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夢想的追尋與迷惘
既晴
「任何光鮮亮麗的外表下,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辛酸血淚。」
這句話雖然只是主角加入職棒後的深刻體會,其實也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棒球運動對台灣的長遠影響。暫且不論早在日治時代,做為殖民地的台灣,即曾經參加過日本高中聯賽的最高殿堂甲子園,擁有極為傲人的悠久歷史,棒球運動更是台灣逐漸因為中國崛起、被全球的政治版圖排擠的邊緣化過程中,用以展現全體人民團結、尊嚴、慰藉的精神象徵。
然而,在滿天飛舞的彩帶、滿櫃耀眼的獎盃下,棒球運動反而成了投機淘金者眼中的美味肥肉。當職棒聯盟成立以後,球員、球迷們原以為就此能夠為台灣棒球樹立良好的環境,卻想不到在興奮吶喊、激動落淚的加油聲後,其實完全是以龐大金錢早就寫好的既定劇本。
尤其在台灣的職棒運動發展二十年以來,已經發生數次地下賭場勾結球員的假球案,更是讓殷切期盼的熱情球迷們大受打擊。許多業界人士也無不針對這種現象提出各項建言,例如改善球員薪資結構、政府設立專責機構、強力掃蕩地下賭場、正式發行運動彩券等等,但無論是何種作為,至今仍舊沒辦法讓職棒揮去陰霾,脫離愈陷愈深的泥淖,反倒更擴大了涉賭弊案的層級,對職棒造成更致命的傷害。
如是惡性循環的僵局,不禁令人極欲探究「職棒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之謎。
推理作家秀霖,曾經對短篇推理進行過各種嘗試,例如歷史推理〈淒月〉、結合靈異故事的〈鬼鈴魂〉、社會寫實推理〈第九種結局〉等作品,寫作取材範圍相當廣泛,拓寬了以往台灣推理專注本格解謎的框限,加入了多重逆轉、強調意外性的個人風格,這在他先前出版過的單行本《謊言》,已能看出他集大成的出色表現。
而本書《國球的眼淚》,更是秀霖的首部長篇推理,則更是透過幾位球員、教練的描寫,以虛實交錯的手法來詮釋台灣棒球的現狀,並且結合推理寫作技巧的優異作品。
取材自現實世界發生的事件,並且融入作者自行創想的虛構情節,除了必須進行詳細的考證工作以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篩濾繁瑣龐雜、負載過多細節的各項資料,設法整合成流暢洗鍊、充滿可讀性的曲折敘述,有別於田野調查般的資料整理,是這類作品的最大課題。
此外,若更進一步想要融合推理謎團,甚至加上不可能的犯罪,當然更是超乎尋常的艱難關卡。想不到,這些精采絕倫的處理技巧,竟然全都在《國球的眼淚》中見識到了。
以棒球選手的奮鬥、歷練過程為主軸,教練、媒體記者為配角,輔以真實背景,《國球的眼淚》呈現了栩栩如生、充滿了理想與現實拉鋸角力的棒球業界,既紀錄了原本擁抱夢想的選手們,在現實處境的壓迫下逐漸墮落、沉淪,在另一方面,也透過少棒選手們的努力過程,暗示著夢想仍舊沒有放棄實現,讀著讀著,很容易令熟悉棒球運動的讀者,產生熱切的共鳴。
在故事的架構方面,以棒球的局數來做為章節的分段,創意十足,並配合棒球術語來點出各章關鍵,一語雙關,不時充滿令人喟嘆的絃外之音,也讓作品的包裝更富魅力。特別是本作中全部採用自述觀點,娓娓道出球員心聲,情感洋溢,平淡中可見熾熱的真性真情,在台灣推理創作中實屬罕有。
也許《國球的眼淚》最後並未解決「職棒究竟是出了什麼問題?」之謎,但我很確定,經歷過職棒簽賭的風風雨雨,關於棒球這項運動的奮戰精神―「縱使兩人出局,也絕不放棄」―《國球的眼淚》已經做了深刻的詮釋。
台灣最棒的棒球推理小說
陳嘉振
這一切,都是從鐵嘴主播的這句話開始,「我剛剛查了一下資料,發現秀霖還沒出版過長篇單行本。」
不久,我們看到了秀霖的這本長篇棒球推理小說《國球的眼淚》。
ξ背負遊龍的創作者
在棒球界,有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朗傳說」,無獨有偶,在推理界也流傳著一段「秀霖傳說」,摘錄幾則如下:
(1) 三參賽三摃龜是基本,有時三參賽五摃龜,甚至七摃龜。
(2) 秀霖一出現在海邊,沙灘上的烏龜都會以跑百米的速度躲進海裡。
(3) 在按下傳送鍵把稿件投遞過去之後,不到五秒鐘,收件匣裡就收到主辦單位寄來的落選通知。(據說最快紀錄3.8秒,故秀霖又有「3.8秒男」的稱號)
(4) 有時徵文比賽主辦單位官方網站一貼出徵文辦法,就隨即宣佈秀霖落選。
(5) 連用兩個密室詭計是今晚要去吃「四海遊龍」的暗號。
(6) 「四海遊龍」一度想要邀請秀霖擔任廣告代言人。
(7) 據說是推理界被「陳品穎」拒絕最多次的人,同時也是跟「蘇逸芬」傳誹聞傳最久的人。
