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宗師弘一大師指出:佛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解釋人生和宇宙的智慧。他之所以以自己畢生的精力投身於佛家的研究和弘揚,也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真正地瞭解佛法,並且從中獲得無窮的智慧與精神力量。就是這種智慧讓這位當年的才子少爺放棄了世俗中的財富與地位,義無反顧地披上了袈裟,成了千百年來佛家追隨者中的一個。
佛教思想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此後與中國儒、道家思想並駕齊驅,乃至融合,形成了中國佛家的修身美德。從此,它便植根於華夏大地,對中國的政治、文化、民俗乃至人的衣、食、住 、行產生了巨大影響。 佛教從一種獨特的視角解釋了對人生的理解、宇宙的參悟。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說:人生很苦。時光流逝兩千五百多年,今人和古人面臨的人生課題在本質上依然沒有改變。在步履維艱的人生旅程中,我們脆弱的心靈,一如既往地遇到苦難的纏縛。佛最大的智慧在於敢於正視人生的現實,而不消極躲避,指出人類自身可以從痛苦中得以解脫,運用智慧來達到人生的圓滿。
佛家智慧,忍讓超脫,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自然呈現本性。以此可以把人的靈魂引入一個纖塵不染、像蓮花一樣潔淨的清涼世界——涅槃世界。
佛家智慧,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生活,那麼你就將會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幸福源自於內心的簡約。 佛家的智慧,其實就是通過身與心的清淨,來養足精神,從而脫離人生之苦……
這些智慧都試圖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本書寫佛家智慧,寫得不是「空」,也不是「色」,而是選取佛家與現實人生密切融合在一切的人生智慧,諸如慈悲、清淨、忍讓、捨棄、精進、超脫等,結合最經典的一百多則佛家智慧故事,在精析佛理的同時,結合現實人生的種種境遇,使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的佛典如同娓娓道來的家常話語,讓人有所思有所悟。
忠心地希望,這些佛家故事如同一脈脈清泉,汩汩流淌,能給我們浮躁、喧囂的生活帶來一絲寧靜和清涼;真誠地希望,這些佛家的智慧如同花瓣上滾動著的露珠,晶瑩剔透,為我們拂去心靈的塵埃,從此,成為一個身心清淨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快樂無憂的人。
作者簡介:
畢業於歷史系,兼修佛學、神學、宗教歷史的研究,是個不同於凡人的「神仙人」,一年之中半年徘徊於寺宇廟閣,多與僧侶為伴;此次是應主編懇切之邀提筆與大家共勉。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慈悲:予樂拔苦的博大愛心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弘一法師在他的有生之年發出了這樣的呼聲。他修佛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身的超脫,而是為了去普度眾生,去擔負一切眾生的罪惡,願意去代替他們受苦。
世間的生命原本是沒有任何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的,每一個生命都有著它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並且我們在關愛其他的生命的同時,其實也是對我們自身生命的關懷與尊重。只有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的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對於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別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這樣,別人自然會被你的誠意所感動,進而回報你以真誠。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
自私是人的一種潛藏在心靈深處的本能慾望,它的存在與表現通常是不為人所察覺的,私慾較強的人不顧社會和他人的利益,一味地滿足自己的需求,而在自己的私慾得到滿足的時候卻又心安理得地去享受。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弘一法師在他的有生之年發出了這樣的呼聲。他修佛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身的超脫,而是為了去普度眾生,去擔負一切眾生的罪惡,願意去代替他們受苦。以他的一人一肩之力去承擔一切的罪惡,這就是佛家的無私與偉大,是佛家的真境界!
