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殺事件後緊接著會出現的最麻煩、最難回答問題就是:我們事先如何知道?我們可以預先做什麼?以及心中止不住的疑問: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本書作者是深受親人自殺之痛的臨床心理學家,因此本書也更能針對「為什麼有人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這個議題,提供當前未有的清晰說明。
作者喬伊納(Thomas Joiner)在書中動員了龐大的流行病學和臨床證據,同時也沒有忽略個人的經驗,並依此為讀者帶來對於這個表面上看似無法理解之行為的全面性了解。
針對許許多多有自殺念頭、自殺未遂或自殺身亡的人,喬伊納歸納出三項因素以指認出其中自殺身亡風險最高的那個族群:感到孤立並認為自己是所愛之人的負擔,為其中之二,而最令人不寒而慄的第三項因素則是「學會傷害自己」。
喬伊納將其理論驗證於不同的領域:臨床軼事、歷史、文學、流行文化、人類學、流行病學、遺傳學以及神經生物學。其所驗證的事實則是來自不同族群的自殺數字:性別、種族、神經性厭食症者、運動員、特種營業女子、醫師、邪教崇拜者、運動迷、遭遇國難的人…等等。
喬伊納含括如此廣泛之研究成果所呈現在書中的,就是針對人們「為何」以及「如何」克服「自我保存」這項最強烈本能,提出了空前且條理清晰、說服力十足的解釋。
面對和自殺行為相關的五花八門統計數字、故事…,喬伊納的著作確實能夠提供合理、有意義的解釋;同時,它對於生命曾經深受自殺影響的讀者,也提供了重要資訊以及不同凡響的洞見和指引。
喬伊納是佛羅里達州立大學(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2001年獲頒為該校年度傑出心理學者獎(Bright-Burton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本書於2006年由哈佛大學出版,也是喬伊納最重要的著作。喬伊納表示由於他接觸許多精神治療病患,並和資深的精神醫生共事,從他們身上學習到許多關於精神障礙的生物學基礎。而生物學似乎在「人為什麼自殺」這個議題上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喬伊納這本科學論述對自殺的語義重新精確定義,被廣泛用來深入解釋現代社會愈趨複雜,且花樣百出的種種不同自殺形式。
作者簡介
喬伊納(Thomas Joiner)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2001年獲頒該校年度傑出心理學者獎(Bright-Burton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譯者簡介
朱侃如
中興大學外文系畢業,美國天普大學新聞碩士,曾任報社和雜誌記者、專欄、資深撰述,現為自由撰稿人和翻譯,譯有《神話》、《坎伯生活美學》、《千面英雄》、《女性主義》、《榮格心靈地圖》、《哭喊神話》、《權力與無知》、《焦慮的意義》(以上皆由立緒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