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超自然神秘力量?
還是高強的法術?
‧殭屍為何一蹦一跳著走路?
‧趕屍為何有「三趕三不趕」之分?
‧殭屍來了,陰鑼一響,生人就得迴避?
‧碰上調皮的殭屍,法師如何鎮馴?
‧趕屍為何不能碰上孕婦、黑狗和瞎子?
‧法師為何能赤手下油鍋而皮肉無傷?
‧趕屍為何在湘西獨具聲名?
在某些武俠小說或者部份港臺電影中,我們有時會遇到這樣的情節:在一個交通不便的偏遠地區,一個人跡罕至的僻靜小路上,有一隊行跡怪異的人匆匆走過。領頭的是一個法師模樣的人,只見他身上套著一件青布長衫,頭戴一頂青布小帽,腳上穿著一雙草鞋,腰間繫一黑色腰帶,腰帶上還掛著一包符。他的後面是一個或幾個披著寬大黑色布袍的人,動作僵硬,一跳一跳地跟著往前行走。他們被草繩一個一個串起來,每隔七、八尺一個。他們頭上戴著一個高筒氈帽,額上壓著幾張畫著符的黃紙,那黃紙一直垂到臉上,使人看不清長相…他們是人嗎?為什麼打扮得那麼奇特,行走的姿勢又那麼僵硬?慘澹的月光下,我們發現那似人非人的、動作僵硬的、一跳一跳往前行走的竟然都是屍體!陰森地、幽靈似的穿行在小道上,間或那法師模樣的敲一下手中的小陰鑼,那聲音,在空曠的荒野更顯得陰森慘厲,令人毛骨悚然。
這就是傳講中的趕屍。它僅僅是傳說中的杜撰,還是真有其事?難道真有一種冥冥中的力量,一種超自然的神靈?真有那麼一種怪異的邪術或法術可以支配人?不由自主地,我們的心被一股巨大的恐懼和疑問所籠罩。
這是傳說中的趕屍,但卻真實地存在過。
在中國湖南的西部,一個歷史上土家族、苗族等多民族雜居的集聚區,五十年前,還有一種人據說可以使死去的屍體站立、走路、住店,走回幾百里外的故鄉去。據說人們把這種人叫「趕屍匠」,把這種恐怖的邪術叫做「趕屍」。
作者簡介:
陸 群
‧1992年畢業於中國華中師範大學歷史系,現為吉首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中國少數民族研究專家。
‧著有:《湘西趕屍》、《湘西巫蠱》、《湘西落洞》、《湘西巫文化的宗教透視》、《中國少數民族村寨調查‧土家族卷》。詩集《二月花調》、《命裡的村莊》。
章節試閱
▼內文摘錄之一
趕屍始於何時?並無確切考證。明、清兩代乃至近代都有關於趕屍的傳說故事,甚至比明代更早的傳說故事也有。
民間傳說中的趕屍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蚩尤時代。如瀘溪縣民間流行一種傳說,認為在蚩尤征戰時代,曾用「五更大霧」法術把戰死在外面的士兵趕回家。說的是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帶兵在黃河邊與炎、黃二部落聯盟打仗,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打完仗要向後方撤退時,剩下的士兵都抬著傷兵走了,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司說:「戰死在這裡的弟兄,我們不能丟下不管,你用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們回歸故鄉去如何?」