有兄弟三人,雖然沒有出家,但是喜好求佛問道,時日一久,為了求得更高的悟境,一起相約出外行腳雲遊。
有一天,在日落時他們借宿於一個村莊,恰巧這戶人家的婦人剛死去丈夫,帶著七個子女生活,第二天,三兄弟正要上路的時候,最小的弟弟就對兩位哥哥道:「你們兩位前往求佛吧!我決定留在這裏不走了。」 兩位哥哥對於弟弟的變節非常不滿,認為他太沒有志氣,出外參學,才見到一個寡婦就動心想留下來,氣憤地拂袖而去。寡婦看到老三一表人才,就自願以身相許。老三說:「你丈夫剛死不久,我們馬上就結婚實在不好,你應該為丈夫守孝三年,再談婚事。」
三年以後,女方提出結婚的要求,老三再拒絕道:「如果我和你結婚實在對不起你的丈夫,讓我也為他守孝三年吧!」三年後,女方又提出要結婚,老三再度婉拒道:「為了彼此將來的幸福美滿,無愧於心,我們共同為你的丈夫守孝三年再結婚吧!」
三年、三年、再三年,經過九年,這戶人家的兒女們都長大了,老三看到他助人的心意已完成,就和婦人道別,獨自步上求道的路。
一個婦道人家要獨自撫育七個年幼的孩子實在不容易,幸好有老三自願幫助她,他不入山打坐,反而為一家孤兒寡母服務,不為世間的五塵六慾所轉,反而轉變穢土為淨域,可以說他才是真正懂得佛道的。所謂佛者,如果能活用,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燈,更是救世的良方。
這則故事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慈悲不但是成佛的根本,甚至是做人的根本,一個身懷無私之心的人,總是把他人的悲苦裝在心裏,把自己的私利放在一邊;這種人才是真正的佛者;相反,現實中也有一些人,他們總想保全自己,自私自利,結果生出許多無端的煩惱。
從前有一個人,經過長途跋涉,非常疲倦和乾渴。他看見一條竹筒連成的水道淌出清清的細流,就趕緊跑過去捧水便喝。喝飽後,他滿足地對竹筒說:「我已經喝夠了,水就不要再流了。」他說完後,發現水依然細細地流著,心中發起了火:「我說我喝完了,叫你不要再流,為什麼還流?」有人見到他這個樣子,暗自發笑,上前開導說:「你真沒有智慧。你自己為什麼不離去,反叫水不要來呢?
世間的人掙扎於七情六慾,可是久而久之對這纏人不休的慾望也會生出疲厭。如是就想:「這些誘人的色聲香味,不要再來到我的面前,使我眼見心煩。」可是五慾依然如舊,不斷糾纏人心,於是按捺不住大發雷霆,再次詛咒:「我要你迅速消失,永遠不要再出現,為什麼你還來糾纏,讓我見到心生煩惱?」有智慧的人說:「一個人若要離開五慾,應該收攝自己的六情,關閉心意,妄想不生,這樣才能得到解脫。何必執著眼前的事相,而希望它不生呢?」
其實,這都是人的自私心理在作怪,自私是人類的劣根性之一。
人,無論是誰,都會有私心,這是人天性中的缺陷,但這種缺陷,並不是無藥可救的。我們應該懂得,仁愛應摒卻私心,自己對別人的態度,就是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善與愛無法共用的世界必是一片黑暗。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一個自私的人註定會傷害到自己,而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反而會從別人那裏得到好處。把自私從你的心裏趕走,你的心中就會充滿光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究竟怎樣才能成佛呢?參禪打坐,雲遊四海?
成佛很困難嗎?需要幾十年,甚至一生的艱苦修行?
