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旅行」:背著行囊,寄張風景明信片,給未來在家鄉的自己。懷著憧憬,尋幽訪勝,旅遊,是一樣很巧妙的東西,如果攤開地圖來解釋,就是一個點,前進到另一個點,對現代人來說實在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就怕你沒有時間,或者不肯花錢。也許,你只是想關掉手機,遠離城市,到某個小島放鬆一下;也許,你精心規劃的是一趟堪稱走在時尚最尖端的名牌SHOPPING之旅;更有可能,出來走走,沒有其他目的,JUST FOR FUN!
卷二「中國」:文人的魔力,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褪色的青衫裡,究竟藏著什麼法術呢?背著行囊,走過瀾滄江邊,踏過陽春白雪,行經彩雲之南,最後躺在黃土大漠的夜空下,望著遠方的晨星。風雨千年,遙遙長路,江山萬里,漫漫長河,走過五千年飄搖的歷史,炎黃子孫背負著的似乎是一種無以計算的文化重量,但同時也享受著一種外國人永遠都無法理解的、永不褪色的藹藹光華。
卷三「亞洲」:印度的聖象、東方的巨龍,在亞洲激盪。文明古國的邊陲,因而開出一片燦爛的櫻花。近年來全球迅速颳起金磚四國的風潮,相較於歐美大陸的成熟穩定,亞洲諸國在地球村的政經地位似愈顯重要,亞洲人的智慧依然不斷製造一個接著一個的讚嘆,締造一片又一片的輝煌。繼前卷的中國之後,本卷接著走訪亞洲其他國家,如日本、印度、錫蘭島。
卷四「西方」:漫步、浮遊,從這一座迷宮飛越歐、美、非,進入文明或野蠻?盪漾的漣漪,是開放、是抑鬱、是緬懷、是沉寂,如一艘探險的古船,繼續向前划進。本卷所收錄的文章,內容多是作者們深入歐、美與非洲生活後,其所見、所聞、所感所譜成的文字,而透過作者的眼晴,這些文字也可帶領讀者們突破時空的侷限,進一步貼進歐非的生活與內涵。
當然,從這些作家記述之事,讀者們在閱讀過後,或許也只是加強了原有對歐美進步、非洲落後的既定印象,然而這些文字表面對異邦生活方式的記載,真是如此嗎?會不會有一種更深層的文化意涵,未曾讓我們看見?郭象注莊曾云:「天地以萬物為體,而萬物必以自然為正。自然者,不為而自然者也。故大鵬之能高,斥鴳之能下,樁木之能長,朝菌之能短,凡此皆自然之所能,非為之所能也。不為而自能,所以為正也。」
此即謂:萬物只要能謹守他們的分位,不向外造作營求,即可在他們存在狀態而逍遙。故若我們一直用既有的眼光來看待某些事物,甚而直觀地把他們評為優秀或落後,而完全沒考慮到他們所處的環境或生活是否適合這一種形態,這是否可視為一種偏見?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今年八十大壽的星雲大師,為臨濟宗第四十八代傳人。1967年創建佛光山,致力推廣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先後在全球各地創設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才。為佛教界的一代宗師。
蔡孟樺
受學於佛光山叢林學院、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十四歲夏天於佛光山皈依,幾年後至佛光山編藏處學習,經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啟蒙,引燃文學熱忱,開始寫作;沉浸文化工作十年以上,為本山所培養之「以文化弘揚佛法」的人才之一。多年擔任大師所領導的「法堂書記室」書記。七年前奉大師指派,參與「人間福報」辦報,兼任覺世副刊主編,並負責《書香味》專刊的文選編著。二○○四年起,再兼任佛光山創設的「香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長,負責書籍、音樂、禮品、影音等佛教藝文化、大眾化、生活化、人間化的相關出版品之製作、發行,不斷力求產品的創意突破及對外開發推展。著有「青年書簡」結集之《心中的風鈴》、《溫柔的記憶》,主編的叢書有《迷悟之間典藏版》、《人間佛教系列套書》、《古今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