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海雲法師講〈世主妙嚴品〉,最早大約是在一九九四年底左右,雄獅出版社社長李賢文發心提供「清泉會館」(位於台北市忠孝東路)作為場地,促成了這段殊勝因緣。當時九十分鐘開示的錄音帶多達百餘捲(包括「玄談」十二捲,以及五卷經文內容的開示一百零三捲),當年華嚴學會的學員們慕法殷切,將其整理為《如來心地法門修持法要》,分上、下兩冊),於一九九六年由圓明出版社出版,不過這兩冊內容經過大量的刪削,僅及原內容的十分之一左右,只能算是簡易版。這兩冊隨後於二○○三年底改版,由空庭書苑重新按經文之次第切割為五冊(《菩提心,感受力!》、《淨眼看世間》、《習氣,性德,解脫門!》、《遨遊自性海》、《佛陀的花園》)重新發行,但內容並無太大變動。此後,華嚴學會與空庭書苑一直有將百餘捲錄音帶重新聽打、整編的倡議,但因工程規模甚巨,因緣又一直變化,至今尚未能兌現。
二○○三年春天,臺灣遭遇了史上最嚴峻的疫病──SARS,直到七月,疫情才解除。在疫情緊繃的期間,海雲法師也前所未有地以臺語的方式開講〈世主妙嚴品〉,六十分鐘左右的講筵,為期僅九堂課。對海雲法師而言,透過臺語表達是一種新穎的挑戰,因為涉及到「語言模式」的不同,所以「思惟的模式」也必然有所不同。這一會因為受限於時間,所以並未針對經文內容逐一做細解,何況這個細節爬梳的工程,在早期那百餘捲的開示中都已經建構過了,因此這一會便著重在整體架構的梳理與重大觀念的提出。也就是說,從《華嚴經》的整體結構來看,這部「生命的百科」具有什麼樣的特色?而〈世主妙嚴品〉在這個整體的結構上又是站在什麼位置,並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在修法上,又要注意什麼?這大概就是這部二○○三台語版《世主妙嚴品講記》的重點所在了。
華嚴有一個最基本的核心叫體、相、用,依此來看,第一品〈世主妙嚴品〉其實就是佛陀、也是我們生命本質的本體。第二品的「如來現相」,則談佛陀的情況是什麼樣子,也就是我們自性的相、自性的狀況;那麼依這一相要如何起妙用,就按第三品的「普賢三昧」在世間中加以運用。你按照普賢的行法,成就的便是「如來」得以出現。這三部分所說的境界,完全是佛陀的人生──佛陀是怎樣生活的,乃至成佛之後做什麼。佛陀告訴我們,他生命中的體、相、用就是透過「華嚴」來進行的,也就是透過「普賢行願」來進入「大方廣境界」──亦即體、相、用的境界──依本體實現他的相出來,再依他的相來起作用。前面這三品,是在一開始就把「佛陀的境界」講出來,呈現給你了。而到了後面〈如來出現品〉(第三十七品)、〈離世間品〉(第三十八品)、〈入法界品〉(第三十九品)這三品則告訴我們一個向上的生命邏輯:成佛即是離世間,離世間就是入法界,而所入之法界即大方廣境界──這其實正是一開頭前面那三品所呈現的境界。
這樣的經文結構,也是《華嚴經》最特殊之處──它都先說大的,後面再說小的,大的是果位,也就是先講果,再講因。我們世間的任何經營多半都是從因向果,由淺而入深,但生命教育不是這樣。你想要成佛就修成佛的法,這個目標、果地一定下來,要做的那個因、因地就跟著走了──這叫果因律。佛法修行特別重視這一點,所以你看前面〈世主妙嚴〉、〈如來現相〉、〈普賢三昧〉這三品是果地,這果地在前的修法就叫「果地覺」,「因地心」的因地在後面,故稱「果因律」;果先立起來,目標一定先下,那因地該怎麼做,自然就會調轉過來。換言之,〈世主妙嚴品〉在修行上最大的意義就是指「果地覺」──也就是定位!把你的人生定位在佛果位的覺悟上,讓人生所有的因行都朝此一目標靠攏、前進。
「世主妙嚴」是《八十華嚴》裡的譯名,但在《六十華嚴》中,它被譯成「世間淨眼」。「世主妙嚴」的意思是「世間主」,我們這世間的主人,總共取德四十一個,也就是說,佛陀以外尚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其中,除了居首位的普賢菩薩所代表的「普」字十個菩薩以外,再來就「海」字與「雲」字菩薩領銜的另外十位,這二十個菩薩歸類為兩「位」,然後加上後面世間主三十九位,是為四十一「位」;這個「位」並非指數量上的「個」,而是指「位次」、「位階」、「位分」等修行方法的意思。〈妙嚴品〉的主旨是要談這四十一位「世間主是怎樣莊嚴起來的?」我們認為打扮得漂亮叫「莊嚴」,但這裡真正所指的是:你的心境要如何轉過來──這才叫莊嚴!
