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聖人的格調──人格性法身與非人格性法身
法身大士是華嚴的定義,牽涉到修行人進入成就領域後發生的問題。你若證得非人格法身的阿羅漢,就會跟阿羅漢為伍,若證得人格性法身,那無所不在的就叫法身大士。那法身到底是有人格還是無人格?聖人吵架吵這個,我們凡夫吵不來。
二、修密法也要有禪定的基礎
蒙山施食、午供、佛前大供,甚至早課、晚課等五堂功課都是唐密的密法啊!你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都自己看自己念,這當中誰幫你灌頂?灌頂,是指修法的程序、步驟和次第。但,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動力──禪!
三、發起那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唱誦歌詠讚嘆諸佛菩薩聖德名號時,是要利用你那個「我」當媒介來唱誦「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主詞。也就是要發起那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個「我」才能說是用「真我」來唱,圓融道就是要完成這種訓練。
四、結界!為生命工程打地樁
一個曲子每天固定的時間一直唱誦,這樣持續五十三天就好像打一個樁下去,第二個五十三天又打另外一個樁,這是一種結界方法。第二種結界方法是以一個量,譬如半年內或一年內完成十萬遍,那就一大片基礎打起來。這樣的結界有點類似「用正念填滿你的生命空間」……
五、不用怕,就發大願入法界!
世間人因為「不妄語」,所以也不太敢發大願。事實上,發願是指這輩子做不完,下輩子甚至生生世世都得持續去做的──你必須有這種宏願和信心。對佛菩薩發願是把生命性德激發和兌現出來,是必須去做的,那才叫「行願」!做不到也不會有錯。不用怕,就發大願入法界!
六、普賢行願力
你可以做「很小但沒有附帶條件」的那種廣泛,這叫普賢行願,因為普賢是無邊際無限量的,所以即使再小也是無限大。不然只要有一點點附帶條件,儘管再大也都是有限。當這無限的願一發以後,你便成為法界的中心,並且形成一股很大很不可思議的「法界因緣力」,普賢行願力的「力」是指此,亦即一般所謂的「磁場」……
七、一步一念都活得很紮實,做得到嗎?
活在當下!當下這一念踏實地走過,下一念又踏實,就用這模式,念念都踏實,當下就成就了,任何是非毀譽、挫折壓力自然都銷融。這念念都很紮實是法身在進行的,也是凡、聖的分野。能做到的話,也才能夠「如對目前,一一身禮無量佛,一一佛都能現無量身。」
八、拜佛怎麼拜?
一個我拜一個佛,一有業相,一百零八拜,先做到這一點。一天發現幾次業相,晚上睡覺前就好好拜,拜完再睡,這樣踏踏實實過一天。一百零八拜怎麼算,你會嗎?……在修法上,業絕對能盡,可以做到業盡情空啊!但眾生業為何不盡呢?……
九、稱讚如來,其實是為自己的生命定位!
歌詠讚歎諸佛菩薩的聖德名號就是「稱讚如來」,可是你能否在平淡、平凡中看出他的生命本質、看出他的偉大而予以稱揚讚歎啊?能真正從生活中去看出那質感來,這叫「真實密法」,現在我們修的只是「圖像密法」,都只停留在表相上。
十、真誠即是上妙
相上如果做不到頂級的,當然也可以真正做到「上妙供養」,客觀環境只能允許你用手帕一舖,那也無妨,這時講究的已經是「理、體」上的了。本體上的,你真心供養!一個香爐,當你能欣賞的時候,那「心香」已經在供佛了。真誠即是上妙!
十一、把七菩提分帶進去
這樣供對嗎?是否如說修行供養、是否利益眾生供養、是否攝受眾生供養、是否代眾生苦供養……?這七條法供養就是七菩提分的擴大。當你用這標準去戡定時,不管對不對或能否找得出答案,都不要緊,即使較量功德,也比那不帶法供養的供養具供養,功德還要大很多。沒有這七菩提分的話,你修所有法就跟菩提道無關,變成世間的有漏福田而已。
十二、如何調整身語意業?
生活中常看到修行很盡力,但都不得力。所謂「禮佛一拜罪滅河沙」,你不知拜了多少拜,但是罪滅了多少?人家「念佛一聲福增無量」,我一天念十萬聲,不但福報沒修到,煩惱痛苦天天來,關鍵何在?
十三、佛是最高標準──先立下這個標竿
《華嚴經》的經文模式是佛最大先列出來,然後再從最基層「六趣四生」開始,然後到「聲聞辟支佛有學無學」,再接著「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佛是一個標準,然後由小向大一直接過來。
十四、活著的價值跟意義在哪裡?
請佛住世、請轉法輪的目的是「為欲利樂一切眾生」,用意是讓眾生能夠發起生命的覺悟。生命的覺醒何在呀?就六個──即人生、人性、生命這三大類的價值、意義、存在、真相、目標及奮鬥方向。「我活著的價值跟意義在哪裡?」帶著疑情去追求,那轉法輪也好,請佛住世也好,有沒有讓我們達到這目標?
十五、人生的道路是要迎向光明的
記得!越討厭某人,就越要把他講好的、有用的話揀起來聽,只要堅持看仇敵的好處和優點,命運一定幡然改觀,不然你會陷在輪迴糾葛中。如果你真的想出三界就從這裡下手,所以「我皆於彼隨順而轉」是指人生堅持朝善的、陽光的那一面走。再壞的人只要能找出那一毫之善來定位,也一定能改造生命。
十六、在眾生界打滾
一定要在眾生界打滾,佛祖頭上滿頭包都是被眾生碰撞出來的。要成就法身,唯有親自到紅塵中打滾,而且必須經得起。眾生會對你有非常不好的態度跟行為,只要你真的饒益眾生,不用怕!因為你已經在「道」上了。
十七、隨順趣入
「隨順趣入」都是在生活中的,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修這十大願,不是想到才做。你如果假設目標去實行,可能整天甚或整個月都沒辦法落實一個願,但只要隨順的話,所有境界都能進行。如果一整天怎麼找都沒機會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供養?那就拜懺吧!機會隨處都有,可是你看不到,業障障道障到這種程度那更是應該拜。
十八、此極樂非彼極樂
一般所說的「極樂世界」,是華藏世界海中第十三重娑婆世界西方的那個有為法的極樂世界,是相對於娑婆世界而存在的,還在緣起法界,比娑婆世界完美而已,不是絕對的,唯有入了法界才叫絕對!無為法的極樂世界是法身大士的極樂世界,是性起法界、一真法界「中台八葉院」上面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啊!我這樣講,可能佛教界要為之地震了。
十九、啟動「普賢行願」的引擎──發菩提心!
「普賢行願威神力」很明顯告訴你,修圓融道的人「普賢行願」這個引擎一定要發動,這便是一般所謂「發菩提心」。菩提心像普賢行願的種子一樣,在成熟的過程裡,那根幹枝葉花果樣樣俱全。修行人以這普賢菩薩的威神力,讓行者「普現一切如來前,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身都遍禮剎塵佛,這就是華嚴的廣大心量。
二十、十二種殊勝能(因)、八種境界海(果地)
普賢菩薩的心法一共二十四句,其中也包括了阿彌陀佛的心法,二十四句中提到了十二個能力,也就是十二種智慧。有這殊勝的因,就能夠進入非常殊勝的果地境界,就是後面八種殊勝廣大的境界,這其實是指十二因緣法和八正道的殊勝境界。這當中都沒直接提因果,但因果都在裡面。
附錄:大方廣佛華嚴經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四十華嚴)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