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如何使用本書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是第一本守護臨終者,吉祥往生淨土的有聲導引書,也是幫助我們將所在的世界,轉化成光明樂土的實用導引。
本書的內容,主要分為三大篇章:
第一篇 無死的實相:
在本書的第一篇,首先建立死亡的正確觀念—無死,正是死亡的實相。然而在如幻的死亡中,如何生起慈悲心,昇華人生,這是人生最終莊嚴的桂冠。
第二篇 極樂世界光明導引:
本篇為有聲導引CD之全文收錄,讓使用者可依照書中的文字,跟著CD一起讀誦、導引、觀想。
本導引內容分為四個階段:
一、臨終開示:幫助臨終者放下不捨與牽掛,身心放鬆、放下,安心走向生命下一個階段。
二、《阿彌陀經》原經文讀誦:當亡者的心安定下來之後,我們要開始為其讀誦,幫助他解脫一切痛苦煩惱,現生淨土。
要點:讀誦時,將身心放鬆放下,用柔軟的心意、音聲,來為亡者讀誦經文。
三、《阿彌陀經》現觀導引:讀誦完經文之後,接著我們要以白話來幫助亡者了解經文內容,進而想像極樂世界的情境,對光明喜樂的淨土,心生嚮往,樂意往生。
要點:在進行此階段時,我們想像自己就像一個嚮導,依照書中所說,跟著導引CD,為亡者介紹極樂世界的種種情境,就像為他介紹未來的新家。
四、現生極樂世界導引:
接著,我們要更進一步,幫助亡者現前往生極樂淨土。除了觀想導引之外,現在我們要告訴亡者,現在他就是身處於極樂世界,眼所見是極樂世界的黃金大地、七寶樓閣,耳所聽是迦陵頻伽、共命鳥的宛囀啼聲,亡者自身就安坐在寶池中的寶蓮花座上,與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在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座前安心聽法。
要點:在進行此階段時,我們要更加堅固地地觀想,所處的地方就是極樂世界,亡者即是阿彌陀佛。每一個人都是極樂世界的聖眾,並勸勉亡者要跟隨阿彌陀佛,永世不斷修行,最後圓滿成就阿彌陀佛。
完成以上四層導引,導引者、亡者及在場的眷屬,等於一次又一次地遍歷極樂世界,不但對亡者有極大的利益,對導引者自身更具有不可思議的助益。
如果將此導引用於日常的修行法要,則是對我們身處的世間,不斷發出光明的心念,幫助這個世間轉成光明的極樂淨土。
注意,在進行導引及助念時,導引者應儘量集中於亡者頭部兩側,幫助其神識往頂輪上行脫出,直接往生淨土。(註1)
第三篇 相約在來生
此篇是守護摯愛親友安然往生的一些真實案例,以及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實際運用,讓我們成為一個真正守護亡者的「送行者」,與摯愛相約在光明的來生重聚。
序
生離死別,是人生最深的痛苦之一。尤其當我們面對自己至親至愛的死亡時,更有悲傷至極的不捨之情。
世間生滅無常,生死無可避免。在因緣相中,有生必有死,但實相是超越生死的。
佛陀座下智慧第一的弟子—舍利弗尊者入滅的過程,帶給我們另一番啟發。
舍利弗是成就「四神足」的大阿羅漢,可以住世一劫那麼久。但是生死自在的舍利弗,卻選擇先行入滅,一來是他的好朋友目犍連尊者已經先走了,而且佛陀也宣佈將在不久後入於涅槃,舍利弗不忍心見佛陀入滅,於是在佛陀允許後,決定先佛陀入滅。
舍利弗宛如佛陀的長子,經常代佛陀說法,是一位偉大的教授師。他的入滅,帶給僧團極大的衝擊,許多尚未悟道的比丘們,忍不住涕淚交橫,哽咽悲歎尊者走得太快了。他們悲傷迷悶,不能自己。這時阿難代替大眾向佛詢問:「何以像舍利弗這樣的大修行人,都會入滅?」
但佛陀告訴阿難說:雖然舍利弗的肉身入滅了,但是他的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並沒有滅度,依然常住不壞。
「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就是聖者所成就的五分法身。這五分法身是佛或阿羅漢所具備的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是聖者的無漏五蘊,並不因為聖者涅槃就消失了。而古代佛弟子的念佛,就是繫念這五分法身,而這也可以稱為法身不滅」、「法身常在」。
然而,一般人無法體悟實相,被生死的幻境所迷惑、恐怖。在對面摯愛的親人往生時,往往是悲傷迷悶,茫然無助,心中充滿了甚深的哀傷悲慟,而以哭喊來自己表達不捨之情。卻不知這種愛的表達方式,不僅未能做出正確的決定,甚至做出許多錯誤的抉擇與作為,不只未能幫助所愛的人,甚至讓往生的至親,陷入更深的痛苦與危機。
臨終之時,正是亡者走向下一期生命的關鍵時刻,如果在週遭的親人哭喊不捨,會讓亡者的心靈陷入悲傷痛苦的情境,障礙了他生命向上的契機。
「送行者之歌—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出版,正是希望能守護亡者平安走向光明的來生,同時幫助生者能具足智慧與慈悲,陪伴摯愛走完今生最後的旅程。
智慧不只是知識,而是能幫助我們超越生死的幻境,解脫煩惱,就如同正如同《心經》所說:「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真正的慈悲,是超越情緒的,能具足力量,幫助所愛拔除痛苦,安住究竟的光明喜樂。
這也是筆者錄製「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緣起。
在民俗的喪葬禮儀中,許多的儀式,大多是以照顧生者的立場,讓生者宣洩悲傷的情緒,使身心得到抒解。
然而,在面對死亡時,我們應該以亡者的生命為重,思惟:
如何才能真正幫助摯愛的人,安穩走向來生光明的旅程?