阿普軍司說:「好!我倆換一下裝扮,你拿『符節』從前面引路,我在後面督催。」阿普軍司裝扮成阿普蚩尤的模樣,站在戰死的弟兄身邊,默唸咒語,禱告神靈,對著屍體大聲呼叫:「死難的弟兄們!此處非爾安身立命之所,爾今枉死實堪悲弔。故鄉父母依閭企望,嬌妻幼子盼爾回鄉。爾當奮起隨吾返鄉。爾魂爾魄無須彷徨。急急如律令!起!」
躺在地上的屍體突然都站了起來,跟在「符節」後面規規矩矩地向南走。後面追兵來了,阿普蚩尤和阿普軍司作起了「五更大霧」,大霧瀰漫,追兵迷在霧中…
阿普軍司老了,大家都喊他老司,老司的這種法術原本叫霧術,因為那「霧」字難寫,筆劃太多就改寫成「巫」字,這巫字也是個象形文字!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那一橫代表大地,中間那一根豎起的槓槓是「符節」,右邊那個人是阿普蚩尤,左邊那個人是阿普老司,兩個人聯合在一起才能做巫術…
另一種說法是,趕屍興起於明朝。
明朝時,每年秋分之後,各州府縣衙門都奉刑部的批文,要處決死牢裡的死囚,本地的死囚處決後有他們的家屬收屍埋葬。客籍的要搬屍回籍,請人抬屍最少要四個人抬一具,花費較大。請老司趕屍花費少,並且在途中不臭(抬屍一天以後就臭了)。臨刑的前一天,死囚的同鄉或者是做好事的善人,湊集一些銀錢給老司購買一切應用的物品。
處決這天,紅衣老司和青衣老司及幫忙的助手都在法場外等候,午時三刻動刀,人頭落地。監斬官一離開法場,立刻動手,紅衣老司行法事唸咒語,助手幫忙縫好人頭,青衣老司將辰砂(最好的朱砂)放在死者的腦門心、背膛心、胸膛心窩、左右手板心、左右腳板心等七處,每處用神符一道壓住,再用五色布條紮緊。此七處是七魄出入之所,用以鎮住七魄。再將辰砂塞入死者的耳、鼻、口中,外用神符堵緊。耳鼻口是三魂出入之所,用以鎮三魂。最後將頸項上敷滿辰砂,用神符貼在上面,用五色布條紮穩,再戴上棕葉斗笠(封面而戴)。一切事情辦理完,紅衣老司的法事咒語唸完,他大喝一聲「起!」那死屍就應聲站起。
還有人提出趕屍只是二十世紀初的事情:二十世紀初,在外謀生的湘西人十分多。有時在外謀生的湘西人客死他鄉,想把屍體運回家鄉安葬,由於湘西地區山高水險,莽林深谷,交通極為不便,只好以趕屍的形式出入湘西的崇山惡水了。
▼內文摘錄之二
這是一個目擊者的敘述:一九四九年底,我在這一帶的水運交通管理部門做事。一天中午過後不久,我走在彭山地界的馬路上…
走著走著,突然感覺有人擦身而過,這個人走路的樣子很怪,硬枝戳棒的,很不自然。我不由得停下步來回顧,耳邊響起一個輕輕的聲音:「吆死人的!」
那「死人」穿著又長又大的黑袍,沒有衣袖,有些臃腫的樣子,頭上似乎有點黑,不知是衣領還是外包上去的,一頂草帽蓋著,草帽稍向後翹。上身僵直,卻一步步有節奏地往前移動。黑袍的前面又有一個穿短衣的人,左手腕上掛個竹籃之類的東西,手執一個舊燈,彷彿有點火光在前面亮著。
這短衣人走路的方式也奇特:總是斜著身子,以一個相當的半面對著黑袍;眼光緊盯住黑袍及其身後,時不時偏頭朝前面看看。每走不多遠,就從他手裡飄下來一張不大的紙片。這是「紙錢」,抬棺木出喪也要在沿路丟下的所謂「買路錢」。遇到上坡下坡、上橋下橋,那短衣人都要告之於黑袍;轉彎倒拐,黑袍也聽著短衣人的聲音行動。
傍晚,趕屍匠和殭屍們早早地進了旅店。旅店行業遇到過這樣客人的,便懂得他們這種職業──他們投宿甚早:普通旅客還未光顧,他們就先到了。短衣人來到櫃前,嚷道:「喜神打店!」老闆一看此人身後那被草帽遮了半截臉的黑袍,不免又驚又喜:驚的是個死人,喜的是這進項較之一般進項要豐厚;何況「喜神」光顧,運氣會大佳的,於是立刻帶他們到一處偏僻的房間。短衣人把黑袍引進去,安置在門角落處,把燈籠放在桌上,然後掏出錢來付與站在門外的老闆,囑他辦一頓豐盛的飲食,買點燈籠用的蠟燭;餘下的算是住店錢,數目一般相當可觀。
