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紀錄:
行政院新聞局第32屆金鼎獎最佳人文類圖書獎
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5 項符合
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的圖書 |
最新圖書評論 - | 目前有 3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
|
圖書選購 |
型式 | 價格 | 供應商 | 所屬目錄 | $ 315 |
![]() |
兒童文學研究 |
二手書 |
$ 320 |
![]() |
二手中文書 |
$ 356 |
![]() |
華文文學研究 |
$ 383 |
![]() |
社會人文 |
$ 396 |
![]() |
中文書 |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孩童,以及接觸影響孩童的大人們。特別是現代,大人們在學校制度之外,參與兒童文化的方式,值得重視與討論。而過去,台灣的兒童文化是如何被耕耘開拓的?殖民統治複雜的政治結構下,在那今後我們應該都不會經歷的局勢中,前輩們是如何思考、行動的呢?
1987年戒嚴令解除後,在日本統治下被〈日本文化〉壓迫的〈台灣色彩〉,以及戰後獨裁統治下被〈中華文化〉排擠的〈台灣文化〉,正以欣欣向榮的姿態開展出一番新貌,然而,真正有〈台灣色彩〉的兒童文化到底是什麼?
本書藉由考察日本本土與台灣的互動關係,來掌握日治時期 ( 1895-1945 ) 台灣兒童文化的狀況,進一步探討殖民地兒童文化中所含蘊的民族與語言的問題。書中提及的日治時期兒童文化工作者的言動,足以當作我們的負面教師。
唯有真摯地回溯歷史的軌跡,接受台灣多元的原貌,才能踏出創造〈台灣色彩〉的第一步。汲取過去的經驗或許無法解決現在的問題,但是至少可以從中得到一些啟發,或是釐清問題的線索,成為台灣兒童文化開創與拓展的力量。
作者簡介:
游珮芸
1967年出生於台北。
畢業於台灣大學外文系,獲日本交流協會獎學金,於1990年赴東京留學。
日本國立御茶水女子大學兒童學碩士、人文科學博士(1996)。
曾任京都大學博士後研究員4年,現任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致力於兒童文學、兒童文化的研究與教學,並從事兒童文學的翻譯與評論。
曾以鄭小芸之筆名譯有謝爾?希爾弗斯坦的《閣樓上的光》、《一隻向後開槍的獅子》、《愛心樹》等書。於玉山社星月書房策劃主編Mini&Max系列,譯有系列中的《大海的朋友》、《孟納生的夢》、《草原的朋友》、《我的漫畫人生》,以及禮物書《好想遇見你》、《明天你還愛我嗎》。
另譯有《愛思考的青蛙》(上誼)、《鶴妻》(信誼)、《變成麵包的夢》(遠流) 、《好朋友出租》(尖端) 、《我是大力士》(大采文化) 、《1隻小豬與100匹狼》(三之三文化) 、《蠟筆小黑》(經典傳訊) 、《亮晶晶妖怪》(小魯)等30餘本圖畫書。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