就〈妙嚴品〉的結構來說,主要分兩部分:一是「經首」,其次是「世間主」的部分。「經首」提到二十位菩薩,在妙嚴品的最後第五卷,又重複提到這二十位菩薩,但兩處意義不同。前面表達的是佛陀整個心境的寫照,它談佛陀的心境是真正美麗的世間和人生結構,而這真正美麗的人生則是基於這二十個菩薩的基本條件。那第五卷有關這些菩薩的經文,則在說明他們的法門,是他們的境界與修行方法的總說。
至於〈妙嚴品〉第一卷中緊接在經首之後的經文,以及第二、三、四卷經文,則是在介紹三十九位世間主的法門,也就是指我們遇到世間的種種境界該如何處理。這三十九位其實又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有十九神將,從執金剛神、身眾神……,到主晝神為止,是指我們世間的塵境。它所表達的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去面對與轉化種種境遇,這些不外乎六塵境界──色、聲、香、味、觸、法。其中最會引起我們煩惱的,不是前面的色、身、香、味、觸,這五樣我們都還能忍受與避免,人的最大業障是在第六項法塵境界,那是我們幾乎難以控制的。我們若要斷絕法塵的干擾、怎麼去轉,這部分有很專門、很深的修法。這十九個世間主所表達的,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推動修行所運用的方法,這一展開就包羅萬相了。這種修法我們通稱為「三摩地」的修法。「三摩地」也叫「隨緣」,亦即隨著世間日常生活的種種因緣來修行。其實這十九大類當中至少還包含一百九十個法門,而每一法門裡面更有無量無邊的修行方法。
第二大類,就是我們說的「個性」。我們每一個人有每一個人的「個性」,你可能看作是一種「現象」,或者說是一種「習氣」,這就透過「天龍八部」──阿修羅王、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夜叉、龍王、鳩槃荼、乾闥婆──表達出來了。其他經典提到這「天龍八部」只是在講鬼神而已,但〈世主妙嚴品〉裡的「天龍八部」,則是指我們人的八種元素、八類個性。譬如阿修羅代表的是我們的瞋心、是非心、正義感;迦樓羅是金翅鳥王,代表了我們生命在受到威脅或適應的過程中,會有侵略或欺負弱者的個性。那你有辦法轉化成另一種美好的生命因素嗎?緊那羅王翻譯過來就叫疑神,他長相很莊嚴、很英俊,但頭上有一隻角,又讓人以為他不是人。它讓我們產生「疑」的地方:「是人又非人?」這就好像你面對生活和人生,難以肯定「人生是不是這樣快樂的過日子?」夜叉即「捷疾鬼」,代表我們生命中有一個急性,不知在急著追求什麼?那種急的因素對我們有一種逼迫,造成人們會想去尋求刺激。可是你若有辦法將這種愛尋求刺激的急性子和精神,轉過來念佛或打坐──守住正念──馬上證阿羅漢了!
