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本書《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乃是為正在從事獨立研究的大學部師生所撰寫。大多數課程都要求學生在其大學期間,必須從事獨立的研究,並撰寫長篇報告。不論是畢業論文、碩士論文或博士論文,這項寫作計劃通常發生在求學最後一年,並構成最後評量的重要部分。本書是在指導即將獲得學位的學生如何設計、執行獨立研究;適用於正在獨立進行研究的學生,或是在課堂上使用,協助學生為未來的研究作準備。書中以淺顯易懂且直接的方式,對主要的研究方法提供具實用價值的概述,這對學習研究方法的學生而言,將是有所裨益。透過書中對過去研究案例的詳細介紹,以及討論不同研究方法下的研究成果,讀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相關知識將得以擴展。這些案例皆來自媒介、文化或電影方面的研究,但在這些研究方法之下的基本原則,也能運用至人類學、社會科學等更廣泛的領域。儘管本書的原始對象是學習媒介、電影和文化研究的學生,但對人類學、社會科學領域中,希望從事媒體、文化研究的學生而言,亦非常地實用。
本書從頭到尾都強調:將研究方法視為研究計畫設計的基本要素,在學校教育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我始終相信,研究方法這個在文獻資料中常被忽略、邊緣化的領域,應該成為媒介和文化研究教育的核心部分。長期忽視研究方法,抹滅掉一些有關知識論的嚴肅問題,雖然本書對教師和學生來說,是相當實用的教科書,但它也可以喚起更多深入的思考,反省研究該如何被指導。幾乎所有其他領域中,這個說法將不會引起爭議:研究方法在大部分的學術訓練課程中,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然而,在媒介與文化研究上,許多人不願意接觸研究方法的課程,造成我們進行研究時,所應有的驗證規則不被詳細的表述。本書提供學生和教授一個對於主要研究方法典範清楚、直接的描述。
媒介與文化研究的最大優勢之一,就是其多樣性。對研究者來說,有許多可能的研究方法,先前的學者們也曾經嘗試上百種不同的研究路徑。在媒介、文化與電影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典範相當廣泛,能夠借鏡於心理學、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文學研究和民族誌等不同領域的經驗。這個領域的包容性,讓研究者享有充分的自由,但似乎也使得那些從事第一份研究學生卻步。教授在為研究方法或研究設計課程時,可能也會發現這些豐富的方法反而成為困擾。在獨立研究的教學中,教授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將全班學生所可能採用的各種研究方法教完,因此學生時常沒有察覺,可使用的研究方法竟是如此豐富。本書描述了研究方法的概述,為學生和教授提供廣泛而有用的研究方法。
從事研究的類型(或是採用的方法)應該以研究中所提出的問題為根基。在本書中的基本假設是,雖然在此領域中,幾乎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被使用,但並非能夠任意選擇研究方法,來研究各種主題。選擇特定的方法有其知識論的原因,取決於研究主體的特質,和研究中確立的研究問題。在一開始的章節中,我們討論到如何設計你的研究問題,詳細地說明如何設計一個能滿足研究問題的研究計畫。
壹、量化和質性的研究方法
將研究方法劃分成量化(qualitative)與質性(quantitative)兩個範疇,已經變得習以為常了。此兩種專門術語乃指涉了截然不同的方法。這兩個主要的研究典範都可用於媒介與文化研究上,它們看起來明顯有所差異且互斥的。表0.1描繪出這兩種典範的大概輪廓。
量化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這個名詞用來描述源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方法,目前廣泛地被使用在社會科學的研究上。量化研究方法是以數據資料(numerical information)或數量(quantities)為基礎,通常與統計分析結合。在媒介與文化研究中,量化方法通常與美國大眾傳播研究傳統連結在一起,這些方法包含了多種不同的研究傳統,包括調查研究(survey research)、網絡分析(network analysis)和數學模型(mathematical modelling)等。在媒介與文化研究中,量化方法包括了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調查研究和某些檔案研究法(archive re-search)。量化研究經常遭到反對者的貶低,因為它過於注重數字,而被質疑缺乏理論及批判性。
相反地,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指有關意義(meaning)和詮釋(interpretation)的研究典範,最初是應用在文學研究上,具有典型人類學、敘事分析(narrative analysis)和文類分析(genre analysis)的特質。這些詮釋性的取徑源自文學研究(literary studies)和詮釋學(hermeneutics),關注於文本批判性的評估。質性取向的研究方法包括了焦點團體(focus group)和訪談(interviews),研究閱聽人如何理解媒介和文化的文本。這些方法容易受到量化研究者的批評,質疑它們缺乏客觀性。
表0.1:兩種主要的研究方法典範
量化 質性
1.關注於: 數字 意義
2.根源: 社會科學 人文科學
3.知識論基礎: 實證論、經驗論 人文主義、詮釋性
4.最常使用於: 大眾傳播 文化研究
5.典型方法: 調查法 詮釋學
