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 | 找書網 | 找車網 |
FindBook |
有 2 項符合
漢寶德談建築的圖書 |
圖書館借閱 |
國家圖書館 | 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 |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 電子書服務平台 | MetaCat 跨館整合查詢 |
臺北市立圖書館 | 新北市立圖書館 | 基隆市公共圖書館 | 桃園市立圖書館 | 新竹縣公共圖書館 |
苗栗縣立圖書館 | 臺中市立圖書館 | 彰化縣公共圖書館 | 南投縣文化局 | 雲林縣公共圖書館 |
嘉義縣圖書館 | 臺南市立圖書館 | 高雄市立圖書館 | 屏東縣公共圖書館 | 宜蘭縣公共圖書館 |
花蓮縣文化局 | 臺東縣文化處 |
|
◆ 漢寶德的建築論,知識分子的建築觀,連結台灣建築的傳統與未來的三十年建築評論文集
在台灣建築界,曾流傳過這樣一句話:「漢寶德的一小步,建築界的一大步。」多年來建築學者漢寶德在台灣建築這塊貧土上不斷地耕耘,為我們帶來了新的視野,也提升了新一代建築人的信心。
這廿、卅年中,漢寶德在建築上所傾注的用心,有一大部分在於寫書、寫評論上。這些文字或在報紙副刊、或在雜誌期刊發表,都具有針砭與提倡建築觀念之效。藝術家出版社本月推出的漢寶德新著作《漢寶德談建築》,即是收集了他卅年來的新舊相關論述,編彙而成。
本書共有廿四個篇章,分為三大主題:「建築與傳統」、「博物館建築」、「建築與藝術」,對於本書集結編彙的構想,漢寶德在其序中有如下的陳述:
這個集子所包含的文章跨越卅年,幾乎可以視為我的心路歷程。經整理後,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建築與傳統」,記錄了我在古建築維護上的一些想法與做法。這些文章較早的是卅年前寫出來的,當時文建會尚沒有成立,文化資產法尚未存在。我為了鼓吹古蹟維護,在報紙的副刊上寫些東西,介紹傳統建築,傳播保存的觀念。比較晚的也在修彰化孔廟之後,維護古蹟的風氣漸開,是討論些實物為大家所誤解的觀念。這幾篇文章可以視為台灣古蹟維護,前文建會時期的紀錄。卅年來,古蹟維護已成顯學,政府設官立法,執行保存任務,與當年我的想法方向一致,有些觀念卻未必相同,比較一下應該是有幫助的。
第二部分是「博物館建築」。這幾篇文章都是近幾年在報紙副刊上發表的,參觀博物館的感懷,順便表達了我對博物館建築的一些看法。並沒有什麼系統。只有最後一篇〈台灣博物館往哪裡去?〉,代表我對博物館未來的看法及對當前政府措施的一些憂慮。
第三部分主要是近年來發表在報端的一些短評,但是最重要的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那一篇。這篇文章是我在「後現代」開始流行的時候,所做的一個演講的紀錄,剖析了時代背景對建築風潮轉變的影響。我敢很負責任地說,在我接觸到的建築出版物上,也沒有看到為此對比於現代分析後現代的文章。這是我獨到的看法,希望讀者們特別留意。因為時代轉變得很快,「後現代」已在無聲息中消失了。我們「當下」的建築屬於什麼建築呢?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這些短評是我個人的感想,供大家參考。
書中的圖版由建築師黃健敏所編配,延續了漢寶德近年在藝術家出版社付梓的《為建築看相》、《透視建築》等書的構成方式。正如漢寶德所言,黃健敏是建築界少有的資料收集家。相信本書內容在其豐富而妥適的圖版搭配下,俾使讀者對台灣建築的發展與維護,得有鑑古推今之益,甚而從中獲得顛撲不破的建築真理。
漢寶德
1934年生於山東日照。成功大學建築系畢、美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碩士。
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主任、中央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創館館長、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創校校長、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世界宗教博物館館長。
建築作品有溪頭、天祥、澎湖、墾丁等青年活動中心、聯合報南園、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等。
著述近作有《建築與文化近思錄》、《不耐平凡》、《博物館管理》、《博物館展示規劃》與《為建築看相》等書。
攝影者簡介
黃健敏中原大學建築學士、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建築碩士。現任建築師雜誌主編、黃健敏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曾任台北市建築公會理事、中華民國建築師雜誌主編、美國吳佐之建築師事務所專案建築師、美國聞喬室內設計公司建築設計師、美國惠勒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師。
序
前言——知識分子的建築觀
● 建築與傳統
台灣傳統建築的危機
古建築維護的幾個觀念
我們真要保存古建築嗎?
訪和美道東書院
金門傳統建築一瞥
關於金門及其民間建築的沉思
華埠?華埠!
● 博物館建築
少一些藝術,多一些享樂——遊蓋蒂美術館有感
築夢的畢爾包
美術館的泡泡
台灣博物館往哪裡去?
● 建築與藝術
從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
前衛建築到哪裡去?
前衛建築是時髦嗎?
柯比意旋風
尺度是建築的精髓
哪裡來的灰塵?
兩種屋頂景觀
台灣建築的本體在哪裡?
風水輪流轉
建築天才哪裡去了?
當國際建築名家來台
空與實
紀念性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