俑是用木、土、金屬等材料製成的,專門用於陪葬的人體形象。人之初來,完全遵循自然之道而生死,這一點與自然界中的動物並沒有太多區別。後來,人類在長期勞作生產過程中,智慧逐漸擺脫了混沌狀態,開始瞭解客觀世界與自身。他們認為人死後靈魂仍然存在,靈魂同人類一樣,需要衣食住行,俑就是滿足人死後「靈魂」「要求」的一種象徵性東西。至遲在春秋戰國之交,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等地已經出現了俑。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中國古代陶俑發展史上的一次質變。1974年因當地農民打井而被發現。這些兵馬俑完全按照秦國軍隊真實形象塑造,作品準確生動,是中國古代雕塑的重要作品,被譽為「世界第八奇蹟」。
漢代陶俑集中發現於西安、徐州、洛陽、四川等地。西安是西漢都城所在地,也是皇帝和貴族陵墓聚集之地。這裡出土的陶俑數量多,形體大。徐州陶俑造型上曲裾深衣,呈喇叭狀。以絳、朱、橙、紫、黑等色描繪衣飾,墨描眉、眼、鬚髮。這一地區多為步兵俑,而少騎馬俑,兵俑中多帶風帽的跽坐俑,手中的長劍也為畫出。從俑的五官比較,西安地區陶俑面龐扁平,濃眉大眼,大鼻闊口,稜角分明;徐州地區陶俑面龐上寬下窄,眉清目秀,俊俏典雅。以洛陽地區為代表的陶俑,在五官、形體的寫實性上,都不如前期,但在刻意強調誇張,突出神韻方面,表現得異常突出。四川地區的陶俑,由於陶質多夾砂,長期埋藏地下,五官朦朧,充滿笑意。面含笑意是川俑真實心態的自然流露。
西晉陶俑數量明顯減少,這與統治者提倡薄葬有關。在製作方法上,受南方青瓷的影響,瓷俑開始出現,並在這一時期俑中佔有一定比例,特別是在長江以南。這些瓷俑多捏塑而成,與傳統的模製陶俑有明顯不同。西晉陶俑大體可分為四組內容:第一組為鎮墓俑;第二組為儀仗出行俑;第三組為家居生活俑;第四組為廚房勞作俑。
西晉以後,十六國時期陶俑分成泥質灰陶和細泥紅陶兩種,灰陶燒製溫度高,胎質堅硬,紅陶火候較低,胎質鬆軟。
北魏陶俑以孝文帝改制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所製有明顯的北方少數民族風格特徵,製作粗糙,比例失調,五官模糊,多用墨描繪。後期陶俑在塑造技巧與製作水準上較前期有了明顯提高。這一時期陶俑灰陶較多,紅陶較少,胎質堅硬。
魏晉南北朝時期陶俑介於兩漢和隋唐陶俑發展高峰之間。它以長江為界,分成南北兩大體系。南方出土較少,從東晉開始,受當時藝術氛圍影響,陶俑製作更強調氣韻生動。北方出土較多,基本反映了這一時期陶俑發展的新方向。
隋唐時期陶俑集中發現於西安、河南、太原與長治、揚州與兩湖等地區。
西安地區從西周起就是全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歷經秦漢至隋唐,一直處於獨尊地位。帝王與勳臣貴戚多埋葬於此,許多隨葬陶俑出自甄官署製造,代表了陶俑的最高水準。這一地區陶俑承襲北朝陶俑製作方法,並在此基礎上創新改進,歷經隋至初唐的探索,至高宗、武則天時期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進入盛唐,創造出以肥碩豐腴、雍容華貴為主要特點的盛唐模式,使陶俑製作日臻鼎盛。這些陶俑通過各種媒介流散到各地,成為各地陶俑的樣板與模式。各地區陶俑雖有自己特色,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西安地區的影響。西安地區是陶俑製作中心和集大成者。
隋唐陶俑特徵概括如下:
第一,胡化。
第二,注重社會生活的真實反映,出土的各類陶俑,幾乎反映出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第三,唐三彩創作進入鼎盛時期。
第四,雍容華貴的氣韻。
五代十國時期陶俑,沿襲唐俑餘緒,但由於時代變遷、文化氛圍的變化,二者之間仍有不同。五代十國陶俑五官、服飾有的是用刀精細雕刻而成,較模塑更加準確生動,特別是對衣服線條的刻劃,質感極強。衣服中胡服日趨減少,但唐代婦女盛行的廣袖大衣、抹胸雲肩,仍是時人喜歡的流行服飾。冠帽豐富多彩,遠勝前朝。冠帽以方形帽最多,奠定了北宋以後陶俑方形帽為主流的基礎。
兩宋時期明器制度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明器由陶質改成了紙質,加之經濟上的原因,陶俑製作,遠遜前朝。
元俑在造型上具有濃郁的蒙古文化特徵。男俑多頭戴風帽、?帽、圓頂帽,身穿窄袖右衽衣,腰中繫帶,紮於背後,下裳呈喇叭裙形,也有的著褲,紮綁帶。女俑前額為瀏海,腦後或束編成兩根辮子,或挽成扁圓形髮髻,身穿右衽長裙,裙內套褲,手中持物,侍奉主人。
明俑以儀仗俑為主。
清代陶俑,見於廣東大埔縣吳六奇墓中。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數量豐富的陶俑。其時代上自戰國,下至明代,幾乎涵蓋了俑發展演變的全過程。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陶俑,數量尤多。這些陶俑來源於幾個方面:一是沒收非法古董商所藏;一是接受捐獻;一是向社會徵購,補充遺缺;一是與博物館、考古機構進行館際交流。如西安東郊韓森寨雷府君宋氏墓、西安東郊郭家灘騫思惁墓、洛陽戴令言墓等出土的部分陶俑,都是通過這一方式得以入藏。這些陶俑不僅製作精美,且有明確紀年,從而豐富了故宮陶俑的收藏。為滿足廣大讀者需要,我們從這些藏品中,遴選出二百件,彙編成冊,以饗讀者,希望讀者從中發現真,尋到美,享受愛。(摘錄自本書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