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比價找書網找車網
FindBook  
 有 6 項符合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的圖書
最新圖書評論 -  目前有 2 則評論,查看更多評論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4/06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時光,對死亡意義的深層思索。 由於死亡帶來的不安與焦慮,河合隼雄走上了心理治療之路。同樣的動力似也隱隱地推動著我往相同的路前進。不論是哲學的、歷史的、心理的、還是宗教的,對死亡的「開悟」成為一個不得不達致的目標,百轉千迴地在整個生命過程裡環繞。...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作者:河合隼雄 / 譯者:鄭福明王求是 
出版社: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10-14
語言:繁體書   
圖書介紹 - 資料來源:TAAZE 讀冊生活
圖書名稱: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

當河合隼雄1965年從瑞士學成歸國,成為日本第一位榮格心理分析師時,他並不知道自己日後會深深迷戀佛教。從幼年起,他就對佛教抱著排斥的態度,因為童年時弟弟夭折、母親悲傷的畫面,跟誦經儀式一起深植腦海,讓他意識到自己內心對死亡的不安與焦慮。
河合隼雄十七歲時,日本戰敗,他開始崇拜西方的理性主義和科學,認為這是使日本從失敗中站起來的唯一道路。1959年他到美國研讀心理學,一位心理分析師向他展示禪宗的「十牛圖」,他很慚愧,因為他身為東方人,卻對它一無所知。後來,他來到蘇黎世繼續心理分析師的訓練,展開夢的分析歷程,才驚覺日本古典文學、童話、神話傳說對他具有重大意義。在傳統文化中,他終於找回自己的根。
回到日本後,當時社會還無法接受心理分析的觀念,河合隼雄只好從沙遊治療做起。在治療個案的過程中,他發現佛教文化已深植在日本人的潛意識中,而他自己也漸漸對佛教豐富的象徵意涵著迷。他對佛教了解越多,越覺得佛教思想對他的治療工作幫助很大。到後來,他甚至告訴西方學者:「你們西方人講個人心理治療、人際心理治療、超個人心理治療-我則講無我(no-ego)心理治療。」他的目標是幫助個案變得像石頭一樣,在天地之間安住自在。
《佛教與心理治療藝術》就是從河合隼雄自己的心路歷程談起,他自身就是一則公案:「我是誰?我是一個佛教徒?還是心理分析師?」他由西方心理學訓練中繞一個大圈子,才重新發現東方心靈的本質。
接著,河合隼雄以禪宗「十牛圖」和榮格的「玫瑰園圖」做比較,探討東方的自性成長歷程和西方的心靈煉金術,兩者間的相似與共鳴,既具藝術價值又有哲學深度。到底「我」是什麼?身為東方的心理治療師,河合隼雄提出「靜觀無為」的方法,認為內心深處要保持沈默,將個案的抱怨和症狀當作禪宗公案,將自己放在悲憫的中央位置,不是告訴個案這個世界有多美好,而是以溫柔的悲憫和關愛,和個案共同承擔生命的悲傷與重擔。悲憫久了,真正的喜悅將會降臨。這才是人和人之間相互治療的真正基礎。
河合隼雄吹得一首好笛,有一次他在美國演講期間,成群鳥兒棲落在他窗前的樹枝上,傾聽他的笛聲。天地萬物,融為一體,這正是他對人類心靈本質及潛能最深刻的體悟吧!

作者簡介:

河合隼雄(HayaoKawai)1928年出生於日本兵庫縣,畢業於京都大學數學系。1962年赴瑞士蘇黎士榮格研究所學習,取得日本第一位榮格學派分析師的資格。持有世界沙遊學會執照,為該會創始人之一,也是日本沙遊治療的主要推動者。河合隼雄不只是日本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更曾任京都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長,現任日本文化廳廳長。他以深厚的心理學知識為基礎,長期於日本的文學、政治、教育、社會問題等不同領域進行論述、對話。著作甚鉅,多收錄於《河合隼雄著作集》。


商品資料
  • 作者: 河合隼雄 譯者: 鄭福明、王求是
  • 出版社: 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4-10-14 ISBN/ISSN:9867574273
  • 裝訂方式:平裝
  • 類別: 中文書> 哲學宗教> 佛教
圖書評論 -   評分: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4/06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時光,對死亡意義的深層思索。

由於死亡帶來的不安與焦慮,河合隼雄走上了心理治療之路。同樣的動力似也隱隱地推動著我往相同的路前進。不論是哲學的、歷史的、心理的、還是宗教的,對死亡的「開悟」成為一個不得不達致的目標,百轉千迴地在整個生命過程裡環繞。但與河合隼雄不同,他起初是帶著對佛教的鄙視向西方學習個人主義式的心理治療的,而我則在18歲,學習心理治療之前的某次偶遇,開啟了自己對佛教的認識與接觸。

