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道盡人生喜、悲、哀、樂不同心境的好書
本書係筆者在人生旅途中,最困窘最悲苦時刻,因一時覺悟而投入社會公益,以艾馨公益慈善會做為療傷止痛之所。
本書共分十一章五十二節,以艾馨會每年各個定型化活動為經緯,以各屆領導人行事風格為主軸。【心靈的寄託】書中的篇章,作者分享了因服務利他而豐盈生命的許多故事。
作者簡介:
康玉石
筆名艾人豪又名康渺寧,現年75歲1940年10月10日生於彰化縣芳苑鄉漢寶村,因家境窮困自小學即半工半讀,初中、高職也半工半讀,最高學歷在空大社會科學系讀了5年,因會務繁忙無法專心就讀而無法拿到學士資格,惟從不放棄自修機會,對新聞學與社會學造詣頗深,歷任報社、雜誌社之主筆、編輯、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社長及民主有線台董事長兼總經理等職,因電視與他台合併後,轉為從事社會公益事業,1995年創辦艾蓮婦幼保護中心,次年更名為艾馨公益慈善會,全天候全精神投入會務工作,披荊斬棘艱苦憊嚐,仍不改其志,而讓該會初具規模,在社福界佔一席之地,迄自2002年由蔡天啟先生接棒,這位創會長仍退而不休,每天仍到艾馨會擔任志工至今剛好20年之久,可謂兼具捨己為人,民胞物與之精神,令人感動與敬佩。
今初版之《心靈的寄托》一書係就其從事社會工作的心路歷程,透過艾馨公益慈善會各屆理事長的出錢出力,令其感動之餘全心投入,以會為家,20年如一日,其一世代的歲月奉獻在社會公益上,令人敬佩,所著四冊套裝書均為勵志與啟發愛心之好書,值得購贈親友的最佳禮物。
章節試閱
第壹章 一九九五人生轉捩點
第一節 艾馨的前身│艾蓮婦女保護中心
我從偉大的印度詩人及劇作家卡利達沙的六行詩頓悟過來,更從釋尊之語而獲得很大的啟示:
他們不為過去的事物悲傷,
他們不渴求尚未到來的事,
當下對他們而言是足夠的,
因此 他們會顯得喜悅洋溢,
不追求未來,不為過去而神傷,
不像砍下來的蘆葦般逐漸枯萎。
剛好道出了我當下的心情,我怎能不︻活在當下︼呢?就在圖書館看書之中,得到這些珍貴的啟示,立刻把它抄下,並就在當下計劃我的未來之路─我要走上人家最不搶先也最不競爭的社會工作之路,就從有線電視跟人合併之後尚剩下的一些無形資產,也就是廣大的人脈著手,先擬出︻艾蓮婦幼保護中心︼的營運計劃書,當晚就獲得三個兒子的一致贊成。
誠如導言中所說:擬具計畫很簡單,執行起來才知道困難重重,但我下定決心要克服一切困難,所謂﹁關關難過關關過﹂,雖然在立案過程中遭遇很大挫折,但服務個案則源源不絕,表示此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只要轉個彎,依人民團體法規定找人連署就能成立一個團體,然後由一個團體代替個人的單打獨鬥,不是更加可行嗎?
足足用了半年的時間,像瞎子摸象,無厘頭到處請益和求教,就為了立案的工作和服務工作,也從那時候懂得﹁知易行難﹂的道理,另外的半年就是為了︻艾馨公益慈善會︼的連署和籌備工作,但服務工作從不間斷,雖然還不具法人資格,但免費服務並不違法,而且我們既不向政府申請補助也不向社會大眾募款,所以一切尚稱順利,剛好我的職務是位代書,屬專門替人跑腿的自由業,有賺錢的代書案件也跑,有免費服務的案件也跑,每天忙進忙出不覺得辛苦,反而頗有成就感。
一年下來經統計,介紹到善牧基金會的中途之家安置的婦女有三位,關懷兒童的案件有十幾位,協助保護專案的家暴事件有五位,交給律師團的申訴案件有二十多件,幾乎每星期都有一個案件可做,光受惠的婦女和兒童監護人那種感恩的眼神,就很足夠了。
第壹章 一九九五人生轉捩點
第一節 艾馨的前身│艾蓮婦女保護中心
我從偉大的印度詩人及劇作家卡利達沙的六行詩頓悟過來,更從釋尊之語而獲得很大的啟示:
他們不為過去的事物悲傷,
他們不渴求尚未到來的事,
當下對他們而言是足夠的,
因此 他們會顯得喜悅洋溢,
不追求未來,不為過去而神傷,
不像砍下來的蘆葦般逐漸枯萎。
剛好道出了我當下的心情,我怎能不︻活在當下︼呢?就在圖書館看書之中,得到這些珍貴的啟示,立刻把它抄下,並就在當下計劃我的未來之路─我要走上人家最不搶先也最不競爭的社會工作之路...
推薦序
侯崇文校長 序(前國立台北大學校長)
生命因愛而豐盈
有人說:「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玉石兄二十年前在他人生最低潮時,化悲憤為力量,選擇投入社會工作,創立艾馨公益慈善會,發揮人道關懷,協助弱勢族群,追求社會的公義與公平。他堅持一個信念:﹁付出愛心的工作,只要付出越多,成就就越多。」
玉石兄為民主運動奉獻一甲子,寫了【民主二等兵】,之後,再出版【心靈的寄託】一書,詳述他在不幸中的情境中,看到印度詩人及劇作家卡卡利達沙用梵文表達了「把握當下﹂的簡單道理:他們不為過去的事物悲傷,他們不渴求尚未到來的事,當下對他們而言是足夠的,因此,他們會顯得喜悅洋溢。道理人人能懂,但玉石兄落實執行,逾二十年而不悔,令人感佩。
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遭遇,卻可以選擇正向積極的態度。化傷心為愛心的玉石兄,無私奉獻,同時發揮影響力,吸引社會賢達加入利他行列,薪火相傳,讓愛永不止熄,從冬令救濟、急難救濟、關懷之旅、萬人捐血、獨居老人送餐,到十大艾馨獎、身心障礙獎學金的頒發。上面我們看到玉石兄不斷提升心靈力量,照顧更多人群,更加熱愛這個社會。
玉石兄把自己【捐】了出來,奉獻給社會,卻也換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因為捨,他反而得到更多,許多圍繞著他的朋友,他們的生命都因此而改變。
【心靈的寄託】書中的篇章,玉石兄分享了因服務利他而豐盈生命的許多故事。
嘉義市副市長 侯 崇 文 謹致
侯崇文校長 序(前國立台北大學校長)
生命因愛而豐盈
有人說:「成功的人不是贏在起點,而是贏在轉折點。「玉石兄二十年前在他人生最低潮時,化悲憤為力量,選擇投入社會工作,創立艾馨公益慈善會,發揮人道關懷,協助弱勢族群,追求社會的公義與公平。他堅持一個信念:﹁付出愛心的工作,只要付出越多,成就就越多。」
玉石兄為民主運動奉獻一甲子,寫了【民主二等兵】,之後,再出版【心靈的寄託】一書,詳述他在不幸中的情境中,看到印度詩人及劇作家卡卡利達沙用梵文表達了「把握當下﹂的簡單道理:他們不為過去的事物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