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早已是台灣的政治明星,但「馬英九現象」一詞被廣為使用,起於2005年底「三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之後。「馬英九現象」不僅終結了民進黨的改革清新形象,讓國民黨成為很多選民願意重新或第一次支持的政黨,更讓「優質政治」可望取代紛擾台灣已久的「族群政治」。
馬英九的兩岸立場,從「反獨也反共」,到「終極統一說」,再到「尊重台獨選項」,均旨在走出一條中間路線,也為自己開闢更多票源。2006年春天的訪美行程中及「扁馬會」上,馬英九提出「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台海應維持現狀」,以及「兩岸應簽署台灣國際參與的暫行架構」,並自信地表示,其立場能被台灣民眾、大陸和美國當局所接受。作者則認為,沒有目標的維持現狀,或僅僅主張統獨休兵,既不現實,也不可行,馬英九應正面迎戰,帶領台灣民意走向反獨趨統,或「維持現狀走向終極統一」,也唯有如此,馬英九才能在2008年終結「綠色惡政」,讓國民黨浴火重生,並在兩岸關係上開創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