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沉重、痛楚、不容易察覺,
們躲在「愛」的名義下,
日積月累地啃噬著孩子的內心。
寫給認真付出;卻一再受挫的父母!
「我每天早出晚歸,拚命的工作,還不是為了你!」
「你要相信媽媽,不管我做什麼,都是為了你好!」
「我這一輩子徹底輸了,只有你,你是我唯一贏的希望!」
「你再不用功,以後是不是要去撿垃圾啊!」
「你這麼不懂事,我還不如去死了算了!」
「我究竟造了什麼孽,會生下你這種孩子?」
無論是威脅、恐嚇、辱罵等言語暴力,或者各種情緒勒索,都會造成孩子愧疚、罪惡感、恐懼等沉重壓力。在外人看來,上述這些情況似乎習以為常,或者微不足道,但它們對孩子的影響,輕微的是自我的失去,嚴重的是人格的扭曲。而修復內心的過程,往往是一條漫長且艱辛的路,除了不斷回溯、面對原生家庭外,也得學習原諒及包容過往父母錯誤的愛。
親子專家盧蘇偉老師以深厚的輔導經驗,加上長期對教養問題的關心,他提出一般父母所忽略的問題,即除了打罵,過度期待的愛、不願放手的愛、不斷要求孩子犧牲奉獻的愛、造成孩子過度罪惡感的愛等等,都會對孩子造成一生的傷害。愛不一定是溫暖與甜蜜,愛也會傷人,盧老師提醒天下所有的父母正視及省思。
作者簡介:
盧蘇偉
國內外知名的潛能整合專家。
小時候因為腦膜炎的侵襲,讓他的記憶功能受損,直到小五才真正的學會認字。他讀過啟智班、特殊教育班;但是,憑著過人的意志與家人永不放棄的支持,花了七年,重考五次,終於考上了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
大二時經由教授的輔導,他發現自己在邏輯與分析方面的特殊天才,也找到了適合他的學習模式;最後以全班第三名的優異成績由警大畢業,並考上高考司法行政觀護人科。現在的他是板橋地方法院少年調查(保護)官,是輔導專家,也是知名的潛能整合專家。
從啟智班走來,盧蘇偉把自身的經驗寫成了《看見自己的天才》一書,告訴大家「沒有天生不會讀書的孩子」;而走遍台灣、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超過三千場的演講更讓無數的媽媽們感動落淚!
《愛會傷人──寫給父母的內心話》是盧蘇偉繼《看見自己的天才》、《賞識自己》、《十一號談話室──沒有孩子該聽話》、《不只要優秀──教養與愛的27 堂課》、《陪你去環島──一個父親送給兒子的畢業禮物》、《看見孩子的叛逆》及《看見男人──搞定你的老公與兒子》後的最新力作。一貫的誠懇、包容又鼓舞的熱情筆調,盧老師想提醒全天下的父母,愛不一定是溫暖與甜蜜的,愛也會帶來傷害。如何以健康的愛來愛孩子,是所有的父母都應該要學習的功課。
章節試閱
我不是垃圾命
佳惠出生在一個從商的家庭,在小時候的記憶裡,佳惠的爸媽從流動攤販到店面、連鎖店,她和弟弟就似乎一直是爸媽的負擔及累贅。佳惠小時候,當她和弟弟跟著爸媽推車子到處做生意,在生意忙碌時,她總會識趣的抱著弟弟遠遠的蹲坐在牆角或柱子邊,因為佳惠的爸媽這個時候最沒耐性又粗暴,只要稍有不對,他們就會大聲斥責:「閃到一邊,沒看到我們在忙啊?」
