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一點就是勝出關鍵在太平洋上的某個國家,是有名的遊覽勝地,每年都會吸引大批的遊客。該地有個習俗,就是在煮可可時會在裏面加雞蛋。兩個外鄉人來到這裏,各自開了一家小飯館。其中一家,在?客人煮可可時,習慣性的問:「加不加雞蛋?」而另一家則問:「加一個蛋還是加兩個?」經營的差別就因這句話而拉開。一年後,那個只問「加不加雞蛋」的飯館便被另一家所併購了。有時候,創新理念也並不全來自所謂的奇思妙想。其實生活中許多被忽略的但也需要解決或體貼的小問題,正是「新理念」形成的來源。在這方面的努力極有可能就會成為超越對手的優勢。
王永慶第一次開米店做老闆時,才十六歲。在此之前,他已在一家米店當過學徒,對米店運作倒不陌生。一家米店雖小,僅靠他一個人還是忙不過來,他便將大弟王永成和二弟王永在帶到嘉義來,在米店幫忙。作為米糧集散地,小小嘉義便開有二十多家米店,王永慶的那家米店可以說是開得最晚、規模最小的了。小店坐落在一個偏僻的巷子裏,本來不是做買賣的好地段,但王永慶只有二百塊的本錢,還是父親四處為他借來的;除了選擇稍微偏僻但租金便宜的地方之外,別無他法。由於米店規模小、本錢少,又缺乏知名度,一時間難以做成大買賣,王永慶於是就把目光瞄準了家庭零售生意。他想,別的米店都熱衷於做大宗的批發生意,我就做只有蠅頭小利的零售生意吧;俗話說,山大就能收到柴,嘉義這地方人口多,只要一半人來買我的米,利潤也相當豐厚呢!但是,沒過多久,王永慶就發現這種想法不現實。雖然別的米店主要經營大宗批發生意,但零售也是兼顧的。幾乎每個家庭都已經有了固定的米店供應米,誰願意去一個偏僻的新開小店買米?在新開張的那段日子裏,王永慶的米店冷冷清清,門可羅雀,有時甚至一整天開不了張。後來王永慶背起米袋子,挨家挨戶去推銷,效果也不佳。怎麼開銷路呢?幾經思索,王永慶決定在米的質量和服務上做加強。當時農民們收割稻穀之後,都是鋪在馬路上或院子上曬乾,碾成米後,米堆裏有不少米糠、砂粒甚至小石頭等。這種現象非常普遍,不論是賣米的還是買米的都習以為常、見怪不怪。而王永慶卻從這裏找到了突破,他和兩個弟弟一起動手,把夾雜在米裏的米糠、砂石等雜物統統挑乾淨。這樣,同等價錢的米,王永慶店裏的質量要比別人高一個檔次。在服務方面,當時也沒有送貨上門一說,人們必須自己到米店買米。米店則完全處於被動狀態,只有等顧客上門才有生意可做。雖說這是大家早巳習慣的買賣方式,但善於求變創新的王永慶卻因此找到了第二個突破點──他不但送貨上門,而且每次送米到客戶家裏時,都要詳細的打聽這家有多少人吃飯,每人飯量如何,估計出人家一段時間的用米量,然後記在本子上,這樣他便掌握了顧客家的食米的量與購米的時間,就能趕在顧客要去購米的時候及時將米送來,就這樣大受顧客歡迎。此外,不管是颳風下雨,還是白天黑夜,只要顧客說一聲要米,他隨叫隨到。接下來,王永慶在送米時還增加了一些額外的服務,比如把顧客米缸裏的舊米淘出來,將米缸清洗,新米放在下層,舊米放在上層等等。在收款方面,王永慶也另闢蹊徑,他了解到,嘉義大多數家庭都是以打工讀生,並不富裕。由於他是主動送米上門,如果馬上收錢,碰上顧客手頭緊時,會弄得大家都很尷尬。因此,每次送米時,王永慶並不急於收錢,他把全體顧客分門別類,逐一登記各人的發薪日,等顧客領了薪水後再去收米款,每次都十分順利,從無拖欠現象,顧客也因沒有賒欠的心理壓力,對這種收款方式非常滿意,都願意買他的米。王永慶在質量、服務、收款上的創新做法,在嘉義二十多家米店內可謂獨樹一幟,吸引了不少顧客。大家都說王永慶米店出售的米質量好,服務周到,信用第一。大家一傳十,十傳百,他的名氣越來越大,嘉義人人知道有個叫王永慶的少年老闆。他的米店生意也越來越好,越做越大。剛開業時,一包米一天都賣不完,現在一天可售出十幾包米。日後,王永慶回憶起這段經歷時,不無感慨的說:「雖然當時談不上什?管理知識,但是為了服務客戶做好生意,就認為有必要掌握客戶需要買米及方便付款的日子,沒有想到由此追求實際需要的一點小小構想,竟能作為起步的基礎,逐漸擴充演變成為事業管理的邏輯,到今天台塑企業各項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都可說起源於此。」以往做生意,都是你情我願,你出錢我出貨,各不相欠。