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摘要:
美洲
新世界裡的大城市,新的足以洩露她們的殖民血統,例如哈瓦那(La Habana)的西班牙文化、魁北克(Quebec)的法國傳統、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的葡萄牙情調,以及波士頓(Boston)的英國風情,但今日燦爛奪目的拉斯維加斯(Las Vegas),絕對是純美式。
紐約與華盛頓特區的整齊街廓,呈現出有系統的老城市所具備、現在卻已消逝沒落的粗淺規劃;而被貧民窟包圍的墨西哥市與加拉加斯等都會中心,則是人們為逃離貧窮,由鄉村湧入城鎮而崛起的新興城市,分布不均的財富狀況由此突顯……但不論是南方的蓬勃朝氣,抑或北方意氣風發的摩天大樓,世界各地都艷羨這些地方的活力。
歐洲
歐洲的大城市,反映了自古羅馬與雅典以來,西方世界的富裕與歷史。這些城市或許是歷經數個世紀才發展而成的國家瑰寶與文化聚集地,卻經常被視為某個時代的縮影。諸如布拉格因為中古世紀的建築而受頌揚;佛羅倫斯則閃耀著文藝復興時期的光輝;聖彼德堡保存了十八世紀初期的完整……這些城市滿載歷史,有些光榮的烙印著幾世紀以來權力鬥爭的傷痕;有些則在二十世紀的戰火摧殘後,需要大幅重建,包括華沙與慕尼黑。東歐封閉的共產世界保存了許多上個世紀的迷人城市,不過布拉格與塔林等地在接觸到消費主義和觀光產業之後,也正迅速的迎頭趕上。與此同時,都柏林、雷克雅維克與赫爾辛基等後起之秀,亦已成為充滿活力的夜生活首都,並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
亞洲、澳洲及紐西蘭
亞洲最偉大的城市包括世上人口最密集和最神祕的地方,從人群熙來攘往的孟買(Mumbai)和香港,到坐落崇山峻嶺間、最遙遠的加德滿都(Kathmandu),以及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Forbidden City)。現代金融刺激了東京(Tokyo)與新加坡(Singapore)等大都會的發展,在這些城市裡,金錢交易的重要性不亞於貨物交易,而且市場欣欣向榮。儘管雜亂無章的曼谷(Bangkok)已是每名「背包客」的必遊之地,其他類似的城市也值得好奇的觀光客一探究竟,例如胡志明市(Ho Chi Minh)、拉合爾(Lahore)和金邊(Phnom Penh)。環太平洋國家(Pacific Rim)的影響力已擴及以往孤懸海上的紐西蘭(New Zealand)與澳洲(Australia),相較於其他地區,紐澳城市給人較為悠閒的印象,帆船、衝浪與板球等體育活動和賺錢一般重要。
非洲與中東
這片遼闊土地上的大城市包括一些最古老與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以及其他散落其間、各形各色的城市。藉當代最重要的消費品──石油所累積的財富,已造就了杜拜和阿布達比(Abu Dhabi)等現代化的繁華都市,它們創新的建築手法,更是一種公然炫耀財富的方式。相形之下,古老的宗教之都耶路撒冷,或是卡薩布蘭加(Casablanca)極具歷史意義的港口,就走在另一個極端。宗教、文化的衝突延續至二十一世紀,飽受戰火蹂躪的巴格達(Baghdad)仍在尋求平衡,貝魯特(Beirut)則是歷經嚴重衝突而復甦的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