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突然有了一種「覺今是而昨非」的感悟,想徹底扭轉混沌的人生。
這是生命覺醒的第一道光芒!從此,智慧的覺照開始起了作用,
它將頻頻叩問心靈的深處,與你最純粹的內在本質相呼應……
一旦光芒成片,也將超越生死輪迴!
「光明覺」的意思是:智慧覺照的作用。海雲法師將《華嚴經》中之〈光明覺品〉、〈菩薩問明品〉、〈明法品〉等合為「法行三品」,以為大法修行之圭臬。他在倡印經典時曾詮釋道:「光明覺品者,生命中之初始覺也!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存在與可證可行之徑。」他說,這是智慧的作用與生命本質相呼應的宏觀現象。換句話說,〈光明覺品〉乃人生的第一指標,是凡夫覺醒的因緣與過程,也是轉凡成聖的關鍵;有此一「覺」,人生才能從生死輪迴中確立方向與目標。
我們的生活幾乎都停留在最表面的狀態,不曾深入,沒有覺知,始終不離慣性。談話、肢體反應等等,都是意識形態或慣性的反應,很難警覺到為什麼發生這些事,所以有福報時,意識形態的反應會讓你獲得掌聲,沒福報時就會四處碰壁,感受到痛苦、挫折與困難。不管順與逆,在缺乏覺性的情況下所形成的慣性,都變成了相續心,成了生死輪迴的本。別以為你帶著大把鈔票跑遍法會,點燈立牌,甚至連身體都布施,發心當全天的義工了,就叫功德無量?相續心不斷,這些其實不過都是佛教徒的遊戲。想想自己進了佛門,是不是為「覺悟」而來?修行不看表面,也不論職業高低,而是看心性的成熟度、看生命品質,這部分絲毫作假不來。
在《八十華嚴》裡,〈光明覺品〉主要是談如來意業的部分,它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從行法中來斷相續心,首先必須破除慣性,這樣就必須先具有警覺性。它把一個人調整心性的過程及培養覺性所必須注意的部分都一一談得很清楚了。透過海雲法師具體而生活化的演繹與指導,本書將成為您實踐覺悟人生的必備手冊。
作者簡介:
他是e時代的和尚──海雲繼夢! 1950年出生於台灣,是一名思想家、演說家、宗教家與學者。法師大學時主修經濟,畢業後貢獻所學,任職於台灣經濟部;九○年初,毅然離開公職,矢志投身「靈性經濟」 的未知領域。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創立了台灣「華嚴學會」,宏揚佛法中被視為最艱深的「華嚴學」,成為華嚴學的重要思想家;而他的言論更獲得了中國學界的重視與肯定,曾受邀擔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華嚴學研究基地負責人」,更榮膺「陜西師範大學華嚴研究所所長」、「蘭州大學客座教授」等職。
「海雲」是號,「繼夢」也是號,你可以「海雲繼夢」連稱,少了「法師」二字,也不至於失了恭敬,因為,這些都只是符號!
他用e時代的語言,闡釋佛陀的經典教法,解經很人性、很生活、很白話,了悟的契機,往往就在一針見血的嘲諷與幽默中。他的「撞球理論」為你開剖因緣和合的軌跡;「咖啡理論」教你感受生命的美好;「象限轉移」在瞬間超越了時空;「四大工程」則為佛教的新時代發展,規劃出恢宏的藍圖……
章節試閱
〈光明覺品〉在《八十華嚴》裡是第九品,卷次是第十三卷。「光明覺」的意思是:智慧覺照的作用。我們常說要培養、增長警覺性。覺性人人都有,但因為不會運用,變成了一種慣性,日後成為相續心,成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光明覺品〉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從行法中來斷相續心,必須先破除慣性,這樣的話就必須先具有警覺性。
我們之所以為凡夫,就是因為缺乏警覺性。生命來到這世間,受到時空等物理定律的局限,餓了就吃,累了就睡,本來如此,但都屬於慣性,而不是禪師那種覺知的行為。禪師冷了也添衣,餓了也吃,事相上和凡夫沒什麼不同,但他是覺知的。覺知者即是聖人,慣性者即屬凡夫,所以覺者出三界去了,我們卻還在生死輪迴。
