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論
學習《易經》三十幾年,雖然常在課堂中與學生分享許多心得和感受,但內容實在太多,零零散散地講總覺得不夠系統、不夠完整,許多前後期的學生也常抱怨上課內容常常不一樣。此次正好藉這個機會,將近十五、六年來的教學講義做一次總彙整,也順便把我近三十年來的《易經》學習與教學心得整理一下,分享給更多有心、有興趣學習《易經》的人。
近十年來,在與眾多學生的上課互動中,驚覺一般人對《易經》的誤解程度很嚴重,真是令人為這部偉大的中國文化精粹感到惋惜!
一部偉大的經典,應該能讓人學習到如何安身立命,更加增長自己的智慧,更圓融地解決、面對當下的困難和疑惑。然而當今的《易經》卜卦,卻淪為求卜吉凶、牽扯鬼神的江湖術士迷信之說,無法發揮出《易經》的真正精神,這是筆者傳承、弘揚《易經》最不願意看到的情形。
在近十年來的教學中,最深的感嘆,就是許多對《易經》有學習興趣的人,都被市面上各種紛雜不清的《易經》書籍給嚇跑!多數人都覺得《易經》真的很難懂,就算寫得再白話,還是看不懂的居多。之所以如此,最大的原因在於,這些書並沒有將《易經》的學習層次整理得很清楚。
有些書可能只是將古本加以白話翻譯,忽略學習者的程度並不適合,當然會造成學習程度的落差,缺乏循序進階的過程,無法真正領悟《易經》的確是很「容易」的。
因此筆者以教學的心得,將《易經》該學習的內容,做一個清楚明白、全面性的課程階段介紹,使想要學習《易經》的人可以暸解自己的學習程度,該從哪一個階段學起。講義教材就是以此理念來編排,由淺入深,從基本運用到古籍的研讀,從實際的卦例演練到進階升級,只要依序漸進地練習,相信大家絕對可以將《易經》學得非常好,絲毫不會有看不懂、不暸解的挫折感!
《易經》的學習階段
很自然的,當我們在學一套新學問或剛進新學校時,老師一定會告訴我們要讀些什麼課程,進度如何,有什麼相關課程,可以參考那些書目,是否有實習或實驗,甚至學會以後可以從事那些工作、有什麼用途……
所以在一開始上課前,大概許多學生就已經清楚地暸解到這門學科、課程,可以讓他學到什麼,對他有何幫助,重要的是該要如何、從何來讀起。可是關於《易經》的書籍,不管是目前市面上或歷代留下來的,卻從未做如此的說明和規畫。書架上一排排上百版本的書,到底哪一本是適合你的程度,真是令人無所適從,也令人遺憾。
試想一個剛學九九乘法的學生,卻買了一本微積分在看,那是很可憐也很可惜、令人驚訝的一件事。
學《易》四部曲
通常在上第一節課時,我會叫學生將他們買的《易經》書籍帶過來給我看看,因為有相當多的《易經》書籍寫得很糟糕,剪貼也就算了,有的根本就是亂貼一通,一本書中常夾雜著六十四卦的白話解釋和《繫辭傳》,更又有《黃金策》內的八宮世應表和六親、六獸的資料,根本就是在混淆學生的學習階段。
所有學問的學習都應該有其階段性,如同數學要從加減乘除、九九乘法表學起,而不是將加減乘除、函數、微積分……統統塞在一本書裡,那數學能學得好才怪呢!《易經》同樣是有分階段程度的,我將它稱為「學《易》四部曲」。
第一階段(初階):
1.暸解《易經》的源由。
2.《易經》和心理學的關係。
3.八卦象徵的運算和運用。
4.六十四卦基本卦意的白話解釋。
第二階段(中階):
1.《十翼傳》的暸解及其白話解釋。
2.河圖、洛書和五行干支的進一步暸解。
3.周易六十四卦經傳卦意的白話解釋。
第三階段(中高階):
1.《黃金策》、《卜筮正宗》。
2.《野鶴老人占卜全書》的深入研讀。
3.世應和六爻、六親等進階學習應用。
第四階段(高階):
1.實際的演練和應用。
2.多參考其他相關應用類的書籍,如「梅花易數」等書。
目前市面上的許多書,我建議初學者先不要去看,免得內容太深難懂或是章節不連貫,大大影響學習《易經》的信心和興趣。若是六十四卦卦意還沒熟記暸解,就去看《卜筮正宗》、《黃金策》,只會令自己對卦象的意念更加模糊錯亂!至於對《繫辭傳》有興趣者,建議可以多看「南懷瑾」大師的書。
另外有些卜卦應用實例,如卜求「財運」、「感情」、「健康」甚至「命名」的書,建議只要參考地看,切勿著迷太深,仍應以《卜筮正宗》、《黃金策》和野鶴老人的著作為主。其實,此時學員也應進階到中高階的層次。
市面上有部分古文版翻印書,建議高階程度者才參考看看,千萬不要以為書中會藏有啥密笈。那是不可能的,只會看壞自己的眼睛罷了!