修行成佛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一句話:「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這就要求人們要依循行為上的善行成就,福德成就,自然可以成佛。所以學佛只有兩種要事,一個是智慧資糧,一個是福德資糧。譬如人們現在研究《金剛經》,以及所有的佛經,都是找智慧,就是儲備智慧的資糧。「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找福德的資糧,智慧不夠不能成佛,雖有智慧,福報不夠也不能成佛。 唐代詩人白居易喜歡佛法。有一次,他聽說鳥巢禪師的修行相當高,於是專程向鳥巢禪師的住處去請教。
白居易問鳥巢禪師:「佛法的大意是什麼?」
鳥巢禪師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白居易鼻孔裏哼了一聲,說:「三歲的小孩也知道這樣說。」
鳥巢禪師說:「雖然三歲的小孩也說得出,但未必八十的老翁能夠做到。」
白居易心中服膺,便施禮退下了。
白居易從前聽到過同樣的答案,但是卻不以為然,認為佛法就這麼簡單嗎?但禪師的回答卻是發人深省的,這麼簡單的道理有幾個人能夠真正奉行呢?如果某人真能奉行,那他就真的離成佛不遠了。
智德禪師在院子裏種了一株菊花。轉眼三年過去了,這年秋天,院子裏長滿了菊花,香味隨風飄到了山下的鄉村。到禪院來的信徒們都對菊花讚不絕口:「好美的花兒呀!」有一天,有人開口,想向智德禪師要幾株菊花種到自家的院子裏,智德禪師答應了,他親自動手挑了幾株開得最盛、枝葉最粗的,挖出根須送給那人。消息傳開了,前來要花的人絡繹不絕。智德禪師也一一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不久,禪院中的菊花就都被送出去了。
弟子們看到滿院的淒涼,忍不住說:「真可惜,這裏本來應該是滿院飄香的呀。」智德禪師微笑著說:「可是,你們想想,這樣不是更好嗎?因為三年之後,就會是滿村菊香了!」「滿村菊香。」弟子們聽師父這麼一說,臉上的笑容立刻就像菊花一樣燦爛起來。
善與惡本是一念之間的事,眾善奉行便成佛,時時心存善念,自然能夠積累福報。智德禪師的行為雖然招致弟子們的不解,但是他卻滿心喜悅,這正是一個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擁有的胸懷。一個人只有擁有這樣的胸懷,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所以想要修佛的人,一定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一個人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他就必定能夠成佛。這一點,對於我們的現實人生同樣重要。
每一種善行都有回聲
在佛家看來,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有這樣一個小故事:馬不肯分擔驢子的負擔,驢子累死後,馬背負了驢子全部的負擔和一張驢皮。釋迦牟尼說:「若你會發現造成傷害,就不要依此傷害別人。」 佛法是十分強調與人為善的,其實,與人為善是一種莫大的智慧,要知道,在善待別人的同時往往也在善待自己。有句話說得好:「幸福並不取決於你擁有財富、權力和容貌,而是取決於你和周圍人的相處。」因此,當我們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去善待他人。
戰國時代的名將吳起很懂得與人為善就是善待自己這個道理。《史記》中載有一個關於吳起的故事:他愛兵如子,深得士兵們的愛戴。有一次,一個剛剛入伍的小兵在戰爭中負了傷,因戰場上缺醫少藥,等到打完仗回到後方時,那位小兵的傷口已經化膿生疽。吳起在巡營的時候發現了,他二話沒說,立刻蹲下來,用嘴為那位士兵吸吮傷口、消炎療傷。那位小士兵見大將軍竟然如此對待自己,感動得熱淚盈眶,說不出一句話。其他士兵們看了,也深受感動。而那位士兵的母親聽說了這件事後,卻大哭起來。大家都以為她是感動而泣,可她卻說:「我是在為我兒子的命運擔心呀!你們有所不知,當年,吳將軍也曾為他的父親吸吮過傷口,結果他父親感念吳大將軍的恩情,捨生忘死英勇殺敵,最後戰死在沙場上了。」
由此可見,與人為善、善待他人是我們在尋求成功的過程中必須去遵守的一條所謂的基本準則。而在當今這樣一個合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是有著一種密切的互動關係。只有我們先去善待別人,善意地去幫助別人,才能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與他人的愉快合作。
善待他人,其實就是善待自己。正如亞里斯多德所說的:「應當像我們希望他們如何對待我們一樣去對待他們。」也就是說,你希望別人怎樣對待你,那麼,你也要怎樣去對待別人。 的確,倘若你能去善待他人,那麼別人也必定會善待你;倘若你對他人惡語相向,那麼他人也必定會對你惡語相向。因此,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還是應該去善待他人。
孟子說:「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成功,而那些自私吝嗇、斤斤計較的人不僅找不到合作夥伴,甚至可能被孤立。
只有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的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對於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別人冒犯了你,也不介意,這樣,別人自然會被你的誠意所感動,進而回報你以真誠;假如你遇事往壞處想,以一種敵視的眼光看待別人,即使別人無意中冒犯了你,你也耿耿於懷,甚至伺機進行報復,那麼,即使別人本無敵意,也會最終被你推到敵對的立場上去。不難想像,這樣的人際關係該是多麼可怕! 善待他人,營造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係,你就會如沐春風,左右逢源。
第一章 慈悲:予樂拔苦的博大愛心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弘一法師在他的有生之年發出了這樣的呼聲。他修佛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自身的超脫,而是為了去普度眾生,去擔負一切眾生的罪惡,願意去代替他們受苦。
世間的生命原本是沒有任何所謂的「高、低、貴、賤」之分的,每一個生命都有著它所存在的意義與價值,並且我們在關愛其他的生命的同時,其實也是對我們自身生命的關懷與尊重。只有當一個人懂得善待他人的時候,他的人際關係才會和諧友好、充滿溫情。對於他人,假如你遇事往好處想,多感念別人的恩德,即使別人冒犯了你,也不介...