對「空性」的闡述是佛教的基本特點。這個空不是無,以無解空(空無)是不對的,如同以順解孝(孝順)那樣,兩者都是常見的誤解。空不是有,也不是無。不是非有,也不是非無。他可以說是一種統合兩極及一切對立的動態形成物。這樣的存在狀態是佛教徒致力於想要把握的,稱為「涅槃」。

在開悟的過程裡,禪宗的祖師們以「十牛圖」來表示,形容的是人如何在尋牛的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在這裡,牛或許可以被理解為自性或真我)。這個尋訪並非以「找到自我」做為終點。而是能認識到我與牛本無差別,進ㄧ步能不執著於這個「無差別」。是以能在人牛俱忘之後返本歸源,帶著這樣的認識回到現象界,入廛垂手,隨緣度人。

無獨有偶地,榮格也以煉金術典籍中的「哲學家的玫瑰園」為例,來說明心理治療的過程。國王與王后的交歡、融合、昇天與重生等圖像,象徵治療師與病人在心靈轉化的過程。河合隼雄很精確地發現,「十牛圖」與「哲學家的玫瑰園」有兩個主要的差別:第一,在十牛圖中,旁觀者位於圖像之內,在哲學家的玫瑰園裡,旁觀者位於圖像之外;第二,東西方的「自我」表現方式不同。東方的自我消融在尋牛的過程裡,西方的自我卻清楚地分別了意識與潛意識。

從這裡出發,河合隼雄分析了日本與西方對「自我」、「我」的認知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佛教的觀點裡,人是存在於關係中的,「自性」本為空,並不執著有一個實體我的存在,遑論意識的真實性。在西方,individual意指不能再分割。強調人的獨立性與意識的強固性。談的是個性,而非自性。這樣的差別帶來作者所談的「自殺」概念的其他可能性。

有此意念的個案在談自殺時,其實存在著幾種面向值得我們來思考。第一,個案想殺死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是自我(ego-side)?其次,自殺所指的死亡是實際性的,還是象徵性的?第三,「我想死」表達的究竟是想死,還是求生的慾望?在以關係為前提的自我型式中,自我是未分化的,大家共享同一個「空」的境界,除非這種關係被破壞,否則日本人在這種關係裡可以有很強大的耐受力。如果用西方式「自我對自我」的聯繫模式來預防自殺,則會事倍功半。

此外,我很欣賞河合隼雄指出的禪宗公案與症狀的關連。在禪宗公案裡的情境與話語,有許多事無法用理性來思維和掌握的。或許公案想要表達的就是這種印象,讓問者與讀者能夠穿越表層的思考,潛入到更深的意識來尋求解答。身心症狀也常難以用邏輯的方式來思考和應對,對此,河合隼雄建議我們:你只管坐著吧!

但諮商師需要一份多大的勇氣與自信才能就這樣坐著、放著,不去妨礙症狀背後的正面意義:它可能將要開啟個案的自性化過程。如同公案的話頭,在突然的渾沌中,似有光線自幽微處照射出來,改變的契機也隨之出現。困頓與痛楚,對於療癒常常是必要之惡。藥物不能代替我們思考,去除症狀也不能使我們開悟。治療師必須共同經歷病人的痛苦,經驗症狀的意義,才能幫助他真正地邁向復原之路。

愛智者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
轉載自博客來  極力推薦  2015/04/06
這本書一直引領我回去求學的那段時光,對死亡意義的深層思索。

由於死亡帶來的不安與焦慮,河合隼雄走上了心理治療之路。同樣的動力似也隱隱地推動著我往相同的路前進。不論是哲學的、歷史的、心理的、還是宗教的,對死亡的「開悟」成為一個不得不達致的目標,百轉千迴地在整個生命過程裡環繞。但與河合隼雄不同,他起初是帶著對佛教的鄙視向西方學習個人主義式的心理治療的,而我則在18歲,學習心理治療之前的某次偶遇,開啟了自己對佛教的認識與接觸。

對「空性」的闡述是佛教的基本特點。這個空不是無,以無解空(空無)是不對的,如同以順解孝(孝順)那樣,兩者都是常見的誤解。空不是有,也不是無。不是非有,也不是非無。他可以說是一種統合兩極及一切對立的動態形成物。這樣的存在狀態是佛教徒致力於想要把握的,稱為「涅槃」。