甚至,除了與自己的親友之外,面對其他的臨終者,我們都要思惟:無論他今生與我們有沒有因緣,在往昔可能都曾經是我們的父母、至親,我們都要生起悲憫之心,守護他們,感念他慈悲示現死亡,並幫助他在臨終時可以放心、莊嚴安詳地告別今生,走向光明的來生。
因此,如何幫助一切如母的眾生,讓所有的人在面臨生死之際,能安心、正確的導引摯愛的親人,圓滿光明的生命,是此書及作者的衷心本願。
回溯「極樂世界光明導引」這個法門,最早的緣起,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了。當初有熟識的同修往生,請筆者前往加持,當時也有其他的同修大眾在場助念,於是我就以最常用的《阿彌陀經》為根本,教大眾一起為往生的同修觀想、助念。
一般最常見的助念方式是持誦佛號,或是誦經,於是我更進一步將佛經的修持法融入其中,透過這樣的修法,祈願無論是亡者或是生者,都能在這個莊嚴的生死因緣中,共同增上。
我將這個法門總攝為三個步驟:
第一階段是《阿彌陀經》原經文的讀誦。
第二階段再以白話為其解說《阿彌陀經》,並幫助其觀想極樂世界的景象。
第三階段則是告訴亡者:當下就是安住在極樂世界,眼所見,耳所聽,六根所觸,都是極樂世界的一切,此身當下出生於極樂世界。
對於導引者而言,每為他人做一次導引,自身也等於是遍歷一次極樂世界。無論對於亡者或助念導引的人,都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這是臨終導引法門最初的面貌。
後來,許多同修在面臨親人往生時,都會亟於想知道:自己如何幫助親人往生極樂世界?筆者也告訴大家可以隨緣使用這個法門。
二○○三年,筆者母親往生時,隨侍在旁的學生,將我當時導引她老人家往生淨土的經過,完整地記錄下來,許多同修目睹了整個經過,及母親往生後,種種不可思議的瑞象,因此殷切地期盼我能將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的法門,錄製成CD,能幫助更廣大的眾生。
二○○六年十二月一日,為了錄製極樂世界光明導引,筆者上山閉關四十九日,足不出關房,在此期間持誦了五十二萬餘遍的往生咒,在出關時並修持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護摩火供修法。
這個導引所影響的層面非常廣大,除了亡者與生者之外,一般人所說的「冤親債主」,也就是與我們累劫宿昔有緣的眾生,也能在臨終光明的導引下,往生淨土,不再作障。因此,這個導引,也可守護亡者不受干擾,安穩往生淨土。而對常年在醫院工作的醫護人員,也有著不可思議的守護力量。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由於阿彌陀佛的廣大信仰,首先影響的是幾億華人世界,如果再加上往生的亡靈、鬼神,就更加無以計數了!
在《觀無量壽經》中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因此,幫助眾生最好的方式,就是將一切生命都觀想成圓滿的佛陀。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時,見一切眾生皆佛,這也是對親人乃至所有的亡者,最大的慈悲,對自身則是最大的功德。
祈願本書能幫助大家,守護摯愛的親人超越生死之河,守護一切有情,到達究竟圓滿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