作者序
人生都有迷茫的時候,漆黑的夜色,不知在困惑中坐了多久。驀然回首,細數流光,我們遭受了很多的不如意,一路泥濘的道路,一路難言的委屈,我們不禁會問:倘若人的靈魂似蓮花般纖塵不染,是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悲怒無奈?倘若人能如蓮花那般無慾無求,是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愛恨情仇……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擁有淵博的知識,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並不快樂。真如蘇格拉底所說: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因為智慧會使人洞明人生的真理,會使人的行為合理,從而達到自由、快樂、解脫的境界。
佛教就是這樣的一種智慧。「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是對無盡時空裏所包含的萬事萬物的大智大覺。一代宗師弘一大師指出:佛並不是一種迷信,而是一種解釋人生和宇宙的智慧。他之所以以自己畢生的精力投身於佛家的研究和弘揚,也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真正地瞭解佛法,並且從中獲得無窮的智慧與精神力量。就是這種智慧讓這位當年的才子少爺放棄了世俗中的財富與地位,義無反顧地披上了袈裟,成了千百年來佛家追隨者中的一個。
佛教思想自東漢末年傳入中國,此後與中國儒、道家思想並駕齊驅,乃至融合,形成了中國佛家的修身美德。從此,它便植根於華夏大地,對中國的政治、文化、民俗乃至人的衣、食、住 、行產生了巨大影響。 佛教從一種獨特的視角解釋了對人生的理解、宇宙的參悟。早在兩千多年前,佛陀就說:人生很苦。時光流逝兩千五百多年,今人和古人面臨的人生課題在本質上依然沒有改變。在步履維艱的人生旅程中,我們脆弱的心靈,一如既往地遇到苦難的纏縛。佛最大的智慧在於敢於正視人生的現實,而不消極躲避,指出人類自身可以從痛苦中得以解脫,運用智慧來達到人生的圓滿。
佛家智慧,忍讓超脫,視世間萬難為無物,不怨天尤人,自然呈現本性。以此可以把人的靈魂引入一個纖塵不染、像蓮花一樣潔淨的清涼世界——涅槃世界。
佛家智慧,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生活,那麼你就將會領悟到人生的真諦: 幸福源自於內心的簡約。 佛家的智慧,其實就是通過身與心的清淨,來養足精神,從而脫離人生之苦……
這些智慧都試圖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本書寫佛家智慧,寫得不是「空」,也不是「色」,而是選取佛家與現實人生密切融合在一切的人生智慧,諸如慈悲、清淨、忍讓、捨棄、精進、超脫等,結合最經典的一百多則佛家智慧故事,在精析佛理的同時,結合現實人生的種種境遇,使得高深莫測、晦澀難懂的佛典如同娓娓道來的家常話語,讓人有所思有所悟。 忠心地希望,這些佛家故事如同一脈脈清泉,汩汩流淌,能給我們浮躁、喧囂的生活帶來一絲寧靜和清涼;真誠地希望,這些佛家的智慧如同花瓣上滾動著的露珠,晶瑩剔透,為我們拂去心靈的塵埃,從此,成為一個身心清淨的人,淡泊名利的人,快樂無憂的人。
人生都有迷茫的時候,漆黑的夜色,不知在困惑中坐了多久。驀然回首,細數流光,我們遭受了很多的不如意,一路泥濘的道路,一路難言的委屈,我們不禁會問:倘若人的靈魂似蓮花般纖塵不染,是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悲怒無奈?倘若人能如蓮花那般無慾無求,是否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愛恨情仇……
現實生活中,許多人擁有淵博的知識,過著富足的生活,但並不快樂。真如蘇格拉底所說: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因為智慧會使人洞明人生的真理,會使人的行為合理,從而達到自由、快樂、解脫的境界。
佛教就是這樣的一種智慧。...