附表——《易經》學習階段與課程表
初階入門 《易經》的基本語法意義;卦意的演化暸解;八卦百象所表達的卦意運用;卜卦的方法;六十四卦所表達的卦意;熟悉運用成卦、變卦之間的語法運用。
中階 《十翼傳》的研讀;《周易》原文、白話的研讀;《易經》相關神話傳述的暸解;河圖、洛書;卦中六爻爻意;陰陽五行生剋的暸解。
中高階 《黃金策》、《卜筮正宗》、《野鶴老人占卜全書》的深入研讀;禪坐的修習。
高階 實際演練和應用;其他相關應用類的書籍研習;佛學、佛法的修持。
本來《易經》就是一套學問,必須有系統、有階段地去學習,哪裡是一、二本書就可以涵蓋的了。這也是本書要以講義的形式來編排的原因,因此請諸位務必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絕不可躁進,必能漸漸學會《易經》,並體悟出它的精義和道理,進而幫助自己和他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
八字易經是文科,還是理科的學問呢?
文科或理科的學習觀念,有心想要學習八字易經等命理學,這是初入門者必須先釐清楚的重要觀念,否則一定會學得很混亂矛盾,解卦批八字也會不準確,根本不可能來領悟瞭解此學問,若能明白以下的道理,那將可把八字易經學的很輕鬆愉快,一路暢通無比,甚至還可觸類旁通聞一知十,將所有的五術命理都領悟貫通了!
文科和理科的不同學習態度
文科,如國文歷史是著重在記憶背誦,而且內容一個字都不能有錯。
理科,則是先瞭解基礎的定義概念,然後配合各種不同的實例狀況去運算,是不可以死記硬背的,不管運算過程如何,只要答案正確才是重要。
每次在初階班剛開課時,我都會問學員:「八字、易經到底是文科還是理科的學問呢?」因為這一個根本學習觀念若沒建立正確清楚,是一定無法將八字易經給學會領悟的。
正確的觀念是:
「八字易經是偏重於理科的學問,所以有很多生剋旺衰、會合刑沖的運算過程,才因此被稱為『算命』,而在於八字五行星宿和易經卦象上的特質卦意解說,只是學理上基本的含意說明,是不可以死記硬背地直接套用到實際的案例上。」
例如,師姐們最喜歡發問:
「老師,我的夫妻宮是傷官,到底會不會離婚呢?」
或「老師,你說山地剝是凶卦,我卜問媽媽生病住院是否需要開刀?是剝卦呢!這樣會很危險嗎?」
四明回覆:「喔!妳的八字夫妻宮有凶星傷官,那會有何吉凶影響!有二個層次的看法:
一、是學理上傷官的特質優缺點。
二、是妳的個人命局案例的解說。
若是只單一從妳的夫妻宮有傷官來看,我也不知道會有何吉凶影響呢?
但若要去瞭解學理上傷官的優缺點特質,只要去查看一下講義,就會有很詳細的解說。
咦!你不是老師嗎?怎會不知道我的傷官吉凶呢?
不可單一斷章取義地來判斷
這個問題就像是有個女孩子,如果問你:她的「眼睛」像林志玲,那會跟林志玲一樣漂亮嗎?當然是不可能的事,因為看一個女孩子漂亮與否,是要全身「整體」地看,甚至還要看她的談吐跟氣質呢!怎可能單一從一個眼睛就能來判斷漂亮與否呢?
命理學就是如此同樣的概念,是一個整體多重組合的影響性,是無法單一從某宮位的星宿五行就來判斷吉凶的,是要整個命盤來查看,批解卦象還要參考到卜卦當時的節氣月份,或是整體的社會環境,才能來做批論。
我也滿喜歡比喻成『一盤菜』的概念!
簡單的空心菜炒肉絲,許多師姐都會做的菜色,這一盤菜裡只有空心菜和肉絲嗎?
當然不是,還會有蒜頭、醬油、鹽巴等許多佐料,所以這盤菜好不好吃,不是只看空心菜或肉絲,而是要整盤菜炒起來後,吃了才知道,有可能鹽巴放太多了,也會鹹到不能吃的!
