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孩子都是幫助父母成長的小菩薩!
只要有愛心,什麼都教育得了;只要有善心,什麼都改變得了!
讓孩子學會慈悲有愛心、懂得感恩、知恩圖報是親子教育不可缺少的一課。
你的小孩將來是好人、善人,他可以拯救社會,這樣的使命比什麼都偉大!
父母為人慈悲,孩子不容易為惡作亂;父母品德高尚,孩子自然人格健全。
有慈悲心的媽媽,妳的孩子就是善財童子,如果妳是自私自利的對待別人,孩子也會模仿的,有慈悲心的人心胸絕對是很寬闊的,如果妳在為人處事上自私自利的話妳的人緣會好嗎?
想要教養出慈悲有善心的孩子——身教、言教、境教的薰習不可不慎!
一位獅子媽媽,靠著佛陀的錦囊與智慧,漸漸變成快樂溫馴的媽咪……
人家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真正的戰爭開始,莫過於為人父母後…。
總是因為孩子不學習而感到憤怒、突然生病則感到憂心嗎?從胎教、成長至教育,讓接受佛陀教化的媽媽奈奈子,教你如何心平氣和地運用佛法,來跟孩子良好的互動,讓孩子充滿愛與善心的成長……!
奈奈子說:「你心中充滿感恩時,就不可能感覺到憂慮,生氣,沮喪那些負面情緒。因為,豔陽高照與風雨交加,不可能同時同地存在。」
◎ 佛教經文平靜心靈的力量
從懷孕、生產至教養,媽媽們常覺得心情煩躁、鬱悶嗎?
作者由胎教開始將佛教經文分享給各位媽媽,能平撫情緒、保平安、幫助安產,做良好的胎教教導孩子……。
◎ 佛教故事發人深省
日常生活中的困難與衝突,有時只需要一則小故事來幫助我們,更有智慧的處理。
本書超過二十篇古今中外的小故事,裡頭蘊含著深遠大道理值得細細咀嚼!
作者簡介:
‧奈奈子NANAKO
‧日本文教大學畢業
‧亮麗、時髦的中等美女,是個終身茹素主義者
‧獅子座的她愛撒嬌、愛哭、愛笑、愛交朋友、愛現
‧曾經做過:日文秘書、留日顧問、日本語教師、網路記者、行銷公關。
‧NICE家族:http://nanako.alic07.com.tw
‧一妹兒:nanako666@yahoo.com.tw
‧FACE BOOK:http://facebook.com/nanako666
‧FACE BOOK粉絲團:奈奈子的正面思考團
‧出版作品:寫書已經10餘年,出過二十幾本書,也再版許多次。
近幾年寫實務書《奈奈子日語教室》、《別笑!我是遊日必備日語書》、《幸福媽咪的280天》、《樂觀中看見機會,悲觀裡只見苦楚》……等,並且多次在7-11上架銷售一空,成為心靈勵志的暢銷寫手。
獅子座媽媽本來覺得帶小孩子很有挫敗感,後來終究還是靠著佛陀的「錦囊」,漸漸變成溫馴的媽咪。
章節試閱
孩子需要灌溉「慈悲」的種子
妳的小孩將來是好人、善人,他可以拯救社會,這樣的使命比什麼都偉大!現在的母親以為小孩在胎中聽不見,其實妳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胎兒的成長的。母親有貪心無非就等於教小孩子「貪」,母親如常常處於歇斯底里,妳的「身教」就在教導小孩子情緒失控。現在有人說小孩子真難教,孩子不是難教,而是該教的時候疏忽掉了,因為妳的一言一行都種在他的「阿賴耶識」,妳天天給他看暴力、色情、殺盜淫妄等資訊,從小養成孩子這些習性,孩子就以電視為老師天天模仿。存在「阿賴耶識」的種子,一旦受到外界的一些負面的灌溉馬上成為行為,現在外面世界資訊太多,新聞傳媒報導的都是負面聳動的才有人看。所以他不難和這些相應,讓存在阿賴耶識負面的種子迅速成長,思想影響行為就會付諸行動,孩子不是難教,是妳沒給他好的環境薰息。
