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和小高旅行的部分記錄。2002年5月到2003年的12月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在旅行,我們的足跡從南方的廣州到北方中俄邊界的漠河,從沿海的繁華都市到西南條件落後的山間小鎮,到過內蒙古的大草原也去過四川的高山。半年下來,除了少數幾個省與地方之外我們幾乎都走過,半年下來小高沒去過的地方也成了屈指可數,她之前便曾去過幾個省份與西藏和新疆。
我們喜歡古老的氣氛多過城市的繁華,我們鍾愛的是悠悠的閒散而不是熱鬧的車水馬龍,因此只要情況許可的話,我們多半將古村鎮列為第一優先。但是大陸著實太大了也太古老了,許多鄉間小村其實就可能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如何能窮盡呢?還好我們原本就是喜歡隨興的旅行,倘若真的認真起來反而容易患得患失,旅行本來也就應該是懷著閒散的心情晃蕩。
這裡是一些我們目前曾造訪過的古村鎮,其中有安徽、江蘇、吉林、浙江、四川、福建、雲南、貴州、廣西等等的省份,當然這些地區的古村鎮絕不是只有書中所提及的那些。其實即使您買了一本介紹有關中國大陸所有古村鎮的指南,可能也是枉然的,因為大陸的古村鎮實在太多、大陸上的局勢變化實在太快,往往同一個古村在一年內便會有很大的變化。
這種變化指的是交通上、住宿上、商業經營上等等,套句大陸的說法是所謂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加上目前大陸的趨勢是「一切求效益」,地方上為了求效益紛紛開發古村鎮,因此經常會在大陸媒體上看見發現古村鎮的消息。而那些古老的地方通常位於僻遠的鄉間,一但牽涉到商業上的開發,往往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例如江西婺源的曉起村為了促進觀光便在村前建了一座大牌坊,那樣的現代牌坊出現在古村裡,著實令人感到突兀。
這種不倫不類的情形不算是少見,不僅在物資上如此,精神層次上也有很大的變化——古村鎮只要一經宣傳後地方政府往往開始收門票錢。收門票的文化在大陸上是一大惡習,然而鄉下人多半是純樸的,他們也未必同意收門票的作法,所以經驗充足的旅者經常可以循不同的小徑進村鎮而避開門票。有些好心的當地人也可能會引著你進村,但是目前大陸的局勢變化很大,所以旅行時儘管要閒散自在,但是在心態上卻要多多注重小心,我們就曾有過誤上賊車的不愉快經驗。
一般而言旅行到古村鎮時,住宿與交通上的問題是存在的,但是那些問題並不是無法克服。根據我們的經驗:只要是車能到的地方,都會有住的地方。那些地方有可能是招待所或當地人開設的民宿,但是其住宿條件就很難說。一如前述大陸的變化太大,現在許多新招待所正如雨後春筍般的從古村鎮上冒出來。我們最喜歡的居所是當地道地的民居,例如我們住過土樓、徽派老宅、納西族的房子,甚至連藏族的民居我們都住過。
但是這些民居的衛生條件多半不是太現代,然而這也是為了體會古老而必要做的犧牲;再說,即使小村沒有住宿的地方也可以就近尋找附近的市鎮投宿。交通上的問題就比較大,其一是古村鎮往往位置偏僻本來就不易抵達,其二是因為大陸上的交通變因太多,許多地方沒有固定班車,交通工具通常滿載後才可能會出發,所以時刻表通常也只是聊備一格。有許多地方只有私人經營的麵包車來往(麵包車是大陸人對小型廂型車的說法),甚至有些地方只有摩托車或三輪摩托車來往。
此外車資也很難估計,因為制度混亂加上許多交通工具為私人經營,所以上車前最好先講明,否則很容易引起糾紛。經驗告訴我們,在大陸旅行時就是要多問,唯有多問才能解決疑問。在許多資料與現實不相符合的情形下,手中的資料可能就是廢紙一堆,問問當地人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但是一定得小心謹慎!因為莫說是臺灣人,一個福建人到江西旅行都可能吃大虧。
我們在這些古村鎮的經驗有愉快也有不快,但始終是愉快的多而不快的少;也在這些地方結識了許多好友,那些友誼也成了我們人生經驗裡無形的寶貴資產。只有當您身歷其境的處在古老的村鎮裡,才能直接的體會那些美麗的氛圍,也唯有保持一顆閒散但卻善感的心,這樣旅行才有況味。衷心的希望您能從這本書上獲得一些益處,謝謝!- 2004筆於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