目錄
第一章 慈悲:予樂拔苦的博大愛心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 016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021
每一種善行都有回聲 025
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029
關愛每一個卑微的生命 034
常存憫物之心 038
菩提心源於對眾生的愛 042
一言之善,貴於千金 046
智慧是善行的輔佐 049
慈悲:將孝心放到無限大 053
第二章 清淨:心淨則佛土淨
認識自己,一室六窗 060
心淨則佛土淨 064
清淨心的種子,必會長成參天大樹 069
正心誠意,敬鐘如佛 075
物無淨穢,心有淨穢 079
掃地,掃心地 083
清淨無私的大愛 087
擾亂身心的「無明」 093
破除「我執」,獲得解脫 096
第三章 忍辱:有容乃大,忍者無敵
忍辱不是做縮頭烏龜 102
耐心,如流水磨棱角 106
容天下難容之事 110
公道自在人間 114
為了理想,把侮辱當飯吃 118
以愛對恨,恨自然消失 121
穩定情緒,解脫自己 125
吃虧是一種長線投資 130
潛龍在淵,飛龍在天 134
第四章 捨棄:能舍方能得
世界本殘缺,拋卻求全妄想 140
捨得——小棄小得,大棄大得 146
有輕重便有取捨 152
知足常樂,放棄額外的追求 156
盡善盡美,用現實的方式去實現理想 162
人到無求品自高 166
第五章 自度:自己拯救自己
破繭成蝶要歷盡磨練 172
除去惡念,方能得救 175
我有明珠一顆 179
心有清泉,沙子也成水 184
勢如破竹的上進心 189
泥濘留痕,磨難是煉獄 193
自助者得天助 197
自己是最有威力的法寶 201
第六章 持戒:一切自由都有前提條件
堅持有原則的自由 210
心中不染銅臭 214
不做是非的傳播者 218
貪戒:杜絕人生痛苦的最大根源 222
別為小事抓狂 227
嗔如刃,比刮骨鋼刀更鋒利 232
擺脫自大的「我慢」 236
謊言的紙包不住事實的火 240
惡語一句六月寒 244
理性約束,邁過人生的三重關隘 249
第七章 自省:心靈接近光明的象徵
懺悔:生命之復活 256
自省像一道清泉 262
在深淺之間權宜做人 266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270
靜察己過,勿論人非 273
覆水難收,後悔無益 276
第八章 精進:奮發進取,精益求精
謙虛有助於自我消融 282
為法忘軀,追尋充實人生 286
凡事認真,提升自我 290
為人所不肯為,成人所不能成 294
積極進取創造卓越人生 297
持之以恆方可登峰造極 301
心性專一,有始有終 306
精進,永不停息 311
第一章 慈悲:予樂拔苦的博大愛心
生命不是用來自私的 016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021
每一種善行都有回聲 025
世有平等,然後有真慈悲 029
關愛每一個卑微的生命 034
常存憫物之心 038
菩提心源於對眾生的愛 042
一言之善,貴於千金 046
智慧是善行的輔佐 049
慈悲:將孝心放到無限大 053
第二章 清淨:心淨則佛土淨
認識自己,一室六窗 060
心淨則佛土淨 064
清淨心的種子,必會長成參天大樹 069
正心誠意,敬鐘如佛 075
物無淨穢,心有淨穢 079
掃地,掃心地 083
清淨無私的大愛 087
擾亂身心的「無明」 093
破除「我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