一行禪師提到的比喻很棒,「阿賴耶識」好比土地,裡面有正面種子,喜悅、寬恕、正念、慈悲……等的,也有負面的,憤怒、憎恨、絕望……等種子,要選擇良好的環境,避免碰觸到負面種子。另外一種比喻也很淺顯易懂,「阿賴耶識」好比地下室,而我們的「意識」是客廳,好的種子灌溉之後,讓客廳美輪美奐,而負面種子憤怒、悲傷、灌溉之後,會讓客廳變成地獄,折磨我們或傷害我們愛的人。
佛教小故事——鹿野苑
很久以前,如來曾為鹿王,身毛五色,體型俊雅,統領著上千隻鹿群。一次,一位國王出門狩獵,鹿群受到圍捕四處奔逃,死傷慘重。鹿王看見這種情形,心中非常悲痛,於是獨自進城見國王。城內百姓看到五色金光的鹿王,認為是神鹿出現,所以並沒有人傷害、阻撓牠。
鹿王來到國王面前,跪下說道:「任何生靈都知道要愛惜自己的生命,今天我們寄居在大王的國境內,遭獵人追逐,死傷慘重。請大王慈悲告訴我每天所需要鹿的數量,從今以後,我們願意每天進獻以供大王享用,但請不要大量的圍殺,使鹿群日日生活在驚惶的生死邊緣。」
國王聽後說道:「如果每天都能有一隻鹿供禦廚所需,我誓言不再打獵。」
從此鹿群依序每天派遣一隻鹿前去。
輪到要去供饌的是一隻懷胎的母鹿,母鹿為了腹中小鹿,前去請求鹿王,希望能夠延遲幾天。
鹿王心生不忍,便以自身相代。
國王見到這天是鹿王親自前來,便追問原因,在明白事情的經過後,流淚說道:「鹿王尚能如此慈心濟物,我身為人王,卻每天殺害眾生以飽口福。難道我還不如鹿王?」
從此斷食一切肉類。並下令:如果有誰傷害了鹿,將受國法制裁。此鹿群之居處,名鹿野苑,此即「鹿野苑」一名之由來。
NANAKO愛的箴言
真正的慈悲是什麼?
慈:不管自己是否快樂,願別人都很快樂。
悲:我所遭遇的不幸,別人都不要遇到,並且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慈與悲相互為用,當妳心胸開放,妳就可以看出別人正在痛苦。
鹿王不忍心看到懷胎的母鹿前去受苦,自己願意代替牠送死,動物都能如此愛護同胞,何況我們還是人,更應該學習鹿王的精神。
慈悲是一種心念,慈能予樂,悲能拔苦。佛法中提到「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因為感同身受的心念,能令我們積極的興悲拔苦;如同鹿王及後來慚愧懺悔的國王。如果悲心深刻,更會積極願代眾生苦,興慈予樂;如同願代母鹿受死的鹿王。
孩子需要灌溉「慈悲」的種子
妳的小孩將來是好人、善人,他可以拯救社會,這樣的使命比什麼都偉大!現在的母親以為小孩在胎中聽不見,其實妳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胎兒的成長的。母親有貪心無非就等於教小孩子「貪」,母親如常常處於歇斯底里,妳的「身教」就在教導小孩子情緒失控。現在有人說小孩子真難教,孩子不是難教,而是該教的時候疏忽掉了,因為妳的一言一行都種在他的「阿賴耶識」,妳天天給他看暴力、色情、殺盜淫妄等資訊,從小養成孩子這些習性,孩子就以電視為老師天天模仿。存在「阿賴耶識」的種子,一旦受到外界...
