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馬元浩)
● 千變萬化的觀音——觀音形象與名稱初探(文/林保堯)
一、觀音造像
二、觀音名稱
三、觀音經典
四、觀音性別
● 蓮華接翠觀音寺(文/蘇浙生)
● 雄渾壯觀的觀音殿明代雕塑(文/蘇浙生)
五百羅漢——造像獨特‧細膩傳神
飄海觀音——重彩鎏金‧神采飄逸
● 驚世絕倫的毗盧殿明代壁畫(文/蘇浙生)
● 毗盧殿明代壁畫——十二圓覺菩薩像(文/蘇浙生)
圖版索引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6 項符合
蓮華接翠觀音寺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474 |
![]() |
美術 |
$ 510 |
![]() |
宗教命理 |
$ 540 |
![]() |
中文書 |
$ 540 |
![]() |
佛教 |
$ 540 |
![]() |
宗教命理 |
$ 570 |
![]() |
生活佛法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觀音寺的精華,在於明代的建築、壁畫、雕塑三位一體組成的古代藝術綜合體,三者互相對比,互相襯托,珠聯璧合,相得益彰,從而使它的藝術感染力遠遠超過任何一件單一的作品。」 ——《蓮華接翠觀音寺》文字作者蘇浙生
◆ 以細膩豐富的三百張攝影照片,深入八百餘年歷史的佛教文物寶庫
- 樸實敦厚的宋代抬樑式建築
- 栩栩如生的觀音與羅漢雕塑
- 飄逸細膩的菩薩與諸天壁畫
《蓮華接翠觀音寺》是由兩岸學者共同撰文,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學士掌鏡的佛教藝術攝影文集。作者深入位於翠深靄濃之中的四川新津觀音寺,拍攝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計畫的寺內佛教文物,包括其觀音殿的觀音三大士像與五百大小羅漢像,毗盧殿的十二圓覺菩薩、二十四諸天與十三個供養人像壁畫,細膩捕捉它們豐潤柔和的線條、鮮活生動的造型與富含意蘊的雕塑與描繪技巧,使讀者透過近三百張攝影照片與文字介紹,感染古代佛教藝術歷經滄桑而尤顯勁道的力量。
現任海南島博鼇東方文化苑任荷花館館長、曾舉辦多次佛像攝影展覽的攝影作者馬元浩,繼一九九七年出版的《雙林寺彩塑佛像》後,在本書中以更顯渾熟的攝影技巧,將新津寺佛像與壁畫的藝術透過鏡頭帶至世界眼前。
作者簡介:
馬元浩
現任海南島博鼇東方文化苑任荷花館館長,於青島雕塑館成立「馬元浩攝影工作室」。曾獲英國皇家攝影學會高級會士(FRPS)頭銜,在日本、香港與大陸各地舉辦多次佛像雕塑攝影展,並於2005年任「遺珠古鎮--阮儀三教授致力保護古鎮」六集電視記實片導演。著作攝影集《雙林寺彩塑佛像》(藝術家,1997)、《蓮華接翠觀音寺》(藝術家,2006)、畫集《墨影畫》(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