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基本概念
Q1. 什麼是「衍生性證券」?
Q2. 什麼是遠期契約與期貨契約?與現貨交易或即期交易有何不同?
Q3. 在遠期契約與期貨契約的市場裡,所謂「長部位或多頭部位」與「短部位或空頭部位」各代表什麼意義?
Q4. 什麼是選擇權契約?它與遠期契約與期貨契約有何不同?
Q5. 什麼是買權與賣權契約?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Q6. 什麼是歐式與美式選擇權契約?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Q7. 在選擇權交易過程中,「選擇權價格」與「執行價格」所代表的意義相同嗎?
Q8. 投資人在期貨市場建立多頭部位,在契約成立之初,多方必須支付價金給空方嗎?
Q9. 什麼是交換契約?
Q10.什麼是LIBOR?它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Q11.所有交換契約都以固定利率對浮動利率作為交換基礎嗎?
Q12.在交換交易過程中,「名目本金」代表什麼意義?
Q13.遠期契約與期貨契約有什麼基本差異?
Q14.什麼是清算公司?它如何發揮功能?
Q15.為什麼期貨交易過程中需要清算公司?
Q16.什麼是保證金?
Q17.當買方與賣方期貨合約成立後,清算公司成為買方的實質賣方,以及賣方的實質買方,其如何確保買賣雙方不會違約?
Q18.「平倉」代表什麼意思?遠期契約如何進行平倉?
Q19.什麼是「反映市價」的真正意思?
Q20.清算公司在期貨部位「反映市價」的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
Q21.遠期契約需要進行「反映市價」嗎?如不需要,隱含什麼意義?
Q22.什麼是維持保證金與變動保證金?
Q23. 起始保證金一定要用現金存入嗎?變動保證金的條件如何?
Q24.「風險值」的概念是什麼
Q25.有些清算公司採取「總額制」收取保證金,有些則採取「淨額制」,差異為何?
Q26.如果有一方發生違約時會如何處置?交易所將會採取何種措施?
Q27.期貨契約與遠期契約的損益型態是「線性獲利」,選擇權則是「非線性獲利」,為什麼?
Q28.誰是期貨經紀商?所有期貨經紀商都可與清算公司進行清算嗎?
Q29.槓桿功能如何藉由期貨與選擇權發揮作用?
Q30.套利代表什麼意思?
Q31.期貨價格在到期日當天一定會與現貨交易的價格相同嗎?
Q32.如果期貨契約允許空方在到期日,用來交割的現貨等級超過一種,期貨價格會向哪一種現貨價格收斂?
Q33.「清算價格」是什麼意思?如何計算?
Q34.遠期契約與期貨契約在到期日必須進行交割,這兩種契約有何不同?
Q35.當期貨契約以實物交割方式進行清算時,必須採取哪些程序?
Q36.「實物交換」與「備援交割程序」代表什麼意思?
Q37.「現金清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實務上都採行這種方式?
Q38.「交易量」與「未平倉數量」代表什麼意思?兩者有何不同?
Q39.衍生性商品契約所扮演的主要經紀功能為何?
Q40.衍生性商品已存在一個多世紀,為什麼最近才比較常聽到?
Chapter 2評價
Q41.遠期契約如何訂價?
Q42.從買方的角度要如何創造套利的潛在機會?
Q43.什麼是「借入現貨賣出」?為什麼投資人希望市場能提供這種機制?
Q44.空頭部位天生比多頭部位更具風險性嗎?
Q45.什麼是「軋空」?
Q46.在實務上借出股票的人應如何保護自己?
Q47.所謂的「所有者權益」上升,對融券賣出的投資人隱含什麼意義?
Q48.在美國股市有關融券放空的交易中,「盤上原則」代表什麼意思?
Q49.當「現貨與持有套利策略」失效,是否有相似的條件使「反向的現貨與持有套利策略」也失效?
Q50.如果標的資產產生孳息,無套利機會的條件會產生何種變化?
Q51.投資人持有實體商品所產生的支出,例如:儲存成本與保險費等,會對無套利機會的條件產生什麼影響?
Q52.借資產進行放空的機制似乎是無套利機會成立的必要條件,放空的機制永遠可行嗎?
Q53.在出借的資產是實質商品的狀況下,出借的人會省下儲藏成本,這對「反向的現貸與持有套利策略」會產生何種影響?
Q54.「附買回」與「附賣回」代表什麼意義?
Q55.一紙遠期契約具有任何價值嗎?它的價值會產生何種變化?一個未平倉的期貨部位也具有價值嗎?
Q56.某種資產的遠期合約價格與相同資產、到期日的期貨合約價格一樣嗎?
Q57.隨機變動的利率,對具有相同到期日的遠期合約與期貨合約間的關係有何影響?
Q58.某個市場具有「全額持有利差」代表何種意義?