作者序
很多人的主觀觀念都會以為佛教是消極的,以為只是做法會、念佛、念經而已,事實上不盡然,佛渡人有八萬四千種法門,適合各種各式各樣的毛病,否則怎麼有大醫王的美譽?其實佛法是發現煩惱之後想辦法積極努力改善,去除煩惱使自己越來越快樂自在,生活品質越好。
你們覺得一家之主是爸爸嗎?大家都說爸爸管外媽媽管內?所以媽媽才是一家之主吧?媽媽影響一家人最大,所以做媽媽的更應該帶領家人及小孩子,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這樣使家庭更美滿。
我學佛十幾年,真的發現佛海浩蕩,裡面有挖不盡的寶藏,各種不同的師父對於佛法的詮釋比喻,更是可以渡不同的眾生,這本書也有融合很多師父的精華開示,讓大家淺顯易懂更明白,告訴大家學佛是快樂的!開心的!樂觀的!正面的!另外還把我學到的媽媽經分享給大家,還有可以「練習」的部分,大家可以如法泡製,這些都是對生命加分的課題,有的方法也是師父指導過我們的,所以……佛陀是生命中的大醫王,他把悟證的真理傳授給我們,就像醫生對患者一樣,只要對症下藥找對藥方,什麼疑難雜症都可以醫治,佛法就是讓妳改善痛苦的藥方,既然連藥方都找到了,妳還不趕快服用?讓我們來一起積極努力精進,讓每天都是快樂的人生。
寫了這本書之後,我更深刻的了解媽媽在一個家庭的腳色多重要,而教育更是奠定每個人人格的基礎不容忽視,其實當媽媽之後,與其大家都說媽媽為孩子犧牲什麼,我們做母親的學到的更多,當妳在灌溉孩子正面的知識的時候,同時也是在幫自己的心田耕耘,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古今中外很多母親,都把自己小孩當聖人一般栽培,只要妳這麼想,就會潛移默化影響自己的行為去這麼做。
胡適的母親對胡先生讀書和做人方面都有重大的啟發,曾在他幼時以頗高的代價,請人為他「講書」,書中的一字一句,都要加以講解;後來胡先生所撰的自述認為這對他的幫助很大。他還說:「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孔子也是母親獨力扶養長大的。
孔子早年生活很困苦,三歲時父親梁紇去世,由母親嚴氏扶養成人。
孔子的母親採取自己教導,她不僅教孔子還教其他小孩子,教他們習字、算數和唱歌,也教孩子們學習禮儀,孔子不到六歲就跟著學習,已經儼然成母親的小幫手,孔母苦心栽培,不到十歲的小孔丘,已經學會完全的啟蒙功課。因為他用心用腦子想問題,記憶力出眾,又喜歡幫助別人,馬上成為同窗的佼佼者,因為孔母的這段家教生涯,對孔子以後興教育影響很大。
我當初剛生完小孩時,也是沒有做好母親的準備產生挫敗感,還好靠這些佛法,讓我如獲至寶,找到教育小孩的錦囊,本來只是想軒軒平安健康長大就好,可是自己越接觸佛法越寫這本書之後,發現教育往下扎根的重要!!之前聽到淨空法師說叫我們要把小孩當做聖賢來教養,那時候聽到覺得壓力很大,可是後來仔細想想,我們的「思想」就會深深影響我們「語言」、「行為」,好的思維自然帶領我們往好的方向前進,如果連妳自己都不看好妳的小孩,還有誰比妳更關注他呢?一定要把妳的小孩子當「聖人」來教育,這不是壓力,是種「正面」的祝福。
我們都知道一本書「生命的答案,水知道」,當妳生氣時對水,呈現是扭曲的,妳喜悅時水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感覺,根據我們的喜怒哀樂來對水,連水都可以呈現不同形態,更何況是妳的小菩薩呢?我們每個媽媽都應該把孩子當作是「未來佛」、「聖人」來教養,有了這樣的想法,不是把小孩當王子、公主養尊處優什麼事情都不用做,是要實踐佛陀的八正道,讓他充滿「正-面-能-量」,當他充斥著正面的善知識的時候,那麼,將來無論他面對生活中任何困境都可以迎刃而解,因為平時都有做好準備,所以都能安然度過,妳就是最成功的母親,也祝福天底下每個小孩都是小菩薩。
很多人的主觀觀念都會以為佛教是消極的,以為只是做法會、念佛、念經而已,事實上不盡然,佛渡人有八萬四千種法門,適合各種各式各樣的毛病,否則怎麼有大醫王的美譽?其實佛法是發現煩惱之後想辦法積極努力改善,去除煩惱使自己越來越快樂自在,生活品質越好。
你們覺得一家之主是爸爸嗎?大家都說爸爸管外媽媽管內?所以媽媽才是一家之主吧?媽媽影響一家人最大,所以做媽媽的更應該帶領家人及小孩子,把佛法運用在生活上,這樣使家庭更美滿。
我學佛十幾年,真的發現佛海浩蕩,裡面有挖不盡的寶藏,各種不同的師父對於佛法的詮釋比喻...
