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張 序
台灣醫藥雖有幾百年的歷史,但是在文化及知識的發展上,還是傳承由早期移民帶來的幾千年傳統觀念。
在最近幾年,台灣本土意識正在風行,以台灣為中心的歷史觀,就台灣天氣及地理發展出來的台灣諺語也有別於其他地區的醫藥特色。為台灣人喜歡的台灣料理也搬上國宴,在在都顯示以台灣為主的各種知識文化結晶正在成形。
台灣產藥材中,有些與中藥同屬、同種,當然也可承襲中藥的氣味及主治。但是,有很多台灣特有的植物,也許與中藥原植物同屬但不同種,或根本不同科、屬,如果沿用中藥的使用習慣,再冠以「本○○」或「土○○」的藥名,並不恰當。充其量也只是「me too」的分身,絕非本尊。而且台灣特有藥材與中藥的性味、歸經並不盡相同,共用中藥名,容易造成混淆,並且無益於台灣本土精神的發揮,台灣產藥材(包括台灣特有藥材),其使用經驗雖然經過台灣原住民及早期移民的臨床驗證;但是,卻很少見諸文字記載,以致造成誤用藥害,時有所聞。本土的草藥,想要變中藥的一員,只有依照中醫的理論,分辨五味四氣,發明主治附方,並依辨證論治,用藥理則,然後經過幾百年,才能成為正統中藥新藥。
走在台灣的山野,很多不知名的植物,種類繁多,都被靜靜的擺放在荒郊野外。台灣本草大師---蔡吉雄醫師,利用嘉義多山,診餘登山的機會,到處採藥並精研其效能,可謂「本土草藥大師」。
明朝本草大師李時珍(西元1518 ~ 1593年)在所著《本草綱目》記載曼陀羅花之功效:「相傳此花笑采釀酒飲,令人笑。舞采釀酒飲,令人舞。予嘗試之,飲須半酣,更令一人或笑或舞引之,乃驗也。」李時珍為搜集中藥新藥的精神,經過500年後,使我們由衷的敬佩,台灣本草大師---蔡吉雄醫師,為發現台灣中藥新藥的精神亦堪可比擬。
諸羅---嘉義,正如蔡吉雄醫師所言「諸山羅列」,其藥用植物產量豐富,種類繁多。經過蔡大師的臨床驗證再將其性味、歸經分析一番,台灣本土中草藥,自立一格,指日可待矣。
醫學博士
張 光 雄 謹識
邱 序
蔡吉雄醫師與余相識多年,相知最深,相處甚篤。其藏書豐富,手不釋卷,醫藥競境,理證並進,為人謙和,樂善好施,築有藥園,嚐其性味,釐正偏頗,親臨驗效,成名醫者足矣。
諸羅者嘉義也,本草者醫藥也,以為書名,蔡醫師從醫典方誌,道地藥材為根,旁及鄉土藥物,精心研究,時有發明,諸如書中「神奇的靈芝」,「脖子痠痛緊的良藥---麵包樹」,「安神抗癌的獼猴桃」等......。自設有藥園,每除草修枝,不棄一草一木,皆拾起加工炮製,逐一臨床實驗,都有新發現,對中醫藥與社會福梓貢獻至矣。
忙碌醫藥之餘,採集記實,臨床驗證,詳實紀錄,勤於寫作,不以華麗詞藻堆砌,用以樸實通俗表現,誠其鄉土風味文化,一無艱難詞彙,篇篇一讀即懂,是一本很有可讀性之書,付梓之前,幸有機緣先讀為快,感其治學之勤,為人慈祥,助人為樂之心懷,囑余寫序,無由推辭,而樂為之序。
邱 年 永 謹識
呂 序
醫學的價值,除了解危病困,維持生命健康之外,貴在「知識的傳承」,古今聖賢能受世人崇拜,醫者如:岐黃、仲景等......,藥者如:神農、李時珍等......莫不以此為師,表現「仁人愛物」情操,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精神,而完成歷史的使命。
《蔡吉雄醫案及諸羅本草治驗錄》一書,內容精采,記載詳實,透視著幾十年來台灣嘉義周邊地區、山野的藥用植物資源與生態分布概況,以及台灣民間使用本產藥材情形。書中並蒐集民間常用經驗選集,及作者臨床實驗處方,並教導使用藥材與有毒的植物辨識方法,值得醫藥學界參考。