〈光明覺品〉是第二會的第三品;第一品〈如來名號品〉,第二品〈四聖諦品〉,第三品〈光明覺品〉;這三品談身口意,〈如來名號品〉談如來身業,〈四聖諦品〉講語業,而〈光明覺品〉則談意業。前面第一會是談果地的殊勝,所以從眉間放光,然後從足下入。第二會是從「果」講回來,也就是談「因」,所以從兩足輪下放百億光;而我們也可以看到此處放光的地方,是「意」的部分。
經文這種安排讓我們感受到古印度人對一件事表達得很精細。一般民族都是直接表達法,我們也常說學佛不要用世間的意識形態,要用佛法的根性,不用識性。問題是,我們能不能確定它的差別在哪裡?你微觀的看不來,透過經文,從三藏十二部這樣一直看,也感受不到何謂識性、何謂根性?要去定義,當然可以,但我們就是感受不到。
印度人在經文上的這種語文表達,看起來似乎很刻意,可是對他們來說卻很自在。他們能把各種狀況安排、分布在很多地方,但仍舊很具有整體感,不會讓人感覺支離破碎。這種整體感還有一種特色,就是不管怎麼講,都可以反覆言說而不重複。西方人的表達常常直來直往,東西好吃就單刀直入講清楚,印度人形容好吃卻不這麼直來直往,先說肚子很餓時什麼都好吃,然後說在哪種天氣之下,什麼東西才好吃,如果碰上六、七月的酷暑,炸油條恐怕就不是美食了。這類表達法,事實上是要我們直接去體驗,而不光是在口頭上說說而已。我們學佛必須學著六根轉法輪、接受法輪。學的人不要光靠耳朵聽法輪,假如你六根齊用,各方面就都能夠展現,否則就會局限在一個角落而茫然不自知,甚至還一直窮追猛問。
禪宗史上好多公案,房融的師父就是一個例子。房融最初賣餅,師父把寺院的一個角落借給他,他很感恩,所以每天送十個餅供養師父。師父吃九個,留一個請他。如此過了數年,他覺得出家好,便出家去了。然而三年下來,無非端水、捶背、打雜、當侍者……。他告訴師父:「這三年來你都沒教我佛法,所以我想出去學佛。」
「你說說看,你有沒有叫師父?」師父問道。
「有啊!」他回答。
「那我怎麼說?」師父問。
「師父說有!」他說。
「那就是佛法!不然,難道我說不有?」
師父又道:「你拿東西給師父吃沒?」
「有!」他答。
「師父呢?」師父問。
「師父吃了。」他說。
「對啊!你給,師父就吃,如果倒掉就不對了。這不就是佛法!」他恍然大悟,安心留下來。
我們多常常犯同樣的毛病,剛開始沒有基礎,聽經聽得很高興,因為完全是靠識性接收,所以一段時日下來便覺得負擔很重很累。事實上,你所聽的當中有九成不適合你,而適合的一成中,也只有十分之三真正對你有益,其他十分之三沒有幫助,另外十分之三甚至有害。你沒有弄清楚,卻通通吸收了進去,結果那有害的十分之三就足夠把你打垮了。聽經,用耳朵只是其中之一,學佛卻是總體的;該怎麼做、怎麼運用?整個身、語、意都是佛法!
印度人在經文裡透過這表達法,是要提醒我們根性使用的一種方式,我們得從宏觀的立場去慢慢體會。他們表達一件事有如講故事一般,其實是比喻內心的境界。事實上,經文這裡是要說後面還有三品,那三品就是「信、行、得」的部分;而目前這部分則談「身、語、意」,就一個因地行人該具備什麼樣的條件,將它的境界展開來是那麼的廣、那麼的美。
各位,那些研究《華嚴經》的專家們光從文字是難以下手的,頂多對資料作作整理和分類。學者往往只有一句總結:《華嚴經》講的是佛陀成佛的境界。至於境界為何?他沒辦法講,因為根性這個東西,你用識性沒辦法解。
〈光明覺〉這品經文是談一個修行人眼下發心後,那個趨向正式修行的前行階段到底是怎麼樣。這當中,它把一個人調整心性的過程所必須注意的部分都一一談得很清楚了。
修行,一定要注意前行的工作。尤其完全投入型的人,如果比較理性,能按時起居和工作的還好一點,不然精進型的人物一定急著找法門,所以也常問師父怎麼開悟。又不是師父一講,你就能開悟。開悟是後半段,你前面一大段如果沒有訓練和調整好,怎麼做就怎麼出錯,因為你跟師父之間的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根本沒有建立起來。
譬如餵小朋友吃飯,他總是拖拖拉拉。你叫他快吃,他一股腦兒塞進嘴裡,無法下嚥,你叫他慢一點,他偏偏又邊吃邊玩。你問他怎麼不快吃?他說:「是你叫我慢一點的嘛!」這就是彼此語言、溝通模式沒建立好。他很乖呀!完全照你的話做,可是你快、慢的定義和他有距離。學佛亦然!佛法到底在講什麼?譬如修華嚴,《華嚴經》的語言模式你摸索清楚了嗎?如果斷章取義,可能就和經文的真正義涵背道而馳了。