不幸地,「量化」和「質性」的標籤,已經與其各自內涵的刻板印象結合在一起,導致研究者有時會忽略各種方法的可能性,學者們因而開始固守著特定的研究方法。我相信將研究方法分成對立的兩邊,對於瞭解研究方法和分析是有害處的。從事文化研究的學者常常攻擊量化方法,批評它們既粗糙又笨拙。許多研究者拒絕仔細思考量化方法可能為他們帶來更深入的理解,對此哈洛蘭(James D. Halloran)稱之為「非專制的專制主義暴政」(Halloran, 1998: 30)。同時量化傳統的學者認為,文化研究者所使用的驗證法則根本不存在,而批評文化研究是過於主觀、缺乏精確性的。來自兩方不同傳統的研究者都致力於研究工作,以勤奮、誠實的態度回答它們認為重要的問題。但是歧視、偏見和無知阻礙了典範支持者看見另一種典範的價值。
然而,許多研究方法的相關書籍長期將量化和質性錯誤區分,並堅持將這兩種思考方法視為彼此背離的途徑。我相信這樣的區分是後天人為所造成,而且對我們瞭解這個領域有害。大多數媒介與文化的研究者在某種程度上考慮到數字與意義,正如殷格里斯(Fred Inglis)所言:「即使是火車監測員,也會藉由數字來傳達某些意義」(Inglis, 1990: 50)。其他幾位評論家也注意到,在這兩種思考方式之間缺乏一種辯論,這是非常有害的(另請參見Halloran, 1998; Jensen, 1991a; Curran, 2000a)。
本書同時探討量化與質性兩種研究方法。在第一章裡,我們仔細觀察媒介與文化研究中的各種典範,在使用研究方法時,主張應採取一種整合的方式。在第三到第五章,研究方法將以對研究文本、產業或閱聽人的適用與否來分類,在這裡讀者將接觸到經驗主義和詮釋性方法的適用方法。這或許偶爾會導致重複,例如訪談可能同時被當作研究調查閱聽人和生產者的方法來討論。本書是關於研究方法的,因此也和如何進行研究有關,並強調將研究目標分析放在第一位的重要性。而這一切都取決於一個信念,也就是應該為研究主題選擇適當的研究方法,而不是與此相反。當一個研究初學者對於可使用的研究有廣泛認識時,他們將變成更大膽,且具冒險精神的研究者,有能力應付他們想瞭解的問題。只有在問題而非方法驅使之下進行研究,學生才能拓展知識,並且對此研究領域作出有意義的貢獻。各種層級的研究者都會因為擴展研究方法的相關知識,而從中獲益。本書的目標在於使讀者能夠回答他們想知道的問題,而非那些本來就知道如何解答的問題。
貳、關於本書
本書針對媒介與文化研究的研究初學者,提供一部分的研究方法。第一章給予一些如何開始一項研究的概念,這也是在研究計畫中,最令人氣餒的一部分。學生通常會被鼓勵運用本身的興趣和經驗,來發展研究的計畫。第一章對於如何以自己的興趣,發展成可研究的研究問題給予建議,並提供為研究問題尋找合適分析、研究方法的指導方針。在媒介、電影、文化研究中最主要的方法典範,可依照對三種分析目標範疇:文本(texts)、產業(industries)和閱聽眾(audiences)的研究用途而被討論及分類。這一章我們也簡短地討論到,當你的研究興趣無法精確的適用於以上分類,或是你想研究幾種分析目標之間的關聯時,在往後的章節中,針對這些問題將有更細部的討論。第一章帶領讀者檢視設計一個研究計畫的所有步驟,包括如何設計一個研究計畫(research pro-posal)。
第二章呈現出多種可供研究者使用的資料來源,包括相關產業、學術出版物和網站的討論。第三、四、五章集中討論進行研究的實際例子,每一章各自聚焦於一個概略性的主題上。
在第三章描述許多用於研究文本的方法,並以學生容易理解的方法為重點。包括了最典型的量化研究方法: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以及最典型的質性研究法:符號學(semiotics)。我們檢視電影研究中最常用,同時也適用於許多其他形式媒體的研究法,包括電影文類(genre)、導演風格(auteur)和明星研究(star studies)。第三章將這些方法聚集在「類型學研究法」的主題之下,意指分析文本的這些方法都能被分組或歸類。雖然一開始與電影研究連結,但這些方法也能夠應用於媒介與文化研究中,其他更廣的領域。在此章裡,給予學生關於研究計畫的幾點建議。我們應用類型學分析法來研究電視劇〈黑道家族〉(The Sopranos),以此作為研究文本方法的範例。
在第四章中,我們看到了如何將研究帶入媒介與文化的機構(institution)與產業(industries)裡,包括檔案研究法(archives research)、訪談法(interview)以及參與觀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每一種研究方法的優缺點都在此章中被詳細討論,並以研究實例予以說明。儘管在關於閱聽人調查的第五章裡,會更加細部地探討口述歷史這個探究閱聽人的主要研究方法,然而第四章裡,我們還是簡短地探討了口述歷史,作為一種探究媒介與文化產業的方法有何優缺點。
第五章裡,探討進行閱聽眾分析的學生,所能使用不同種類的方法。與第四章相同,這裡所描述的方法包括訪談法和調查法(survey),不過,這裡檢視了將這些方法運用在分析公眾成員而非媒介從業人員時,必須深入考慮的事項。此章也指導如何控制研究的焦點團體。許多商業公司,或是政府機構都蒐集有閱聽眾和媒介消費的數據資料,也將在此章討論。
第三到第五章中的每一章,都指導你瞭解運用相關研究方法的每一個步驟,並提供許多案例和概念,以便讀者進行自己的研究。這些章節也討論到,如何在你的研究中,結合這些研究方法。最後一章將描述你應該如何呈現最後的研究論文,包括論文目錄的範例。在這一章,將指導如何以專業的學術方式,來呈現你的研究成果。後面兩則附錄是媒介與文化研究者分別提供相關的圖書館、資料館、網站等資訊。
總而言之,此書描述本領域已出版的著作中,重要的案例研究和範例,以鼓勵學生思考先前學者如何在他們的研究中,使用某些研究方法。此書僅有單冊,不可能涵蓋所有可用的方法,但所選擇描述的研究方法都是經過謹慎的選擇,與初學研究者擁有的能力、資源相符。我希望學生們在進行自己的研究時,會發現此書是一本有用且實際的指南,教授們也會發現此書是研究方法方面,非常值得參考的補充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