著作者蔡吉雄醫師,菩薩心腸、仁心仁術,在診務閒暇之餘,致力於台灣藥用植物的研究工作,蒐集驗方、篩選、臨床實驗,所投入的心血、精力,是一步一腳印,均留下歷史見證,遠從三十年前結合有志之士,成立藥用植物研究會(現改制為嘉義市藥用植物學會)並擔任創會理事長,近則創立光裕堂藥園,為中國醫藥大學的教學藥園,並開放給民間社團觀摩研習之用,造就不少藥用植物人才,於公於私均奉獻給社會,不求名利的精神,堪稱中醫藥界的菩薩,社會的善人。
今《蔡吉雄醫案及諸羅本草治驗錄》乙書的誕生,象徵著本產草藥學術生命的延續,在生物科技研究開發引導之下,必能發揚光大,與國際學術界接軌,造福人類,共勉之。
嘉義市鍼灸學會理事長
呂 天 成
陳 序
採芝挖蕷賴師兄,冒雨穿林覓女貞。
玉果溫中消脹痛,銀花解毒療瘡行。
衷懷壽世親嘗草,志學岐黃救眾生。
光裕藥園千百植,奇珍異種向人迎。
三十幾年前數位友好偶然聚會中,談及「生草藥」治病之奇驗,確具神效,可惜於今已日漸失傳,間或有得之,亦祕而不宣,先民智慧經驗,恐遭埋沒,深以為憂而中醫藥界之損失可謂大矣。一席話引起友好共鳴與興趣,因之嗣後擇日聚會探討蒐集,甚至有一次在颱風預報中,仍冒雨出發蒐集資料,多年之默默耕耘,更承各地同道好友紛起贊襄。
蔡醫師將採集所獲之資料植物,加以分屬別類,闢地栽培,三十餘年以來已超過一千多種之木(草)本活標本,名之曰「光裕藥園」,又是中國醫藥大學實習藥園。蔡醫師臨床豐富,治學之勤,研究之專,致力撰寫研究報告,今將其數十年累積臨床經驗心得,整理結集成冊,當茲付梓之際,特掇蕪詞及七律一首以賀其成。
陳 傳 宏 敬撰於求真樓
前言
嘉義東峙玉山、阿里山山脈蜿蜒向西傾瀉,境內「諸山羅列」因此古名「諸羅」。或說:是從早期荷蘭人,稱本地平埔聚落(Tirosen社)音譯而來。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糾合天地會眾反清,諸羅軍民誓死堅守城池,亂平之後,皇帝「嘉其忠義」賜名「嘉義」。
嘉義倚山傍海,地勢東高西低,北回歸線貫穿而過,氣候適宜,獨具寒帶、溫帶、熱帶各種植物生長的優越條件,根據資料統計,藥用植物超過千種,臨床常用者也有五百多種,是台灣藥用植物的寶庫。
數千年來草藥治病活人無數,尤其是早年先民渡海來台,篳路藍縷,蟄居在深山僻壤,歷代相傳的青草驗方,就是唯一保命急救的萬應藥。然而在新世代、新科技的衝擊之下,這些昔日被奉為瑰寶的治病驗方,已日漸式微,但憑口耳相傳,只知梗概,又欠缺臨床經驗,必失其妙理。
誤傳誤用,未經醫師診治處方,冒然自理,人未蒙其利,已先受其害。如:大芳草頭根與曼陀羅花頭根相類似,但科屬不同,用途各異,曼陀羅根有大毒,一旦誤用則不堪設想(需辨別其氣味)。有道是「用藥如用兵」,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多年來承諸羅亦師亦友的鍾英峰、陳炯宏、陳易傳和許智化、方福慶、曾建龍、陳金煉諸先生......等幾位同道好友的催促下,開始進行翻山越嶺實地調查工作,消息傳開有志者紛至沓來,不逾年人數已超過半百,於是正式成立嘉義藥用植物研究會,由呂天成先生擔任義務總幹事,著手將訪談對於中草藥略有心得,以及筆者平日臨床處方相互印證,逐一整理成篇散載於明通醫藥等各醫藥雜誌,透過刊物和各同道先進相互切磋,虛心求證。
這些年來承蒙中國醫藥大學藥學研究所多位教授學者及台灣大學高木村老師、嚴新富博士的鞭策和鼓勵,受益匪淺,感激無限!最難得陳炯宏、陳易傳、許智化三位老友在百忙中每個月定期共聚,提供意見,再三修校。陳映儒課餘認真校對,費心費力幫忙整理尤為難忘。
時值諸羅建城滿三百周年之際,將往日所記斷篇殘文,以及三十多年來行醫心得,彙集成冊,以誌嘉義山川之美及藥用植物之盛,唯倉促付梓,錯誤尤多,尚請多賜指正,深銘感激!
蔡 吉 雄 寫於光裕藥園傳祥居