這些天龍八部,一聽見佛陀講經就全都轉化過來,夜叉變藥叉,都變成了護法神將。為什麼全都轉化了?因為他們開始有了警覺。修行中,你自己的個性、脾氣、習氣,看得見嗎?如何改?抑或境界一來就東倒西歪,那又是如何倒的?我們凡夫,不論你、我,都不離這八種元素的作用,修行便是在磨這些個性,也就是要把這八種元素轉過來。
第三類是天王,從第二十八類開始,月天子、日天子、三十三天王、夜摩天王、知足天王、化樂天王、他化自在天王,這是欲界天王;大梵天王、光音天王、遍淨天王、廣果天王、大自在天王(就是摩醯首羅天王)……,這些是色界天的天王。天王的意思,是指我們人的欲望愈清淨愈少,昇天就愈高。我們為何在這裡飛不起來?因為欲望很多。我們的欲望、我們的人、我對立,猶如欲界裡的須彌山。我們今天在欲界的範圍內,就是會受到欲望的拘束才不得出離。所以真正的修行,就要以「欲界天裡的修法該如何修」作為重點。要破除欲望,就先看清自己有多少欲望。我貪著了什麼?財產、妻兒、事業,還是名利?這些你都能看清楚否?
〈妙嚴品〉的最末部分,談的是菩薩的德行、性德。菩薩,就整個佛教來講,其實可以濃縮成三大系統來看:普賢、文殊及觀音。這三個系統的經文,看起來也都不一樣,如果是普賢菩薩的經文,絕對是境界說在前面;如果是文殊菩薩系統的經文,就以祂的能力、祂的般若性空說在前面;如果是觀世音菩薩的經文,就以眾生的苦難及祂的慈悲心說在前面。
那麼,普賢菩薩的經文是法界中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境界做基礎,你的能力無法發揮,你的慈悲、眾生的苦難也都沒辦法承擔,所以印度人將普賢菩薩認為第一導師,意義在這裡。學華嚴的人也都知道,普賢為長子,文殊為庶男。所謂「長子」,是指他是真正得到體性的,體性為第一,以普賢菩薩代表佛陀的大兒子就是代表佛陀的體性。它的意義就是談「存在的實相」!我們生命的存在,你感受得到嗎?你若能感受得到,才可能獲得生命的真相。那麼,要了解與感受這個存在,需要一份能力,叫般若空性。有了般若空性這種感受生命存在的智慧能力,你才有辦法獲得那個真實的存在,這也是文殊作為「庶子」的意義所在。我們要透過那智慧去感受體性、感受存在的實相,你能感受多少,生命品質就有多高。智慧愈高,感受能力就愈強,而你對那個「存在」的體會,也是你生命品質之所在。
感受「生命體性的存在」──這在過去是從未有過的說法,但實際上自佛陀成道以來所教的,不管叫證阿羅漢、開悟、明心見性、了生死、出三界、斷煩惱……,全都是在教我們如何去感受生命的存在和體性。去培養這種能力,就叫智慧。你具足了智慧,就可以悟到生命的體性。也就是說,依照文殊菩薩的智慧,來感受普賢菩薩的成就,那樣就叫成佛。然而成佛以後要做什麼?就是要慈悲度化眾生──這就屬於觀世音菩薩的系統了!整個佛法在講的,就是這三個系統一起在運作的。我們真正要修行、開發我們的性德,大致上也不出這三大菩薩的系統。
我們要如何開發自性、開發性德,這是修行中很重要的部分。但修行的要領,在於懂得生活中要怎麼去運用。你可以透過種種「正法行」,如誦經、念佛、打坐、持咒、修法……等,當然,還有一種非正法行,叫作「隨緣行」,也就是透過日常生活中的家務或工作,在進行當中去提起疑情與警覺,例如:「我這樣穿衣能開發我的自性嗎?」你在日常生活能樣樣提起覺性的話,你的心境、你的心態、你的人生、你的氣質……,都將完全改變,這是真正的修行!
空庭書苑編輯部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