在開悟的過程裡,禪宗的祖師們以「十牛圖」來表示,形容的是人如何在尋牛的過程裡找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在這裡,牛或許可以被理解為自性或真我)。這個尋訪並非以「找到自我」做為終點。而是能認識到我與牛本無差別,進ㄧ步能不執著於這個「無差別」。是以能在人牛俱忘之後返本歸源,帶著這樣的認識回到現象界,入廛垂手,隨緣度人。

無獨有偶地,榮格也以煉金術典籍中的「哲學家的玫瑰園」為例,來說明心理治療的過程。國王與王后的交歡、融合、昇天與重生等圖像,象徵治療師與病人在心靈轉化的過程。河合隼雄很精確地發現,「十牛圖」與「哲學家的玫瑰園」有兩個主要的差別:第一,在十牛圖中,旁觀者位於圖像之內,在哲學家的玫瑰園裡,旁觀者位於圖像之外;第二,東西方的「自我」表現方式不同。東方的自我消融在尋牛的過程裡,西方的自我卻清楚地分別了意識與潛意識。

從這裡出發,河合隼雄分析了日本與西方對「自我」、「我」的認知有著很大的差異。在佛教的觀點裡,人是存在於關係中的,「自性」本為空,並不執著有一個實體我的存在,遑論意識的真實性。在西方,individual意指不能再分割。強調人的獨立性與意識的強固性。談的是個性,而非自性。這樣的差別帶來作者所談的「自殺」概念的其他可能性。

有此意念的個案在談自殺時,其實存在著幾種面向值得我們來思考。第一,個案想殺死的是自己的身體,還是自我(ego-side)?其次,自殺所指的死亡是實際性的,還是象徵性的?第三,「我想死」表達的究竟是想死,還是求生的慾望?在以關係為前提的自我型式中,自我是未分化的,大家共享同一個「空」的境界,除非這種關係被破壞,否則日本人在這種關係裡可以有很強大的耐受力。如果用西方式「自我對自我」的聯繫模式來預防自殺,則會事倍功半。

此外,我很欣賞河合隼雄指出的禪宗公案與症狀的關連。在禪宗公案裡的情境與話語,有許多事無法用理性來思維和掌握的。或許公案想要表達的就是這種印象,讓問者與讀者能夠穿越表層的思考,潛入到更深的意識來尋求解答。身心症狀也常難以用邏輯的方式來思考和應對,對此,河合隼雄建議我們:你只管坐著吧!

但諮商師需要一份多大的勇氣與自信才能就這樣坐著、放著,不去妨礙症狀背後的正面意義:它可能將要開啟個案的自性化過程。如同公案的話頭,在突然的渾沌中,似有光線自幽微處照射出來,改變的契機也隨之出現。困頓與痛楚,對於療癒常常是必要之惡。藥物不能代替我們思考,去除症狀也不能使我們開悟。治療師必須共同經歷病人的痛苦,經驗症狀的意義,才能幫助他真正地邁向復原之路。

愛智者
贊助商廣告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開啟人生的10道任意門(10片CD)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4-03-10
66折: $ 660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量子觸療能量療法系列套書(三冊):《量子觸療好簡單(全新修訂版)》、《量子觸療2.0》、《彩光量子觸療(二版)》
作者:理查.葛登
出版社:橡實
出版日期:2024-09-11
66折: $ 845 
金石堂 - 今日66折
萬物都是靈有聲書新版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6-11-21
66折: $ 924 
金石堂 - 今日66折
靈界的訊息有聲書第2輯
作者:許添盛
出版社:賽斯文化
出版日期:2013-09-01
66折: $ 581 
 
博客來 - 暢銷排行榜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James Clear)
出版社:方智
出版日期:2019-06-01
$ 260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奈奈與薰的SM日記(15)
作者:甘詰留太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111 
Taaze 讀冊生活 - 暢銷排行榜
你願意,人生就會值得:蔡康永的情商課3
作者:蔡康永
出版社:如何出版
出版日期:2024-08-01
$ 316 
金石堂 - 暢銷排行榜
祕密時間(全)
作者:伊月クロ
出版社:青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16
$ 221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悶蛋小鎮(創作30週年暢銷紀念版)
作者:張友漁
出版社:親子天下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1-20
$ 270 
博客來 - 新書排行榜
哆啦美
出版日期:2025-01-15
$ 126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達爾文事變(05)
作者:うめざわしゅん
出版社:尖端出版
出版日期:2025-01-17
$ 98 
Taaze 讀冊生活 - 新書排行榜
認識你的能量光環
作者:裘蒂絲.柯林斯
出版社:橡樹林
出版日期:2024-12-24
$ 375 
 

©2025 FindBook.com.tw -  購物比價  找書網  找車網  服務條款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