根本沒有完整的售後服務和服務專案。王永慶在當時的做法稱得上是超前的,正是這些創造性的做法,讓他成功的逐步積累起自己富可敵國的財富。服務可以促使消費者購買更多的商品,它是企業或商家信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經營者的常識。欲擒故縱也是經商之道某公司以驚人的低價推出一款印表機。據同行估算,其售價約為成本的九成,公司每賣出一台印表機,就會有虧損。很多專業人士預言,該公司不久將會倒閉。可是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一年後,該公司更加壯大,並兼併了兩家同行。原來,這種低於成本的印表機必須使用該公司生產專用墨盒。賣印表機是賠錢,而真正賺錢的是墨水匣的銷售部分。
常言道:「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做老闆的若能抓住顧客這種心理,反其道而行之,必能成功。在廣州熱鬧的北京路上,有一家時裝店出奇的冷清,原因是,它的商品價格總是比鄰近的幾家高出許多:一條鱷魚牌的西褲,其他店的標價是每條一百七十元,這家商店卻是二百三十元;一件 Bossina襯衫,別的店是六十五元一件,這家商店標價是九十元一件……,無論款式、質地和手工都一模一樣的商品,這家店的價格總是比別人貴。有一天,有一個顧客問老闆:「您的商品那麼貴,生意又那麼差,您難道不怕要關門?」老闆笑容可掬,毫無生氣的樣子說道:「謝謝您的關心,如果嫌小店的商品貴,那麼請您去光顧其他的商店好了。」就這樣過了幾年,附近的幾家商店門庭若市,惟獨這家商店依然冷冷清清,但是老闆卻從未準備關門。老闆的風采一點也沒有變化,仍然是紅光滿面,這其中的原因確實令人不解,傳說紛紜。什麼老闆借店打發無聊的日子」,「用以掩護不法活動」,「也許金屋藏嬌混日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老闆聽了,也不反駁,總是一笑置之。不過,老闆的幾個老友卻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原來附近幾家商店都是他的,這一家先把價錢抬高了,如此一來更顯出其他幾家的物美價廉;顧客在那裏買到商品時就會覺得物超所值,心中愉悅,那幾家商店自然生意興隆,也省了許多討價還價的麻煩。老謀深算的老闆既滿足了顧客占便宜的心理,也讓自己荷包賺得滿滿的。商家對消費者實行欲擒故縱戰術,往往是捨小取大。但精明的商家有時也棄「正」取「偏」,因為從長遠來看,層出不窮的偏點會積「小」成「大」,甚至遠遠超過「大」的分量。美國柯達公司被稱作彩色軟片的王國。
一九六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紐約及歐洲各國的首都,包括貝魯特、開普敦、吉隆坡、新加坡城等世界主要都市同時舉辦記者招待會,首次公開發表柯達十年秘密研究的成果。人們都以為,這下柯達可要發大財了。但令人驚訝的是,在這次大會上,柯達公司宣布「柯達相機的專利,本公司絕不獨占,允許全世界所有廠商仿造」。
這可真是大將風度,前無古人,很多人不理解。但很快,柯達公司的醉翁之意就顯露出來了。自從柯達公司的「袖珍型全自動照相機」問世後,各國廠商紛紛仿造,由於使用相當方便,很快的這款相機便風靡全球,柯達公司的底片也因此席捲全球,照相機市場的擴大帶來了柯達底片市場的擴大。柯達公司正是透過放棄專利,來擴大照相機市場,最終達到擴大底片銷售市場的目的。
「欲取之,必先予之」,這是中國古代兵法中常用的招術。柯達的「氣度」,造就了袖珍型全自動照相機的鼎盛時代,讓這種相機成?人們爭相追捧的焦點。而柯達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著眼點在於使用相機時不可或缺的底片上。柯達的棄「正」從「偏」讓人刮目相看,也讓人看到了柯達的經營智慧,果斷作風。它沒有讓自己陷入「丟了西瓜撿芝麻」的困境,而是一心撿「芝麻」,結果卻撿出一片天。看似賠了,實際上以另一種方式賺了。在冷與熱的轉換中,盡顯生意人的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