不是只有主菜會關係到菜色美味,所有的佐料調味,都是會去影響到這一盤菜的味道的。
八字命局裡有年月日時四柱宮位和大運,至少十幾個吉凶星宿同時存在,彼此間都會互相影響,就像鹽巴放多了,會去破壞掉空心菜的清脆味道,或是鹽巴忘了放,也會去影響到肉絲的口感。
一個超級好命盤,就像珍貴食材的神戶牛排,但是如果醬油放多了或烤焦了,雖是小小的醬油調味料,照樣把針貴的食材毀了。
最忌諱把解說直接套用到個人案例上
命理學最糟糕的學習,就是像學文科背國文詩詞一般,去死背某一段批論解說,如「女命傷官剋夫」,或是卦象裡「澤水困卦女來卜之,先生恐有外遇小三的情事」。把這些解說直接套上,而不去參考其他的星宿和卦象間的相互影響,都是很狹隘斷章取義的錯誤看法。
曾看過某命理社團大師批論一命盤,就引經據典地引述古文中的一段解說來論斷,除了要標榜其準確性,也炫耀一下其古文的精熟涵養,卻引來其他網友的責問,為何她的命局也有此一現象,卻沒有如大師所說的情形呢?
然後就展開一番雞同鴨講、斷章取義式的批評反駁,我看了都覺得很好笑!
學習最怕陷入瞎子摸象的執著中
就像是「瞎子摸象」一樣,兩個瞎子,一個摸到大象是圓圓粗粗像「柱子」的大腿,一個是長長軟軟像「蛇」的大象鼻子,然後兩個人一直在爭論這一頭象,到底是像「柱子」還是像「蛇」?
其實兩個人都沒有錯,問題是出在兩人眼界不夠廣,沒有全盤的摸過看到這一頭大象,然後又狹隘地堅持自己所認為才是對的,當然就會陷在法執心的死胡同裡。
所謂牽一髮動全身、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來描述八字易經的批論也很貼切,以同樣雙胞胎的八字命盤來看,兩人的運勢吉凶發展都會大不同,更不用說你的命局若跟只郭台銘差一個五行星宿,根本還是會有南轅北轍不一樣的格局。
命理學有共通很重要的三個架構
命理學有共通很重要的三個架構,只要學懂掌握住此三個架構,幾乎都可以很快學會所有的命理學的。
一、星宿。
二、宮位。
三、旺衰運算。
一、星宿。
所有的命理學一定有它的星宿,這是基本的文科學理基礎,如:
易經卜卦,有「八卦」和「六十四卦」。
四柱八字,有陰陽五行「十天干」和「十吉凶星宿」。
紫微斗數,有「十四主星」和「甲乙丙丁戊輔星」。
星座學,有「十二星座」。
生命靈數,有最簡單的數字「1-9和0」。
這是基本入門的文科學理,當然一定要將這些星宿的特質優缺點給瞭解,但是要去「瞭解」而不是「死背」喔!
二、宮位。
宮位表示定義各個事項間的不同對應運用,最明顯的就是如:
紫微斗數,有十二宮位如命宮、事業宮、財帛宮等。
易經卦象,有成卦、變卦、內情卦、三八四爻、動爻、變爻、世應六親、用忌神等。
四柱八字,有年月日時八宮位加大運共十個宮位。
十二星座,有十行星星盤太陽、月亮、金星等,和上升星座。
生命靈數,有九宮盤和縱連線、橫連線等連線盤。
宮位的概念就是定義每個宮位或卦象有其特定的意義,如八字年柱為「父母宮」,易經的成卦表示「所卜問事情目前的狀況」,星座月亮行星為「內在的情緒、在家的行為表現」等,這些也是都需要去分別清楚的。
三、旺衰運算。
此一理科運算才是命理學的核心所在,以上二點都是偏屬學理文科,一般人只要翻翻書都可以容易來瞭解,而理科的運算生剋規則,若是沒有搞清楚,那根本就無法準確去批解任何命盤和卦象,這也是許多人學不懂八字易經的最大障礙所在。
所以一定要去明白各個命理學問,除了掌握「一盤菜」的彼此影響互動基本觀念,更要瞭解它的運算規則是什麼?然後再以許多案例來練習運算,而非死記套用,自然才能來學會領悟。
在此『易經初階入門講義』重點要去瞭解,成卦、變卦、內情卦、三八四爻、動爻、變爻、內外卦等,各個不同卦象的定義對應關係,再以卦意的含意在各對應關係中解讀,自然就可把卜問的問題吉凶掌握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