊憩在政治面上的改變
第一篇 導 論
第1章 戶外遊憩管理的概念
第一節 休閒、遊憩與戶外遊憩的定義
遊憩的意涵
戶外遊憩的定義
第二節 戶外遊憩的相關概念與學科
戶外遊憩相關概念
戶外遊憩的相關學科
第三節 戶外遊憩管理的重要性
戶外遊憩管理的定義
戶外遊憩管理的重要
第2章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
第一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階段
期望
旅行
當下體驗
賦歸
回憶
第二節 戶外遊憩體驗的模式
戶外遊憩體驗模式與應用
管理者眼中的戶外遊憩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