目錄
推薦序:媽媽是觀世音菩薩
作者序:妳是聖人的母親!
前言:獅子媽媽遇見佛陀變成貓!
第一章:孩子,我用祝福迎接你的到來
一、每天祝福自己、家人、肚子裡的小寶貝
二、為孩子種下慈悲、善良、智慧等的好種子
三、活在當下——媽媽需要的專注力
四、孩子需要灌溉「慈悲」的種子
第二章:尋得為人母的平和心境
一、孩子不應該是媽媽的「面子」
‧媽媽是孩子的觀世音菩薩
二、命運不是定型的,命運是可以改變
三、孩子是媽媽的另一個菩薩
‧愛不是「忍耐」,而是「接受」
四、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生命的延續
‧戒除喜歡掌控小孩的慾望
‧過去已虛幻,未來是夢想,現在最重要。
五、斷惡修善,隨時隨地可以「禪修」
‧先學會愛自己,才懂得愛別人
第三章: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小孩
一、有樣學樣小小菩薩培養慈悲心
‧不要抱怨,只要「抱抱」
‧把自己當作一塊聚集善緣的磁鐵
二、「薰習」的重要——孟母三遷的境教
‧言教:說「好話」的力量
‧身教:做「好事」的力量
三、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寬恕別人,就是放過自己
四、人性最深的期盼就是受人感激
五、懺悔——人不怕錯,就怕不改過
‧人,最重要的是你和誰在一起
‧世間很多的慘事都是從「貪」開始
第四章:孩子在逆境中成長更能茁壯
一、讓孩子從小成為喜好學習的人
‧拒絕「負面」的種子,讓孩子遠離傷害
二、「慈悲心」是解壞性情最好的解藥
三、遇到「境界」時,不是別人害你
‧結束夢的方法就是:「醒過來」!
‧沒有「冤親債主」
四、上一堂「挫折」的必修課
五、沒有「我」被傷害
第五章:媽媽應該和孩子一起修行
一、每個孩子都可以是孝順的「地藏王菩薩」
‧增長「靈性」的權威
二、和小孩子一起努力改掉壞毛病
‧心如工畫師:和孩子的「讀書會」
三、鼓勵孩子佈施、分享、和人結善緣
四、媽媽用「祝福」的心代替「擔心」
五、是你的搶不走,不是你的搶不到!
推薦序:媽媽是觀世音菩薩
作者序:妳是聖人的母親!
前言:獅子媽媽遇見佛陀變成貓!
第一章:孩子,我用祝福迎接你的到來
一、每天祝福自己、家人、肚子裡的小寶貝
二、為孩子種下慈悲、善良、智慧等的好種子
三、活在當下——媽媽需要的專注力
四、孩子需要灌溉「慈悲」的種子
第二章:尋得為人母的平和心境
一、孩子不應該是媽媽的「面子」
‧媽媽是孩子的觀世音菩薩
二、命運不是定型的,命運是可以改變
三、孩子是媽媽的另一個菩薩
‧愛不是「忍耐」,而是「接受」
四、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不是生命的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