佳惠記得有一次,弟弟大便,弄得一身髒,她一直設法用衛生紙擦,但都擦不乾淨。弟弟不舒服的哇哇大哭,佳惠也不敢向父母求援,只能一邊哄弟弟,一邊用眼睛餘光向媽媽求助。但因為這時候生意正忙,佳惠的媽媽聽到弟弟哭個不停,認為佳惠沒照顧好弟弟,便用兇狠的眼光瞪著佳惠。佳惠手裡拿起衛生紙,想要讓媽媽知道她遇到困難了,但媽媽還是沒機會再多看她一下。佳惠當時慌極了,弟弟才幾個月大,剛會坐,她也才四、五歲。佳惠知道弟弟很不舒服,她也很努力的想解決問題,但是最後卻愈弄愈糟。後來,弟弟哭累了,也睡著了,佳惠也累癱在弟弟的糞堆裡。
在佳惠的成長過程裡,媽媽回頭瞪她的這一幕,一直反覆出現在她腦海。佳惠常做類似的惡夢,因為她沒照顧好弟弟,媽媽便瞪著她,然後一步一步走過來,接著把她撕成碎片。在童年的記憶裡,佳惠不僅是弟弟的保姆,大一點後,還要做爸媽的幫手,甚至是爸媽的出氣筒。佳惠的爸媽只要遇到不順心或挫折,就會大聲斥責她。佳惠常覺得爸媽不喜歡她,甚至不愛她,因為當爸媽罵完她後,一轉身,爸媽又用呵護、哄騙的態度對待弟弟。或許因為佳惠是女兒,或許真的是佳惠不夠靈巧,佳惠的爸媽已經習慣用這樣的態度對待她了。
有時佳惠會很厭倦自己討好父母,甚至在生活中習慣委屈求全,乞求關愛。佳惠覺得自己很卑微、很孤單,她的爸媽似乎永遠忙個不停,從早上起來就開始工作,早期做攤販,收攤就算休息,在爸媽自己開店之後,工作時間更長,通常關店時,他們已經累倒了,他們也沒心力關心佳惠。佳惠只是他們利用來照顧弟弟,以及指使差遣的幫傭,而且還要隨叫隨到。佳惠只能利用客人少的時候,在店裡拚作業、看書。
雖然時常有客人誇佳惠懂事、能幹,但佳惠的爸媽卻會毫不留情的否決。他們告訴客人:歹命人要認命!別人含金湯匙出生的,佳惠是咬著垃圾出生的。佳惠原先不是很了解這其中的意思,後來她漸漸明白,因為打從小時候,她就都是蹲在一堆垃圾旁吃東西,累了就睡在垃圾堆。等回到家,做生意的各式東西一堆,所以佳惠每天幾乎都在垃圾裡穿梭,臥房、客廳都像垃圾堆。長大後,佳惠也真的認了自己的垃圾命,佳惠認為當別人想用你時,翻出來用一下,用完就棄置一旁。
讀小學時,佳惠一回家,書包都來不及放好,佳惠的爸媽已經差遣她要做這個、做那個。佳惠的爸媽從沒問過她有沒有作業,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佳惠幾乎都是穿著制服,在店裡幫忙,她擦桌子、洗碗盤。當佳惠的同學三、兩個聊著天,從她身旁走過時,佳惠不想被認出來,她的同學也會識趣的談笑,裝作沒看見她。
在同年齡的同學中,佳惠早熟、又懂事。在學校裡,佳惠是老師的小幫手,因為佳惠成績平平,剛開始,佳惠覺得被老師重視,有種榮耀感,後來,她才從老師的眼神中覺察到,她的老師和父母一樣,從未認真、關懷的看過她一眼,她只是被利用的幫手。佳惠為此曾經迷失過,她也企圖在功課以外的活動上,有不同的表現,以得到別人的肯定及尊重。
但佳惠的努力卻常得到反效果,尤其是讀國中時,佳惠參加家政比賽、教室佈置,以及協助老師童軍活動,這些活動都被佳惠的父母斥責為吃飽太閒。佳惠心想無論她做什麼,爸媽都會認為她不對,弟弟卻剛好相反,他連放個屁、摔個跤都有人鼓掌。不過,佳惠學校的老師卻會給她肯定及鼓勵,所以,佳惠常不顧一切的參加活動、比賽。雖然得到獎狀、獎品,佳惠也從不帶回家。
佳惠不是大方送人,就是寧可丟到垃圾桶。佳惠在老師、同學眼中,可能是叛逆或變態,但有誰了解她捧著獎狀回家,高興的呈現給爸媽時,他們那種漠視的眼神,有多傷佳惠的心。佳惠只好悻悻然地收起獎狀,認份的放回書包,她開始在店裡找事做,或者袖子一捲,就自動的蹲在一堆用過的碗盤旁認真的清洗。佳惠曾經忍不住流下眼淚,但又有誰在乎她呢?
