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伽梵歌》(Bhagavadgita) 屬印度史詩 《摩訶婆羅達》(Mahabharata) 的一小部分,後來獨成成冊,廣為流傳,不僅成為印度教徒的聖典,近代西方學者更視之為世界上最美的宗教哲學詩篇。maha-bharata 的原意是:關於「偉大的 Bharata 族」之傳說,敘述原為堂兄弟的兩個家族,為了爭奪國土所引發的一場戰役。其中 ,Bhagavadgita 的場景更具戲劇張力,描寫當號角響起的剎那,身為戰士的 Arjuna 卻因不忍骨肉相殘,拒絕作戰。此時,化身為車伕的Krsna(奎師那)向他闡示:Arjuna 的沮喪與其堂兄之貪婪並無不同,都是為主觀、現世欲望所奴役著……
或許,Bhagavadgita 的戰場並不是在時間、空間上都距離我們極為遙遠的一個古戰場,而是心裡戰場的一個象徵。如同 Arjuna,我們似乎也總是在感動時,盲目地被心中的欲望所牽引,自尋煩惱地計算著行為結果,讓自己或是痛苦行動、或是裹足不前。Bhagavadgita 藉由手刃親人的極端例子試圖說明:無論人在做任何行為時,心中的算計才是造成惡果的原因,而非行為本身。
作者簡介
鐘文秀
東海大學哲學系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英語系碩士,政治大學宗教所博士生。1994加入「如實佛學研究室」《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出版計畫,開始學習梵文,喜歡上梵文文學。曾任教於華嚴專宗佛學院、壹同寺女眾佛學院等,目前於元亨佛學院台北講堂、法鼓佛教學院推廣中心教授梵文閱讀(Bhagavadgita、Hitopadesa)與日文閱讀課程。譯著有《認識世界宗教》、《佛教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