〈光明覺品〉是談因行的一個準備階段,也就是「前行」,它下面還會講到十個部分。下一品經〈菩薩問明品〉,也就是第二會的第四品經文,談到所謂的「十心」││十種信心。為何要具備這十種信心?因為基礎關鍵在於具足這十種條件,所以稱為「十信法門」。為什麼呢?我們目前的思惟模式所應具備的條件並不夠明顯,只是一股衝動,並非真正的信心。外來資訊說學佛很好,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於是你就一頭栽進去學佛。問題是,你對了生死、出三界根本就不了解,只是一頭熱,所以很快就退燒了。
福建南普陀某山頂上有位尼師,日日拜佛二十個小時,一拜將近三十年。如此精進的一位比丘尼,所以老和尚去看她。結果,比丘尼竟然還問老和尚:「怎麼了生死?」老和尚道:「妳這樣(指精進拜佛)就能了生死。」她還滿臉狐疑:「這樣子?」這麼精進還不知道什麼是了生死、怎麼了生死,問題出在哪裡?她的思惟模式被一個標的給框死了。
我們修行一定要把那個途徑、那個方程式找出來;留意自己內心調整過程中有沒有一個模式?你必須去感受那部分的存在。那部分若能很清楚,便能一心正念,讓正念現前。一旦如此,根本不必管目標,儘管做就對了,至於能否開悟了生死,自然會有一個助緣出現來促成那個目標。虛雲老和尚被滾水一燙,開悟了,那是外緣來的。事實上,你在精進用功時如果懂得帶疑情,就會發現那個緣太多了,處處都可以覺悟。不是忽然像被電觸到,然後朗朗弔起詩句來,就叫開悟偈。不是這樣!
我們開悟的機會很多,像下雨天,滿地的積水,冒失鬼開車呼嘯而過濺得你一身濕,你嚇一大跳。這正是該開悟的時機,你卻錯過了。你只是驚魂甫定地抖一抖身子,左看右看,趕緊讓自己恢復正常。要知道,突然間被那境界打擊時,一剎那的六神無主就是「無我」,你沒契入那感受,反而把「我」趕緊找回來。凡夫的顛倒就在這裡!
如果帶著疑情就不同了。走在台北街頭,人行道、走廊上、轉彎處,高高低低,坎坎坷坷,只要你一直帶著疑情,腳下忽然一個踏空就可以開悟了。儘管沒有疑情,但那一瞬間就契入、停留在那境界裡,不要出來,你也會真正地大徹大悟。什麼叫「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那一相便是!可是你馬上把「無我」變「有我」,這一念無明起,就叫無始無明,人又開始在那邊輪迴顛倒,變成凡夫了。
當下既能成凡也能入聖,偏偏大家都轉錯彎了,所以前行的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你毋需特意去標的,非有個什麼目標不可,那樣很容易出錯。學佛,不是古人成就方便而今人成就難,關鍵都在於是否接收到正確的指導。你到佛學院才聽幾堂課就說要「小參」,積極地要把法門找回去。這當然無妨,問題是你一直無法深入那個語言模式和思惟模式,所以即使法門拿回去也不會用。一個研究所訓練的學生要把語言和思惟理路弄清楚很快,可是內心總體的感受卻進不去;既然感受不到,那想要修行,怎麼成就呢?
為什麼我們必須住道場,親近承事供養善知識?因為這都是前行的工作。這部分能完成,福德才能具足。善根是人人都有的,我們修行難成就,有所謂業障、冤親債主、魔……等,都是因為前行準備不夠,福德不足之故。
……(下略)
〈光明覺品〉在《八十華嚴》裡是第九品,卷次是第十三卷。「光明覺」的意思是:智慧覺照的作用。我們常說要培養、增長警覺性。覺性人人都有,但因為不會運用,變成了一種慣性,日後成為相續心,成了生死輪迴的根本。〈光明覺品〉一開始就告訴我們:從行法中來斷相續心,必須先破除慣性,這樣的話就必須先具有警覺性。
我們之所以為凡夫,就是因為缺乏警覺性。生命來到這世間,受到時空等物理定律的局限,餓了就吃,累了就睡,本來如此,但都屬於慣性,而不是禪師那種覺知的行為。禪師冷了也添衣,餓了也吃,事相上和凡夫沒什麼不同,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