Q59.「逆價差市場」與「正價差市場」代表何種意義?
Q60.進行「現貨與持有套利策略」與「反向的現貨與持有套利策略」不會承擔任何風險嗎?
Q61.「風險性套利」真正的意思是什麼?
Q62.進行「現貨與持有套利策略」等同於投資在合成式的國庫券,遠期契約也可能用合成方式創造出來嗎?
Q63.什麼是「準套利」?當市場沒有純套利的潛在機會時,還會有機會進行「準套利」嗎?
Q64.當導出無套利機會下的定價模式時,假設套利者不斷尋找套利機會,準套利機會也同樣適用嗎?
Q65.「正常逆價差」與「正常正價差」,與「逆價差」與「正價差」具有相同意義嗎?
Q66.「正常逆價差」與「正常正價差」代表什麼意義?
Q67.什麼是期貨價格的「不偏預期理論」?
Q68.為什麼市場不是出現「正常逆價差」就是出現「正常正價差」?
Q69.財務理論主張某特定資產的報酬與其風險間有一定關係,這個理論適用於期貨契約嗎?
Q70.期貨價格產生「逆價差」與「正價差」,是否隱含在預計交割期間內,賣方可以找出一個最佳的交割時點?
Chapter 3 避險與投機
Q71.什麼是「避險」?
Q72.期貨契約如何幫助投資人規避部位風險?
Q73.請問「賣出避險」與「買入避險」代表什麼意思?
Q74.請問「存貨避險」與「預期避險」的差異為何?
Q75.選擇權也可以作為避險的工具嗎?
Q76.從避險的觀點來看,選擇權與期貨之間可以相互替換嗎?
Q77.如果選擇權可以讓避險者產生保護作用,又可以獲取利益,為什麼還有人利用期貨契約作為避險交易的工具?
Q78.利用期貨契約的避險者事後都後悔當初的決定,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Q79.假設期貨契約以實物交割完成清算,如果我們用現金結算,結論會不一樣嗎?
Q80.何謂「完全避險」?
Q81.達到完全避險的必要條件為何?
Q82.為什麼買進或賣出資產的日期,必須與期貨契約到期日一致?
Q83.為什麼要達到完全避險,避險者買入或賣出資產的數量,必須為期貨契約大小的整數倍呢?
Q84.如果避險者無法在市場上找到一種商品期貨,且期貨價格也非避險價格,那會產生何種結果?
Q85.假設市場存在一種可供避險的商品期貨契約,避險交易的總金額恰好是該契約大小的整數倍,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因應?
Q86.如何衡量基差風險?為什麼避險者明知會暴露在基差風險下,仍願意進行避險?
Q87.如果我們決定終止整筆避險交易,然後讓期貨契約持有至到期日,我們應該選擇哪種契約?
Q88.為什麼到期日愈遠的期貨契約的基差風險愈大?
Q89.避險者若在市場已有期貨契約作為規避的價格風險工具,還會進行「交叉避險」嗎?
Q90.避險者有時會利用一個到期日比他希望的天期還短的期貨契約作為避險工具,請問這是真的嗎?
Q91.投資人持有標的資產的部位,剛好是期貨契約金額大小的整數倍時,避險比率一定要設在1:1嗎?
Q92.我們可以根據歷史資料去估計最佳避險比率嗎?
Q93.如何衡量避險的有效性?
Q94.我們經常提到「微調避險部位」,請問意義為何?
Q95.什麼是投機?
Q96.投機跟賭博一樣嗎?
Q97.為什麼投機者的角色十分重要?
Q98.期貨契約如何被用來作為投機工具?
Q99.選擇權可以作為投機交易的工具嗎?
Q100.從投機的觀點來看,期貨與選擇權的性質相似嗎?
Chapter 4交易單與交易所
Q101.什麼是「交易單」(orders)?
Q102.有意義的交易單內容要包含哪些資訊?
Q103.當表明交易單為市價單時,這種交易單會以什麼價格執行?
Q104.市價單已經以最佳價格被執行,尚未執行的限價單將按照一定的優先順序進行排序,請問排序原則是什麼?
Q105.什麼是「限價單登記冊」?限價單如何建立在「限價單登記冊」?
Q106.發出限價單比市價單好嗎?限價單是否給予投資人更多控制權?
Q107.何謂「市價限價交易單」?
Q108.為什麼一般交易員比較喜歡市價限價單,而不喜歡傳統的市價單呢?
Q109.什麼是停損單?為何如此稱呼?
Q110.什麼是「限價停損單」?
Q111.什麼是「觸及市價單」?與停損單的差異在哪裡?
Q112.交易單的有效性會持續多久?市場共有哪些有效性的交易指令可供交易員使用?
Q113.什麼是「公開喊價的交易系統」?
Q114.在公開喊價的交易市場中,交易單被執行的優先順序原則為何?實務上如何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