也就是跟棒球界一朗有著類似的傳說,所以由秀霖來寫棒球題材的推理小說真是再適合也不過了。
ξ台灣棒球的縮影
正如同日本推理作家馳星周描寫台灣職棒生態的推理小說《夜光蟲》那樣,簽賭放水似乎是台灣職棒永遠揮之不去的噩夢,而這個題材也沒有意外地成為了《國球的眼淚》的描寫重點。
但是,除了簽賭放水之外,台灣棒球的弊病還不僅於此:教練為求戰績猛操選手(某些選手不是天天X,就是先發後援兩頭燒)、球團美其名為共體時艱,實際上則是苛刻至極的經營思維(跟美日韓職棒相比,國內球員低得可憐的薪資)、聯盟制度的守舊落後(領隊會議、離隊同意書這些獨步全球的荒謬制度)……等等,而這些也都在秀霖的這本《國球的眼淚》當中被提及描述,彷彿我們可以從此書一窺台灣棒球界的縮影。
這本《國球的眼淚》或許不是台灣最好的推理小說,但它極有可能是台灣以棒球為題材、表現最為傑出的一部推理小說。我相信只要是「喜歡棒球、熱愛棒球,沒有棒球就吃不下飯,就睡不著覺,甚至就活不下去的棒球癡、棒球狂、各位球迷朋友們」,一定會喜歡這本細膩刻劃台灣棒球生態的作品。
ξ東野圭吾作品般的深度與筆觸
如果以推理小說的角度來看,《國球的眼淚》這部作品的謎團密度或許稍微單薄了點,但是若用更深入精準的角度去探討切入,可以發現不刻意強調詭計謎團的手段,讓《國球的眼淚》的整體表現反倒更為秀異傑出,就猶如日本推理小說名家東野圭吾筆下的作品那樣。
喜愛日本推理小說的讀者,對於東野圭吾這位作家勢必不感到陌生,即便早期他是以本格推理《放學後》出道,但是隨著東野圭吾寫作經驗的累積與人生體悟的增長,他的作品漸漸捨棄掉華而不實的詭計謎團,專注在人心深處的情感與人際關係互動的描寫,這樣的寫法不僅頗具魅力,同時也消弭掉推理小說給人過於遊戲化的詬病。
想當初我在閱讀《國球的眼淚》的過程中,就不時聯想到東野圭吾,平實流暢的筆觸精準地刻劃出人性細微的輪廓,在在顯示出作者秀霖日益增進的寫作技巧與實力。
更難得的是,《國球的眼淚》當中對於台灣棒球生態的描寫真可謂入木三分,塑造出的情境完全不見斧鑿痕跡,倘若此書是在我不知情的狀態下讀到,我還會以為是某位曾涉嫌放水簽賭的基層棒球教練,在萬般悔恨下寫出這部作品,闡述那段日子做過的荒唐事跡,藉此來彌補自己犯下的錯誤,同時尋求自我的救贖。
由於筆者對於棒球的喜愛,以棒球為題材的推理小說也在我的寫作計畫當中,也就是如此,看完《國球的眼淚》的當下,筆者心中滿是激動與感慨,因為我知道《國球的眼淚》將是台灣以棒球為題材的小說當中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同時更是一部令人讚嘆的經典,在此推薦給每位棒球迷。
我也流下了國球的眼淚
愛米粒
第一次想去現場看棒球,是因為看了電影「當哈利碰上莎莉」。哈利和朋友相約去球場,他們邊看棒球,邊討論著男女關係。那時我才知道,原來在美國去球場看棒球就像去電影院看電影一樣簡單,一樣生活化。
雖然我不是狂熱的棒球迷,但從台灣有了職棒之後,總也想像自己像美國人一樣,下了課、下了班之後,會跟朋友相約去看棒球,買張票,拿著加油棒,帶著可樂,走進球場。但這幾年的職棒簽賭案,嚴重打擊了職棒的發展。
當我看到秀霖的作品《國球的眼淚》,感觸很深。台灣的棒球,被大家公認為所謂的「國球」,但記錄了我們的棒球的作品,卻是少之又少。以棒球為主題的小說,更是寥寥可數。
《國球的眼淚》,從杜哈亞運賽作為開幕,然後以棒球的局數和每局的賽事狀況呼應了每一部份的情節發展。小說中間發生了難解的命案,使得整件事錯綜複雜了起來。秀霖運用了豐富的棒球知識,試著去揣摩從小熱愛棒球、立志成為棒球球員的心情,並將內容加入了推理和簽賭疑雲的元素,造就了這部貼近讀者生活記憶的棒球推理小說。老實說,初次閱讀時我有被小說中那平實流暢的文字給感動到落了淚,因為內容講的就是我們的棒球。而最近沸沸揚揚的職棒簽賭案,更讓我想起了閱讀《國球的眼淚》的經驗,不禁又流下了淚來。
最近讀到一篇關於台灣早期的運動小說創作,陳恆嘉先生的〈一個球員之死〉。台灣的運動小說一直是很弱勢的小說類型,不光是本土的創作非常稀少,甚至是從國外引進的翻譯作品也是很少。一九七○年代創作的〈一個球員之死〉,是台灣相當早熟的運動推理小說。但從〈一個球員之死〉到二○○八年張啟疆的《球謎》,到今天的《國球的眼淚》,發展了將近四十年台灣的運動小說,卻還是像根小草一樣缺乏養分,緩慢成長。
台灣的小說類型小說創作,不管是運動小說、推理小說,甚至是結合兩者的運動推理小說,都努力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持續成長著,期待他們會盡快長成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