當生意好時,佳惠的父母無暇理她,佳惠還覺得自在。如果回到家,家裡生意清淡,佳惠常會覺得頭皮發麻、全身寒顫和緊張,因為佳惠父母會突然因一件小事,就大聲斥責她,或把昨天、前天發生的事拿來怒罵她一番。佳惠知道這些事都是小事,爸媽是因生意不好在擔心、生氣,佳惠也只能默不出聲的忍受。有時,甚至連佳惠眼睛沒盯著父母看,或沒露出懺悔受教的眼神,也會遭受父母的責罵。
最讓佳惠難以忍受的,是連弟弟考不好或做錯事,她也得替弟弟挨罵。佳惠上高中後,佳惠的爸媽生意愈做愈大,連開了好幾家分店。這段期間,佳惠才好命一點,不用再洗碗盤。佳惠可以窩在店裡當童工、出氣筒,她也可以躲在自己房間裡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後來,佳惠的弟弟上了國中,原本佳惠的爸媽還會因弟弟而責罵她,後來佳惠的爸媽發現他們自己也管不了,佳惠才卸下了管教弟弟的責任。
佳惠有了自己的房間,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她也發現只要躲起來,她就不會被打擾。佳惠父母的時間幾乎都被綁死在店裡,他們唯一做的事,就是給她錢,有時一星期就相互照面那一下子。佳惠比以前更像個隱形人,她也不再想從爸媽身上多得到什麼。佳惠很了解自己的努力只會惹來麻煩而已,佳惠的爸媽也從未了解佳惠在學校書讀得如何或有什麼問題。長久以來,佳惠已經習慣自己獨立面對及解決。
有時佳惠也挺佩服自己,在這樣的環境裡,她沒有學壞,反而是弟弟學壞了。佳惠的弟弟常在學校闖禍惹事,有時佳惠還暗自竊笑及自憐,那麼好的女兒,爸媽棄如敝屣,兒子像一堆爛泥,他們卻偏要把他雕塑成材。佳惠雖沒有挺好的成績,但她知道能多讀書,就要多讀書,這是她唯一能帶走的財富。佳惠大學只考上私立的,每學期的學費貴得嚇人,但佳惠的爸媽生意做大了,每天都是幾十萬、幾百萬在手裡來去。佳惠的爸媽也不在乎這些錢,再者,因為弟弟不成材,書讀不來,佳惠的爸媽有點把希望寄託在佳惠身上。
佳惠有種被從垃圾堆裡翻出來的感覺,但她一點被看重、珍惜的感覺都沒有,她反而有種不屑。佳惠的爸媽這種遲來的溫暖,她已經不需要了。不管佳惠的父母為她做什麼,她都冷漠以對。佳惠不想讓爸媽親近她。佳惠不是因為考上大學而驕傲,她是因為等待這種關心等太久了。佳惠已經失望、放棄了,她甚至有點想要懲罰父母,懲罰父母不懂得愛她、關心她。
盧老師與你談心:
佳惠等待父母的愛等太久了,從等待到失望,她甚至想回頭懲罰父母,她該怎麼辦?
當父母是不容易的,只要錯失了孩子期待的剎那,親子終生都要受此懲罰。請試著看見我們與父母間的情緒糾葛,如果你已為人父母,請再向下看待孩子,你會為父母的無知及錯誤找到救贖,因為父母真的不夠細心、不夠周全,才會讓你在成長的歷程中留下了遺憾。但他們沒有任何惡意,他們真的不懂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不過,一切都必須到我們當了父母,弄哭了孩子,才會發現自己的粗心及大意。
原來,我們是這麼認真及努力想做好父母,但我們只知道自己要的,卻從未真正了解過孩子,也從未真正愛到、愛過孩子,就像父母甚少,或不曾真正愛到或愛過我們。請試著看見這段歷程,看見生命中的孤單。一切都只因愛不曾進駐,並不曾佔有過我們的心。我們的孤單要的不是人,而是愛、是了解,它會讓你孤單的生命找到窗口,在那自我封閉、幽禁的心靈裡找到光。
請試著寬恕你的父母,他們真的不是故意的。他們不如你幸運,有機會被引導,被引導看見自己的傷和痛。他們不懂得愛你,而他們可曾懂得愛他們自己呢?請試著悲憫這一切美麗的錯誤。愛是多麼簡單的字,但有多少人曾真正受它滋潤呢?如果你流了淚,就讓它暢快的流。眼淚會洗滌那不淨及一切的不真實,讓你清楚、明白的看見一切。請試著感恩生命中的錯失及遭遇,因它,你才能明白此刻。請告別孤單,它不曾是你所有。
我不是垃圾命佳惠出生在一個從商的家庭,在小時候的記憶裡,佳惠的爸媽從流動攤販到店面、連鎖店,她和弟弟就似乎一直是爸媽的負擔及累贅。佳惠小時候,當她和弟弟跟著爸媽推車子到處做生意,在生意忙碌時,她總會識趣的抱著弟弟遠遠的蹲坐在牆角或柱子邊,因為佳惠的爸媽這個時候最沒耐性又粗暴,只要稍有不對,他們就會大聲斥責:「閃到一邊,沒看到我們在忙啊?」佳惠記得有一次,弟弟大便,弄得一身髒,她一直設法用衛生紙擦,但都擦不乾淨。弟弟不舒服的哇哇大哭,佳惠也不敢向父母求援,只能一邊哄弟弟,一邊用眼睛餘光向媽媽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