一般旅客,老闆只需準備好柴火和水在那裡就行了,是不管做飯菜的;但遇到這種旅客,則非代辦不可。飯食送上之前,先送茶水,並提來一隻尿桶,因為短衣人要守死人,不上廁所。送飯食來時,食具要兩套,其中一套用作敬「喜神」。老闆照要求送到房門,由短衣人接進去。次晨將要一早離去,不再與老闆接觸。
那時,當地剛剛解放,有兩位解放軍戰士被派往那裡的員警分駐所。這天,一位戰士到旅店查夜,老闆據實報告了。解放軍戰士就叫老闆領著去查。起初敲門不應,高聲敲門並喊了:「查號開門。」,只答應了一句:「吆死人的。」,仍不開門。於是猛敲高喊,聽得裡面應道:「來了。」,卻又不見動靜。如此周旋約數分鐘之久,才開了門。這位戰士跨了進去,果然在門角落發現那黑袍,揭開草帽,確是屍體一具,短衣人報了自己的姓名以及死者的姓名,並說是從北邊來的。在電筒光下,桌上肴食已盡,杯盤狼藉,兩雙筷子還是濕漉漉的。再照各處,卻也未發現什麼。
這位戰士查完號出來,詳細詢問老闆。老闆說他也是第一次接待這起客人,幸而以前聽前輩和同行談起過,所以還算心中有數,知道他們歇得早,走得早,不會驚動他人。戰士回去琢磨了半天,覺得裡面大有文章:首先,死人決不會走路,走這麼遠更不可能!其次,兩雙剛剛用過的筷子,又作何解釋呢?難道死人還會吃飯嗎?笑話!他立即約同另一位戰士,匆匆又趕回旅店,暗中進行視察。夜靜更深,鼾聲四起。那個房裡,倒也不見聲響,甚至連瞌睡的聲音也沒有,大概是經過查號之後,驚覺得睡不著吧。距天明不遠,這起客夥(客人)便無聲無息地開門出來。這時老闆也早已開了店門,只見短衣人在前,用極低的聲音導引著黑袍上路了。兩位戰士遠遠尾隨在後……
▼內文摘錄之一
趕屍始於何時?並無確切考證。明、清兩代乃至近代都有關於趕屍的傳說故事,甚至比明代更早的傳說故事也有。
民間傳說中的趕屍最早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的蚩尤時代。如瀘溪縣民間流行一種傳說,認為在蚩尤征戰時代,曾用「五更大霧」法術把戰死在外面的士兵趕回家。說的是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帶兵在黃河邊與炎、黃二部落聯盟打仗,直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在打完仗要向後方撤退時,剩下的士兵都抬著傷兵走了,阿普蚩尤對身邊的阿普軍司說:「戰死在這裡的弟兄,我們不能丟下不管,你用法術讓這些好弟兄們回歸故鄉去如何...
目錄
第一章 撲朔迷離的民間傳講
第二章 毛骨悚然的民俗記錄
第三章 驚駭猶存的現場目睹者
第四章 躍躍欲試的現代趕屍匠
第五章 鮮為人知的趕屍內幕(之一)
第六章 鮮為人知的趕屍內幕(之二)
第七章 作為職業趕屍匠為什麼能夠存在
第八章 趕屍為什麼消失
結語
後記——對湘西神秘文化的斷想
第一章 撲朔迷離的民間傳講
第二章 毛骨悚然的民俗記錄
第三章 驚駭猶存的現場目睹者
第四章 躍躍欲試的現代趕屍匠
第五章 鮮為人知的趕屍內幕(之一)
第六章 鮮為人知的趕屍內幕(之二)
第七章 作為職業趕屍匠為什麼能夠存在
第八章 趕屍為什麼消失
結語
後記——對湘西神秘文化的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