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7 項符合
地震瘋人院:2008.5.12四川大地震記事的圖書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224 |
博客來 |
民生/經濟/內政 |
$ 252 |
TAAZE 讀冊生活 |
中文書 |
$ 253 |
誠品網路書店 |
其他類型 |
$ 282 |
iRead灰熊愛讀書 |
現代散文 |
$ 288 |
金石堂 |
現代散文 |
$ 288 |
三民網路書店 |
文學作品 |
$ 288 |
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 |
小說/文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發生,廖亦武開始逐日撰寫《大地震記事》,在《民主中國》連載,數家中文網站轉載,影響廣泛。他先後去都江堰、聚源鎮、紫坪鋪、映秀、安縣、北川等地震重災區實地採訪,這是一個地震中的底層社會,老天爺讓他必須給後人留下記錄。對他在地震期間的行蹤和文字,美國《巴黎評論》、《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評論》,法國《世界報》、《解放報》,英國BBC,日本《朝日新聞》、《產經新聞》等均做了報導和翻譯轉載。這是一部將四川地震災期中的衆生相活生生保留下來的圖文實錄,很欽佩卡普辛斯基的廖亦武雖不具備那位波蘭官派記者的歷史意識和全球視野,但卻以他敢吃腐肉的胃口和翻遍垃圾堆的毅力。他的日記和攝影為我們保留了從映秀鎮到北川那奧蘭城(見卡繆《鼠疫》)一般封閉的絕望和死亡,那馬奎斯《愛在瘟疫蔓延時》一樣裸露的恐懼和焦慮,在央視節目廣而告之的溫總理流眼淚和胡書記發慰問之類救災花絮的鏡頭外,廖亦武這部書的確為我們搶救出了被官方自始至終以造假、虛飾和種種救災表演作掩蓋而活埋掉的大地瘡痍和人間潰瘍。廖亦武的大地震紀實把我們的閲讀引向多次潛入災區搶拍實況的歷險記,以及一路上如何蒙混闖關的緊張行程。三年大飢荒和唐山大地震被禁絕了這樣的搶救,因而無數的真實都被官方像埋掉屍首一樣永遠地隱瞞滅跡了。三千萬或二十四萬的死亡數字畢竟只是數字,缺少了現場和實情的記錄,自然就削弱了對中共罪行的見證。但在去年的四川地震救災過程中,中共當局的封鎖與掩蓋已明顯地捉襟見肘了。四面八方的人員都進入了災區,都展開了各自搶救實況的工作,有很多很多有心人,都做了類似廖亦武和他的同伴所做的事情。你讀了廖亦武這部新書,即可窺一斑而知全豹,以你個人的知曉完成了對真實的搶救。
作者簡介:
廖亦武,詩人,作家,民間藝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理事,大陸地下文學雜誌的編輯與出版者。1989年六四淩晨製作長詩《大屠殺》配樂錄音帶,1990年3月組織拍攝詩歌電影《安魂》,旋即入獄四年;1994年1月因英國首相梅傑和國際特赦組織的不懈努力,提前43天獲釋。歷經20年,而有《活下去》《中國底層訪談錄》《中國冤案錄》《中國上訪村》《最後的地主》數卷,約五百多萬字,成爲當今最有代表性的底層作家。1995年和2003年,兩度獲得美國赫爾曼/哈米特寫作獎;2002年獲《傾向》文學獎。2007年獲獨立中文筆會之自由寫作獎。2009年因《地震瘋人院》,而獲澳洲之推動中國進步獎。其作品已翻譯成英,法、日、德多種等文字出版,特別是《底層》英譯本《THECORPSEWALKER》由藍燈出版並暢銷,以及美國權威文學雜誌《巴黎評論》連續4次推出專輯,使他逐步進入了西方主流文學界。所著《底層》、《沈淪的聖殿》等書數度被大陸當局查禁,並因違禁創作和在公共領域的違禁活動,數度被逮捕和抄家。曾居無定所,到處流浪賣藝。也曾長期被限制出國。他同時創作了大量的詩歌、隨筆;曾地下出版音樂CD《漢奴》《叫魂》《簫吟》《情獸》《不死的流亡者》《南行記》等,其即興的簫法和嘯法,在江湖上堪稱一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